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師徒5人的名字有大講究,暴露出一個大秘密

2020-12-14 小亮喜歡說娛樂

我們看《西遊記》只知道故事很有趣,但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唐僧師徒名字的由來?讀者可曾想過,把唐僧師徒名字讀在一起,本來就是這個意思?難怪要特意安排師徒五人一起取經,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它們的每個名字都代表這五個屬性。

首先唐僧出身於一個狀元家庭,他父親被強盜殺害了,他母親忍辱負重地活了下來,唐僧出世後取名江流兒,為了唐僧的安全,唐僧的母親把他放到河裡漂走了,因此唐僧與水有著不解之緣,他的生命屬於水,孫悟空在小說中代表了五行中的金,這可以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他的金髮,他的金色眼影和他的金箍棒。

原著第86章提到木母,其實指的是豬八戒的屬性,我們也看到原文有這樣的描述,木母生於亥,配為豬,從最後的武術學術開始還是屬木,沙僧在流沙河好多年了,根據沙僧的名字,沙其實就是土,小白龍本是西海龍王的三阿哥,他因在廟上放火燒掉珍珠,被玉皇大帝判秋後斬首,後來被觀音菩薩救出,所以小白龍五行屬火。

所以把唐僧師徒名字的屬性聯繫起來,就會發現一個秘密,那就是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其中金指的就是孫悟空,所以孫悟空的成就最高,五行缺一不可,對唐僧完成取經之路意義重大,這也是豬八戒無論犯多大的錯誤,如來、觀音都能忍受的。

這也就解釋了小編開頭的問題,他們每個人都在團隊中承擔了相應的角色,都是五行五相。它們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所以《西遊記》中的五個人是作者經過深思熟慮後寫出來的,沒有敷衍的地方。你覺得有道理嗎?

