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任管理者,如何管理好團隊?

2020-12-23 職場教練李麟

首先,得先明白什麼叫把團隊管理好。

管理好的首要條件是能完成業績、達成目標、能出活,連老闆安排的任務都無法完成,你的團隊再和諧、大家看上去再團結那也只是窩裡橫,不是公司要的團隊。

其次光完成不行,得要是高效、低成本地完成。我見過一個經理給老闆邀功時候說老闆安排的工作都完成了,誰知道老闆聽了就冒火:你完成的事情有多少事讓我安安心心的自己去完成的,還不是好多都是要我去幫你出面協調、擺平事情,甚至你部門的人不聽話還要我出面來給你壓下去。

這樣的情況,光談完成任務所以就不是老闆要的管理,得要讓老闆輕鬆、不費神、消耗公司的成本低、並且能快速完成,至少在各種直接間接成本投入產出上是有收益的,這才叫把團隊管理好了。

所以,管理好團隊的首要要求就是:能夠高效、低成本的帶領團隊達成目標。

那麼回到管理工作上,如何讓團隊能夠實現高效低成本達成目標呢?這四個關鍵詞是管理好團隊的基礎。

1、角色、職責、分工

很多管理在達成目標這件事上很容易忽略這一點,自己和下屬的角色重要嗎?下屬之間的職責分工重要嗎?尤其是初任管理者會這麼想。

如果是管理者自身能力很強,自己就能把很多工作完成了,甚至完成得很好,這樣高效低成本的達成目標不也很好嗎?答案是錯的,因為這並不是管理,這仍舊是管理者自己把自己當成執行者在做事了。團隊的工作是肯定在量上甚至那暗度上超出個人能力範疇的,需要用團隊的力量去完成,這是團隊存在的目的與意義。

管理者就應當在管理的過程中真正的履行管理的工作,在管理中明確自己的角色:管理者不再是執行者,而是成為團隊的領導者,其職能重在定目標、分工、協作、監督、考核、激勵。而如果當管理者花時間去做執行,那就必然沒有時間去做管理工作,就會出現管理者忙死,下屬閒死的情況。

而對於團隊成員間,每個個體在工作的短期期望是合理、公平、發揮價值,一旦缺少這些因素就會認為自己的直接上級管理差、不喜歡這樣的管理氛圍,影響其工作效率效果還擁有積極性。而解決這幾個因素問題,簡單的辦法就是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履行職責,讓下屬與下屬之間有清晰的責任職責界定,接口清晰,不會發聲推諉扯皮,然後在工作量和難度上也是相對均衡與循序漸進的。

這樣,就解決了讓團隊來做這個基礎。

2、高效、低成本

要做到團隊內部的協助以及個體本身在效率與成本上的向好發展,需要解決團隊協作中低效風險,以及鼓勵激勵下屬個體的高效行為。效率提高了,本身成本也就降低了。

協作的高效需要從協作低效的原因說起。

當一件事一個人做的時候,因為只有他一個人做他只要需要自己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即可,這個過程中任何的矛盾衝突都是自己時間上的矛盾衝突,個體只要有一定程度的時間統籌能力,就基本上不需要消耗時間在時間的矛盾衝突解決上,因為一件事做完接著下一件。但是當這件工作被拆分成兩個人做的時候,就完全不同的,A做上半段然後交付給B做下半段,交付的時候A需要和B交接,B接到後有可能A做的質量有問題要退回去返工,A可能接到B退回時的態度問題而和B大吵一架,這些都沒有讓事情走完流程成為結果,而是一種內部消耗,從而效率降低了。這是企業中很常見的各種會議、接口、協調場景,本質都是一件事拆成多個人來做的降低效率的問題。

