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手術臺上劇痛難忍 強打止痛針後堅持手術

2020-12-23 大洋網

周萍麗(左)在手術中。

周萍麗(右)手術後接受治療。

大洋網訊 「周醫生剛走出手術室,便倒在了病床上。為搶救一危急病人,她是強忍腰部劇痛並肌注止痛針做完這臺手術的。」湛江西南醫院的醫護人員,昨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他們口中的周醫生,叫周萍麗,是湛江西南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在當地小有名氣。

肌注止痛針後堅持做完手術

據介紹,6月18日上午9時,西南醫院婦產科收治了一位卵巢黃體囊腫破裂患者。

卵巢黃體囊腫破裂是婦科常見的急腹症之一,多發於20~40歲女性。卵巢黃體囊腫破裂可發生劇烈難忍的腹痛,為繼發黃體內的血管破裂,血液流向腹腔,造成持續性腹痛,嚴重者可致出血性休克,如治療不及時可危及生命。

當天入院時,患者已腹痛難忍、B超提示腹腔內有積血,「病情危急,必須馬上做手術!」接診的當值醫生說。但此時,科裡的其他醫生均已進入各自的手術室工作了,當天上午周醫生因腰痛難忍已經請假休息。怎麼辦?醫院領導和婦產科護士犯了愁。「我來幫病人手術!」周萍麗醫生得知情況後,強忍劇痛走進了手術室。

搶救病人的手術於當天上午9時40分左右開始,其間周萍麗醫生感覺腰部疼痛逐漸加劇,直不起腰來。為了患者的安全,她咬牙繼續為患者做手術。

據該科當天參與手術的護士告訴記者,手術進行到約40分鐘時,腰疼加上長時間站立,周醫生臉色漸顯蒼白,她們曾問周醫生是否先休息一下,「不用,救人要緊!」周醫生拒絕道。同時,她讓護士為她肌注止痛針。肌注針一打完,周醫生又繼續為患者做手術,並很快找到了黃體囊腫的破裂口。因為患者盆腔有嚴重粘連,腹腔內積血清除難度大,手術時間共用了1小時20分鐘。

術後確診為重度腰椎間盤突出症

當天上午11時許,手術順利完成後,周萍麗忍痛拖著疲憊的腳步走出手術室時,已是大汗淋漓。白大褂還沒脫,她就被護士送到病床上。後經診斷,周醫生患的是重度腰椎間盤突出症,治療後目前已有所好轉。「周醫生的敬業精神,真的很值得我們學習。」周醫生的事跡打動了同事們。患者在得知詳情後感動不已,術後第三天,這位36歲的易姓患者與丈夫專程到醫院看望周醫生。「真的太感謝你了,你自己那麼痛還堅持為我做手術……希望你早日康復!」

「捱捱痛就能救人一命,值了!」

「情況緊急,自己捱捱痛就能救人一命,值了!」昨日,周醫生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據了解,今年47歲的周萍麗,同濟醫科大學畢業後一直在婦產科工作,至今已20年,2017年起任西南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說起她,西南醫院的領導和醫護都嘖嘖稱讚。「周醫生不僅醫術了得,對病人的慈愛之心更是滿滿的!」西南醫院婦產科的護士說,周醫生經常加班加點為病人診療。「有時病人太多,她忙得一周都沒能回家。」該院肖醫生告訴記者。院長龍得雲說,值夜班、查房、搶救危重病人……每次院裡需要她時,周醫生總是二話不說就跑回來。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關家玉 通訊員肖盛文、蔡敏儀

