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報恩,他拋開世俗的眼光,義無反顧娶守寡的嫂子為妻

2020-12-16 愚伯的自留地

文:程懷忠

圖:來自網絡

張秉善和張秉良兄弟倆的父母去世得很早,從小兄弟倆相依為命艱難度日,日子過得那個苦啊,真是用語言無法形容。

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沒媽的孩子像根草。父母雙亡的張秉善和張秉良,像路邊的野草一樣,頑強地生存著,艱難地成長著,努力地拼命著。

不管生活多麼艱辛,日子多麼難過,時間像流水一樣默默駛過,兄弟倆沒有被苦難擊垮,沒有被困難嚇倒,在艱難困苦中慢慢長大了。

哥哥秉善比弟弟秉良大八歲,農村孩子普遍結婚得早,秉善已到結婚成家的年齡了,可面對如此貧窮的家境,誰家的姑娘願意嫁他呢?

雖然張秉善的家境極其貧窮,但兄弟倆長得一個比一個俊朗,一個比一個勤快,兩兄弟在村裡是乖得出了名的孩子,也是村裡標準的美男子。

村東頭的劉小花看上了張秉善,但父母死活不同意,理由是張秉善的父母雙亡,無依無靠,孤苦伶仃,生活困難,擔心女兒嫁過去會吃苦受罪。

小花對父母說:「爸、媽,您們的擔心我能理解,但秉善是什麼樣的人,您們心裡清楚,秉善是過日子的好手,相信過不了幾年他家會翻身的。」父母被小花的一番話說得啞口無言。

在桃紅柳綠的陽春,劉小花和張秉善戀愛了,雖然沒有海誓山盟,沒有甜言蜜語,沒有卿卿我我,但兩顆年輕純潔的心緊緊連在一起,兩人都將彼此深深愛在心裡。

第二年春天,張秉善和劉小花攜手走進婚姻的殿堂,用真愛組建了一個小家庭,這個家和諧幸福溫馨怡人,家裡始終充滿了濃濃的親情。

劉小花是普通農家婦女,文化程度不高,長得眉清目秀,清純漂亮,人見人愛,她有一顆金子般的心和一雙靈巧的手,用農家女的責任挑起了生活的重擔。

新婚期的張秉善和劉小花,恩恩愛愛,甜甜蜜蜜,如膠似漆,形影不離,兩人感情很深。張秉善主外,劉小花主內,弟弟張秉良一門心思讀書,一家人的日子過得清苦而溫馨。

有女人的家才像真正的家,有女人的家才算是幸福的家,縫縫補補、洗洗涮涮、一日三餐、餵豬餵雞,家中裡裡外外被劉小花打理得井井有條。

弟弟張秉良天資聰穎,聽話懂事,刻苦努力,從小學起,每年都是三好學生,拿回的獎狀快將半邊土牆貼滿了,張秉良以優異成績考上了鄉中學。

一年後,劉小花生了個白白胖胖的兒子,取名為張小龍,小名叫龍龍。龍龍的降生,給這個溫馨的家帶來了無窮歡樂,在龍龍的哭哭笑笑中,一家人生活得有滋有味。

龍龍的出生,在帶來歡樂的同時,使家裡的開銷陡然增大,手頭總是顯得緊緊巴巴的。

劉小花對張秉善說:「老公,我們在黃土地裡一年刨不出幾個錢,龍龍要吃奶粉,秉良要上學,花錢的地方多著哩,要不我在家裡操持,你出去打工吧。」

張秉善心疼地說:「老婆,如果我出去打工,地裡的活和家裡的活都要靠你,還要帶龍龍和照顧秉良上學,你太辛苦了,我不忍心啊!」

「老公,我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女人,從小幹活吃苦習慣了,放心吧,我的身體骨硬著哩,我沒有那麼嬌氣。」通情達理的劉小花信心滿滿地說。

