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手"之後,上帝再也沒有眷顧阿根廷

2020-11-18 體軍事迷

只要你是個球迷,無論真偽,相信都不會對這張照片感到陌生:


馬拉度納的「上帝之手」,1986年世界盃上英阿大戰的兩個經典鏡頭之一。英格蘭與阿根廷,兩隊在1966年世界盃上就曾結下過梁子,4年之前的「馬島戰爭」又讓兩國成了一天二地恨,三江四海仇。所以,打從1/4決賽對陣形勢確定下來的那一刻起,這場歐洲與美洲風格的碰撞便成為全世界球迷關注的焦點。最終,半是天使半是魔的馬拉度納實現了「要為在馬島戰死的阿根廷小夥子們報仇」的諾言,率領球隊跨過英格蘭,晉級半決賽,並最終捧起了大力神杯。

馬島之戰,阿根廷首次捧杯之後的又一針強心劑

1986年,距離阿根廷隊上一次奪得世界盃冠軍已過去了8年,那一年他們在決賽中力克荷蘭捧得大力神杯也是世界盃的經典比賽之一。不過在此之前,他們以6-0戰勝秘魯擠掉巴西的結果存在很大爭議,在此之前,阿根廷所有比賽的進球加起來也不過6個。後來的揭秘資料顯示,阿根廷與秘魯政府之間存在關於這場比賽的交易,拿到好處的秘魯故意以阿根廷人需要的比分輸掉比賽。


(圖)加爾鐵裡

按照這些揭秘資料的說法,阿根廷花大價錢為國家隊謀取決賽資格,是因為當時以加爾鐵裡為首的軍政府需要一個本土世界盃冠軍來給國民打一針強心劑,讓國民暫時忘卻經濟上的巨大問題,忘掉社會上突然消失掉的大批左翼人士,同時也改善一下阿根廷當時在國際上的糟糕形象——他們在2年前發動政變時,一些國家拒絕來阿根廷參加世界盃比賽,經過多方斡旋,阿根廷才化解了這場危機。

這個冠軍起到了作用,阿根廷國內的局勢暫時穩定了一些,加爾鐵裡在得到裡根充分肯定之後也登上了總統寶座。可是,這位新總統爭權奪利還可以,治國理政方面毫無建樹,在強心劑的藥效散去之後,加爾鐵裡的民眾支持率相當低,大街上抗議軍政府的遊行隊伍隨處可見。為了緩解執政危機,加爾鐵裡又玩起了轉移矛盾的把戲。

這一次,加爾鐵裡使用的工具是阿根廷東邊的馬爾維納斯群島,簡稱馬島。加爾鐵裡宣稱,馬島是阿根廷領土,英國必須歸還,他給出的理由主要有兩條:第一,馬島離我們家近;第二,西班牙殖民政府曾經佔領過該島(菲律賓和越南也常拿這兩個理由說事兒)。不過,加爾鐵裡的陳述儘管不錯,但最先發現這片島嶼的是英國人,所以,如果英國人以「自古以來」回應,也沒毛病。

不過,此時的英國早已沒有了當年日不落帝國的輝煌,對於海外殖民地,他們已經沒有足夠的精力去管理、控制。實行「小政府主義」的柴契爾夫人同意了阿根廷的要求,國防大臣約翰-諾特隨即就起草了撤軍方案,準備逐步退出馬島。


(圖)柴契爾夫人

加爾鐵裡的態度很強硬,要走就立馬走,別整那些嘰嘰歪歪的。雙方談崩之後,加爾鐵裡以此為理由迅速出兵,趁著英國人防守薄弱將馬島佔領。一百多年沒怎麼打過仗的阿根廷軍隊,在一位工程兵出身的總統指揮下,一出手就擊敗了「五常」之一的小英帝國,讓民心得到極大的振奮,大街上遊行隊伍的標語,隨即從反對政府變成了打倒英國,加爾鐵裡的支持率大幅飆升。

