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讀丨日本為什麼要從「倭國」改名叫「日本」?

2021-02-23 字媒體

本文來源於三觀(ID:sanguan15)

日本,大家都非常熟悉

這個國家在古代的時候叫做倭國,大家也知道

除此之外,大和、扶桑、邪馬臺

一直就被我們當做是日本的別(古)稱

其實這裡面除了大和國以外

上述提及的幾個國家並不是一個國家

而日本為什麼從倭國改名叫做日本

為什麼主體民族被稱為大和民族

其實這些都跟中國的文化息息相關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日本為什麼叫做日本這件事

早在西周時期

中原政權便已經和日本有了聯繫

《論衡》中說

「周時天下太平,越裳獻白雉,倭人貢鬯草」

其中「鬯草」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香草

也就是說,周朝時期,當時的日本有個倭國

就已經是周朝的朝貢國

到了漢光武帝時期

想來是倭國人民已經接受了外國人

(就中國一個國家)稱他們為倭國的說法

於是派遣使者來到洛陽

帶回一枚「漢倭國王」的金印(1784年才被發現)

又到了三國時期,魏國的第二任皇帝曹睿

曾接見過一位來自日本的女王

他們自稱是「邪馬臺國」,日文讀音(yamataikoku)

並且當時日本還有另外一個叫做「狗奴國」的國家

(這是什麼操作)和邪馬臺國爭鋒相對

邪馬臺國此行正是為了尋找中原王朝的幫助

突然就蹦出來這麼一個國家

魏國的史官們也是很驚訝的啊

於是就想找找到他們叫做啥

史官們在古書上找啊找

終於找到了東海那頭有一個國家叫做倭國的記載

便張冠李戴把他們稱為是「倭人」,意為「山下之國」

並封他們的女王為—親魏倭王

說到這裡,我們就要注意了

由於日本此時並沒有統一

所以最早朝朝貢周朝的倭國

被封「漢倭國王」的倭國

以及後來尋求魏國幫助的倭國

並不是同一個國家

只是對於當時的中國人來說

也是實在難分清日本島上哪個國家到底是哪國

於是便全部叫做倭國了

不過在《梁書》中,有一篇《扶桑國傳》卻這樣記載:

其有文身國,在倭國東北七千餘裡……

大漢國,在文身國東五千裡……扶桑國者…

這說明在不同的歷史時期

中原政權對日本的認知是不一樣的

大約是到了公元4世紀左右

當時的關西地區出現了一個比較大的政權

它先後統一北九州和部分本州

並在隨後進一步吞併整個日本

而這個國家在面對中原政權的時候

便繼承了「倭國」的稱呼

巧合就是倭國的日本讀音是「yamato」

這和三國時期的邪馬臺國「yamataikoku」極其相似

所以很多史學界就認為邪馬臺國就是日本國的始祖國

之後時間推進到隋唐

中日之間開啟了歷史性的交流

可不交流還好,這一交流……

日本的官員逐發現在中國人眼中

「倭」有點略微貶義的意思啊

當然了,在現代漢語中「倭」是形容「矮小猥瑣」

可在古代的時候完全不是這個意思

它是通假字通「逶迤」的「逶」

同時表示是魏國的屬國

(「魏」字去右邊的「鬼」字捨去「魂魄」之意

加上左邊「亻」加上往來的「友人」)

可不管怎麼樣,日本人覺得

到了是決定自己名字的時候了,倭字不好聽

於是便取「日光照耀之地」「日出之國」之意

正式向唐朝政府申請使用「日本」二字為國號

並在武則天時期獲得了認可

這裡許多人就納悶了

你自己國家的名字你自己改不就行了麼

幹嘛要徵求別人的同意?

其實這是因為不管是「倭國」還是「日本」

都是當時的日本人面對中原王朝進行外交活動的時候

讓中國人使用的稱呼

而不是他們自己叫自己的稱呼

那麼他們叫自己做什麼呢?

前文提及,此時日本人叫自己都是叫做「yamato」這個讀音

但是由於日本當時最在乎中國

可中國偏偏叫著他們不喜歡的「倭國」這個稱呼

所以公元6世紀的時候

日本最出名的政治家聖德太子從《論語》裡

摘取出「禮之用、和為貴」之句,取名「大和」

而讀音同樣為「yamato」

到了公元757年

日本正式下令使用「大和」二字代替「倭國」

也正是如此,我們現在稱呼公元4世紀

那個在關西發展起來(現在京都奈良一帶)

並逐漸統一日本的國家就為「大和國」

它是邪馬臺國的繼承

同樣是當代日本國的起源

結尾我們還是要講一個搞笑的事

雖然日本人覺得你(中國)

把我取名叫做「倭國」太不好聽啦

我要改名字改名字,取個高大上的「日本」

先不說在漢語語境裡「日本」兩個也沒比「倭國」

(倭從一個中性詞轉變為貶義詞完全是因為日本自個兒幹的好事)

