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中大量鱘魚靠岸,各地頻繁有人釣獲,是中華鱘嗎?

2020-12-12 長江君說野生魚

隨著長江生態越來越受到大眾關注,長江野生魚保護的力度也是越來越大。

這幾年,因為垂釣、捕魚,意外傷害、食用保護性魚種而獲罪的案例越來越多。

因此,許多釣魚愛好者在釣獲「怪魚」時,第一反是「這會不會是保護動物」?

比如江蘇南通一位釣魚愛好者,就在長江大壩釣魚時釣起這條「尖嘴怪魚」,因感覺很像是保護動物中華鱘,所以在後臺諮詢我們。

這是中華鱘嗎?

事實上,這位江蘇南通的讀者,並非唯一一個在長江釣到「中華鱘」的釣魚人。

因為洪水過境,原本棲息在深水區的鱘魚紛紛靠岸,也是頻繁被人釣起。

因此,近日全國範圍內,都有許多釣魚愛好者、捕魚人,在江河裡碰到類似的「中華鱘」。

大大小小的鱘魚都有人釣起

怎麼判斷自己釣起來(捕獲)的是保護動物中華鱘還是雜交鱘?

從體型特徵判斷從釣獲的季節判斷最關鍵的,從釣獲「中華鱘」的地點判斷。聯繫水產專家鑑別中華鱘骨鱗(即骨板)較少,魚頭部較為鈍短

中華鱘具5縱行骨板。背部正中1行較大,背鰭前有8-14塊,背鰭後有1-2塊;體側骨板29-43塊;腹側骨板13-17塊;臀鰭前後各有1-2塊。

一般的雜交鱘魚,背骨板有10-20枚,側骨板32-62枚,腹骨板7-16枚,背鰭條數30-56,臀鰭條數17-33。

養殖的雜交鱘

當然,這些細微特徵,除非是水產人士,普通釣魚愛好者、漁民,應該說很難區分清楚並以此判斷鱘魚的種類。

另外一個較為容易辨認的特徵,就是魚頭部長度:中華鱘頭部較鈍而短,雜交鱘一般頭部尖長,幾乎佔到身長的1/5。

建議參考釣獲時的情景,綜合進行分析判斷。

6-9月長江裡釣起大鱘魚,就要小心了

野生中華鱘在長江中出沒,具有季節性特徵

可能令許多人意外的是,雖然中華鱘號稱「長江魚王」,但成年的中華鱘,絕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外海。

——中華鱘是一種「重型」的肉食魚,因此只有漁產更豐富的近海地區,才能支撐大體型成年中華鱘種群的生存。

以前漁民在長江裡捕獲成年中華鱘,主要集中在秋夏季——資料圖

只有每年的6-9月份,成年中華鱘才會從近海地區,洄遊到長江中上遊的金沙江產卵(如今的宜昌長江段中華鱘保護區)。

而產卵孵化後的小鱘魚,會在產卵地上下遊水域生長半年至一年左右,也即次年的5-8月份,才會洄遊到長江口崇明島一帶,進入外海。

總結一下:秋夏釣大、冬春釣小

在秋夏兩季,在長江裡釣獲大體型鱘魚,很可能是洄遊產卵的中華鱘,其他季節釣獲的大體型鱘魚,是雜交鱘的概率更大。

——這個季節是垂釣高峰期,釣魚釣到鱘魚,大多集中在這個時期,釣友們如果釣獲大型鱘魚,一定要小心處理。

而在冬春兩季,在長江中上遊地區,釣獲的「鱘魚苗」,很可能是剛孵化的野生中華鱘,更一定要小心保護...