所以,在團隊中要最大的減少團隊中的低效問題,得要減少「一起做」的情形,能夠一個人做的千萬不要安排兩個人一起做,必定帶來效率的影響。

而由於工作量的問題、涉及多個職能模塊的問題,一定需要多人協作完成的,一定要明確職能,最好是以流程來分工。常見的分工是按照職責,某人負責某件事,這沒問題,但當跨職能協作時候,常常會出現某些無法界定職責的部分出現,這時候按職責就會出現都管或者都不管的情形,從而出現矛盾。所以按照流程來分工更合適,某個節點以前某個崗位負責,到某個流程後就某個人負責,當流程中有其他職能的人需要參與的,仍舊由原流程負責人負責但其科研發起要求相關協同者參與解決,這樣會在每個節點都有人高度的參與成為負責人,而不是指責模糊部分的推諉。這在績效體系中叫流程績效,一樣的道理。

對於個體間的效率提升則是需要從個體技能、激勵考核體系出發。提升個體的技能能夠讓他更為熟悉、快速地完成任務,減少誤差、錯誤風險,管理者需要不斷的給下屬技能上的培育,或者爭取資源機會幫助下屬去提升技能。考核激勵需要在績效考核、團隊的獎勵體系中體現,當員工效率有所提升時,需要及時給予獎勵,讓其知道效率提高是對的,相反降低效率的行為則應當面臨對應的處罰。

3、達成目標

完成了團隊的角色分工以及高效低成本的管理體系構建後,就需要讓團隊去達成目標。達成目標對於管理者而言,需要做的是在目標構建清晰後,不斷地去監控執行、矯正執行、考核結果

作為管理者安排的工作目標下去後不能放之任之,讓團隊自己去達成,最後自己收穫果實,這就不是完整的管理行為,也是失敗的管理行為。團隊在執行的過程中可能因為能力、可能因為情緒、可能因為動機等各個方面的問題導致在執行過程發生偏差、錯誤或者不想努力了,管理者不去家安控過程到結果出來就於事無補。所以管理者需要在任務布置下去後根據任務的不同屬性進行不同周期的監督監控,可以是項目的定期報告、也可以是工作日報周報,還可以是月度績效定期述職,根據進度緊急情況不同進行不同頻度的監督執行。

當發現執行有問題的時候,要對下屬進行指正、教育、糾偏及時調整方向或者加快進度,同時在項目的中間以及結尾要善於運用績效考核、獎罰激勵、晉升機會、漲薪機會、培訓教育機會等獎罰工具對工作、對結果進行全流程的管理,以期達到目標。