馬島一敗塗地,馬拉度納在足球場上為阿根廷挽回榮譽

其實20多年來,英、阿兩國一直就馬島問題在談判,可之前幾屆政府誰也不像加爾鐵裡這樣,彪呼呼地直接動手。英國人雖然沒有心力去控制海外殖民地,但挨了打不會不還手。得益於國家軍隊的快速反應機制和動員速度,英國人僅僅用了2天時間,便糾集起一支規模龐大的特混艦隊,士兵人數達到兩萬人,在13000公裡的航程途中,英國人制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而加爾鐵裡卻一直沉浸在前期勝利的興奮之中,參謀們提出的立即擴建島上機場、加緊運糧等建議,全被他罵了回去。


戰爭的結局從一開始便已經註定,無論伐謀還是伐交,英國人均佔據上風。裡根等歐美國家領導人平日裡與加爾鐵裡稱兄道弟,但阿根廷總統這套玩弄民意的把戲,人家看得清清楚楚。所以,即便以前看英國一百個不順眼,可到了節骨眼上。誰也不願意為一個賭徒來背書。法國、荷蘭等國家宣布對阿根廷禁運之後,阿根廷的空軍便斷了炊。阿根廷人佔領馬島僅僅兩個月零十幾天,英國人便將該島收復。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玩弄民意的加爾鐵裡沒有擺脫被民眾推翻的命運,但長期的民族主義宣傳,讓阿根廷人依舊保留著對英國人的仇恨。偏巧不巧,在戰場上撤下來4年之後,阿根廷與英格蘭在足球賽場上又發生了碰撞——86世界盃1/4決賽,舉世關注的英阿大戰。

或許我們應該慶幸,這場比賽中的一方是馬拉度納這個左派足球代表人物率領的阿根廷,他們不會像平日裡嗤之以鼻的歐洲學院派那樣,將比賽踢成四平八穩、半死不活的節奏,而是從一開始就將阿根廷足球的魅力淋漓盡致地展現給全球觀眾。當然,這也讓馬拉度納招來了許多有意無意中的「黑腳」,儘管從第一場對陣韓國時,馬拉度納就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場面,但英格蘭人的防守還是給他們製造了不小的麻煩。


第51分鐘,比賽僵局被打破,馬拉度納將球分給巴爾達諾,後者沒能停好球,但英格蘭隊後衛的解圍也沒有處理好,球飛向了小禁區,馬拉度納搶在出擊的希爾頓之前將球打進。如人們所知,這粒進球是馬拉度納用手打進,可裁判卻判罰進球有效。就連馬拉度納和他的隊友都對裁判的判罰感到不可思議,馬拉度納確認裁判判罰進球有效之後,趕緊招呼一臉懵逼的隊友:「快來抱著我慶祝啊!要不然裁判就得吹掉了!」

就這樣,阿根廷隊獲得了領先優勢。賽後,馬拉度納面對記者的詢問,留下了一句名言:「那個進球,一半靠馬拉度納的頭,一半靠上帝之手。」從此,「上帝之手」便成為了這個進球的代名詞。上帝的加持似乎起到了作用,哪怕馬拉度納在自傳中描述自己「就像偷了英格蘭人錢包的小偷」,也很少有人因此而刻意地指責馬拉度納,甚至連英國人自己都為馬拉度納站臺。

比如《衛報》記者穆雷認為:「英格蘭隊的芬威克用來招呼馬拉度納的那些動作,給四張紅牌都不冤,可他卻只獲得了一張黃牌,人家阿根廷又找誰說理去?」英國記者喬納森-威爾遜也在他的《骯髒天使:阿根廷足球》一書中表示,「人們從照片、錄像以及慢動作中,很容易就能判定那是個手球,但是在現場的電光火石之間則很困難,當時在現場的BBC解說員巴裡-戴維斯就一直以為英格蘭隊與裁判的爭執是因為馬拉度納越位」。

國家太弱、個人太強的悲劇,一直在阿根廷上演

自那以後,手球進球被判為有效的案例並不少,可沒有一個能像老馬這樣獲得人們的諒解,還被冠之以上帝的名號。除了英格蘭隊自己的防守動作以及對誤判的容忍度,更重要的是馬拉度納隨後又用了一個驚世駭俗的千裡走單騎徵服了全世界。這個進球,至今還在各類節目中被無數次的被播放。