相關焦點

  • 35歲女星打止痛針也要堅持工作,醫生驚呼:晚一天就完蛋
    1月23日,有臺灣媒體報導,小禎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篇長文,透露上周二晚上吃完晚飯後,胃忽然很痛,"真的是痛到歪掉!痛到無法呼吸"。無力承受的他立刻緊急掛急診,但打了2次止痛,仍痛到不行。小禎寫道,"從來就沒那麼痛過!痛到後背、痛到肩膀",直到後來打了支特強效止痛針,才稍微緩過來,做了各種檢查數值都正常,最後以疑似胃潰瘍結案回家。
  • 鹽城第一人民醫院某醫生手術誤診,患者兩根骨只做了一根!
    我家孩子在2020年11月24號放學路上因下雨摔倒傷了左膀,28號到鹽城第一人民南院骨二科拍片檢查骨折受傷,主治崔醫生要求必須手術。從12月1號上午9點半手術到12點50出來,過了一夜孩子哭叫不停。然後進行拍片檢查,發現還有一根骨折的地方沒有接,崔醫生說由於工作失誤造成手術誤診,兩根骨做了一根,還有一根他沒做手術,給寶寶精神肉體上都帶來傷害!
  • 手術臺上「不縫合傷口」敲詐勒索,黑醫院4年非法獲利超億元
    往尿袋中塞衛生紙絮謊稱患者發炎嚴重,編造檢查數據欺騙患者接受虛假治療,用「不縫合傷口」脅迫手術臺上的患者接受高價手術,院內許多醫生、護士甚至連手術,都是假的。一家原本應以治病救人為己任的民營醫院,用欺詐、勒索、故意傷害等手段,非法獲利超億元。
  • 微創手術機器人先要理解醫生「語言」
    李耀說,腔鏡手術對醫生的技術要求很高,醫生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培訓才能上崗,而且「醫生少,病人多,根本忙不過來」。一臺手術幾個小時是常事,一些複雜的手術,醫生需要從早到晚在手術臺上忙碌,非常疲憊。回國後,李耀發現和歐美市場相比,醫療器械技術在高速發展,但醫療機器人才剛剛起步。他想研製更契合中國醫生和患者需求的手術機器人,幫助醫生提高效率。
  • 患者無法平躺,醫生跪著給他手術
    劉明明跪著給患者進行手術 胸背部劇痛,老人被診斷出胸骨病變 今年 11 月底,72 歲的王松業老人因為胸背部的劇痛,在老伴的陪同下,前往當地醫院就診,檢查後,醫生懷疑他是骨折,需要核磁共振進一步確診。
  • 上了麻醉還在手術臺上被叫醒,她說這是一場「開掛」的就診經歷
    此時的她,在經歷了三次術前準備後,終於在瑞金醫院順利接受了畸胎瘤手術治療。 崩潰,手術臺上被叫停 7月底的一天,26歲的小樂突感下腹部脹痛不適,前往家附近的醫院就診。B超顯示下腹部有一個「測不到邊界的包塊」。經進一步檢查,醫院認為小樂可能罹患畸胎瘤,建議手術治療。
  • 生活中最重要的兩把刀:手術臺上柳葉刀,手術臺下雕刻刀
    薄薄一片,卻是醫生手上的利刃強兵。雕刻刀,雕刻專用工具。小小刻刀下,一個個「生命」綻放開來,將靈氣全部凝聚在片片刀影下。毫不相關的兩把刀有什麼聯繫呢?其實,這是一位神經外科醫生生活中離不開的兩把刀,這位醫生是誰呢?
  • 62歲老人暈倒醫生緊急救助,不料手術臺上再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一個月前,62歲的汪女士外出買早餐時動脈瘤突然破裂暈倒在地,幸遇也在附近的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麻醉科醫生鄭強,緊急為汪女士做心肺復甦,為搶救贏得了寶貴時間。在手術臺上,汪女士與這位伸援手的醫生再次相遇。
  • 起底東莞黑診所:欺騙孕婦做人流、手術臺上勒索病患
    隨後,其他醫生、助理在進一步檢查過程中,使用假白帶、棉花等道具,製造宮頸糜爛、有贅生物、陰道囊腫的假象,恐嚇病人有多種嚴重的婦科疾病,以不治療會癌變、不孕、有生命危險等理由,迫使病人接受更多手術,還使用擴陰器、插管子等方法,造成病人下體疼痛難忍,迫使病人接受高價的「無痛」微創手術。為應對政府檢查和病人投訴,謝某武等人還積極尋找「保護傘」庇護。
  • 男子手術近一年後疼痛難忍 一查發現手腕處有一根針
    連雲港市市民任先生去年手腕受傷做了一個手術,本來以為手術挺成功的,可是今年任先生感覺疼痛難忍,拍了片子以後,任先生大吃一驚,原來他的手腕處竟然有一根針。 任先生說,受傷以後120救護車將其送到市區的新海骨科醫院做肌腱吻合手術。任先生說,手術結束後,他大概住了7天就出院了,出院後,他感覺做復健的時候有些疼痛,但起初並沒有放在心上。
  • 河北醫生手術途中跌倒撞斷兩根肋骨,忍痛一小時完成手術醫者仁心