有些江段更容易出現「正宗」中華鱘

以上說的是「純野生」中華鱘的出現規律,然而,如今長江裡大部分中華鱘,都是增殖放流的中華鱘,一樣是受保護的。

釣魚愛好者、漁民碰到的中華鱘,其實主要是這一類的人工培育中華鱘——因為是人工培育的,它們的活動軌跡,可能不會像野生中華鱘一樣,具有那麼明顯的季節性規律。

但其實這一類中華鱘更好辨認,只需從釣獲地點判斷。

中華鱘增殖放流現場

長江裡目前有三處中華鱘保護區:宜昌中華鱘保護區、上海長江口(入海)保護區,和江蘇東臺市中華鱘保護區。

因此,如今是在這三處保護區附近的江段,釣獲、捕獲「鱘魚」,一定要小心辨認,不可貿然食用、買賣!

當然,最穩妥還是聯繫專業人士辨認

釣魚釣到鱘魚,從上述三個方面交叉對比,基本可以做一個初步的判斷。

不過,如今長江裡雜交鱘的數量實在太多——2016年有水產專家估算,長江裡至少有一千萬斤雜交鱘,已形成多個穩定種群。

加上洪水衝擊,長江裡的鱘魚混雜交纏在一起......

有這麼多雜交鱘「混淆視聽」,因此,最穩妥的做法還是聯繫專業魚類專家辨認。

比如去年,重慶一位釣魚愛好者在長江裡「打海竿」,就釣獲一條將近兩百斤的大鱘魚。

將近兩百斤中華鱘被釣起

雖然如此大的野生中華鱘數量極少,這條「大鱘魚」是中華鱘的概率很低。

但這位釣魚愛好者的生態保護意識很強,當場聯繫漁政人員,工作人員趕到後,發現這果然是一條罕見的「巨型中華鱘」,隨後也是將其健康放生,

被釣魚人放生的大中華鱘

這位釣魚愛好者的行為,也是非常令人點讚!

最後,如果在釣魚時釣起類似魚種,無法辨認,又嫌麻煩,最簡單的處理辦法,就是在確認所釣鱘魚安全之後,將其放生....

網友們,你們釣魚時釣起過這種魚嗎?

(助力生態,轉發、關注、隨手點個讚都是支持,也歡迎後臺私信我們爆料、吐槽)