總結起來很簡單,就是讓團隊高效、不要有內耗、不要有浪費的情形去完成任務目標。但是這是要求,具體執行就有細節方法值得探討。

相關焦點

  • 新晉基層管理者,如何做好設計團隊管理?
    基層管理者該做什麼?從哪個方面下手?這是很多新晉的管理者普遍會遇到的問題。自己的本職工作之外,還有團隊事務處理、人員關係……如何發揮管理者在團隊的建設作用?本文作者結合自身經驗,從3個方面分享了非常有用的建議,希望對你有用。周末有個朋友跟我說他最近有些工作的困惑(下面稱為z)。
  • 管理者如何帶好團隊?4個原則、7個方法,增強團隊凝聚力與執行力
    對於企業管理者來說,企業發展中的一個重大問題便是如何帶領好一個團隊。面對這個問題,很多管理者都有屬於自己的管理方式,這些方式方法,在面對一個團隊的建設中體現出了很多化學反應,能夠帶領團隊健康發展的管理者,一定有自己的基準原則。
  • 中層管理者如何做好員工管理
    而所有管理者在正式成長起來前都會碰到許多問題,下面是關於在企業發展途中,中層管理者應該如何做才能更快的適應管理者角色:1、少攬活兒,多分活兒;少集權,多授權在企業發展變化中,許多中層管理在剛開始帶團隊時很容易走入一個誤區
  • 中層管理者管理乾貨,手中權力有限,怎麼才能管好一個團隊?
    不能決定下屬前途,又不能決定下屬薪酬的領導,該如何管理團隊?作為為一個管理者,怎樣去管理團隊?這是一個管理藝術的問題。需要不斷提升自已的管理水平與能力。才能得心應手,去管理好團隊。作為管理者,不能完全依靠這個手法來管理團隊。二、作為下屬在公司的升遷,作為直屬主管,你似乎也手段也不多,很多時候,他上升一步,就頂到你的位置,除非你讓位。這看起來是一個兩難的境地。無法下手。作為管理者,以多年的職業生涯,從以下幾個方面作闡述,拋磚引玉。
  • 如何管理好一個團隊?做不到這四點,再好的團隊也會垮
    文 | 羅sir 在當下的資訊時代,如何管理好一個團隊,已經成為一個大眾話題。各種各樣的解決方式和管理課程不斷湧現。但對於一個管理者來說,如何管理好一個團隊,卻很難找到一個」範本式「的管理方法。 管理到底有沒有方法?
  • 「乾貨」解析:優秀管理者需要知道的團隊管理「七大核心準則」!
    團隊是現代企業管理中戰鬥的核心,現如今幾乎沒有一家企業不談團隊,擁有一個強大的團隊對企業的發展事半功倍。但是怎麼樣的團隊才能算是一個好團隊呢?要怎樣才能運作好一個團隊呢?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提到一個詞:團隊管理。
  • 帶好團隊,其實很簡單,管理者吃透這八句話就夠了!
    很多管理者覺得帶團隊很累,開個會討論個事,大家七嘴八舌,最後往往白開了,議而不決。很多管理者缺的未必是能力,而是魄力,怕擔責、怕失誤、怕下屬說自己獨裁,結果猶猶豫豫,什麼事也辦不成。 2、大棒要有,但也要有胡蘿蔔。很多管理者認為好下屬都是管出來的,奉行大棒主義,但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員工往往比較叛逆。
  • 團隊執行力不足,合作人離心,這位管理者如何帶領團隊完成任務?
    比如,盜賊團為了要報複比自己強大的敵人,重新聚集起來,雖然久經戰陣,但過程中盜賊團還是不斷出現分歧,如何解決這些分歧,通過協作解決更大的問題,是貫穿整個電影的懸念性問題。這恰恰就好像我們職場中所遇到的問題一樣,作為管理者如何幫助員工解決內部問題,又如何從外部挖掘更多完成任務的可能性。
  • 如何提升團隊「凝聚力」?高明管理者的3個技巧,打造明星團隊!
    當下的企業,相對於早些年代而言,更加看重團隊合作的價值。但是職場上的人,彼此之間都不見得有多熟悉,想要讓一個團隊能夠高效運轉起來,這是需要鍛鍊的,管理者需要採用一些正確的管理方式,加強團隊凝聚力,提高團隊協作能力,從而打造出一支強大的執行團隊。如何提升團隊「凝聚力」?高明管理者的3個技巧,打造明星團隊!1、團隊凝聚力的重要性團隊凝聚力是團隊得以建立和穩定生存的必要條件。
  • 團隊管理三三法則:如何管理好一個團隊?
    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一個好的團隊,應該做到以人為本,這樣才能使團隊和個人雙雙獲益。本篇文章以作者的第一視角,通過團隊管理三三法則,講述了如何才能管理好一個團隊。一、究竟什麼是團隊管理?每一個團隊管理者都會經歷這樣的時期:團隊業績遇到瓶頸,人心渙散,你很著急,你感覺明明大家都很有潛力,為什麼就是沒有帶動業績增長?其實答案很簡單:作為Leader,你不知道他們想要的究竟是什麼。