春節過後,張秉善滿懷希望,依依不捨告別了小花、龍龍和秉良,外出打工了,將這個貧窮的家交給劉小花操持。

張秉善來到建築工地,憑著一身力氣,再加上吃苦耐勞和勤奮好學,當小工時間不長就升為大工,一天足足要掙三百塊。

張秉善一月掙的工資,在黃土地裡一年都刨不來,他信心十足地大幹起來。每次工資發下來後,張秉善留一少部分零花錢,其餘的全部寄給妻子劉小花。

在對丈夫的牽掛和思念中,日子一天天過去。那天,劉小花下地回來,正在給龍龍餵奶,手機鈴聲突然響起,劉小花按下聽鍵,懷裡吃奶的龍龍驚得差點掉下來。

「喂,是劉小花嗎?我是某某建築公司的胡經理,你丈夫張秉善出事了,趕快來趟醫院。」劉小花放下電話,就抱著剛滿周歲的龍龍,帶著弟弟張秉良,瘋了似的往醫院跑。

當劉小花來到醫院時,張秉善已經奄奄一息,目睹秉善裹滿紗布的頭,小花和秉良一頭撲到秉善的病床前,撕心裂肺地痛哭起來,哭得醫生和護士都摸起了眼淚。

據建築公司的人講,張秉善下工後,急急忙忙去銀行給小花打錢,情急之下沒看清對面駛來的大卡車,與大卡車撞了個正著,肇事司機一看撞了人,一腳油門便跑得無影無蹤了。

經緊急搶救,由於傷勢太重,張秉善還是走了。彌留之際,張秉善奇蹟般醒過來了,他吃力艱難地拉起弟弟張秉良的手,放到小花的手心裡,然後頭一歪就斷氣了。

張秉善沒來及說一句話,就無聲無息地走了,但劉小花明白張秉善的意思,那就是他最放心不下的是未成人的弟弟張秉良,他要小花將秉良撫養成人。

在張秉善下葬的那天,劉小花抱著不諳世事的兒子,手裡拉著小叔子秉良,跪在丈夫的墳塋裡,哭得天昏地暗,哭得悲痛欲絕,那悽慘的哭聲,聽得下葬的村民心裡如同刀割。

丈夫去世了,丟下嗷嗷待哺的兒子和未成人的弟弟,叫劉小花怎麼辦呢?

秉良已懂事了,對小花說:「嫂子,你還很年輕,找個合適的男人,帶著龍龍改嫁了吧,我已十四歲了,自己能照顧好自已,別為了我耽擱你的青春。」

劉小花靜靜注視著稚氣未退的秉良,眼前又浮現出張秉善斷氣時的眼神和動作,她的眼淚如斷了線的珠子滾下來,怎麼能違背秉善的遺願呢?怎麼能忍心丟下可憐的秉良呢?

「秉良,嫂子答應你哥,要將你撫養成人,你是你哥的弟弟,也是我的弟弟,嫂子不能丟下弟弟不管,我決定暫時不嫁人,歷盡千辛萬苦也要把你撫養長大。」

「嫂子,我不念書了,在家裡種田務農,咱倆共同撐起這個貧窮的家。」秉良帶著懇求的口氣說。

「傻瓜,你頭腦聰明學習很好,輟學多可惜啊,要好好學習,一定要考上大學,決不能辜負爹娘和你哥的希望。」嫂子的一席話,使張秉良熱血沸騰。

劉小花用柔弱的雙肩挑起了養家的重擔,既要乾田裡的農活,又要幹家務活,既要帶兒子龍龍,又要供秉良上學,整天忙得像風車一樣停不下來。

在沒黑沒白的日夜勞累中,劉小花白晰的臉龐變得粗糙了,細嫩的雙手裂開了口子,但劉小花從不怨天憂人,她堅信隨著小叔子秉良和兒子龍龍慢慢長大,日子會漸漸好起來。

嫂子的辛勤努力和無私奉獻,張秉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每天放學後,張秉良麻利地收拾好學習用品,幾乎一路小跑從學校趕回來,連口水顧不上喝,就去田裡幫嫂子幹農活。

張秉良一邊讀書一邊幹活,一刻沒忘記嫂子為這個家付出的艱辛,他刻苦攻讀,潛心學習,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以優異成績考取了本省一所重點大學。

