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歌是表現一個民族精神的歌曲,用來歌頌與鼓勵民族的信心和凝聚力,如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當國歌音樂響起,中國人民無不熱淚盈眶,而且國歌是不容侮辱的,若情節嚴重,甚至會被判刑或是剝奪政治權利。
世界上第一首國歌出現在荷蘭,1569年,荷蘭人民為抵抗西班牙的統治與壓迫,因而高唱《威廉頌(奧蘭治的威廉)》,為自己加油打氣,頑強抗敵,取得了勝利,荷蘭人民認為《威廉頌》意義非凡,於是他們將這首歌曲當成荷蘭的國歌。
《威廉頌》的歌詞也十分有特色,像中國的「藏頭詩」,將「威廉頌」15節歌詞每節開頭字母拼起來,就是威廉的全名;國歌是表現民族精神的歌曲,用來歌頌與鼓勵民族的信心和凝聚力。
中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當國歌響起時,中國人民無不熱淚盈眶,而且國歌是絕對不容許侮辱的,若情節嚴重,甚至會被判刑或是剝奪政治權利。
《君之代》是日本的國歌,1880年11月3日,明治天皇生日,首次演出了確立下來的國歌,也就是今天的「君之代」,後1999年8月,日本國會通過國歌的法律。日本國歌較為簡短,只有28字,但譯成中文後,才知他們的野心比想像中大。
「君之代」翻譯成中文後,是「我皇御統傳千代,一直傳到八千代,直到小石變巨巖,直到巨巖長青苔。」與我國的七言律詩有些類似,從歌詞來看無疑是歌頌日本天皇的歌曲,意為日本天皇的統治千秋萬代,帶領日本走向盛強。
我們知道日本很有學習精神,19世紀60年代末,日本了解到西方國家的強大,因此學習向西方國家看齊,進行明治維新,使得日本逐漸強盛,也使得當時的日本萌生出侵略他國,搶奪資源的想法。
而歷史上,我國史上的大唐曾是世界中心,是當時世界最強大的國家,日本便派出許多遣唐使到我國學習,「天皇」一稱也是源於我國,在現今日本的文化上,還有不少我國歷史文化的影子。
日本國歌歌詞的意思與大秦萬世傳國玉璽上的「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八字貼近,「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說的是「我既然順應天命,成了皇帝,那麼就應該使黎民長壽、國運永久昌盛。」
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建立秦朝,自稱秦始皇,然後傳承下來,千秋萬代,從這,可以看出秦始皇的意氣風發。那麼,日本天皇制度能實現傳承8000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