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疫情期間,全國1.8億中小學生和1700多萬大學生停課不停學,通過在線上課繼續學習。
隨著疫情好轉,學生陸續返校。目前返回校園的學生已經有1億多,佔學生的4成,剛剛重返校園的學生如何做好在線教育和線下教育的有效銜接?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跟大學生不太一樣,中小學生自律能力比較弱,居家學習的效果也很不相同。開學後教學銜接工作有五點需要特別注意。
第一,要做好心理上的疏導。全面了解每個學生的思想心理狀況,讓每個學生以良好的精神狀態投入開學後的學習,這一點至關重要。為此教育部前幾天專門發了一個通知,對開學後的學生心理疏導工作、思想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第二,上好復學後的第一課。按照教育部的部署,以普及防疫知識、弘揚抗疫精神為主題,集中開展復學第一課的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強化學生的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情懷,也就是要用好這次抗疫的大教材,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第三,要精心、精準地分析學情。各地中小學要對延期開學期間學生居家學習的情況逐一摸底、診斷,區別不同年級、不同班級、不同學科的情況,精準掌握每個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包括知識掌握得怎麼樣。這也是做好下一步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基礎。
第四,科學合理地制定教學計劃,實現平穩過渡。要堅決防止搶時間、趕進度、超容量的一些不切實際的做法,不要給學生造成過重的心理負擔和學習壓力。對前一階段沒有開展新課程線上教學的,要堅持實施零起點教學。對已開展新課程線上教學的,要認真進行串講複習,在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較好地掌握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再進行新課程的學習。
第五,要更加關注關愛特殊學生群體,切實做好防疫一線人員子女、隨遷子女、農村留守兒童及學習有困難學生的學習指導和關愛幫扶工作,要充分利用課後服務的時間,加強個別輔導,不能讓一個學生掉隊。
疫情期間,全國中小學生通過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和中國教育電視臺空中課堂開展學習。截至5月11日,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瀏覽人次數達到20.73億,訪問人次達到17.11億。中國教育電視臺空中課堂收視率大幅躍升,在全國衛視關注度排名進入前10。
疫情期間我國高校也實現了全區域、全覆蓋、全方位的「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截至5月8日,全國1454所高校開展在線教學,103萬教師在線開出了107萬門課程,合計1226萬門次。參加在線學習的大學生共計1775萬人,合計23億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