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明白古人為啥要焚香了

2021-02-26 書畫文化

中國古代香文化的發展離不開文人雅士的重要推動,歷代文人詩詞、畫作、和香學著作都記錄了大量文人與香的密切關聯。

文人雅士不僅品香,很多還親自編撰香譜、製作香料、設計香具、制定香席儀規等,並將其內化為一種生活美學和哲思。

用香文化在中華大地上歷史悠久,是華夏文明的象徵,它與茶文化、插花文化並稱為中國的三大文化現象。


華夏文明自上古起,就有燻燎祭祀的傳統,宋代丁謂《天香傳》中記載:「香之為用從上古矣」。最晚至魏晉,薰香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

唐宋以來,隨著外來香料的大量輸入,逐漸形成了以文人為主導的用香文化,各種香具、香料、香譜、香儀都日趨完善,並留下了諸多關於香事的詩詞歌賦。

時至元明,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文人香事更是得到極大支持,出現了眾多影響後世香文化研究的重要典籍。

至清中期以後,外敵入侵,國力衰弱,焚香雅事漸漸淡出人們的生活,香文化由此開始沒落,以致近百年來幾近失傳。

中國古代香文化的發展離不開文人雅士的重要推動,歷代文人詩詞、畫作和香學著作都記錄了大量文人與香的密切關聯。可以說,用香是古代文人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風雅之事。

· 一 · 著書立說

天然香料種類繁多,不同種類、不同配比、不同輔料、不同工藝均可能使最終合成的香料千差萬別。古時文人親自製香來表達自身的精神追求,然焚香作為一種藝術活動不同於書畫可長久留世,香飄煙散之後便無可被後人追憶。


故古時文人雅士借著書立作的方式將香方香譜加以整理記錄,也有對品香用香之心得的記載,這些文字留存至今的以宋代以後為多,成為還原古時用香文化場景的重要依據。

宋朝香事發展至鼎盛,眾多文人編撰整理香方香譜,但有些已佚失,僅存書名。洪芻的《香譜》是北宋較早的記錄香譜的著作,也是現今保存較為完整的香譜類著作之一。


它廣泛收羅歷代合香配方、用香方法和用香史料,並通過用香事項對上下兩卷進行了四大分類:香之品、香之異、香之事和香之法,此分類也被後來各家香譜的撰寫所沿用。

此外宋代還有陳敬之《陳氏香譜》、顏持約之《香史》、範成大之《桂海香志》、葉廷珪之 《名香譜》等著作問世。宋代香譜主要記載了當時文人士大夫充滿創造性的合香技法,並以此重現當時文人階層精神生活的風雅精緻。

明清時期,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在農業、手工業、商業中均有體現,尤其東南沿海地區,依託宋元以來建立的社會經濟基礎,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為富庶的地區之一。

在此背景下,江南地區的文人香事得到很大支持,可查證的香事著作有周嘉胄的《香乘》、屠隆的《考盤餘事》、高濂的《遵生八箋·燕閒清賞》、文震亨的《長物志·香茗》、沉立之的《香譜》等。

其中周嘉胄的《香乘》為歷代香學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國人名大辭典》中記載,此書竭盡二十餘年之力著寫,旁徵博引,所有研究香學者必以此書為首。

全書共二十八卷,書中涉及香事香料的史、譜、記、卷、錄的文獻總結,輯明代以前香事香料,十分詳盡,該書被收錄於《四庫全書》子部譜錄類。

· 二 · 吟詩頌香

「獨坐閒無事,燒香賦小詩」,吟詩詠香是文人雅士品香後的風雅見證。文人的焚香活動從嗅覺、視覺、觸覺、聽覺全方面地體察香與周圍環境所共同形成的意境,並通過自身敏感細膩的感受力將其主觀地升華靜坐為一種情感體驗。

對於風雅的文人而言,香不僅僅散發氣味,不同的香所含有的微妙氣息更是有語言、有靈魂的。


宋代陳去非的《焚香》:「明窗延靜書,默坐消塵緣。即將無限意,寓此一主煙。當時戒定慧,妙供均人天。我豈不清友,於今心醒然。爐煙嫋孤碧,雲縷霏數千。悠然凌空去,縹緲隨風還。世事有過現,燻性無變遷。應是水中 月,波定還自圓。」

