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喜歡釣魚的朋友,沒有誰不想釣大魚吧。尤其是曾經釣到過大魚的朋友,那過癮的經歷相信很長時間都忘不了,總想著再來一次。
不過眾所周知,夏天的魚是最難釣的,尤其是天氣一熱小魚鬧得歡,想釣到大魚就更費事兒了。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讓我們釣到大魚的機率提升呢?別說,還真有。只需在幾個方面做點小調整,讓大魚咬鉤很輕鬆。
用餌理念
經常釣魚的朋友都知道,在夏季高溫情況下,我們的魚餌在味道上要儘量清新、淡雅,而釣大魚更是要如此。大魚對氣味過於腥香的食物是沒興趣的(越大的魚口越輕,反倒是小魚特別喜歡腥味),一般會以天然成分的食物作為主要攝取目標。
因此,我們在製作或選擇魚餌的時候,要儘量選擇以天然、清新、穀物成分為主的原材料,包括添加劑也是如此。比如麥粒、玉米粒、玉米面、嫩草、蘆葦芯等,輔以其他原料突出味型。
另外,還有一種味道可以適量添加,那就是「酒味」,少量的麯酒(純糧釀造的酒)不但能模擬自然界中「發酵、腐殖」的味道,而且還能加強餌料味道在水下的穿透能力,有助於擴散和聚魚。
用餌技巧
大魚必定是生活在水域面積相對較廣的水庫、湖泊等釣場,所以魚的密度相對會小很多。若想釣得到,打窩、養窩就是關鍵。加之大魚的食量都比較大,所以建議大家在出釣前一天就定好位置,以持續、大量、相對廉價的穀物進行打窩,以減少垂釣時等口的時間。
而在作釣時,不一定非要將鉤餌打在釣點的正中央,而是可以多嘗試在魚窩邊上下鉤。這是因為大魚並不會在食物聚集的地方持續進食,反而是喜歡在邊上吃一口就走,然後再來吃。根據大魚的這個特性,我們在窩邊釣到大魚的機率反而更大。
技法調整
繼續上一條最後所說,我們要釣窩邊。那麼具體釣哪個位置呢?個人建議拋在靠近自己這一側的位置,換句話來說就是別拋得太滿,這樣不但能兼顧窩邊,同時還能避免遇到大魚時沒有與之周旋的餘地。
另外,除了明確需要釣浮的魚種(比如鰱鱅,是很典型的上層魚),其他大多數情況下都建議大家釣底,因為一般大魚都會在水底覓食。此外,我們釣底的話,即便是遇到中上層魚也有機會截口,而單純釣浮的話,就失去的釣到底層魚的機會。
希望以上內容能給想釣大魚的朋友們一些幫助和啟發,大家如果有什麼釣大魚的技巧或經驗,也歡迎留言分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