-
向"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轉型 網信中國9大看點
跨境電商、農產品電商、生鮮電商等新模式、新業態為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帶動消費回流及農產品上行提供了堅實助力。網上營銷、網上交易等數字化運營方式以及電商平臺資源和技術扶持,為企業和市場應對沖擊提供了緩沖。 ⑦電商直播提振經濟 隨著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日趨形成,電商直播成為各級政府提振經濟、拉動消費的新增長點。各地政府也通過出臺優惠政策、吸引專業人才、建設產業園區等方式支持轄區內電商直播業務的發展。
-
臺商│東莞臺博會 電商拚線上不落幕
特派記者林宸誼/攝影以東莞臺商參展為主的2017東莞臺灣名品博覽會,將於9月7日登場,今年首設臺商產業館和自動化產業館,還將舉辦臺商走電商啟動儀式,屆時聯手各大電商平臺,成為線上永不落幕的東莞臺博會。 這屆展會主題為「跨界資源整合—創新智造倍增」,有330家企業參加,共安排800個攤位;與去年300家企業參加、1000個攤位相比,今年數字略減。 大陸全國臺企聯副會長、東莞市臺協會前會長翟所領表示,今年與過去一樣,會請全球知名臺商展出世界級產品,而今年剛在義大利、法國贏得五項大獎的捷安特,將在現場展出最新款的自行車。
-
跨境電商打通外貿新通道
原標題:跨境電商打通外貿新通道 近期,「雙11」「雙12」購物節與海外「黑色星期五」等購物時段疊加,部分外貿企業迎來一波售賣高峰,多地跨境電商進出口業績表現不俗。 「作為外貿新業態、新模式,跨境電商能有力刺激消費市場,為外貿出口注入持續動力。」
-
海口瓊山舉行數字鄉村發展論壇暨精品網貨標準發布會
12月18日,海口市瓊山區數字鄉村發展論壇暨精品網貨標準發布會在海南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行,藉助冬交會大平臺乘風破浪,向全國展示最新的精品網貨標準農產品,不斷擴大瓊山農產品品牌的影響力。
-
雙11兆元新消費模式潮
4982億人民幣(約2.14兆元臺幣),超越去年總額。臺灣電商業績同樣告捷,PChome 24h購物單日業績較平日成長6倍,新會員數成長10倍;Yahoo奇摩購物中心首日業績年增5成,醫療口罩平均每秒賣出3個,蝦皮則創造1分鐘40萬件商品成交的傲人成績。作為大陸經濟的晴雨表,雙11是觀察大陸經濟發展和消費趨勢的窗口。經過數十年的反覆運算更新,「雙11」所體現的新技術、新商業模式、新消費關係更加明朗。
-
人民幣貶值港人歡喜 北上消費有底氣
點擊標題下方的藍字【橙新聞】關注我們~【橙訊】中國人民銀行今日宣佈進行中間價報價改革,同時大幅調低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逾千點子現貨匯價也隨之走低,對於港人而言,大家最關心的自然是人民幣兌港元的價格,而截至上午十時半,人民幣兌港元匯率下跌約1.5%。橙新聞為你收集今日上午的人民幣兌港元的匯價,睇睇邊間最抵。與美元掛鉤的港元匯率今年以來跟隨美元走強,而今日,由於人民幣大幅貶值,人民幣兌港元的匯率亦大幅走低,這對於港人來說,北上消費的時候就有底氣。目前,人民幣兌換港元報1.2306,人民幣兌港元貶值約1.5%。
-
免稅店還是跨境電商 日上免稅網絡平臺惹爭議
原標題:免稅店還是跨境電商 日上網絡平臺惹爭議 此前由於系統問題導致大量訂單作廢之後,近期又有多位消費者向北京商報記者反映了「cdf會員購北京」平臺的另一問題:一方面平臺上銷售的商品並非「免稅品」且都納入跨境電商限額之中,另一方面,這些商品價格與日上實體免稅店幾乎一樣甚至更低,買家也需滿足有「90天內入境記錄」等要求。一時間,對於「cdf會員購北京」到底是網絡免稅店還是跨境電商的質疑聲也多了起來。
-
境外消費匯率對比
介於種種原因,我第一次用此卡在高雄機場的臺北富邦銀行ATM取款之前,還特地查了銀聯的人民幣對臺幣匯率(當時銀聯1000臺幣兌換215.46人民幣),然後打開手機用工商銀行轉賬215.46人民幣到這張卡裡,再取現。這麼做是因為,按照匯率核算後,剛好取1000臺幣,而如果有手續費產生的話,就會因為餘額不足無法取款,也就扣不到手續費了。
-
【綜合新聞(4大看點)】五一小長假 見證內地消費升級
剛結束的「五一」小長假再次見證中國民眾強大的消費能力。<圖片來源:人民網>中新社報道,2019年一季度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93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實際增長6.8%,跑贏同期GDP增速。
-
老牌「平價」電商必要商城大器晚成?