相關焦點

  • 暴雨過後,甘肅千萬斤鱘魚流進四川白龍湖,養殖戶泣不成聲
    由於連續的暴雨,導致文縣境內養殖的鱘魚基地,造洪水襲擊後造千萬斤鱘魚逃跑。這些養殖的鱘魚都是在網箱中飼養,被洪水衝毀後的網箱順著水流飄蕩,順著江水流進四川省廣元市的白龍湖。沿岸老鄉說,順水江水飄過來時,有的網箱還沒有完全散,但大部分都是養殖鱘魚網箱的殘骸,沿岸有不少居民捕撈鱘魚。
  • 釣友用PRO200 450釣鱘魚,上魚過程有大神在旁指導!
    2016-02-26 泛宇國際釣具釣友使用羅漢強龍PRO200 450釣獲一尾鱘魚,上魚過程有大神在旁傾情指導!
  • 《動物森友會》怎麼釣鱘魚 釣鱘魚方法技巧地點推薦
    導 讀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中玩家可以通過賣魚來掙錢,但是魚的分布是有區域分布和季節性的特點,所以想要抓到值錢的魚,就要對魚的分布有所了解,那麼動物森友會鱘魚怎麼釣
  • 千萬斤鱘魚從甘肅流入四川,釣魚人:釣到後是吃,是養,還是賣?
    據廣元晚報報導,近日,受洪水影響,甘肅文縣不少基地網箱被衝毀,養殖的約上千萬斤大型鱘魚流入四川廣元境內白龍湖,被沿岸一些居民捕撈。該大型鱘魚系外來物種,養殖時間至少在七年以上,通常是取魚卵,做魚子醬出口。
  • 釣魚人都來看看,這些魚你們都釣到過嗎?中國魚類品種介紹!
    大家在野釣過程中是不是經常釣獲稀有魚類,或者見其他釣友釣獲的一些不太常見的魚呢?野釣的魅力非常大,往往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有時候解鎖了一種新魚種能讓我們高興好幾天,野釣真是妙啊!在全國各地,它們被俗稱為石椎、刀鰍、秤鉤子、納錐、粗麻割、鐮刀魚等。這種魚非常的美味,小時候用棉線綁根鐵絲串個蚯蚓在碼頭下面就能釣到,而且吃餌相當強悍,趴地虎根本不是其對手!
  • 南通長江段,多人釣獲「無眼怪魚」,似魚似蟲
    近期頻繁有人釣獲,有人認為是外來物種「我就釣到一條,但是聽說很多人都釣到了,以前是從來沒人見過的...」南通網友周師傅(化名)介紹說,這個「怪魚」看起來就像一片樹葉,也不知道是什麼習性——有人用路亞假餌釣起來過,也有人使用蚯蚓、商品餌釣起來過....
  • 珠江紅眼魚泛濫,釣魚人成群釣起卻丟回水中
    每當洪水過境,各地的江河裡都會多出許多「陌生魚種」來,其實大都是上下遊地區被洪水裹挾而來。珠江釣魚,頻繁釣起「紅眼魚」這些紅眼魚體型似草魚,但魚眼卻是罕見的「血紅色」,魚鰭魚尾也大多是豔紅色……近日,在珠江裡釣魚的許多廣東釣魚人,幾乎都釣上這種「紅眼魚」,或多或少,大大小小,似乎珠江裡一夜之間出現了大量的這種魚群。
  • 福建釣魚人,閩江釣起罕見「巨蝦」
    最近洪水洶湧,大魚紛紛靠岸,各地也頻繁有「魚王」出水的消息。幾十斤的青魚王、上百斤的鱤魚王,最近長江君也是帶大家看了夠。然而,下面這條巨型「河蝦王」,從頭到尾(包括長鉗)幾乎有一米長,讓長江君感覺大開眼界……福建南平釣魚人,閩江垂釣獲「超級河蝦」巨大的蝦鉗長達60公分,蝦身粗壯堪比成年人胳膊,這怕不是一條海裡的大龍蝦?
  • 人為捕撈和過往船舶是中華鱘瀕危的原因嗎?專家:三峽大壩也是
    由於鱘魚的內骨骼和鯊魚一樣為軟骨,但體外被的鱗片卻是硬鱗,所以在分類學上系屬於軟骨硬鱗魚類。它也是距今1億多年前出現的古鱘類的子遺,如今家系單薄,全球鱘科魚類僅剩4屬23種,主要分布於北緯45°以北的俄羅斯水域。我國的中華鱘是該科魚類中分布最南部的一種。
  • 傑瑞米瓦德到中國釣「河中巨怪」開始時還嘲笑中國釣友,裝備簡陋
    傑瑞米瓦德一般的釣友都知道,我也比較喜歡他,更喜歡看他的節目河中巨怪,每一次看傑瑞米的節目,我都會多一次感慨,原來世界上還有這麼多,奇奇怪怪的河中怪魚。傑瑞米瓦德主要以釣,淡水掠食性魚為主,並且怪魚體型一定要大,小魚他不愛釣,每一次不僅僅只釣到河中巨怪,而且要研究清楚怪魚的本質。