相關焦點

  • 西遊記中摩訶迦葉傳授無字經書有何深意?唐僧師徒與禪宗無緣
    看過西遊記的都記得這一段:當唐僧師徒千辛萬苦來到靈山求取真經,如來佛祖命摩訶迦葉、阿難陀二尊者傳授經書。這兩位竟然向唐僧師徒「索賄」,悟空兇橫不給,結果他倆故意將無字的經書傳給唐僧,虧了燃燈古佛派白雄尊者前去抖散經卷,讓師徒發現「上當」。為什麼這兩位要給唐僧師徒無字經書呢?
  • 一個動作,恰恰暴露出本性
    一個動作,恰恰暴露出本性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公元前後正式傳入我國,隋唐時期是中國佛教的鼎盛時期,發展到今日,佛教也成為我國最大最盛行的宗教,佛教弟子講究四大皆空,去除七情六慾不能為凡塵的恩怨所困擾,但是,佛道中人也是有血有肉的男人,他們真的能夠做到六根清淨坐懷不亂嗎?和尚身為男人是怎樣解決自身的生理需求的呢?也許通過下面的故事可以解決這些疑惑。
  • 《西遊記》最悲催兩大主演,劇組演員再聚首從不帶他們
    如果說98年《西遊記》續集中的配角演員不參加《西遊記》劇組的聚會倒也罷了,畢竟,觀眾不是衝著配角去的。可是,師徒四人的主角一直撈不著參加這個多少有點兒說不過去。有的人說,崔景富是續集的演員沒有多少存在感。那麼,徐少華呢?徐少華雖然沒有取到真經,可是也參與了10幾集的電視劇拍攝。這個,說不過去。
  • 唐僧師徒的前世究竟是什麼?意想不到的是孫悟空,跟佛家有淵源
    神話小說《西遊記》中的角色深入人心,其中的幾位主角更是讓人久久不能忘懷,那麼今天的問題油然而生,唐僧師徒四人的前世究竟是什麼?說到這個前世,我們都知道,佛家講究的是因果循環,也就是輪迴,個人的理解是,人的生命沒有盡頭,我們只不過是從一個人生過渡到下一個人生,如果遵循這種理論,那麼所有人都會有前世。眾所周知,取經這趟旅程結束後,唐僧和他的徒弟們都修成了正果,孫悟空是鬥戰勝佛、豬八戒是淨壇使者、沙僧是金身羅漢、唐僧是旃檀功德佛,基本上都有了一個好的結局,唯獨豬八戒對自己的淨壇使者非常不滿意。
  • 被師徒四人「背叛」的日子:86版「西遊記」往事
    劇組裡孫悟空和豬八戒的片酬最高,一集有80元。幾年時間25集拍完,算下來也只能拿到2000多元。唐僧一集的片酬只有70元,在一次訪談裡,八戒的扮演者馬德華說,徐少華離開最主要的原因是工資少了,如果能再漲5元他也不會走。雖然演的是《西遊記》,但演員們都是活在現實中的人,要去追名逐利,兩次離開的唐僧只是一個小小的信號。
  •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去了哪些國家?獅駝國原來真的存在,就在印度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去了哪些國家?獅駝國原來真的存在,就在印度《西遊記》 小說裡,唐僧師徒翻越崇山峻岭,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到達西天,取得真經,走了整整十四年。那麼,唐僧師徒究竟去了哪些國家?這個問題,其實唐太宗也問了。
  • 《西遊記》如來佛祖既讓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為何又要設置劫難?
    本期話題【《西遊記》如來佛祖既讓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為何又要設置劫難?】看過《西遊記》的觀眾心底想必都有一種感慨,那就是唐僧師徒真是真的是多災多難,一路西行誠心求取真經,但是卻總是遇到各種各樣的妖怪或者劫難,可以說每一次都驚險萬分,讓人非常心疼。但是觀眾卻也因此有個疑惑,那就是如來佛祖即讓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為何又要設置劫難?
  • 兩次撤檔三次後期,經典版《西遊記》師徒四人再聚首,共闖財迷關
    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為讀者構建了一個神奇虛幻的世界,師徒四人歷經艱險,降妖除魔終於取得真經。這部優秀的文學經典同樣被搬上了螢屏,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大IP。但在眾多版本的影視作品中,楊潔導演的86版《西遊記》一直被稱為不可逾越的經典。
  • 這裡是86年《西遊記》花果山的取景地,背後的石頭就是師徒四人
    86版西遊記 在東方傲來國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塊仙石吸收日月精華,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個石猴。這石猴同一群猴子在山中避暑,無意之間發現了一股飛瀑從山頂流下。在迎賓路大道,兩旁立有一些小的石碑,上面都鐫刻著名人們來張家界留下的墨寶。在1979年的深秋,國畫大師吳冠中偶遇張家界林場,在此長嘆「養在深閨人未識」。——吳老未曾想到的是,一篇散文會成為張家界旅遊面向世界的窗口。
  • 如果把西遊記倒放,將是一個怎麼樣的故事?師徒五人的結局很精彩
