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結義的故事想必是婦孺皆知,講得是一個賣草鞋的、一個賣綠豆的和一個屠夫拜把子的事情。《三國演義》中說這三人志同道合、要破賊安民、幹一番大事業而結拜。俗話說「不打不相識」,傳言關羽誤拿了張飛的肉,張找關算帳,捏碎了關羽的綠豆,兩個人打起來了,劉備來拉架。二打一拉三人都發現另外二人均非等閒之輩。於是「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劉備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
不管經過如何,反正他們結拜了,而且是在桃園之中,殺了烏牛白馬,焚香拜天地,舉辦了濃重的儀式結成了異性兄弟。這次結拜也成了後世模仿的樣板,古惑仔們這麼玩,前一段時間,幾個小學生居然也在教學樓屋頂煞有其事的結拜了一把。那麼問題來了,結拜就結拜,為啥要殺白馬呢?白馬招誰惹誰了?真是躺著也中槍,白馬表示很無辜!
小生是這麼認為的,殺白馬這事並不是劉關張三兄弟首創的,當然也不是他們一時興起的隨機之舉,而是copy前人的,這個前人不是別人就是漢高祖劉邦,劉邦當年為了籠絡人心與西楚霸王爭奪天下,不得已冊封了很多諸侯王。打下天下後又擔心這些異姓諸侯王們危及劉氏江山,於是鳥盡弓藏,殺掉了韓信、彭越、英布、臧荼、盧綰等異姓諸侯王。等到晚年的時候,呂后的勢力又強大起來,為了永保漢室江山,劉邦殺白馬與群臣盟誓,立下「非劉氏不王」的誓約,作為鞏固西漢中央政權的輔助手段,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白馬之盟「。劉備自己號稱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是正宗的漢室後裔。當然要效仿高祖彰顯自己的身份。
可是問題又來了,漢高祖為啥要殺白馬呢?不殺黑馬、黃馬、寶馬呢?這得追溯到N百年前了,早在夏、商、周乃至整個先秦時期,人們在祭祀上蒼時,就大多供奉黑色的牛,「黑牛膏腴,天喜,庇佑社稷」;而在祭祀先祖時,大多供奉白色的馬,「白馬神駿,天火,諸魔不侵」。在古代,廟堂祭祀以白馬黑牛為最高級別。實際上,在古代卦相上,馬行健,如天龍,屬火宿,因此最能闢邪,以白馬紅血為祭,在古人心目中是最神聖的行為,後延伸為結拜、盟誓的最高級別。
既然說到這裡,有人又要問了,為啥要在桃園結義,不去梨園、杏園、蘋果園呢?《樂府詩集•雞鳴篇》中這麼寫到」桃生露井上, 李樹生桃旁。 蟲來齧桃根, 李樹代桃僵。 樹木深相待, 兄弟還相忘? 」,正所謂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樹木都知道仗義而行,你丫以後要背叛兄弟你還是人嗎?
總之無論是殺白馬烏牛,還是選擇桃園作為結拜地點,都是為了讓結拜更有意義、營造提升「結拜」的儀式感罷了。
有關桃園結義的經過,還有一個細節小生要在此告訴大家(一般人我不告訴他哦!),那就是焚香結拜之後,他們還吃了桃園主人為他們特意做的一碗粉,選了當時比較為人喜歡的紅苕粉做主料,寓意這三人的友情像這粉條一樣綿長,又加了一種特辣的小尖椒,和老壇酸菜以及紅糖與黃蓮在裡面,劉備的意思是要讓三人明白酸甜苦辣都不怕。後人因為其味酸辣入味,漸漸就改成了「酸辣粉」了。幾千年後,粉面書生沿襲古法,再造酸辣粉的傳奇,純手工打造紅薯粉。讓京城人民有機會感受劉關張三兄弟當年的那種酸爽!
故事都講到這裡了,小生的廣告來了,未來一周內三個男人來本店消費,免費送一碗酸辣粉!
來吧!幹了這一碗酸辣粉,咱們就是兄弟了!
(本文乃書生原創,歡迎轉發全文,如要刪減,請聯繫我們!)
特別說明:吃貨學院是粉面書生旗下的一個社群組織,我們旨在網羅天下的吃貨們,分享一切跟吃有關的知識、趣聞趣事,並組織線下免費試吃等活動。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天下吃貨是一家,是吃貨的你趕緊關注我們吧!我們的口號是「天生吃貨難自棄,我是吃貨我光榮!」
吃貨們,長按二維碼關注粉面書生微信即可獲得吃貨學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