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這6條!您也會是太極劍高手

2021-02-15 太極拳修煉
傳統楊式太極拳術是傳統楊式太極器械的基礎。拳術中的身法、手法、步法、眼法都有著一定的規格要求。傳統楊式太極劍術與傳統楊式太極拳術一樣,也必須熟練地掌握這些基本要領,才能達到劍法、劍力相合的完整體現,做到手、眼、身法、劍法的完整統一。

立身中正是傳統楊式太極拳術的精髓。同樣傳統楊式太極劍術的每一招,每一式首先要遵循這個拳理。身體沿縱軸而轉,腰髖的轉動帶動四肢而動。劍法的表現和變化、劍力的蓄與發,開與合,以及腰腿之力都依賴於身法的正確合理的運用。

因此,習練傳統楊式太極劍術首先要做到身法中正,神態安舒。切不可身體左右搖擺,俯身突臀,揚肘聳肩。聳肩、俯身、就不能達到力發之於腿,主宰於腰,送之於肩,順之於臂,達之劍端的要領要求。尤其是在擰轉、屈伸等身法變化中,必須保證身法中正,讓胸背肌肉隨著兩肩的伸展儘量舒展開,做到暢胸舒背;腰髖松沉,避免俯身突臀,左右歪髖,力求軀幹的中正。動作左右轉換以身體沿縱軸而轉,腰髖轉動為主宰,才能做到上下相隨,協調一致。身法中正是練習傳統楊式太極劍非常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身型訓練基礎,始終保持形體中正,突出一個「正」字。

   

傳統楊式太極劍術中劍法靈活是貫穿始終的。「活腕」是變換招勢手法輕柔靈活、劍力分明,表現劍法的重要環節。劍論《心空歌》提到「手心空,使劍活」。傳統楊式太極劍術套路中持劍的方法是關鍵,是各種劍法變化的根本。持劍的手及手腕的靈活運用,尤顯重要。

傳統楊式太極劍術的握法要求手心空,力度要適中,通過「滿把」和「活把」的靈活運用,把勁力傳送到的劍體,體現出劍力所在。它的動作要領同楊式太極拳術一樣不僅要作到沉肩、垂肘,更要注重活腕。活腕是劍法的技巧變化和劍力表現的核心。劍法的正確與否是和持劍法密切相關的。劍法的變化又與持劍手的掌、指、腕及其關節的伸展、屈收、旋擰分不開。

因此,在傳統楊式太極劍的習練中,要求持劍手的腕、掌、指及其關節須靈活運動,恰如其分地把握住劍柄,同時還要與臂、肩、腰、身協調配合,這樣才能合理地表現出各種劍法的勁力、攻防等變化。

 劍指在傳統楊式太極劍術中的運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助勢助力,協助身體的平衡。從技擊方面看,劍指可擾亂對方視線,近身時則可直接進攻。劍指的前後左右運行有助於增強刺劍、劈劍的力量。劍指動作與劍的一開一合,可以增加動作的色彩,提高造型的美感和穩定性,使劍術更加瀟灑優美。

傳統楊式太極劍術中步法的變化是多樣的,步法穩健是高質量完成套路的根本。無論是平穩的弓步轉換,還是輕快飄逸的跳躍動作,無論是提膝的獨立平衡,還是虛步的形成,穩健是步法的運用基礎。步法同樣是練好傳統楊式太極劍術的關鍵。

首先要求腰髖松沉、膝關節放鬆不可挺直,注意兩腿間身體重心的虛實轉換,髖關節與地面平行位置的移動。腳步的移動要輕起輕落,先虛後實,步子的大小、寬窄要步位適當,幅度準確。步法的穩固和腿法的柔韌,下盤的穩健踏實,才能保證劍法動作的運用自如。

拳諺中說「拳技以眼為尊」。傳統楊式太極劍術同傳統楊式太極拳術一樣,極為重視眼法的體現。眼法是傳統楊式太極劍術中表達神意、心意的玄妙之法。又是意領神聚、從容大度的體現。傳統楊式太極劍術的演練時要做到手、眼、劍三者相隨相合。