對於這個進球,即便是英國人也無法否定它的偉大,BBC解說員巴裡-戴維斯說道:「你必須承認,這是一個美妙的進球,他真是個足球天才。」即便是對馬拉度納恨之入骨的希爾頓,也發自肺腑地承認這個進球的偉大。顯然,相對於「上帝之手」,這個進球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才更重要。

正如馬拉度納後來所說:「沒有上帝之手,我也一樣能率領球隊奪得冠軍。」沒人會否認這一點,所以,在人們心裡,這個手球只能算是一個小插曲,擋不住大勢所趨,即便裁判判罰進球無效,也難以抵擋馬拉度納「為在馬島犧牲的小夥子們報仇」,難以抵擋馬拉度納在這場諸神之戰中勝出,將整個賽事變成他一個人的世界盃。


可是,球場上沒人能阻擋得了馬拉度納,馬拉度納也同樣無法改變戰爭失利、國家衰弱的事實。在馬島戰爭中,阿根廷飛行員和他們的球員們一樣,有著高超的戰鬥技巧,在戰爭初期也屢屢重創甚至擊沉英國軍艦,可無奈自己國家沒有成體系的軍工產業,武器嚴重依賴法國,即便飛行員們一身是膽,也難以挽回敗局。

阿根廷足球也是如此,馬拉度納、卡尼吉亞、奧特加、巴蒂、阿亞拉、貝隆、薩維奧拉、坎比亞索、梅西、迪巴拉……數著這些球星的名字,我們發現,1986年之後,阿根廷足球一直都是人才輩出,幾乎從未出現過青黃不接,這在世界足壇非常少見,可是在86年之後,他們卻再也沒有捧起過大力神杯。那怕馬拉度納以一人之力帶領著那不勒斯與義大利北方豪強們硬剛,也無法再次扛著阿根廷站到世界之巔。

馬拉度納、阿根廷球星還有馬島上空的那些飛行員們,都是「國家太弱、個人太強」之下的悲劇。阿根廷的戰士十分英勇,可他們的最高統帥卻是除了攬權其他什麼都不會的酒囊飯袋;阿根廷的球星們層出不窮,可馬拉度納們的球技有多麼精湛,阿根廷足協就有多麼不靠譜,白白浪費了眾多優秀球員和教練們的雄心壯志。


馬拉度納不是靠「上帝之手」才能贏球的人,相反,想要限制住他,才需要用一些不太光彩的手段。或許,「上帝之手」是真的惹怒了上帝,從此不再眷顧阿根廷足球。希望阿根廷人能夠自己眷顧自己,早日將大力神杯再次帶回潘帕斯草原。


