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宋代:李清照《夏日絕句》
今天再來讀李清照的這首《夏日絕句》,依然有一種豪壯之氣,固足以使之流傳千年。且不去根究李清照作這首詩的背後所指,以及其所感嘆,也拋開李清照本人,且只純粹品品這首詩。
這首詩的意思卻也很明白,不用做過多解釋。是說:一個人在世的時候要做人間的豪傑:死去之後,魂魄也要成為鬼界的英雄。我今天仍懷念項羽,他當年在烏江岸寧死也不肯渡往江東。
項羽之所以寧死也不過江,是因為他兵敗,所帶領的江東八千子弟全部戰死,無顏見江東父老。這也是他一生戰無不勝的驕傲所致。項羽之勇武,舉世無雙,勢不可擋,起兵三年而滅秦,然後自立為西楚霸王,分封天下,那是在整個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以項羽之勇,得天下極易,而對於治天下,則才不能堪,剛愎自用,好逞武力。分封天下本是失策,各諸侯王之間相互爭並攻伐,於是叛亂日起,項羽連年平亂不暇,讓劉邦大有可乘之機。於是,不到四年,被劉邦困於垓下,士卒非死即降,自己則烏江自刎。一代豪雄,三十之年,即死於非命,令人浩嘆。
項羽短短一生,其功、其名,雖千萬人何能及?他死後的兩千多年中,代代都在流傳著他的英雄故事。不是人人都能做得項羽,然而同生一世於天地之間,若一味安於碌碌,死即湮沒,寧不可哀?死後則不能知,故不去論,既生於世間,就當成為一代之豪傑,有所作為,令世人矚目。
所謂豪傑,並非只如項羽之以勇武蓋世,李清照雖一柔弱女子,才足稱得上一代之豪傑。李清照以其詞鳴於當時,又使其名垂於後世,試問千年之中,有幾人比得上?故不管李清照當日寫那首詩是出於什麼原因和目的,到得今日也不再重要。讀這首詩或自勵一回,或引發一場對悲情英雄項羽的感慨,也算是很好的讀了這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