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場養殖過程中,死豬是很常見的事情,給養殖戶帶來直接損失,根據相關統計,全國死亡動物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400億元,飼料,藥物,人員等損失超過1000億,根據畜牧局,環保局的要求,最好的辦法就是進行無害化處理,絕不能任由死豬流向餐桌。
近幾年來,此類安全事件也是層出不窮,比如2013年的黃浦江死豬事件(傷害黃浦江松江段水域漂浮大量死豬,截至3月底,相關部門打撈死豬1萬多頭,根據調查,死豬來自於黃浦江上遊的浙江嘉興,當地有些養殖戶法制意識薄弱,向河道隨意拋棄死豬,經檢測,水質基本正常,有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農業專家稱,就好比你在遊泳池發現幾隻死蒼蠅,噁心歸噁心,但是對水質有多大影響呢?水廠取水大多在江中心靠近江底的地方,水質更好)。
2014年的高安病死豬事件(中央電視臺2014年12月27日播出《追蹤病死豬》,當地的病死豬被豬販子長期收購,有些病死豬甚至攜帶有口蹄疫,病死豬銷往廣東,重慶,湖南,河南,安徽,江蘇,山東等省市,年銷售2000餘萬元,截至12月31日,高安市畜牧水產局副局長被採取強制措施),這兩個事件有一定代表性,有相應的利潤或者減少麻煩,有的養殖戶就可能鋌而走險,並且會影響到食品安全。
死豬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種,發生疫情死亡,一般疾病死亡,弱仔,抵抗力差等人工致死豬,自然災害死亡,流產,死胎,木乃伊胎等,國外處理死豬主要是提煉工業油脂(養殖場要安裝冷庫,一有死豬,就放到冷庫,然後由煉油廠用密閉冷凍車來收集死豬,後來因為不划算而大大減少了),掩埋和焚燒法,掩埋方便,不過容易汙染地下水源,恢復需要很長的時間,焚燒法可能汙染空氣,同時也消耗能源,近些年來,歐洲和美國逐漸採用化製法和微生物發酵法,資源可以重新利用。化製法是在密閉的高壓容器內,向容器內通入高溫飽和蒸汽,經過固液分離,將固體殘渣烘乾做成肉骨粉,油水分離成為油脂,廢水處理成為有機肥或者達到一定標準後排放,發酵法是將病死豬和鋸末等輔料加入發酵容器內,利用微生物將病死豬的屍體發酵降解,經過高溫高壓處理,生物降解烘乾,成為有機肥料。
目前國內規模豬場中,溫氏集團做得還是不錯的,溫氏採取的模式是公司加農戶,在這種模式下,養殖戶並沒有買賣和處理死豬的權利,一旦豬場出現死豬,養殖戶就會聯繫技術人員,之後公司派專人將死豬回收,24小時內可以將死豬加工成有機肥料。這在世界範圍內也是屬於較為先進的。對養殖戶來說,要將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這樣才能促進養殖業健康,穩定發展,希望養殖戶朋友都能養好豬,賺到錢,感謝大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