相關焦點

  • 老照片|"上帝之手"之後,上帝再也沒有眷顧阿根廷
    馬拉度納的「上帝之手」,1986年世界盃上英阿大戰的兩個經典鏡頭之一。英格蘭與阿根廷,兩隊在1966年世界盃上就曾結下過梁子,4年之前的「馬島戰爭」又讓兩國成了一天二地恨,三江四海仇。就連馬拉度納和他的隊友都對裁判的判罰感到不可思議,馬拉度納確認裁判判罰進球有效之後,趕緊招呼一臉懵逼的隊友:「快來抱著我慶祝啊!要不然裁判就得吹掉了!」就這樣,阿根廷隊獲得了領先優勢。賽後,馬拉度納面對記者的詢問,留下了一句名言:「那個進球,一半靠馬拉度納的頭,一半靠上帝之手。」從此,「上帝之手」便成為了這個進球的代名詞。
  • 致敬馬拉度納——上帝之手與上帝握手
    11月25日(北京時間26日),球王馬納多納走了,上帝牽著他的手走了,一代傳奇落幕。阿根廷球王馬拉度納心臟驟停去世,享年60歲。1986年之後,阿根廷再也回不到世界之巔。綠茵場更是你奔跑的樂土腳下的球更像你的玩物你一個人攻陷對方的防線你的手連上帝也眷顧
  • 揮手告別2020:從此之後,世上再無「上帝之手」
    2020年11月25日,曾經締造了「上帝之手」經典的阿根廷名宿迭戈-馬拉度納與世長辭。這個曾經在賽場內外率性而為,甚至除了足球,幾乎一無是處的球王,將永遠活在阿根廷球迷,乃至世界球迷的心裡。今天就讓我們共同緬懷馬拉度納。
  • 上帝之手今被收回,阿根廷舉國哀悼
    上帝之手今被收回,阿根廷舉國哀悼今日馬拉度納的去世引起了全網熱議,馬拉度納是阿根廷知名球員,他的去世讓國際足壇為之一振,C羅發文悼念他,在文中稱他是最好的球員之一,據悉,馬拉度納於1960年出生在阿根廷菲奧裡霍鎮一個貧困的家庭,這個家裡有8個孩子,3歲的時候,馬拉度納從父親那裡獲得了一個足球,自此足球成為了他的最愛,1970年,馬拉度納進入了小洋蔥頭隊,自此率領該隊收穫了136場不敗的記錄
  • 馬拉度納:上帝之手帶走了足球上帝
    他沾染毒品,他持槍打人,他惹是生非,他目中無人。討厭馬拉度納的人可能會有一萬種理由,但是愛他,只需要一個理由便已足夠,因為他是足球場上的天使,或者說,他就是足球世界的上帝。在阿根廷,只有馬拉度納的名字能夠和他們的國家偶像貝隆夫人相提並論。他們代表著這塊土地的追求,代表著激情,代表著執著的性格和爭議的命運。
  • 一些足球史上其他的「上帝之手」
    馬拉度納上帝之手進球瞬間很多年後馬拉度納在自傳裡承認了這粒進球的確是手球,也在之後的很長時間裡調侃過這個進球。在馬拉度納「賜名」後,足球賽場上後來也出現過一些其他版本的上帝之手,不過都再也沒有最初馬拉度納版的出名了。很多年後,屬於阿根廷的上帝之手「續集」出現在了2007年6月10日西甲聯賽第37輪巴塞隆納德比戰中,30歲的梅西在上半時臨近補時階段接隊友的右路傳中,在禁區內高高躍起用左手將球打進了西班牙人隊的球門。
  • 上帝收回"上帝之手"
    原創 趙挪亞 觀察者網► 文 觀察者網 趙挪亞迭戈·馬拉度納,這位曾用「上帝之手」和「世紀進球」幫助阿根廷捧得1986年世界盃冠軍,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足球運動員離世了。
  • 阿根廷球王馬拉度納逝世!「上帝之手」的演出終於謝幕!
    經歷了受祝福及麻煩多多的人生後,希望他在上帝之手中安息。" 馬拉度納"上帝之手"一球成名 馬拉度納一直被視為史上其中一位最佳球員,回顧他足球生涯,代表作一定是1986年世界盃。
  • 武磊的上帝之手VS馬拉度納多的上帝之手,到底誰更加厲害?
    提到上帝之手,我們就會想到前幾天西甲比賽中武磊就製造了一個上帝之手,不過他很快被裁判發現被吹進球效,還出示了一張黃牌,說明武磊這個上帝之手並不高明,至少與一代球王馬拉度納相比還是有差距,那麼當年馬拉度納上帝之手到底有多出名?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 上帝之手,馬拉度納!
    馬拉度納有兩次上帝之手。 第一次,也就是最有名的一次,1986年世界盃,馬拉度納用手打進英格蘭隊一球,以一手之力幫助阿根廷隊戰勝英格蘭隊,晉級下一輪比賽,最終奪得1986年世界盃賽冠軍!