  • 沒有苦勞,只有功勞,不能獲取結果的管理者不是一個合格的管理者
    01管理者的結果觀管理者的結果,不僅是業績結果;一提到結果,很多管理者天然想到的是業績,這也是很多初任管理者經常犯的錯誤,即使是一些在管理崗位上摸爬滾打了多年的業務型管理者,也經常秉持著這樣的觀念;認為業務做好了,其他都不是事;公司裡面業績為王,其他的都往後站;這是一種基於短期利益的急功近利行為,作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無論處於哪個層級,都要思考,自己在一個崗位上,都要留下自己的實績
  • 怎樣帶好一個團隊?如何提升領導力?高效團隊管理的技巧(乾貨)
    許多的團隊管理者時常感嘆:現在的員工越來越難管理了,人心渙散,隊伍也不好帶了,其實,這裡面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於管理者自身修為和境界的不足。本期的節目,談津就和你來聊一聊:怎樣帶好一個團隊?如何提升領導力?高效團隊管理的技巧。
  • 管理就是管員工?錯,真正的管理者從不管員工
    作者 | 羅sir 「管理就是如何管好員工。」這是初入職場的我,聽到公司老大時常掛在口中的一句話。 但問題是,怎樣才算管好員工呢? 在管理學上,我們把公司之間各部門同事定義為團隊。
  • 新晉升管理者,如何發揮員工最大績效?這3點讓你成功帶領團隊!
    在職場中,作為一名管理者,需要將自己的員工管理好,才能獲得更多的成效。如何將自己的員工發揮最大的績效能力,是考核一名管理員的最重要的手段。管理者作為公司的管理層人員,與上面有垂直的距離,與下面員工,不能太近,也不能遠,如果太近,就會讓員工沒有敬畏的心,如果太遠,員工就沒有交心的感情。
  • 管理資訊:做好管理者的十大非常有用的東西,必看!
    3、嚴格管理與說服教育相結合的能力,必須努力提高嚴格管理與說服教育相結合的能力,切實做到  :既能堅持嚴格管理,從嚴帶班,又能堅持說服教育,以理帶班,並善於把這兩個方面有機地結合起來。  4、做好人別人思想轉化工作的能力。「人上一面,形形色色。」
  • 團隊管理的7種能力4個標準化,理清了,團隊才會優秀!領導者薦讀
    你好,歡迎來到我們的《企業管理手冊-全新升級版》專欄,每節學一個管理小知識。本節我們說說如何做一個優秀的團隊管理者?要判斷一個部門或公司的管理者是否優秀,只需要看他帶出來的團隊優秀不優秀?能帶出優秀團隊的管理者,一定就是好的管理者。如果帶出來的團隊沒有競爭力,那麼無論他的個人能力多強,都算不上是一個優秀的管理者。管理者最大的價值就是帶團隊,沒有之一!
  • 下屬的資歷、年齡和業務能力都比你好,管理者該如何管理?
    管理人員需要學習的是聖人。聖人是什麼?大體上講,是優秀的人,優秀的人。要想持續發展,就必須不斷引進比管理者更多的專業人才。要不然,公司的天花板就是經理自己了。經理們若不能以身作則,團隊的運作能力就會越來越弱,最終走向潰敗。老王的人才局限在於:較強的業務能力。
  • 初級管理者,如何打通任督二脈
    做管理的,都知道要帶著團隊把事做好,但是具體做什麼事?做到什麼程度?其實挺考驗管理者水平的,它需要仔細考慮和規劃。管理者要堅決杜絕的是:團隊工作純靠外部驅動,比如老闆安排什麼就做什麼?產品規劃什麼就做什麼?線上出事故了再考慮做什麼?
  • 團隊管理7要點,高效團隊建設
    無論是大公司還是小作坊,團隊都非常重要的,因為無論是再好的創意,還是點子都需要在團隊中得到踐行。很多人創建了團隊,卻不知道如何帶領團隊達成自己的效能與價值,所以今天給大家帶來團隊管理的七大要點:◎ 樹立榜樣在一個團隊當中,管理者本身的行為就是風向標,所有的成員都會拿它作參照。
  • 設計團隊管理:如何營造好的團隊文化和氛圍?
    編輯導讀:設計團隊怎樣才能建立積極、富有激情的團隊文化,應該從哪些維度去建立?本文作者從自身經驗出發,對好的團隊文化的幾個特點進行了梳理並總結了自己的一些思考,與大家分享。無論你是某個設計團隊中不知名的小成員,還是已經成為掌管設計團隊的大領導,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難免都會遇到自己所處的團隊或者所帶領的團隊氛圍不夠好甚至可能已經到達惡劣的情況,進入一種惡性循環。因為很多領導根本不知道如何建立或者如何培養積極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