眼神把劍法的變化、劍力的體現、內心的感覺串接起來。雖然套路中眼神以向前平視為主線,但視線須隨劍指、劍尖的變化,左顧右盼,瞻前顧後,在楊式太極劍術中稱之為「隨視」。尤其是在定式時,只有意到、眼到、劍到,三者緊密配合,才能表現出傳統楊式太極劍術以意領先、內外合一,劍勢動神隨的神韻,在傳統楊式太極劍術中稱之為「注視」。

傳統楊式太極拳以意為首,同樣傳統楊式太極劍術也是以意為主導的劍術套路。它以意念引導動作,意在先;就保證了劍法變化的準確和劍力體現。由於有劍在手,就更有利於內在意識和動作的完整協調,從而達到了劍法的靈活變化及劍力的順達體現。

傳統楊式太極劍術的動作都有其意向表現,要使動作意向表現的完美就要達到心動形隨的意境。沒有內心的感覺,劍力的體現,動作姿勢就會鬆懈,顯得軟弱無力毫無生氣,顯現不出傳統楊式太極劍術的活力。所以只有內心感覺與動作相結合,再通過動作表達出意的感覺,才能完整表達出傳統楊式太極劍術的神韻。

傳統楊式太極劍術練習時,要注意呼吸與動作的自然配合。劍法的變化,劍力的體現,在一開一合之中,一蓄一發轉換之時,沉氣與呼氣的有機配合,合理的運用,才能使步法沉穩、劍力充實,氣勢磅礴。傳統楊式太極劍術與傳統楊式太極拳術的呼吸要領一樣,隨著動作的變化,意識的感覺,遵循呼吸自然的要領,在傳統楊式太極劍術套路演練時,輕鬆自然地表現出來。

中國武術八段,非物質文化遺產楊式太極拳傳承人、楊式太極拳第五代正宗傳人。1948年出生在北京的太極拳世家。4歲起就跟隨祖父習練傳統楊式太極拳。祖父崔毅士先生是中國楊式太極拳一代宗師楊澄甫之入門弟子,是楊式太極拳在北京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德高望重,技藝精湛。享有北崔南傅(鍾文)之美譽。崔仲三大師幼年得祖父教誨,全面繼承了傳統楊式太極拳、械、推手等技藝,也繼承了其祖父拳架「舒展大方、勻緩柔和、輕靈沉穩、剛柔相濟、意在其中」的風範,深諳楊式太極拳技擊之奧妙,且能深刻理解楊式太極拳的原理。