好到哪兒去,就是日本要求改稱呼後

唐之後的中原王朝史書卻依舊稱日本為「倭國」

讓人秒慫的東北話

專業拖油瓶你中槍了嗎

專治愛遲到朋友的鴿子表情包


/文字君換了新尾巴,喪寶有話跟你說喔/

相關焦點

  • 日本為什麼要從「倭國」改名叫「日本」?
    日本,在中國古代也被叫做倭國。除此之外,大和、扶桑、邪馬臺都是日本的古稱。但其實這裡邊除了大和以外,其他幾個國名並不是一個國家。  而為什麼日本會從倭國改名成日本?主體民族又為什麼叫做大和民族?隨著文化的逐漸交互,日本官員發現「倭」這個字在在中國人眼裡有點貶義!雖然在古漢語當中,倭字同「逶」同時表示是魏國的屬國。但是日本人覺得倭字不好聽!於是便取「日光照耀之地」「日出之國」之意,正式向唐朝政府申請使用「日本」二字為國號,並在武則天時期獲得了認可。  為什麼自己國家的名字還要徵求中國同意?
  • 日本為什麼要從「倭國」改名叫「日本」?
    這個國家在古代的時候叫做倭國,大家也知道。除此之外,大和、扶桑、邪馬臺一直就被我們當做是日本的別(古)稱。其實這裡面除了大和國以外,上述提及的幾個國家並不是一個國家。而日本為什麼從倭國改名叫做日本,為什麼主體民族被稱為大和民族,其實這些都跟中國的文化息息相關。
  • 日本究竟讀「にほん」還是「にっぽん」?
    學日語的小夥伴都知道「日本」的讀音是「にほん」,所謂「霓虹國」就是它的音譯。但學著學著,又發現它還可以讀成「にっぽん」,那麼為什麼有兩種讀音,它們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呢?今天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01為什麼會有兩種讀音?那麼為什麼「日本」會有兩種讀音呢?這要從日語的「は」行假名的讀音演變說起。
  • 為什麼日本的炸雞叫「唐揚」?開動前,5個必學的日本料理漢字課
    「唐揚」讀音是「からあげkaraage」,其實原本的意思不單指炸雞,而是指將魚肉、雞肉裹上麵粉後,用油炸過的食物。所以像是炸魚、炸蝦,只要裹麵粉後油炸的食物,都可以叫做「唐揚」。那為什麼油炸的食物要叫做「唐揚」呢?因為日語裡,炸物稱為「揚物」,「揚げ」這一個字就是炸的意思。
  • 日本人叫梁朝偉「東尼雷恩」!為什麼中國人的日本名這麼奇怪?
    周杰倫的日文叫做「ジェイチョウ」(Jay 周),竟然是從英文翻譯過來,不看姓氏可能會以為是外國人呢。到底為什麼日本翻譯中國藝人名字時,會用英文譯名?立刻看小編的說明!▋明明就有中文名字,為何要用英文名音譯?
  • 為什麼日本的船都叫「○○丸」?
    往返於香川縣高松市與小豆島之間的輪船「第二小豆島丸」日本的船總是喜歡叫「○○丸」,因此英語裡也會將日本的船舶稱為「
  • 日本到底怎麼讀?「にほん」還是「にっぽん」?
    子供のころ「日本人」は「にほんじん」、でも「富士は日本一の山」は「にっぽんいち」と教わったような気がする。歴史を調べてみると「にほん」と「にっぽん」の両方の読み方はなんと奈良、平安時代から始まったようで、それが現在までずっと続いており、昭和初期に「にっぽん」に統一しようとする動きがあったとされているが、法的制定には至らなかった。日本人不太在意這種問題,但在區別使用也是事實。
  • 日本的英文名為什麼是Japan?
    日本這個名字,在日語裡的讀法是「にほん」(nihon)或「にっぽん」(nippon),這一讀音是來自於古代漢語中「日本」二字的讀音。如今中文裡的riben,韓語裡的(irbon),都是差不多的讀音。「日本」讀音的演變日本古稱倭國,後取「太陽升起的地方」之意,改名為日本。根據學者的研究,日本古代是沒有ha,hi,hu這樣的音的,只有pa,pi,pu的音,所以「にほん」(nihon)的發音出現得很晚,最早的讀音應該是「にっぽん(nippon)」或者「じっぽん(jippon)」。
  • 日本父母給小孩取名「哆啦咪發嗦啦西」,是認真的嗎?
    隨著年輕父母越來越多,這樣的現象也開始變得普遍,於是不少日本綜藝節目也做過「キラキラネーム」的相關企劃。 他特別想改名的原因是因為他的本名叫「王子様」(王子殿下)…… 於是這件讓大家有點哭笑不得的事引發了媒體的紛紛討論,大家認為這種名字會給本人帶來一些不良影響,同時也給許多頂著奇怪名字但還不能夠改名的年輕人很大的鼓勵。
  • 「青空」「青葉」!日本人為什麼藍綠不分?
    但是在日語中同樣有「青葉」「青菜」這些詞彙,這時候「青」又是指的「綠色」。那麼日本人為什麼藍綠不分呢?今天就一起來尋找一下答案吧。Q:日本では「青」と「緑」の區別があいまいなのはなぜ?在日本,為什麼「藍」「綠」的區別很曖昧?