為了籌措上學的費用,劉小花走東家串西家去借錢,還跑到縣上辦了上學貸款,最後又從父母那兒借了些錢,好不容易才湊夠了秉良入學的費用。

小花將秉良送到車站,看著高挺帥氣的小叔子,樂得嘴都合不攏,而秉良的心情非常沉重,他像個小孩一樣,攥住小花粗糙如枯樹皮一樣的手,沒說出一句話,一個勁地掉眼淚。

為了給秉良掙學費,小花將龍龍送到父母那裡去城裡打工了。小花掃過大街,端過盤子洗過碗,當過保潔幹過售貨員,有時一個人同時兼幾項工作。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再苦再累劉小花毫無怨言從不停歇,因為她相信秉良畢業後就有工作了,自己也就熬出頭了,那時候會苦盡甘來。

張秉良時刻沒忘記嫂子所受的苦和累,學習非常刻苦用功,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每年能拿到很高的獎學金,他還利用雙休日和節假日,在校外做兼職,大大減輕了小花的負擔。

在辛苦和忙碌中,四年大學轉瞬而過。大學畢業後,張秉良被省城一家中外合資企業聘用,工資相當可觀,他終於走出了人生的陰霾,見到了燦爛的陽光。

張秉良能力很強長相英俊,有些城裡姑娘主動向他拋來橄欖枝,但秉良除了小花嫂子外,對其他女孩似乎一點感覺都沒有。

每當夜深人靜,張秉良的心情難以平靜,此生最對不起的人是小花嫂子,最該報答的人是小花嫂子,最愛最敬的人也是小花嫂子,他決心要用男子漢的責任和擔當報答嫂子的恩情。

小花比秉良大六歲,今年才二十八歲,年齡還很輕,長得也漂亮。秉良思忖,親情加上愛情,才能報答嫂子的恩情,才能照顧好嫂子和侄兒龍龍。因此,秉良不把小花當單純的嫂子看待。

經過一段時間思想鬥爭,張秉良摒棄傳統思想束縛,他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將小花追到手,一定要娶小花為妻,全心全意照顧小花一輩子。

春節到了,張秉良決定回家。秉良給小花買了幾套嶄新時髦的衣服,買了一枚精緻的黃金戒指,給小侄兒龍龍買了玩具,就興衝衝踏上回家的路。

大年三十晚上,小花準備了一桌豐盛的晚餐,買了一瓶紅酒,開飯前秉良硬要嫂子穿上自己買的新衣服,小花架不住秉良的勸說就穿上了。

穿上新衣服的小花簡直變了一個人,那不太白晰但很漂亮的臉蛋、那水靈靈的一雙大眼睛,活脫脫一個大美人。秉良目睹著小花,不由得春情湧動。

小花看著長相酷似丈夫秉善的秉良,這個曾經屁顛屁顛跟在自己身後的小夥,已經長成英俊灑脫的男子漢,小花的心裡既高興又激動,不禁眼眶中盈滿了晶瑩的淚水。

叔嫂倆邊吃邊聊,聊得很開心很愉快。突然,秉良停下手中的筷子,目不轉睛盯著小花的臉蛋,幾次吞吞吐吐欲言又止,弄得小花的臉紅到耳根。

最後,秉良鼓足勇氣,拿出金戒指,單膝跪在小花面前,深情地說:「小花,你的大恩大德我永生難忘,嫁給我吧,我真心喜歡你,我會一輩子對你好。」

「秉良,你個混小子,是不是喝醉了,我是你嫂子,我一直把你當親弟弟看待,這話讓別人聽見了還不羞死人啊,鄉親們的唾沬星子會淹死咱倆的。」小花氣得說話的聲音在發抖。

「不,小花,我是真心喜歡你的,我要用男子漢的責任和擔當來保護你和龍龍,從此再不會讓你吃苦受罪了。」任憑秉良怎麼表白,小花始終沒有答應。

一天,小花和秉良有說有笑正在幹活,幾個婆娘走過來,帶著嘲諷的口氣說:「看這叔嫂倆有說有笑的,小花守寡這麼多年不肯嫁人,原來是看上小叔子了吧,真是個心懷不軌的女人。」