相關焦點

  • 練好太極劍的要訣
    太極劍,是太極拳派著名的器械套路。在太極刀、劍、槍、杆等器械中,素以太極劍流傳最為廣泛。傳統太極劍是在太極拳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基本要領與太極拳是一致的。這就更需要注意神活意先,以意識引導行動,使動作變得敏捷,勁路剛柔相濟;逐漸做到輕靈柔順而不流於飄浮,從容沉著而不陷於重滯。其次,如精神要提得起,呼吸要自然,劍法要準確等等。在應用上同樣是講究「沾、粘、連、隨」的。過去有的太極拳家把「太極十三劍」的對練稱為「太極粘劍」,原由即出於此。
  • 楊式太極劍演練心得
    《楊式太極劍演練心得》一文,內容是根據恩師王志遠老師的《楊式太極劍詮釋》一書作參考,加入自己練劍的一點體會而書成,然限於資質,必有不少不足之處,還望武林前輩,同門賢哲多給意見,多多指正! 楊式太極劍,又稱為太極十三劍。
  • 太極劍的練習方法及常練太極劍的好處介紹
    1、劍法清楚動作正確演練太極劍,首先要明白各種劍法的特點、要求和動作要領,以及劍法之間的區別。初練時,最好要根據動作名稱來練習。2、動作基本連貫要做到動作基本連貫,就需要掌握每次劍法之間的銜接動作。①全身放鬆:全身放鬆,以便於協調;②以腰為軸:以腰為軸,通過腰的轉動帶動身體的其它部位就容易協調;③劍指配臺:演練太極劍時,要求明白劍提的作用、動作路線,劍指與劍一開一合、配合默契、自然協調;④虛實分時:演練太極劍時,還要求注意心的變化,上步時,開始重心先不變,先虛步上步,然後重心才慢慢變換到下一個動作,重心的變換與定式動作同時到位,要求協調。
  • 堅持練習太極劍,身心獲益6大好處
    太極劍是由太極拳演化而來,無論是三十二太極劍,還是二十四式太極劍,都是符合生理學規律性,輕輕鬆鬆親和力的養生健身運動。太極劍具有調整身體諸系統的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供氧能力、有助於骨骼的強健、提高和改善消化系統的功能、消除慢性疾病,平衡如增強免疫力等等養生功能。
  • 楊式太極劍和太極刀
    如果練習長劍穗,還要考慮劍穗運轉的靈活性與美觀性,長劍穗的穗法會加大了劍和身體的運轉幅度,練起來是有一定難度的,既要運劍又要運穗。          挑選太極劍:市面上賣的太極劍有兩種,一種是標準的太極劍,一種是伸縮型的太極劍。
  • 張三丰使用太極劍打得過令狐衝嗎?
    如果令狐衝手裡沒劍武功顯然就大打折扣,從令狐衝看見師娘寧中則受辱,他回屋拿劍就看得出來。但張三丰已經到了手中無劍勝有劍的程度,比如張三丰擒拿玄冥二老露的那一手,那速度,令狐衝拍馬也追不上。以張三丰的武功可以單獨擊敗東方大姑娘。就太極劍與獨孤九劍來說,其威力和作用在於用劍的人。好比太極劍法在張三丰和張無忌同時施展,威力肯定不一樣。功夫本身沒有優劣之分,喬峰一套的大路貨太祖長拳照樣打的丁春秋抱頭鼠竄。
  • 武當太極劍
    武當劍天下聞名,舉世無雙,受到廣大武術愛好者的深深喜愛。武當太極劍具有以柔克剛,以靜制動,後發先制,四兩拔千斤的風格特點,並蘊含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還虛合道的道教氣功功法,又有強身防身,激發人體潛能,促進延年益壽的養生功效。
  • 杜鋒是「太極高手」?
    事後,杜鋒被網友戲稱為「太極高手」!那麼,杜鋒真的在「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嗎?首先,我們來看看他的原話:「我們對每個對手在準備的時候,都是做100%的準備,現在每個隊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小。」杜鋒說道,「這點也能從球場上我執教時的狀態可以看到。
  • 太極內訌!王佔海遭太極民間高手挑戰:你是騙子,我挑戰你的推手
    最熱鬧的戲來了,要說別人叫板王佔海也算是有情可原,畢竟都不是練太極的。近日竟然出現一位叫做吳偉光的太極門武術高手,指名點姓要挑戰王佔海,而且專門挑戰王佔海的殺手鐧太極推手,這可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可是太極內訌啊這位叫做吳偉光的太極門高手這樣怒懟王佔海:「王佔海先生您好,我也是練傳武的,練過練過吳氏太極和楊氏太極。
  • 太極內訌!王佔海遭太極民間高手挑戰:你是騙子,我挑戰你的推手