  • 日本第一:「本田」還是「Kawasaki」?
    於是,我覺得可能該談談「品牌迷霧」了。百度上搜索「日本四大摩託車品牌」,「本田、鈴木、山葉、川崎」依舊是自媒體最愛的排序。但是,日本人自己又是怎麼看的?對,這只是關於大眾輝騰的眾多「黑段子」之一。問題很簡單:12缸發動機,聽起來不「大眾」、看起來不「大眾」,無論如何都不「大眾」。類似的問題,也發生在「本田」身上。當全世界的人們在談論「本田摩託車」的時候,最具代表性的車型是什麼?
  • 「日本」到底讀作什麼你真的知道嗎?!
    今回は日本が「ニホン」「ニッポン」どちらの読み方が正しいのかについて解説します。現在ではどちらかだけが正しいという限定はありませんが、過去には「ニッポン」で統一しようとする案も出ていたのです。這次將為大家解說日本到底是讀作「ニホン」還是「ニッポン」是正確的。當前,這個讀法是沒有限制的,但是在過去是統一讀作「ニッポン」的。
  • 一個叫「招娣」的女孩,下定決心去改名
    來源:後浪研究所「招娣」,即招弟。全國還有至少16557個名叫「招娣」的女孩。這是一個叫「招娣」的女孩,歷經重重阻撓去改名的故事。「招娣」是重男輕女的奶奶隨口給起的。如果報名那天,我爸媽在家,我就不會叫這個名字了,至少是叫「倩」。後來我爸因為「招娣」這個名字,也當面責怪過我奶奶。但他只是希望我有一個升官發財的「好」名字,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名字是重男輕女的象徵,是給女孩子貼上「你不配擁有姓名」的標籤。不知道你看過《請回答1988》沒有?
  • 為什麼生魚片日語是「刺身」?開動前,5個必學的日本料理漢字篇!
    那為什麼油炸的食物要叫做「唐揚」呢?因為日語裡,炸物稱為「揚物」,「揚げ」這一個詞就是「炸」的意思。而「唐」一字據說是源於中國,因為江戶時代日本從中國引進的料理中,當時就有「唐揚」一詞,推測這種料理方式是源自於中國。
  • 日本也叫「土特產」?「お土産」一詞的由來
    「お土産」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一看就知道是「土特產」的意思,不過它念做「おみやげ」,聽起來它的發音和漢字沒有任何關係,但是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表記漢字呢
  • 「関西」「近畿」「西日本」指代日本哪些地區?
    「関西」「近畿」「西日本」,它們具體指的是日本哪些地方,你知道嗎?
  • 「風呂敷」— 日本的皮膚
    這種布不論大小、材質,其實有一個特定的名字,叫「風呂敷(ふろしき)」,意譯成中文稱為包袱皮。「風呂」在日文中的意思是洗澡,「風呂敷」據說初期也是澡堂中使用的物品。日本流傳的故事中提到,室町時代(對應中國是明成祖在位年間)的大將軍足利義滿修建了一座豪華浴室,來洗澡的人要用布將各自的隨身衣物包起來方便區分,貴族們用的是自帶的布,布上大概是繡著各自家族的標記,材料也可能是絲綢這類高檔的布料,而平民們只能用澡堂提供的布來包裹衣物。漸漸大家發現布包袱的方便,這個習慣便擴散開來了。
  • 日本九州大分懷古自由行:「城下町」以及「昭和之町」巡禮
    「城下町」是日本封建制度下,以領主的城郭為中心所發展出來的一種城市形態,城牆外多半是武家屋敷、寺院,或是各式各樣的商店街。特別是戰國時代到江戶時代,城下町在日本各地蓬勃發展。在九州大分縣北部有三座不同時代、各異其趣的城下町,還有懷舊的「昭和之町」以及別府溫泉街,現在就跟著小編來訪古尋幽一番!
  • 趣讀丨圍棋的英文為什麼是Go,而不是Weiqi?
    」名字中的Alpha來自希臘語的首字母有起源、最初之意後半部分的Go則是圍棋的英譯名圍棋起源於中國但為什麼在英語中它被稱作Go而不是Weiqi呢? 實際上,圍棋的英譯名Go譯自日語在日語中圍棋叫「囲碁」或者「碁」(在中文裡面,碁讀qí時,表棋的異體字)讀作「いご」(igo)或者「ご」(go)英語正是譯自日語中的讀音「ご」從「圍棋」到「ご」再到「Go」圍棋在西方的傳播與日本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 這個「城」,那個「人」,中國球隊為什麼起不出來好名字?
    就是我這支球隊的名字要體現的是不可替代性和不可超越性。舉個例子,據說上海申花可以保留申花兩個字,申花球迷挺高興,「申城之花」,好聽,上口,而且叫了二十多年,也有傳統有積澱了。結果沒想到,上海上港據說要更名為上海市足球俱樂部。申花球迷怎麼聽怎麼覺得彆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