爐中一柱香菸如雲,嫋嫋升起,呈現碧色,又慢慢散開,一縷一縷變化成細霧上千,凌空而去,隨風飄渺,在悠然的香氣中安靜閱讀、參悟道法、消解塵緣。


· 三 · 品香悟道

文人雅士的用香文化是經過用香功夫的學習和涵養修持之 後升華而成的一種生活詩意和美感,是一種內化後的精神提煉。

《陳氏香譜》中記載了黃庭堅收錄的一款名為「意可」的香方,其中的跋文說,此香由山谷道人從東溪老處獲得,而東溪老從歷陽公處獲得。

眾生的行為力量不可度量,將此香在鼻端環繞二十五次,要想增上一定要此香才可。

況且用酒泡玄參,用茶熬煮紫檀,鼻中已充滿這種香氣,可持續地證悟不生不滅的諸法之相。

有心之人以鼻參此香,對佛法之理定會處處參透。以香參禪道最早見於《楞嚴經》,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

其中香嚴圓通篇中提到,香嚴童子聞沉水香發明無漏,通過鼻根入圓通,證得羅漢果位,獲得解脫和圓通之頓悟法門。


品香悟道並不是貪戀香氣,使自身失去本心,而應做到嗅香時休止:

隨所聞香,即知如焰不實,若聞順情之香,不起著心;違情之臭,不起瞠心;非違非順之香,不生亂念,是名修止。

即當聞香之時,若利用鼻子對香氣過度用力捕捉,其實是虛無沒有根據的,而如若能做到內心不被香氣所牽制,不因順情的香氣著迷,不因違情的香氣驚恐,才能證得周圍法界,到達圓通無礙的精神法門。

· 四 · 雅集鬥香

燕居焚香是古代文人的一種生活方式,文人雅士常在花園庭院或幽室之中設香席以「試香」,士人借香這種媒介相聚,尋求共同的精神追求。周嘉胄《香乘》卷十一有載,「韋武間為雅會,各攜名香,比試優劣,曰香會」,說的是雅會鬥香。

品香鬥香時需要有一系列規則指引,除了對香氣的風格、香霧的形態、留香的時間等香料本身的品質的考評以外,對焚香的環境要求也極為考究苛刻。

從香具的形制、材質到香幾、香桌的配搭、再到周圍光、聲、色環境的配合,力求與香品的氣質相輔相成,不得產生違和之感。

因此文人雅士對香席儀規也自有一些審美規範,不同的焚香情景和狀態應配以不同的香具。


明文震亨《長物志》中有說,在花園中焚香,最適合在天然形成的山石之上放置木鼎式的香爐,便更見山林野趣,有返璞歸真之感。

· 五 · 怡情悅興

文人雅士愛香用香,不但焚之,也常要風雅蘊藉、暗香浮動。將陰乾香草製成的香囊繫於衣袖中的肘臂上,香氣自袖筒中隱隱散出,可謂袖底生香。


唐馮贄《雲仙雜記·大雅之文》中有記:「柳宗元得韓愈所寄詩,先以薔薇露灌手,燻玉蕤香後發讀,曰:『大雅之文,正當如是。』」

可見,用香已被文人內化為日常的修行,更有尊敬與禮節的意味在。士人亦以香燻書,不僅可以防蟲,閱讀時更有縷縷暗香襲來。

古代文人也在墨中添加香料,書畫時墨汁清香,提神醒腦,同時亦可為書畫 防蟲。

「松煙二兩,丁香、麝香、乾漆各少許,以膠水嫂作挺,火煙上燻之,一月可使。入紫草末色紫,入秦皮末色碧,其色俱可愛。」是為南朝梁代冀公制墨的配方。

另宋人張遇的「油煙制墨」:「以油煙、麝香、樟腦、金箔制墨,狀如錢子,因以聞名。」又有「吳叔大以桐油、膠、碎金、麝香為料,搗一萬杵,而使墨光似漆,堅緻如玉,因以揚名」。

中國薰香文化數千年歷史,宋元明清以來更因文人的廣泛參與而絢爛多彩。

著書立作、吟詩頌香、品香參禪、雅集鬥香、怡情悅性都是文人雅士參與用香的方式,對香文化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


聲明:【文章及圖片轉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本文觀點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如覺侵權,請聯繫我們予以公示或刪除】