  • 輕輕的走了,上帝帶走了他的「上帝之手」
    早就在附近待命的9輛救護車也沒有能挽救球王,阿根廷當地時間2020年11月25日中午13:02,馬拉度納搶救無效,離開人世,享年60歲,一代球王就此走完了他最後的人生。或許因為上帝有點寂寞了,2020年1月26日科比因為飛機失事而逝世,現在一代球王馬拉度納卻因心臟病意外離世。一代籃球之神,一代球王。一年之內體育界痛失兩大巨星。
  • 上帝之手,被上帝收回了
    環球網說,俄羅斯RT等多家外媒稱,阿根廷媒體報導說,阿根廷足球傳奇巨星迭戈·馬拉度納在家中因心臟病發去世,享年60歲。目前阿根廷足協以及馬拉度納家屬尚未證實消息。不過央視新聞卻沒有最後這句,家屬尚未證實的話。
  • 上帝之手揮別人間
    2020年阿根廷時間11月25日,一代球王迭戈.馬拉度納在感恩節前去世。他剛過完60歲生日,12分鐘的發病到死亡間隔,一代王者,揮舞他那頗具爭議的上帝之手,與他心愛的球迷和貪戀的人間告別。20世紀最偉大的球星消失在天際,人間再無迭戈!
  • 阿根廷請別為我哭泣,上帝收走了「上帝之手」
    △兩分鐘回憶馬拉度納生平 當地時間25日上午,阿根廷傳奇球星馬拉度納於家中突發心臟驟停去世,享年60歲。 馬拉度納去世,阿根廷全國進入為期3天的哀悼期,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將暫停明後兩天(26日、27日)所有公務活動。
  • 傳奇球王馬拉度納去世,上帝收回了上帝之手……
    上帝從世界足壇帶走了一位無與倫比的天才從此上帝收回了上帝之手阿根廷時間周三早上當地媒體發布消息,但卻又沒有離開,因為迭戈是永恆的,我會珍藏所有和他共處的美好時光……貝利:以這種方式失去朋友,令人非常難過,未來有一天,我們肯定會在天堂一起踢足球的……C羅:今天一個朋友離開了我,他是跨時代的俊傑,他是舉世無雙的神奇,願逝者安息,你永遠都不會被遺忘……
  • 上帝接回了「上帝之手」
    >start--> 上帝接回了「上帝之手」。北京時間11月26日凌晨,球王馬拉度納在家中突發心梗去世,終年60歲。阿根廷總統府歲宣布,阿根廷全國從即日起為馬拉度納哀悼3天,這期間馬拉度納的靈柩將停放在總統府玫瑰宮,供民眾瞻仰。
  • 「上帝之手」,走了
    然而,阿根廷隊真的輸給過中國隊。兩年之後,馬拉度納率領阿根廷隊奪得世界盃冠軍,且留下了舉世聞名的足球懸案「上帝之手」。這場歷史性的勝利,在權威媒體上從未渲染過,誰都知道,那只是一場友誼賽,當不得真。在看著一次次鎩羽而歸的國足失意至極時,它甚至成為某種自欺欺人的安慰:沒事,我們打敗過阿根廷。在很多人看來,阿根廷因為有了馬拉度納、梅西,才受到中國人的關注。一個是當世球王,一個也被封過神。但話不盡此。
  • 阿根廷!別為我哭泣!我只是回到了上帝身邊
    隨後阿根廷國家隊官方也確認了這一消息。阿根廷國家方面也宣布全國為馬拉度納默哀三天。 可以說傳奇球星馬拉度納的球場生涯非常的精彩和傳奇。 單單細說1986年第十三屆世界盃的馬拉度納的"上帝之手"。
  • 上帝收回了「上帝之手」,馬拉度納生涯精彩瞬間回顧
    據新華社布宜諾斯艾利斯11月25日電(記者倪瑞捷)據阿根廷多家媒體報導,傳奇球星迭戈·馬拉度納25日在家中突發心梗去世,享年60歲。1960年,馬拉度納出生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18年後他成為阿根廷甲級聯賽史上最年輕最佳射手
  • 馬拉度納去世,上帝之手享年60
    北京時間11月26日凌晨,據阿根廷《號角報》等外媒消息稱,當地時間11月25日,阿根廷"球王"迭戈·馬拉度納在家中突發心臟驟停去世,享年60歲。 世界盃的歷史上有許多驚世的演出,而馬拉度納在1986年世界盃上譜寫了最為壯觀的個人英雄主義,他是天才,也是魔鬼,有人說86年世界盃同英格蘭的比賽是他一生的濃縮,一個天才進球和一次上帝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