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區來看,武漢是水邊的城市,長江和漢江縱橫,將一個城市分為兩江四岸三鎮。
從時間上看,武漢是一座古城,在中國的近代史上曾雲湧,備受世人關注。作為一個城市修水半城市山、中國經濟和地理中心,武漢素食被稱為「九城通口」,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千年古城。
市內河流縱橫,湖港交織在一起,擁有其他大城市罕見的166個湖和無數的山。如果水域面積是全國大城市第一,那麼溼地資源是世界內陸城市的前三名。是國家溼地公園最多的城市。
近年來,武漢市全境綠化、光植和解,武漢逐漸成為一個沉醉於綠色、花香的生態大城市。
這種嶄新的自然風貌不僅能讓當地市民幸福感爆棚,還能讓外地遊客感到清新舒適。
據《2019年武漢市綠化狀況公報》年統計,全市新建綠地650公頃,建設區綠地面積25866.47公頃,其中公園綠地面積9354.42公頃,綠化範圍40.02%,綠地率35.74%,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0.19平方米。
全市植樹造林28000畝,森林面積225.2萬畝,森林面積187.1萬畝。森林蓄積量為600萬68萬立方米。
你看,這裡是一個自然風景無限的大城市。近3年來,武漢累計建設公園廣場72個,小而近的「口袋公園」109個。
因此,如果來武漢旅遊,一定離不開城市公園旅行。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有武漢東湖公園、武漢黃鶴樓公園、漢口江灘公園、武漢解放公園、沙湖公園、武漢中山公園、武漢青山公園、月湖公園等。
其中武漢東湖公園、武漢黃鶴樓公園、漢口江灘公園遊人編織而成,林木蔥鬱。不僅有自然,還有歷史遺產。
同時,武漢綠道也成為城市的生態名片。東湖綠道,後關湖綠道,張公堂綠道,韓陽煥墨湖綠道,月湖綠道.無數綠道相繼出現,城市慢慢走,緩慢的生活使武漢生態環境更加美麗。
據始源林業局統計,截至2018年底,武漢綠道總長度達到1573.23公裡。
其中,東湖綠道是國內首個城市內5A級旅遊區綠道,連接東湖馬山、清道、大雁、魚光、劉家湖五大旅遊區。由湖中島、湖中島、馬山島、鄉村島、青島島、森林島、白馬島主題綠道組成。據悉,這仍將是「世界一流的綠道」。
除了東湖綠道外,漢口江灘公園也是武漢旅遊不能錯過的地方之一,是詩人「陽江師徒八林臺,火樹銀花不夜川」對武漢河邊美景的讚頌。如果想看武漢長江的夜景,就要感受江邊的悠閒幽雅,漢口江灘不能不去。這裡的名目拔地而起,芳草是陰音。在沙灘上種植銀行、紫米等100多種品種,種植近2萬多株喬灌木,鋪草近20萬平方米,綠化率達70%。陽春草木吐新事物,盛夏陰涼層層伸展,金秋君華而不實,寒冬玉素服吸引了大批市民和遊客前來觀光、取經、撫慰心靈。
據不完全統計,武漢康坦自開放以來,平均每年接待1000多萬中外遊客,被認為是武漢城市著名旅遊品牌之一。
但是城市的高層建築之間可能還沒有這種發現和感覺,但一旦用航空攝影「俯視」城市和公園的風景,就會突然受到衝擊,就像城市建在樹林裡一樣。
高山流水尋找知音,千年古琴臺在月湖南岸。位於漢陽區月湖公園,真能窺見這座城市的綠化環境,不禁驚嘆於「武漢森林建設中」。
月湖在古代被命名為月城,明成化年間韓水改變了河道,其主流經過龜山北部流入長江後留下了月湖。古代,月湖「長約8裡,寬1裡」,水面200萬平方米以下。
現在是文化歷史內涵、休閒娛樂一體化、自然風景迷人的主題公園,由五大景觀區組成。只有在南岸,這片茂密的森林受到了驚嘆,但在對月湖公園進行航空拍攝時,其森林覆蓋率及周圍的綠化環境更令人震驚。
這和網上看到的一些網友說武漢綠化不好是完全不同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