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放假在家,木辛君翻看了比較經典的一部電影《十三羅漢》。這部由喬治·克魯尼、布拉德·皮特、馬特·達蒙主演的犯罪片,講述的是由三位主演組成的盜賊團為了給其中一位團員出口惡氣,組團對抗拉斯維加斯最有勢力賭場老闆的故事。
作為該系列片的最後一部,《十三羅漢》劇情上重新聚焦回男性之間的友情、讓人眼花繚亂的專業技能以及團隊之間的忠誠度上面。
當然,在職場人的角度去看這部影片,分明看到了很多職場上面可以借鑑的東西。
比如,盜賊團為了要報複比自己強大的敵人,重新聚集起來,雖然久經戰陣,但過程中盜賊團還是不斷出現分歧,如何解決這些分歧,通過協作解決更大的問題,是貫穿整個電影的懸念性問題。
這恰恰就好像我們職場中所遇到的問題一樣,作為管理者如何幫助員工解決內部問題,又如何從外部挖掘更多完成任務的可能性。在電影中,我們也可以找到很多相通的東西,下面我們一起分析一下。
1、利益是驅動合作的基礎,情感是維護合作的關鍵
電影中,盜賊團中的一員因為受到賭場大亨的詐騙從而再次聚集起來為自己的成員討回公道,從而開啟了整個劇情的發展。
這對於我們認知中的盜賊團夥有些不一樣,在我們的認知裡面,盜賊慣犯之所以行竊,根本原因是因為利益所致,這也是男主角之一的喬治·克魯尼在第一二集召集團隊的根本原因。
但到了第三集裡面,團隊集合的初心卻是因為朋友的情誼,而非利益。
在平時的團隊管理中,我們可以看出,有戰鬥力的團隊與沒有戰鬥力的團隊根本的區別,是主動性的問題。
有主動性的團隊,成員在完成自己工作的時候,會思考如何完善以及如何優化工作和流程,讓團隊在執行任務的時候更加有效率。
而沒有主動性的團隊,成員的日常工作以任務為導向,每個成員直觀性自己手上的工作,對於其他事情一概不管,既不會思考如何讓任務產生價值,也不會思考更好的方法,只是簡單的交付任務而已。
但遺憾的是,我們很多團隊中,大多是這種情況。
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員工在情感上對團隊沒有歸屬感;或者說,是管理者在平時的管理中,缺乏對員工的「情感管理」。
你不跟自己的員工談感情,員工自然只跟你談錢,錢到位就幹,錢不到位就不幹。當然,利益是合作的基礎,但情感才是維護合作的關鍵因素。
在電視劇《亮劍》中,我們可以發現,李雲龍的獨立團跟楚雲飛的358團之間的區別,是團隊個性的區別,這種個性的區別,根本原因上,是情感導致的。
獨立團在上司下屬的身份上,還有很多兄弟情義,朋友情義,這些感情,會驅動每一個士兵為了團長的名利赴湯蹈火的向前。
而358團即使後來裝備多麼充足,單兵素質多麼強勁,但缺少情感上的連結,下屬對於上司的命令執行流於形式,執行上打折扣,對戰效果自然不強。
回到《十三羅漢》,情感管理對於團隊來說重要性體現就更強了,黑人爆破師為了解決臨時出現的危機,自動冒充摩託車表演員跟賭城大亨周旋,為團隊度過危機;團隊的技術師,為了解決道具問題,主動暴露身份,自己被抓,讓做了手腳的設備順利進入賭廳等等。
這些都是通過男主角一直以來對團隊的文化塑造,情感管理,才能打造出來的主動性。
那麼作為管理者,我們在平時管理的時候,也要注意團隊的情感管理,關鍵可以在這幾個方面下功夫:
· 塑造一種文化:根據自身的特質,為團隊塑造一種良好的文化,比如阿里的俠客文化,通過文化的柔性,弱化身份上的差別,增加員工對管理者的接納程度;
· 主動扛責:主動承擔員工的工作失誤,並與員工一起解決,經常對員工進行輔導,讓員工看到你是跟他一起戰鬥,而不是指揮他去戰鬥;
· 經常宣導:很多管理者會忽視宣導的作用,認為這只是說大話,其實一次好的宣導演講,是調度員工情緒的很好方式,能在員工腦海中不斷呈現一種情感的概念;
· 活用集體記憶:通過塑造團隊性的聚會,加深團隊或者集體之間的記憶紐帶,每當團隊間交流這些集體記憶的時候,將很容易產生共鳴。
2、沒有永遠的敵人,如果有,就尋找你們的共同敵人!