原標題:老牌「平價」電商必要商城大器晚成? 頗為低調的C2M電商平臺必要商城開始籌劃登陸資本市場。在其背後,順豐坐鎮第二大股東,也是平臺唯一的物流服務商。後者依託平臺工廠資源深入製造業,相較之下,較早走出工廠直鏈消費端模式的必要商城任務似乎更為艱巨。
-
電商落後大陸10年 臺「電商元年」何時到來?
C2C是這樣,B2C(經濟組織對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也不理想。雖然臺灣品牌眾多,但開展電子商務者多為中小型品牌,臺灣傳統百貨公司擔心對實體店衝擊大太,基本不觸碰電子商務。本土中小企業自主電商普遍存在貨源更新慢、風格單一、支付方式選擇少等問題。在很多網站購物,只能選擇信用卡或貨到付款兩種支付方式。臺灣民眾對兩岸網路購物平臺的差距也不諱言。
-
「920就愛你」兩岸電商臺灣精品購物活動盛勢來襲!
「920就愛你」兩岸電商臺灣精品購物活動正在天貓國際、雲集等知名電商平臺火熱開展。
-
關注│疫情推一把 直播帶貨成大陸電商新勢力
9月4日晚,陝西省漢中市勉縣舉辦一場消費扶貧集市活動,網絡主播身著傳統服裝在集市上直播帶貨扶貧農產品。
-
隴南成縣:將電商扶貧的路越走越寬
特殊時期,成縣電商之所以能夠彰顯電商速度和電商力量,得益於近年來隴南電商的迅猛發展。截至目前,隴南累計發展各類網店1.4萬多家,實現銷售收入180多億元,帶動22萬多人就業,2019年電商對貧困群眾人均收入貢獻額達到840元。 成縣緊盯內容電商、體驗電商和媒體電商等電商發展新趨勢,將電子商務發展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效的重要舉措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進一步優化電商發展環境,做實電商扶貧,提高綜合銷量,全面鞏固脫貧攻堅成效,以電商發展帶動消費扶貧。
-
五月澳門,消費卡下了一場及時雨...
經濟局數據:電子消費卡五月份單月總交易額12.4億澳門元,累計交易1,250萬筆,人均消費2,158元,65.8萬澳門居民中,超過九成取得電子消費卡,並在使用中。自五月一日開始啟用,經過一個多月,澳門市民對電子消費卡褒獎有加,但也提出不少意見。經財司司長李偉農表示,政府將在六月下旬評估第一輪消費卡的使用情況和成效,第二輪消費卡可能會進行微調。
-
跨境電商「三缺」挑戰
尤其全球疫情發展迄今,缺工加上缺料,同樣困擾跨境貿易與電商品牌業者們,大家都在問,「三缺」何時有解?工廠停工與碼頭停擺,斷鏈的風險,確實成了臺灣業者,前進東南亞與歐美日韓各國的挑戰。特別是臉書等社群平臺的廣告觸及越來越低,與網紅合作的行銷費用也節節上升,雖然各國電商滲透率越來越高,但成本也越來越不容易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