來源:星紀傳說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硯田書院官方微店」,更多精彩等著您

相關焦點

  • 古人是怎麼焚香哪?
    焚者灼燒也,香者祭拜之用,古人多以焚香來祭拜和靜心。古時也有「焚香計時」之法。焚香需要藉助炭火之力,並非直接燃燒。焚香時須不斷往香爐內添加各種配料,以保證香氣的質量。香爐中的炭火燃得很慢,火勢低微,久久不滅。《香譜》記,斯時焚香用的香為經過「合香」方式製成的各式香丸、香球、香餅或香的散末,而非今日之線香。
  • 為啥要裝胎壓監測系統?聽老司機講完,終於明白了!
    為啥要裝胎壓監測系統?聽老司機講完,終於明白了!眾所周知,輪胎是汽車和地面進行接觸的唯一零部件,所以對汽車行駛過程中車主們的安全非常重要。為啥要裝胎壓監測系統?聽老司機講完,終於明白了!根據了解,TPMS是和安全氣囊、ABS系統等並稱為汽車三大安全系統,在預防交通事故方面還是非常有效的。像西方國家,都是早已經強制實施了TPMS,這也是因為輪胎出現問題導致了交通事故最大的原因,肯定是影響了汽車安全。
  • 終於明白了!為啥跳水運動員比賽結束後,都要立馬去「洗澡」?
    終於明白了!為啥跳水運動員比賽結束後,都要立馬去「洗澡」?只是對於跳水,我們更好奇,為啥跳水運動員比賽結束後,都要立馬去「洗澡」?首先是因為泳池「太髒了」,大家不要看泳池的水清澈見底,但實際上,這只是在多種消毒水和淨化劑的作用下才完成的,這些水只是看起來很清澈。在這種情況下,運動員入水後必須立馬上岸洗澡,因為這些「藥劑」可能會導致運動員出現各種過敏現象,甚至出現皮膚炎症,為了保護運動員,很多比賽的主辦方都會在泳池旁邊設立洗澡池和淋浴噴頭。
  • 終於明白了!為啥女遊泳運動員都是「飛機場」?真相其實是這樣
    終於明白了!為啥女遊泳運動員都是「飛機場」?真相其實是這樣眾所周知,咱們中國是世界著名的體育大國,有很多優秀的運動員,比如朱婷、郎平和劉國梁等等;當然也有很多拿手的體育項目,比如跳水、遊泳、桌球和排球等等。
  • 終於明白火箭為啥把卡佩拉交易走了……
    終於明白火箭為啥把卡佩拉交易走了…… 體育速讀2月12日訊:​最近17場比賽,威少在三分球外投籃次數沒有超過五次的時候
  • 焚香計時的妙用
    焚香本身就有計時功能,因為通常一炷香都是在固定時間內燃盡的,所以適合用來計時。古文中常見的「一炷香的功夫」,就是這麼來的。
  • 為何古代人對焚香如此執著?
    文丨深度歷史觀靜坐一處,手捧一盞茗茶,焚香一爐。在嫋嫋香菸中,享受生命的寧靜,讓靈魂鐫刻上香的味道。喜歡古代文化的朋友或許會注意到,古代人無論做什麼都離不開焚香。撫琴要焚香、靜坐要焚香、下棋要焚香、見貴人要焚香,祭拜也要焚香。
  • 明窗淨几,焚香其中
    香幾在清代以前十分流行,焚香本是中國古人祭祀儀式之一,到唐宋,已演變成人們日常生活組成的一部分。從「焚香操琴」、「焚香沐浴」、「明窗淨几、焚香其中」等詞語中可看到古代貴族日常生活中香菸繚繞的景象,顯示了古代文人對絕俗優雅的生活情趣的追求,焚香置爐的香幾成為庭室的必備家具就在情理之中了。
  • 蒙古人的一日三餐,看完終於明白:為啥蒙古人「彪悍」了
    蒙古人的一日三餐,看完終於明白:為啥蒙古人「彪悍」了。「套馬的漢子你威武雄壯,奔馳的駿馬像疾風一樣」,說到內蒙古,相信大家會想到廣闊草原上奔跑的成群牛羊,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勇猛豪爽的當地人,還有摔跤的蒙古壯漢,激烈的對抗讓人熱血沸騰。
  • 終於明白國足為啥比日韓足球差?這位足協領導一針見血給出答案
    北京時間11月19日,中國足球傳來最新消息,日前,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接受媒體採訪談到了國內年輕球員的情況,他表示國青球員身體條件太差,19歲了還沒有上肢力量,而這番言論也我們終於明白了國足為啥比安好足球差的原因。
  • 終於明白了為啥被張藝謀說是白紙了,真的好生澀好靈好可愛
    終於明白了為啥被張藝謀說是白紙了,真的好生澀好靈好可愛!這張臉生得太好了!是女媧娘娘造人炫技的產物啊[awsl] 。《送你一朵小紅花》裡,易烊千璽和劉浩存扮演的兩個癌症青年對「平行世界」的嚮往:「那是一個沒有病痛和悲傷的世界。
