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與行業1203丨聊聊軍工產業鏈!

2020-12-23 第一財經

主持人:陽子

嘉賓:吳文昶、顧勇菁、姚中元

滬強深弱是變化的臨界點嗎?

板塊快速輪動 倉位如何控制?

醫藥股的修復空間大嗎?

新能源板塊可以長期配置?

國防軍工走弱 調整是機會嗎?

今天A股窄幅震蕩,創業板指領漲。近期市場總體表現為滬強深弱,這一分化趨勢會延續多久?順周期行業大跌,金融股活躍,接下來誰來帶動大盤走強?看看今晚的三位資深市場人士吳文昶、顧勇菁、姚中元是否看好12月的行情。

醫藥股調整挺長時間了,最近反覆活躍,超跌修復的空間有多大?軍工股今天大跌,各大券商研報對明年的軍工板塊強烈看好,調整是不是中長期配置的好機會?私募人士吳文昶關注軍工股很久,他看好的邏輯是否變化了?今晚的三位嘉賓還有其它看好的投資方向嗎?

相關焦點

  • 國防軍工行業深度報告:變局與新機
    首先,我們認為軍工行業現在估值偏高有其合理性:一是軍工行業的持續成長和永續成 長能力好於其它行業,即期市盈率高於其它行業符合估值邏輯;二是軍工行業改革將提升企業 經營效率和盈利能力,上市公司盈利改善空間較大;三是軍工行業大多數重點上市公司存在大 股東資產注入的預期,備考估值合理甚至偏低。
  • 軍工電子行業專題報告:軍用元器件,高景氣領跑
    考慮到軍工投資過程中信息的高度不對稱,以及催化事件/邏輯無法及時證實或者證偽的特點,建議優選久經市場考驗的類白馬個股。這類標的從全行業比較的角度,風險收益比較好,或將有一定超額收益的品類。聚焦專題研究1、軍工電子產業鏈全景圖何為軍工電子我國國防科技工業主要涵蓋航空、航天、兵器、核工業、船舶和軍工電子六大產業集群。其中,軍工電子不僅獨立作為一個產業集群存在,同時也服務於航空、航天、兵器和船舶等其他產業集群,為軍用飛機、衛星、艦船和車輛由機械化向信息化轉變提供技術支持。
  • 這家公司為A股高端石英材料龍頭,受益於軍工+半導體行業發展
    菲利華 高端石英材料龍頭,受益於軍工+半導體行業發展1、菲利華,國內高端石英材料行業的領軍企業,國內外具有較大影響力和規模優勢的石英材料及石英纖維製造企業,是全球少數幾家具有石英纖維批量生產能力的製造商,是國內航空航天等國防軍工領域唯一的石英纖維供應商
  • 軍工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 長信國防軍工量化混合業績亮眼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8日,休閒服務、電氣設備、汽車、食品飲料、國防軍工近半年漲幅位居28個申萬一級行業指數前5名。其中,國防軍工指數近半年漲幅38%,軍工行業後續是否具備持續投資價值,頗受投資者關注。
  • 切入軍工領域!這家公司未來前景廣闊?
    原標題:切入軍工領域!這家公司未來前景廣闊?   標籤:雷射、PCB板、智能製造、國防軍工、3D列印   看點:   1) 受益於5G商用,PCB雷射鑽孔業務需求火熱   雷射應用服務業務是公司發展的基石。
  • 股票證券開戶平臺保利配資:軍工行業發展有望迎來黃金時代
    軍工「基本面反轉、景氣上行邏輯」已在2020年中報、三季報反覆得到印證,拐點確定,上行繼續,而自8月以來,軍工板塊震蕩盤整,已消化前期漲幅過快的風險,也帶來優質公司的介入良機。
  • 軍工行業2020年中期策略:「十三五」收官國防建設需求旺盛
    綜合來看,在剔除個別異常值公司的影響後,收入和利潤增 速方面上遊材料類和上遊電子類表現最好,其次是中遊系統公司、上遊零部件公司,總裝類公司的利潤出現了一定 程度下滑,利潤下降的總裝公司集中在船舶、衛星、地面兵裝等領域。我們認為上遊材料類和電子類公司因為大部 分是軍工全領域覆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整體行業發展趨勢,其增長明顯彰顯行業高景氣度。
  • 軍工行業核心賽道——「黑色黃金」碳纖維,三大頂級龍頭
    昨天的文章:深度研究——軍工之軍用飛機,3大核心賽道+6大龍頭公司 ,我們為各位梳理了軍用飛機行業中的產業鏈全景,深度剖析了產業鏈中的核心賽道和龍頭上市公司。
  • 軍工行業研究及2020投資策略: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
    2019 年軍工行業既有業績,又有刺激,全年上漲 27.19%,行業排名10/28,跑贏上證綜指 4.88 個百分點。2015 年上證指數最高點日至 2019 年底,軍工行業下跌 64.60%,漲跌幅排名倒數第四。2019 年是軍工行業近五年來第一次相對大盤取得超額收益。
  • 美國軍工,獨步全球:世界最強軍工科技源自最強軍工巨頭
    當前我國軍工行業處於歷史變革期,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撰寫全球軍工系列報告,對美國、俄烏、歐洲、日韓等國家/地區先進軍工行業進行研究,以期為我國軍工行業未來發展路徑提供參考。我們將美國軍工作為該系列報告的開篇,源於其獨具參考價值。
  • 軍工基本面優異機構持倉市值創近5年新高 軍工概念股逆勢大漲