「說什麼呢?我不許你汙辱我嫂子,我小花嫂子是最純潔的女人。」話音未落,張秉良衝上去就給那個多嘴的婆娘兩拳頭。

瞬時吵鬧聲響成一片,現場亂成一鍋粥,圍觀的村民越來越多,小花又惱又羞,捂著臉趕緊跑回了家。秉良一看小花哭著跑了,緊隨其後也跑回了家。

小花趴在炕沿上越哭越委屈,越哭越傷心,沒想到為了秉良,自己孤苦伶仃守寡這麼多年,在村民的心目中,自己竟然是這樣無恥的女人。

秉良看著痛哭不止的小花嫂子,也難過得掉下了傷心的淚水,就一個勁地給小花說好話:「小花嫂子,人多嘴雜眾口難堵,讓他們說去吧,你在我心中永遠是清純聖潔的……。」

轉瞬年過完了,張秉良要去單位上班了,小花雖然口頭上是那樣說的,但內心裡非常喜歡秉良,也捨不得離開秉良,但這有悖倫理,會招來村民非議,小花堅決不幹這樣的事。

秉良出發的前一天,小花做了一桌豐盛的晚餐,開飯時擺了四副碗筷,秉良心裡納悶:家裡只有三個人,小花嫂子為何要擺四副碗筷呢。

正當秉良疑惑不解時,光棍漢吳大柱提著一袋水果笑呵呵走進門來,小花喜滋滋迎上去,說:「大柱,來了,快屋裡坐,等你好長時間了。」

吳大柱家庭貧窮,生得不好看,小眼睛,大嘴巴,塌鼻梁,大包牙,沒有姑娘看上他,已奔四的人了,還是光棍一條。張秉善去世後,吳大柱可是沒少費功夫追劉小花。

看到小花嫂子和吳大柱很熱情,張秉良心裡嘀咕:莫非小花嫂子看上吳大柱了?心中不禁產生了一種無名的妒火。

吳大柱和小花眉來眼去,儼然是一對熱戀中的情侶,秉良不好說什麼,就端起一杯酒,說:「大柱,我小花嫂子是難得的好女人,你要好好待她,否則,我對你不客氣。」

聽罷,吳大柱的一雙老鼠眼高興得眯成一條縫,呲著大嘴說:「那是,那是,一定好,一定好。」只聽見「當」的一聲,兩個男人碰杯後仰頭一飲而盡。

張秉良回到單位,心裡像是掏空了的孤獨,他愛著的小花嫂子,要嫁給那個老男人,要嫁給那個老光棍,他替小花嫂子惋惜,他痛恨那個老光棍,但自己又無能為力。

時間一天天過去,張秉良對小花嫂子的思念也與日俱增,他發誓要保護小花一生一世,發誓要給小花和龍龍一生幸福,看來這個美好願望變成肥皂泡破滅了。

一天上午,張秉良正坐在辦公室裡發呆,突然手機鈴聲響起,「喂,是張秉良嗎?我是吳大柱,你那個沒有良心的小花嫂子騙了我,現在我將她囚禁起來了,你趕快拿錢來贖人。」

張秉良一聽說小花嫂子被囚禁起來,一下子就慌了神,就和和氣氣地說:「吳大哥,有話好說,千萬不能傷著我小花嫂子,我馬上回家來。」

張秉良帶著現金馬不停蹄往家趕,小花被吳大柱騙去囚禁在他家的一間小黑屋裡,張秉良詳細詢問了事情的緣由。

原來,從那次小花叫吳大柱吃飯後,吳大柱以為小花同意嫁給他,可把吳大柱樂壞了,就整天往小花家跑,每次去都是大包小包,還給龍龍買了好多玩具,吳大柱花了不少冤枉錢。

小花雖然拒收了吳大柱的禮物,但吳大柱痴心不改,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小花說出了實情,原來小花為斷秉良追求她的念頭,騙吳大柱演了一場戲。