    近日竟然出現一位叫做吳偉光的太極門武術高手,指名點姓要挑戰王佔海,而且專門挑戰王佔海的殺手鐧太極推手,這可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為我覺得您的所做作為其實是給我們太極人丟臉的。您本來是應該為我們太極,為我們中國的太極文化做些貢獻的,畢竟您在馬雲的這個功守道平臺有便利條件,但是您老是發視頻,這個那個,我覺得您所有的東西都是造假的。」
  • 《DNF》太極天帝劍給誰用最好 太極天帝劍適合職業推薦
    導 讀 DNF100級版本中,鬼劍士武器有很多種,比如太極天帝劍正是之一。
  • 武當太極劍49式詳解
    武當太極劍介紹武當太極劍又叫太極劍49式,是我國太極名家李德印老先生在傳統太極劍和武當劍的基礎上,融化改編的劍術套路。它既有太極劍輕鬆柔和、綿綿不斷、意領身隨的特點,又有武當劍優美瀟灑、靈活多變、身劍合一的特色。練起來行如遊龍,穩如山嶽,動靜相間,有剛有柔,氣勢連貫,錯落有序。
  • 初學陳式太極劍需要注意這些問題
    陳式太極劍的套路也有好幾套,今天主要以陳式四十九劍為例進行講解。初學陳式太極劍需要注意的問題一個對於劍的選擇,以及在練習太極劍的過程中,如何握劍和用劍;再就是陳式太極劍的劍法特點如何表現出來 。那我就針對練劍的過程中,如何選擇太極劍。
  • 太極劍的練法要領
    假如沒有太極拳基礎,拳的規格、姿勢不正確,要領掌握不了,那麼要想練好太極劍,是不可能。太極拳在練時,要求輕柔和緩,用意不用力,要求體松心靜,呼吸自然,精神內固,形神合一。同樣,練太極劍時亦必須如此。整套太極劍共55式,演練時較太極拳稍快,一般不超過4—5分鐘。練時要求如行雲流水,連綿不斷,沉穩圓和,充公體現出劍的技法和風格特點。
  • 武當山張三丰演示太極劍,最先領悟的並非張無忌,而是小昭
    雖然大家會覺得小昭有一點古怪,但是始終說不出哪裡古怪。這還是不得不說小昭藏的很深,藏的很高明。金庸在原著描寫中,有很多處都暗示了小昭的非同凡響的武學能力。下面首先就從武當山上初傳太極那一段先來說一說。這一段非常的精彩,其中張三丰的「忘記」教學法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其所描繪的太極拳太極劍之精妙也是讓人拍案叫絕。
  • 每日一學|陳式太極劍——化打相生,陰陽相合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陳式太極拳陳式太極劍是陳式太極拳套路中短器械的一種。套路布局合理,銜接緊湊,劍法清晰,以刺、劈、撩、掛、點、抹、推、化等劍法,並結合陳式太極拳舒展大方的身法,靈活穩健的步法,以忽剛忽柔,忽隱忽現、沾粘連隨、騰閃折空的變化,真正體現陳式太極劍以身運劍,連綿不斷,快慢相間的特點。
  • 《我的俠客》太極劍怎麼搭配 太極劍法搭配攻略
    我的俠客太極劍怎麼搭配?太極劍和太極拳思路一致,都是反擊打傷害,太極劍擁有更多吸血保證續航。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我的俠客太極劍法搭配攻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我的俠客太極劍法搭配攻略一、裝備搭配武器:真武劍飾品:七寶戒指衣服:大將軍甲鞋子:踏波飛雲鞋神器
  • DNF:太極劍可敢一戰?全職業飄零武器測試,改造6已超越強化13
    所以這附加的50%白字傷害,就導致了飄零武器的上位。那麼從這兩個部分來看呢,可以看到深淵武器和飄零武器其實說不上誰完勝誰,應該也就在伯仲之間而已!大體情況呢可以概括成這樣:深淵武器強化12的優勢更大,而飄零武器則是改造6的優勢更大!如果還有改造7以上的話,相信已經可以吊錘深淵武器了,不過考慮到實際概率,不談也罷。
  • 華語電影界8大太極高手,李連杰眾望所歸排第一,趙文卓張晉入榜
    就像關公戰秦瓊一樣,我只挖掘華語電影界隱藏的8大太極拳高手,沒有最強,只有更強,他們都是大隱於市的太極拳高手。再此申明,筆者僅從個人角度分析華語電影界8大太極拳高手,一家之言,僅供參考。華語電影界8大太極拳高手綜合排名,李連杰、張晉、趙文卓強勢殺入前三甲,李連杰眾望所歸排行第一,張晉位居第二,趙文卓屈居第三,吳京、甄子丹、李小龍、吳樾、洪金寶也有幸列入榜單,其具體排名如下:第一名:李連杰,全球知名武術家、武術運動員、功夫巨星,眾望所歸的功夫皇帝,尤其喜歡太極拳,曾獲太極拳名家吳圖南、門惠豐、於海親臨指導,學拳有過目不忘之功。
  • 李海水老師51式楊氏太極劍
    點擊上方藍色字「神鹿太極」,即可進入「神鹿太極講堂」課程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