在電影中,這個團隊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製造小型地震的機器鑽頭失靈了,而要重新買一個鑽頭,需要很大的一筆資金,這對於已經花光所有錢的團隊來說,無疑沒有可能。
為了讓任務順利進行下去,男主角之一的丹尼提出找自己原來的仇家,第一二集中最大的反派談判,讓他注資進來。
看到這裡或者大家都有點懵,明明之前大家都是敵人,為什麼要找敵人幫忙?他會幫嗎?
答案是會的,這位原本的仇家真的就幫丹尼解決了資金的所有難題,原因是,他們要復仇的這位賭場大亨,原本就是自己生意上的對手。
前英國首相邱吉爾說過一句名言,被很多人奉為圭列: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意思是說,我們在不斷合作和對抗的過程中,沒有朋友和敵人之分,促進人們合作或者對抗的關鍵要素,只有利益。
那麼在職場中,這個利益就是「共同的敵人」。
在很多職場的文章中,都說到一個問題,職場新人要快速融入一個集體的方法之一,是尋找一個共同的敵人。這樣會讓你和這個團隊目標一致,也會有更多的話題,這其實並不是沒有道理。
NLP心理學認為,促使人們產生行動的兩個重要的原因是「快樂」和「痛苦」。
而在我們的職場關係中,敵人就是造成我們「痛苦」的來源,而消滅這個敵人所帶來的「快樂」是我們所追求的東西。
因為這兩個原因,即使合作的雙方原來有所分歧,也會暫時放下成見,面對共同的敵人。
因此,我們在職場中面對敵對關係的人物時,不妨找找敵人的敵人,和他合作,共同對抗。當然,我們在尋找合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關鍵的這幾點:
· 合作方是否有足夠的實力:如果合作方自己都朝不保夕,沒有多大的實力對抗共同的敵人,反而會適得其反。就好像孫權與劉備合作,反而給曹操藉口攻打,最後還讓劉備攻取荊州,損害自己的利益;
· 合作方是否足夠痛恨對手:如果合作方與自己的對手只是存在小分歧,而不是到了相拼的地步,建議謹慎合作,因為這種合作夥伴很容易改變自己的想法;
· 合作時候一定要納「投名狀」:在合作時,不能只要求資源性的合作,也需要對方在合作中露面,這就好像納「投名狀」一樣,讓對方沒有退路,給自己一道保險。
3、即使面對合作夥伴,也應留個心眼
在最後行動的時候,對於丹尼的團隊來說並不是一帆風順,在表面看起來風平浪靜的賭城開幕之夜,暗地裡卻是三方的角逐較量。
首先是賭城方為了防止意外情況,搭建了全球最頂尖的安全系統檢測整個賭場環境;其次是團隊的合作方,反而請了丹尼的死對頭,同樣是盜賊的暗夜之狐來一場黑吃黑的戲碼;最後是丹尼團隊,在看穿這些把戲之後的應對......
在行動的時候,其實丹尼和他的團隊,已經發現了自己的合作人的手段,但在行動的時候卻並沒有對合作人表露出來。
反而在接下的行動中按原來的計劃進行,暗地裡卻留了後手,當暗夜之狐來搶鑽石的時候,團隊一早偷天換日,把假的鑽石交出去,自己用直升飛機,把鑽石和保險箱一起運走。
不管是在職場中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選擇合作的時候一定要為自己留一個心眼,雖說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也不可無。
在這裡不得不提一下朋友小方的一次遭遇,在上一家公司的時候,上司要小方和一位剛加入的新人共同完成一件任務,雖然這位同事還是一位新人,但能力還可以,這次任務算是帶新人進入角色。
但在任務差不多完成的時候,小方因為身體原因,生病回家休息了,但自己還堅持帶病把自己的工作完成交給這位同事發布。
但在小方在家休息的時候,這位新同事卻有意無意的跟上司和同事說自己的工作質量不好,敷衍了事,上司也因為這件事情對小方進行批評。
事後小方當然也非常生氣,在之後的工作中或明或暗打壓這位同事。
電影的最後和小方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在面對合作的時候,不僅選擇的時候,在合作時也要謹慎。
那麼為了避免合作夥伴在背後給你來一刀,我們在面對合作夥伴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些方面:
· 核心資源要保護起來:合作的時候,我們難免要進行一些共享行為,但對自己來說是核心的資源或者數據,要注意保護,不要給人可乘之機;
· 為合作夥伴留一個Plan B:對於合作夥伴需要有預防措施,就是對方叛變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處理;
· 增加對方的叛變成本:這是博弈論裡的一個方法,要避免對方破壞合作,最好的方法是增加對方的叛變成本,比如徵信機制等,讓合作方不敢破壞合作;
以上,就是我對於電影《十三羅漢》與職場的分享,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