吳大柱被蒙在鼓裡落得人財兩空,一時想不通就將小花囚禁起來。張秉良得知事情的真相後,當即立斷,如數償還了吳大柱的禮品錢,吳大柱才放了小花。

此事在巴掌大的小村裡傳得沸沸揚揚,驚動了左鄰右舍和村主任王大伯,大家都來給小花做思想工作。

王大伯語重心長地說:「小花,你還很年輕,如果喜歡秉良就嫁給他吧,這孩子是我看著長大的,純樸厚道,重情重義,以德報恩,現在工作幹得風生水起,何樂而不為呢。」

「大伯,其實我很欣賞秉良,也非常喜歡秉良,能嫁給秉良是我幾輩子修來的福,但我擔心村民說三道四,流言蜚語我受不了,也會毀掉秉良的名聲。」小花滿含熱淚地說道。

「孩子,沒必要擔心這些,你倆在一起既沒違法,也沒犯罪,至於大家嘛,讓他們說去,只要你倆過得好,比啥都強。」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

大家散去後,秉良輕輕叫了一聲「小花」,小花一頭撲進張秉良的懷抱,將頭埋在張秉良寬厚溫暖的胸前,哭成了一個淚人。

多年來的守寡生活,多年來所受的委屈,多年來吃的苦和受的罪,隨著顆顆淚珠盡情傾瀉。張秉良將小花緊緊擁在懷裡,用心感受著小花的奉獻付出和所受的委屈。

憨憨可愛的龍龍在一旁傻乎乎地說:「媽媽,我要讓叔叔當爸爸。」聽著龍龍童真無邪的話,小花和秉良開心地笑了,兩人竟笑出了幸福的淚水。

相關焦點

  • 農村大哥工地摔死,嫂子照顧全家人,弟弟為報恩娶了嫂子
    當他被送到醫院時,他已經沒氣了。他的嫂子魏芳傷心地哭了。魏芳和蘭志海結婚半年前,發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一年後,蘭志洋的父母讓魏芳改嫁,稱魏芳才20歲出頭,不要苦了自己。魏芳說她不想結婚。她想留在這裡照顧老人和蘭志洋,因為她忘不了蘭志海。兩位老人再次勸她,但她始終不同意。就這樣,魏芳住在青瓦臺。
  • 農村修塘被守寡的嫂子刁難,村長請我斡旋,真相居然是為了這個
    最近,我的老家修塘,卻被守寡多年的嫂子刁難而修停工了,村長沒有辦法,只得求助於我。當我從嫂子口中得知真相後,我哭笑不得,不知道如何處理這樣的事情。今天我就和大家說一下這個事情吧!我想村長這樣說,可能是為了對仗我剛才那句「有何指示」的,於是順著話說:「村長有何指示請直說,一定遵照指示嚴格執行。」村長也沒有客氣,接著說:「是這麼一個情況,我們村爭取了一點資金,把各個自然灣的水塘修葺一下。
  • 平凡的世界中,田曉霞死去後,孫少平會不會娶了惠英嫂子
    在《平凡的世界》中,漂亮美麗的田曉霞死去以後,孫少平只剩下了疼他愛他的惠英嫂子,這個時候擺在他面前的有兩個選擇,娶了惠英嫂子,兩人一起過日子。或者不娶他,自己遠離煤礦這個傷心之地。他究竟會做出什麼選擇呢?
  • 中國「第一狂」富豪:娶自己女學生為妻,掌舵集團營收是阿里2倍
    中國「第一狂」富豪:娶自己女學生為妻,年輕兒子身價超千億 推薦語:在我國千億級大企業家中,有一位富豪被稱為「全球華人第一狂人」。熟悉的人說,此人的確實力超強,也有狂的資本。 為什麼說他「狂」呢?
  • 在埃及工作的中國小夥,為何不娶當地美女為妻?這些原因是攔路虎
    拋開這些比較廣泛的層次不說,這麼多男性而且大多數都是單身男性,為什麼來到埃及這麼充滿新鮮感的城市卻沒有在這裡成家的打算呢?而且確實鮮少聽聞有中國男性會在當地娶妻成家。這不由得讓人產生疑問和好奇,為何中國男性在埃及會保留單身,而沒有選擇迎娶埃及女子結婚呢?我們先來分析一下。
  • 淮竹雖為妾霸業未有妻
    本來淮竹和霸業是門當戶對,可是霸業雖然失去了劍心還是名門望族而淮竹卻已經淪為了階下囚,在外人的眼中淮竹嫁到了霸業家裡完全是為了避難和報恩僅此而已,世俗的眼光才是最恐怖的事情,雖然霸業能接受一切但是這終究是在淮竹心中一個解不開的心結,所以淮竹雖然在婚姻中表現出了開心但那一切可能都是偽裝的。