    為什麼要把西遊記倒看?莫言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把《西遊記》倒看,才是最真實的人生。其實如果把西遊記倒看,你會發現,這部經典的文學著作,竟然蘊含著這麼濃烈的紅塵味道,西遊記正看,是圓滿的結局,西遊記倒看,就像斷手的維納斯,不完美卻頗具玩味。
  • 怪不得1927版《西遊記》會被永久禁播?原來如此
    說到經典的影視版《西遊記》,相信很多人想到的都是86版的《西遊記》,這一版本十分的深入人心,後來所有的版本都無法超越,更是在電視臺上播了又播,六小齡童用一生塑造了一個形象,每一個演員都非常優秀。很多人認為這就是第一部影視版的《西遊記》,但其實這部小說還有一個最早的版本,可以追溯到1927年,這一版後來就被禁播了,怪不得1927版《西遊記》會被永久禁播,原來如此。
  • 《西遊記》探秘:孫悟空大鬧比丘國,或藏明代皇帝一個秘密?
    在佛教系統中將出了家的僧尼統稱為比丘。但在青海土族方言中,將各種文字、文書統稱為「比丘」(音譯),把上學的學生也叫做「比丘乞」;用土族方言解,凡脫產出門求學的人都可以稱作「比丘乞」。僧尼出家的最基本目的也是要念經,因此《西遊記》中的章回——「比丘憐子遣陰神 金殿識魔談道德」,該題名也有著極深的寓意。唐僧也是比丘。
  • 由《西遊記》衍生出的系列電影
    作為《西遊降魔篇》的後繼故事,唐三藏在上集感化了殺死段小姐的齊天大聖,並收其為徒後,帶著孫悟空、豬八戒及沙僧,一行四人踏上西天取經之旅,路途兇險,除魔伏妖,師徒四人也在取經的過程中有個各自的成長與改變。最終的票房收入16億元,應該說取得了不錯的收益。
  • 《西遊記》烏雞國——大明王朝的一個縮影
    《西遊記》是我國著名的古典小說,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克服九九八十一難去西天取經的故事。作為四大名著中最為膾炙人口的一部,《西遊記》的各種故事情節被後人搬上了螢屏,受到無數人的追捧和喜愛。今天筆者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在取經路上的一個故事——除妖烏雞國。
  • 《西遊記》唐僧師徒四人中,藏得最深、最不出力的是沙和尚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在取經路上遇到了許許多多的妖魔鬼怪、魑魅魍魎,其中妖怪頭目大boss絕大多數都是神通廣大的孫悟空降服的,豬八戒則負責解決蝦兵蟹將小嘍囉,只殺了一個愛吹牛、實力弱爆了的妖王——南山大王豹子精,而沙僧則幾乎沒有什麼可圈可點之處,在86版《西遊記》中,沙僧說的最多的就是:「大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二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
  • 梁山上有4位姓朱的好漢,名字連起來一讀,會發現3大「水滸秘密」
    且更讓人稱奇的是,朱武在當少華山的第一任老大時,他身邊有兩位兄弟,一位叫陳達,一個叫楊春。 恰好,朱元璋身邊也有兩位最得力的大將:徐達和常遇春!從這些信息來看,顯然這已經超出了「巧合」範疇,實屬有意為之了!
  • 86版《西遊記》師徒重聚,六小齡童新作跌到2.8究竟爛在哪?
    種子選手已經悄悄搶跑——財迷海報一句話,噱頭很響:「86版《西遊記》師徒四人30年後首聚大銀幕。」牛啊。疑點一:師徒真的是師徒嗎?當時宣傳話術非常統一:「師徒四人首次大銀幕重聚」。沒錯吧。有孫悟空,有唐僧,有沙僧,有豬八戒。實際上呢?
  • 《西遊記》中有96個妖怪,其中有五位最厲害,第一名可吊打孫悟空
    大家對《西遊記》都非常熟悉,那麼你知道裡面用過有多少個妖怪嗎?一共出現過96個妖怪。他們成為了唐僧師徒西行路上的絆腳石,也是他們讓唐僧師徒四人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最終成佛。在早期孫悟空剛開始大鬧天宮的時候,一人可抵擋十萬天兵天將,讓人看著大呼過癮。但自從被壓在五指山下,感覺能力就衰退了不少。
  • 西遊記中修煉的大劫是啥?並非三災利害,還是如來佛祖給出了答案
    修煉必經之劫——三災利害西遊最神秘的大佬、孫悟空的恩師菩提老祖,經過十年觀察,發現孫悟空確實有悟性、有天賦,於是給他講述了修煉到高級階段所必須經歷的『三災利害』的秘密:「雖駐顏益壽,但到了五百年後,天降雷災打你……再五百年後,天降火災燒你……再五百年,又降風災吹你。」
  • 唐僧師徒四人中,悟空的金箍棒最差?其它三件來頭一個比一個大
    在小說《西遊記》中,孫悟空作為唐僧師徒四人中的大師兄,在取經路上是這四人裡武力值最高的,前有大鬧天宮的兇名在外,後有取經路上斬妖除魔,成為主要戰鬥力。但看過小說的都知道,取經這場西天靈山主導,天庭參與一腳的大戲,只剩一個性格耿直,不善算計的孫悟空在其中賣力,像豬八戒和沙僧,明明在天庭當帥為將,卻一直渾水摸魚。孫悟空如意金箍棒孫悟空作為小說的主人公,他的武器如意金箍棒,能夠隨著主人心意自由變化,配合孫悟空的眾多神通,簡直就是無敵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