    來源:財華網近日,軍工行業已經展現出行業風口的跡象。有很清晰的資金流向表明,市場資金正在積極參與軍工板塊,機構倉位開始向軍工轉移,「參軍」的投資者也日益增加,準備接力市場的上漲!據軍工板塊95家上市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共實現營業收入3188.12億元,同比增長14.98%,實現歸母淨利潤220.16億元,同比增長51.00%。95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整體毛利率18.56%、淨利潤率7.11%、淨資產收益率3.92%。95家公司中,有85家公司實現盈利,10家公司出現虧損。中信建投研報認為,自2019年下半年起,航空產業下遊需求開始逐步爆發。
  • 博時基金蘭喬:軍工業績改善機會大 長期發展空間廣闊
    核心標的具備吸引力  由於軍工行業的特殊性,相關上市公司過往的基本面起伏較大。蘭喬也表示,「十四五」期間軍工行業正式進入裝備放量建設期,消耗性裝備、高頻使用裝備將加速增長。目前軍工行業大部分主戰裝備已進入定型周期,正在走小批量生產或批量生產,這就是 「我國在十三五之前是武器裝備能力建設期,十四五正式跨越進入裝備放量建設期」的具體表現。  具體來說,十四五期間增長快、消耗屬性最強的軍工裝備子領域中的企業業績增長確定性高,其中主要有飛彈產業鏈、先進戰機產業鏈、先進材料產業鏈、電子元器件等細分領域。
  • 軍工行業投資策略:估值體系新論,比較視野、歷史眼光與現時體系
    我們又知道,軍工作為戰略行業與國際的差距引致的投入是剛性的,可適當與 GDP 增長「脫鉤」,從而在資金層面保障軍工行業的確定性增長。同時,我們觀察到由於戰爭形態的轉變與軍事科技的進步,武器裝備產業鏈每隔數十年將會整體更新換代,從而又需要軍費的不斷支出以支撐供給能力的不斷升級與持續不斷的採購需求,這使得軍工行業具有確定性增長的特點。
  • 2021,軍工大時代開啟
    來源: 君臨策 12月23日,軍工板塊大漲4.7%,在所有一級行業裡面漲幅排名第一。 軍工板塊裡面5個主機廠全部漲停,這種強度幾乎沒有見過。按照賣方的說法,軍工未來幾年的業績是非常確定的,明年光賺EPS的錢都會不錯。
  • 軍工行業投資專題:長周期,真成長
    此外,隨著近年來實戰實訓的強化,武器裝備耗損加劇, 主戰裝備列裝加速,相對於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性,軍工行業持續增長的確定性相對較高。18 年以來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性加劇,相對於國內需求疲軟和經濟增速放緩,國防建設的確定性優勢顯現,在行業景氣上行、基本面持續改善的背景下,軍工板塊估值已具備行業比較優勢。
  • 剎車制動細分的絕對軍工龍頭!連續併購優質資產,產業鏈延伸加速
    北摩高科:剎車制動細分的絕對軍工龍頭!連續併購優質資產,進入民航剎車核心供應商行列,產業鏈延伸加速,分析師上調未來3年盈利預期超過15%北摩高科是我國剎車制動領域核心供應商,作為業內領先的軍民用航空航天飛行器起落架著陸系統、坦克裝甲車輛、高速列車等高端裝備剎車制動產品的研發製造企業,本身主要以軍用剎車片為主,產品應用於殲擊機、轟炸機、運輸機等重點軍工裝備。
  • 富國基金章旭峰 長期看好增長確定軍工細分行業龍頭
    11月以來,軍工行業已經展現出行業風口的跡象,中長期看,國防軍工板塊的投資值得關注。  首先,可以看看中證軍工指數近期的表現情況,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7日,中證軍工指數近一年的漲幅為50.88%,同期上證指數漲幅為17.11%。  研報顯示,國防裝備增速顯著加快且可持續,部分細分市場未來幾年複合增速將達到甚至超過15%,龍頭公司複合增速將超過20%。
  • 軍工行業專題報告:國防建設從提質到上量,緊扣核心賽道
    得益於行業的高景氣,儘管經曆本輪上漲估值有所抬升,但多數主流軍工標 的依然在 PEG=1 附近,軍工板塊走勢與業績聯動性在持續加強。我們認為, 軍工板塊作為國家消費的剛需賽道,機構持倉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作為軍工產業大周期啟動元年,2021 有望迎來更強行情。2021 年將是國防 建設由提「質」轉入上「量」的大周期元年。
  • 軍工指數創新高!相關主題基金去年業績翻番,未來投資機會如何
    一系列政策的發布,引起了市場資金對軍工板塊的關注。博時軍工主題股票基金經理蘭喬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長期的維度看,軍工行情是由基本面推動的,預計「十四五」期間行業增長加速,軍工是和平發展的前提,底線思維意味著我國必須強軍形成戰備能力。我國在「十三五」之前是武器裝備能力建設期,「十四五」正式跨越進入裝備放量建設期,以形成軍工作戰能力體系。
  • 「研報掘金」軍工十四五發展方向明確 關注景氣度高、確定性強...
    機構指出,從業績角度看,軍工行業迎來十三五收官之年和國防建設關鍵節點,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持續加速,行業訂單有望大量釋放,支撐業績持續增長;估值角度看,當前板塊整體估值水平具備向上的空間;改革角度看,改革持續深化下,資產證券化和股權激勵等改革舉措與上市公司關聯性更強,改革利好逐漸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