  • 鮪魚究竟是鱘魚還是金槍魚,傻傻的分不清楚的日本人!
    「鮪」作為魚名,早在我國的《詩經》中就已經出現了,其中「匪鱣匪鮪,潛逃於淵」中提到的鮪魚,原來是指黃河中體長數丈的大魚,據其形體特徵和洄遊的特徵,鮪就是現在所說的鱘魚。而在日本,鮪魚竟然搖身一變,成了金槍魚,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暴雨過境,杭州河道現「巨蝦」,錢塘江也曾有人釣獲
    近日杭州暴雨過境,然而依然有人在河邊垂釣——魚獲也是非常的「驚人」! 杭州釣魚愛好者,暴雨中垂釣,竟釣起罕見「巨蝦」 風雨中蹲守一天只釣獲幾條小鯽魚,然而令這位釣魚人驚喜不已的是,傍晚時分一個黑漂,竟釣起一隻從未見過的
  • 有人長江遊玩,拍到幾百斤大魚靠岸,長江裡還有這麼大的魚?
    並且會浮遊靠岸?許多人第一眼這一幕,估計都非常震驚,且很難相信。確實,了解長江生態的朋友,應該都看過「長江無魚等級已達最高」的消息。這並非危言聳聽,如今長江裡的生態系統,已經非常的薄弱,以往成群分布、密度極高的大多數野生魚,已只是零星出沒。
  • 中華鱘野生種群面臨滅絕 未來擔憂|素食TV
    2013年,在葛洲壩下唯一的自然產卵場,野生中華鱘自然產卵的跡象不復存在。2014年的數據顯示,中華鱘的數量從70年代的一萬餘尾,銳減至40餘尾。中華鱘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因為它是白堊紀殘留下來的種類,為我國特有種,已被我國列為一類野生動物保護物種。為了保護此物種,有關部門進行了多年的繁殖、移養、放流等的研究。
  • 《星露谷》鱘魚怎樣獲得 鱘魚獲得方法介紹
    導 讀 星露谷物語這款遊戲之中,玩家通過釣魚系統可以獲得很多不同類型的魚類,在這些魚類之中,鱘魚是一種相當難以獲得的魚類
  • 湖南老鄉洪水中捕獲「巨型武昌魚」,體長近一米
    大水衝來大魚,不少人在洪水中捕獲、釣獲罕見大魚。 近日,湖南一位老鄉,就在當地洪水滾滾的大河裡,捕獲一條「蛇皮袋那麼大的武昌魚」,讓人驚呼「魚王」......
  • 《龍嶺迷窟》中可怕的大魚到底是什麼魚?
    來源:《龍嶺迷窟》那麼,黃河裡這種可怕的「鐵頭龍王」我們在現實中有可能碰到嗎?在黃河中可能會出現什麼樣的大魚呢?2015年李思忠所著《黃河魚類志》中,記載黃河流域現生魚類就有183種,在這些魚類中,除鱘魚等是在河海間洄遊之外,純土生的淡水魚就有147種。包括鯉形目、鱘形目、鯰形目、鯡形目、鮭形目、胡瓜魚目、頜針魚目、鱂形目、刺魚目、鰈形目、鱸形目等土著魚類,其中大部分種類為鯉形目鯉科魚類。
  • 廣西一水庫現大量雷龍魚,有人稱5千一條,可惜很難釣起
    廣西男子水庫釣魚,發現大量「怪魚」「端午節的時候去釣的,水庫裡這個魚很多,但是很難釣,就釣起來一條」廣西釣魚人「小劉」爆料說,他開始以為這是條小黑魚,可是拿回家仔細看後卻發現「不對勁」——這條魚的鱗片竟是彩色的!
  • 加拿大女子與一條巨型鱘魚搏鬥25分鐘
    據加拿大《布蘭登太陽報》報導,一名加拿大女性釣魚愛好者在阿西尼博因河裡釣到一條巨型鱘魚。她通常釣鯉魚,但這次她不走運——6個小時內一無所獲。傍晚5點左右當她準備回家時,一條魚卻咬鉤了。麥肯齊與這條巨型鱘魚搏鬥了25分鐘才把它拉到岸邊。之後才發現,她的撈漁網裝不下這條魚。她說:「我不相信它居然這麼大,我簡直驚呆了。」麥肯齊量了鱘魚的尺寸拍了照片後將其放生。
  • 野釣,冬天釣鯽魚很簡單!線組,餌料這麼用
    此時正值冬季,很多釣友都會說魚真難釣。其實各地釣友都一樣,進入冬季以後氣溫水溫普遍偏低,魚兒們都遊向深水。雖然午後溫度升高會來到淺水,但是時間也是非常短,所以大家就會覺得魚不好釣,有時方法不對坐一天也不會有收穫。那麼今天就和各位釣友們分享下冬天釣鯽魚的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