  • 香事 | 焚香,雅事中的雅事.
    古人云,「焚香看畫,一目千裡,雲樹藹然,臥遊山水,而無跋涉雙足之勞。」居鬥室中,燃一爐香,就香品畫,畫中山水虛化,觀畫者形神俱遠遊。自然雅致,怡情安然。這是古人的雅趣所在,今人力有未逮。 中國文人慣以物載道,追求意與境的貼合,凡事凡物無論形式還是氣韻都講求雅。傳統文人之雅,琴、棋、書、畫、詩、酒、花、香、茶。九大雅事,集中國傳統美學與生活方式一體。
  • 看完蒙古人的一日三餐後,我終於明白了:為啥蒙古人那麼「彪悍」
    看完蒙古人的一日三餐後,我終於明白了:為啥蒙古人那麼「彪悍」。【早餐】蒙古人基本是頓頓離不開肉食,而且基本都是簡單烤制之後直接食用,早餐一般就開始吃肉,然後搭配上奶、餅、蒙古包子和蒙古餜子等,整體熱量是非常高的,一大早就吃得這麼「充實」,也難怪身體會那麼壯碩。
  • 江西人的一日三餐,看完後終於明白:為啥江西妹紙那麼漂亮?
    看完江西老表的一日三餐,終於明白:為啥江西妹紙身材那麼瘦?江西人一日三餐到底在吃啥呢?在深圳要說哪裡人多,那絕對是江西人,湖南人最多,10個人之中就有一個是江西人一個是湖南人,兩個老表湊在一起,最後的結果就是深圳的各大商場裡,到處都是湖南菜館。
  • 讀王維詩《重陽節憶山東兄弟》,你知道為啥古人要登高要賞菊嗎?
    尤其是王維的那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說得明白,「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下面就說說九月九日這天,為啥古人要登高?要賞菊?要飲酒?現代社會很多年輕人為了追求更好的發展,所以不得不選擇遠離家鄉,與親人們分離。但是人在異鄉難免會有一種孤寂之感,尤其是佳節到來之時,這種情感會愈發更濃。
  • 古代砍頭為啥要在這個點,身為炎黃子孫要明白
    在古代,古人使用的計時方法是"十二地支計時法",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分別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十二個時辰。     因為觀眾經常看到在午時三刻的時候要砍頭。非要在這個點砍頭?  古人講究陰陽五行,輪迴生死,生者為陽,死者為陰。砍頭是殺人,人之將死,陰氣非常重。  如果這個將死之人身上還有怨氣的話,就會更加滋生陰氣,鬧出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所以要用陽氣將陰氣遮蓋住,以防不測。
  • 古人練拳為什麼不傷膝?看後終於明白了
    為什麼古人練拳不會傷膝呢?                                                                            要弄明白這個道理,必須得從傳統的身法和練法說起。
  • 哥哥》:終於明白為啥這麼多年,小虎隊就陳志朋不火
    哥哥》:終於明白為啥這麼多年,小虎隊就陳志朋不火繼《乘風破浪的姐姐》大火後,《追光吧!哥哥》也緊隨其後開播了,兩個節目都是30+的明星重新組團出道的模式,可以說換湯不換藥就是男女性別換了,但都一樣主打勵志牌。其中曾經紅遍亞洲的小虎隊成員陳志朋就參加了《追光吧!
  • 有種長殘叫「Kimi長大」,看照片後,終於明白林志穎為啥不再曬他...
    有一種長殘叫「Kimi長大」,看照片後,終於明白林志穎為啥不再曬他照片了 說起星二代,很多人都覺得這個群體簡直就是天選之子,出生就擁有很好的家庭條件,擁有過人的美貌基因,而且父母人氣很高的話,出生都是備受矚目的,後期想要在娛樂圈中發展,簡直就是如魚得水,像是之前通過親子節目爆紅的林志穎兒子Kimi
  • 桃園結義為什麼要殺白馬?——吃貨學院 第一講
    《三國演義》中說這三人志同道合、要破賊安民、幹一番大事業而結拜。俗話說「不打不相識」,傳言關羽誤拿了張飛的肉,張找關算帳,捏碎了關羽的綠豆,兩個人打起來了,劉備來拉架。二打一拉三人都發現另外二人均非等閒之輩。於是「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