    河北一醫生在給病人手術時意外摔傷,撞斷2根肋骨,當時手術已經開始了1個多小時,他忍痛做完手術,次日下夜班後悄悄去另一家醫院檢查。恢復期他一直在上班,做工傷認定時同事才知道他病情。他叫呂巖是定州人民醫院創傷科醫療主管醫生,他回憶當時的情況時沒有把骨折看得那麼嚴重:「在做手術的時候我腳踩著腳凳,它不小心翻倒了,因為我手上拿著手術器械,如果器械一旦髒了的話需要重新消毒,最少浪費三個小時以上才能再次進行手術。
  • 假醫生、假護士、假手術,三假黑醫院為害4年
    往尿袋中塞衛生紙絮謊稱患者發炎嚴重,編造檢查數據欺騙患者接受虛假治療,用「不縫合傷口」脅迫手術臺上的患者接受高價手術,院內許多醫生、護士甚至連手術,都是假的。一家原本應以治病救人為己任的民營醫院,用欺詐、勒索、故意傷害等手段,非法獲利超億元。最近,寧夏銀川歐亞男健醫院惡勢力犯罪集團案終審宣判,「醫生」「護士」共48人服法。
  • 關節鏡手術前與手術後,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細節,醫生詳細告訴您!
    >術前的三種鍛鍊一定要繼續堅持,尤其是踝泵一定要堅持,因為可以幫助患者降低,術後出現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前面謝醫生已經給大家介紹了康復鍛鍊的重要性,接下來我們聊一聊定期複診的重要性,因為患者做完關節鏡手術以後,我們需要動態的了解患者的病情恢復,比如做完關節鏡下半月板成型患者需要定期的關節內注射玻璃酸鈉,前交叉韌帶重建的手術患者,最好術後每兩周到醫院找主刀醫生判斷一下自己的關節穩定性,及時地指導一下康復的調整,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動態地了解患者的恢復,更好的指導康復及時的發現問題,及時的解決問題
  • 心肌梗塞,突發劇痛危及生命,醫生放完支架後,卻發現更大的問題來了
    本期【醫案說法】講述的這個病人情況非常危急,他突發劇痛,心肌梗塞,危及生命,醫院緊急在他的心臟中放了支架,卻沒有效果?請聽張力主任的講述: 身體突發劇痛,手術無效,他到底是什麼病?
  • 當一位醫生,經歷了一次外傷和手術之後……
    一直工作到11:00的時候,忽然感覺左膝關節的腫脹疼痛難忍。接下來的48小時,每6-8個小時就不斷的冰敷,逞強的我沒有用拐杖,沒有嚴格遵守醫生的醫囑,用膝關節完全制動(制動:關節腔不能活動,所以很多的時候要上夾板或者打石膏,強制關節不能活動,有利於恢復)。
  • 醫院用美女頭像誘惑患者 手術臺上提刀加價敲詐威脅
    首先,誘導患者躺在手術室內進行有創檢查,也就是謊稱突然發現病人各種嚴重症狀,需要立刻手術治療。有一段視頻被放在醫院的工作微信群裡讓大家學習,但是它教的不是看病的「醫術」,而是詐騙患者的套路,就是教門診和其他治療室的所謂醫生應該如何相互配合,將病人牢牢控制在手術臺上。視頻中穿著白大褂站在一旁搭話的女醫生就是劉某,在遵義歐亞醫院,她化名「王芳」,成為了男科門診的知名醫生。記者在遵義市看守所見到了劉某。
  • 半月板手術後老人不幸離世
    原標題:半月板手術後老人不幸離世   76歲老人盧某因右膝關節(半月板)疼痛難忍,於是到昭通李景鏵中醫骨傷醫院做半月板手術。
  • 華佗的「麻沸散」失傳後,古人要動外科手術怎麼辦?
    缺乏現代麻醉技術的古代,外科手術對於醫生與病人,往往意味著劇痛一般的煎熬。但華佗這神奇亮相的「麻沸散」,卻輕鬆破解這難題。只要給病人服用下去,以《後漢書》的形容說,就是「醉無知覺」,然後就可以成功舉刀,完成高難度的腹腔手術。但就是這款古代外科手術的「麻醉藥」,卻也隨著一把熊熊大火,就此無情失傳。
  • 那位給自己注射止痛針的抗「疫」醫生,帶著止疼藥又前往新疆了!
    荔枝新聞曾報導過的江蘇援湖北醫生劉才冬,38歲的他,為了節省防護服,強忍病痛堅持工作。回到宿舍後,他自己給自己注射止痛針,那一幕感動了無數人。4月1號,劉才冬解除醫學觀察回到家中。幾天前,他又收拾行囊出發了。這一次他帶上了止疼藥。
  • 豆瓣8.7,你永遠不知道被麻醉後,手術臺上會發生什麼
    男主蕭政勳,是一名技術過硬、責任心強的麻醉科醫師,深受同事信賴。 但由於性格耿直,不願迎合權貴,他經常得罪不該得罪的人。 作為麻醉科唯一的值班醫師,男主堅持先去給急診病人做麻醉,連累醫院差點被議長拉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