  • 「山西王」閻錫山之子,為娶嫂子和家人翻臉,流落異國當貨車司機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上將大軍閥,卻為家務事煩心頭疼。"山西王"閻錫山之子,為娶嫂子和家人翻臉,流落異國當貨車司機。「山西王」閻錫山與二太太徐蘭森生有五子,分別是:長子閻志恭、次子閻志寬、三子閻志信、四子閻志敏、五子閻志惠(五子)。閻志恭、閻志信在幼年時不幸夭折。閻錫山的二兒子閻志寬生於1919年,幼時聰明好學,但患有「羊羔瘋」。
  • 他娶大10歲妻子,為躲避世俗逃進深山,半世紀為愛鑿開6208級天梯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一句詩充分表達了對於愛情的謳歌,表達了對於愛的執著與不悔。雖然我們在談戀愛的時候也有這樣的感覺,似乎可以為了那個親愛的可以不惜一切代價。但其實真的面對愛情的時候,我們這種愛還是過於簡單,而有的愛情,那可是真的有一種轟轟烈烈和真正的執著。在西方關於愛情哲學探討的時候,就曾經反覆的提出疑問,愛情的距離到底是什麼?
  • 農村俗語「寧娶從良妓,不要過牆妻」什麼意思,何謂「過牆妻」?
    農村俗語「寧娶從良妓,不要過牆妻」啥意思,這話有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婚喪嫁娶」一直以來都是很受中國人所重視的,尤其是在農村裡,婚喪嫁娶更是「天大的事」。不過,農夫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另外一個話題,那就是老輩人時常說的俗語:「寧娶從良妓,不要過牆妻」,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什麼是「從良妓」、「過牆妻」?這句俗語其實是話糙理不糙!「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這是出自葉紹翁創作的七言絕句《遊園不值》中的經典詩句,原本是描寫梅花的,後來以此來形容女人出軌。而「過牆妻」指的就是那些有出軌行為的女人。
  • 1983年,出土的《張家山漢簡》,揭開漢朝男子熱衷娶寡婦之謎
    漢朝是歷代封建王朝中,出現娶二婚女子為妻最多的朝代,當時的男子對於娶寡婦或離婚女子並不排斥。為了鼓勵女性積極生育,不但女子可以封爵授官,在婚姻中的權益也有相應的保護政策,從而提高女性的社會地位。根據史書記載:劉邦就曾封兄伯妻為陰安侯;呂后當政後,也曾封蕭何夫人為酇侯,樊噲妻呂嬃為臨光侯。劉邦封嫂子爵位,開了女子為官的歷史先河,這一舉措無疑是提高漢朝女子社會地位的強心針。
  • 歷史上孫策死後,孫權如何安置美貌的嫂子大喬?很多人不敢相信!
    孫策死後,孫權又是如何安置美貌的嫂子大喬的呢?孫策和大喬的愛情故事公元199年12月,孫策率領周瑜攻破皖城,虜獲了喬家兩個女兒,這兩個女兒長得非常漂亮,但孫策並沒有選擇獨吞,而是和「好兄弟」周瑜分享,他自己納了姐姐大喬為妾,周瑜則是納了小喬為妾。
  • 仗義每多屠狗輩:只為一個承諾,他照顧嫂子侄兒66年,終生未娶
    國民黨軍隊為了保存實力,四處抓壯丁,把他們送往前線充當「炮灰」,14歲的庹長發被安排在壕溝裡運送彈藥。身材瘦弱的他九死一生,任勞任怨,畢竟,抗日川軍的鐵血傳說早已深入他懵懂的心靈。黃埔14期的易祥結業到任,擔任18軍某團上校軍官。
  • 大馬62歲女政客與28歲商人結婚,婚禮無比甜蜜:不懼世俗眼光
    老夫配少妻,自古以來就飽受人們爭議,而更為少見的一種情形,則是少夫配老妻。 但有人偏偏不在乎世俗眼光,選擇和自己真正愛的人長相廝守。對於今天這則新聞的主人公——Datuk Zaleha Bujang和Ashraf來說,34歲的年齡差距似乎構不成任何障礙。
  • 諸葛亮青年才俊,為何要娶醜女黃月英為妻?
    劉備沒有碰到他之前蹉跎半生一事無成,諸葛亮成為劉備軍師後用十年時間幫劉備奪荊州、益州和漢中並建立三分天下的蜀漢。劉備死後諸葛亮還繼續輔佐劉禪,為復興漢室作努力。    年輕時候的諸葛亮並不喜歡奇門遁甲,黃彥承對他來說更像是一個老前輩一樣,他跟黃彥承聊天更多是為了豐富自己的知識、眼界,所以出師後經常來拜訪黃彥承。
  • 《為了N》:愛情是應該義無反顧還是應該默默守護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的一顆硃砂痣。——張愛玲張愛玲說,每個男人生命中都有過兩個女人,一個白月光,一個硃砂痣。但是一個女人生命中何嘗又沒有兩個男人呢?
  • 俄特種兵為救中國記者犧牲,臨終託付妻兒,記者乾脆娶其遺孀報恩
    三國時期諸葛亮為報知遇之恩,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於蜀國,他曾寫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體現他的報恩決心,觀其一生,我們可以發現他為蜀國作出的眾多貢獻。我國現代也有這樣的例子。俄特種兵為救中國記者犧牲,臨終託付妻兒,記者乾脆娶其遺孀報恩,現狀如何?
  • 古埃及法老竟然能娶自己的女兒和妹妹為妻?娶生母的阿美諾菲四世
    然而在古老的埃及國度,法老卻可以娶自己的女兒和妹妹為妻。這種忽略倫理的通婚方式,在我國人民來看實在是有些聳人聽聞,但在埃及卻是真實存在過的。提起埃及,總會帶給人一種神秘感。古埃及存在著眾多神靈,在埃及人的認知裡,天地,日月,星辰,甚至氣候都是神明的旨意。他們相信人類無法超越大自然的力量,於是古埃及人就將大自然的力量視為了神明來崇敬畏懼。
  • 俗話說「莫討避荒女,別娶活漢妻」,啥意思?古人經驗之談
    在古代,人們在生產生活中會總結出一些經驗,這些經驗能夠讓人少走彎路,為了讓更多人知道這些經驗智慧,古人喜歡總結成俗語。於是這些俗語在人們之間流傳,殊不知傳了幾百年。古人的這些俗語有的已經脫離了時代,作為後人,我們要區別對待,學習其中精華的部分,摒棄不符合時代的內容。比如古人就曾說過:莫討避荒女,別娶活漢妻。很多人不知為何。
  • 為什麼富豪都熱衷娶奧運冠軍為妻,原因很現實,下代基因太強大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富豪都熱衷娶奧運冠軍為妻呢?原因真的很現實。眾所周知,能成為富豪的,無一不是各領域的佼佼者。他們享有很高的社會地位,擁有很高的社會威望。自古以來,在婚姻這個事上,中國都講究「門當戶對」一說。能夠成為奧運冠軍的概率,要遠遠低於成為富豪的概率。換而言之,富豪常見,而奧運冠軍少有。奧運冠軍,無一不擁有極高的知名度。
  • 俄特種兵為救中國記者犧牲,記者娶其遺孀為妻,兩人過得幸福嗎
    ——《木瓜》古人一直非常注重報恩,正如《木瓜》中所說的,別人送我木瓜,我要送她瓊琚,用以報答她;別人送我木桃,我要送她瓊瑤,用以報答她;別人送我木李,我要送她瓊玖,用以報答她。只是這些都是物質層面上的恩情和報恩,倘若遇上了性命方面的恩情,應該要如何報答呢?俄羅斯就有一位特種兵為了救中國記者犧牲了,而記者為了報答他的恩情,娶其遺孀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