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青年作家馬東偉:為靈魂尋找詩意的棲息

2021-01-10 大河報網

10月31日下午,由南陽青年作家馬東偉編劇的微電影《特殊的直播》,在百度、騰訊、優酷、愛奇藝等視頻網站同時上線。這是自今年7月他編劇的微電影《承諾》登陸各大視頻平臺之後,馬東偉的又一最新力作。馬東偉痴迷文學,四十出頭的他至今已在文學創作的道路上跋涉了20年,小說、詩歌、散文、劇本,他均有涉獵,也收穫頗豐。在他眼裡,寫作,就是為靈魂尋找詩意的棲息。

在文學天地裡,他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春天

馬東偉在工廠上班,工作性質看上去和文學一點也不沾邊,但他酷愛讀書,熱愛寫作,內心始終有一個「作家夢」。一下班,他就躲在書房裡大量閱讀名著,嘗試文學創作。20年來,他筆耕不輟,從詩歌、散文寫起,繼而寫小說、劇本,代表作有小說集《優美弧線》《尋找英雄》,電視劇《罌粟花》,微電影《香水有毒》《蹭飯》等。

他待文學如初戀,文學也深情擁抱著他:2001年,他的詩歌《獨行》獲全國「八喜杯」詩歌大賽優秀獎;2005年,小說《三個老兵的同一場戰爭》獲南陽市第三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青年獎;2006年,結集出版小說集《優美弧線》,並於2008年獲得南陽市第四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三等獎;2008年,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本《罌粟花》被南陽電視臺《草廬故事》欄目選中拍攝播出;2010年,散文《一九七五年的雨》獲全國散文作家論壇徵文大賽二等獎;2012年,小說《香水》獲南陽市第五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三等獎。目前,他是南陽市文聯首屆「文化南陽寫作計劃」中短篇小說籤約作家。

微電影風行時,他用作品徵服讀者和觀眾

2012年,微電影開始風靡全國。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是鳳凰網首開微電影的先河,而馬東偉也正是最早「吃螃蟹」的人。那年3月,他無意中得知鳳凰網面向全國徵集微電影劇本,優秀的將拍成微電影,月度、年度冠軍還可獲得豐厚獎金。他想到了自己以前創作的短篇小說《香水》,覺得符合徵集活動的要求,於是把它改成了1900字的劇本,投給了大賽。沒想到《香水》劇本竟然一舉獲得了月度(4月)冠軍。5月,《香水》被國內著名影視製作集團拍成了微電影《香水有毒》,並獲評年度冠軍。

更令馬東偉始料不及的是,《香水有毒》於2012年10月16日在鳳凰網娛樂頻道播出後,首日點擊量超30萬次,不足一周點擊量超200萬次,各大網站紛紛轉載。隨後,該片一口氣獲得鳳凰網2012年度最佳影片、首屆濱海國際微電影節最高獎項「筆牧夫」金像獎、第二屆中國(北京)國際微電影節「金羽翼」獎、上海國際電影節微電影單元最佳影片提名等大獎。

恰是風華正茂,他願與文學為伴一路同行

「在文學的道路上蹣跚而行了20年。盤點這20年的收穫,最寶貴的是得到了南陽文壇老一輩作家的認可和鼓勵,結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文友。能在最美的年華和最喜歡的人在一起,夫復何求?」馬東偉說,真正的作家是用生命去寫作,他願與文學為伴一路同行。

真水無香,可以長品;道隱無名,是為常道。馬東偉認為,太拘泥於生活的桎梏,心靈就難以舒展。如何安放疲憊的靈魂?文學,不失為一種選擇。「問我何所有,山中惟白雲。只堪自怡悅,不堪持贈君。」「儘管在這個非抒情時代文學成為小眾閱讀,我仍會無怨無悔地走下去。感謝一直鼓勵和支持我寫作的老師、朋友們,是他們幫助我找到了和這個世界對話的最好方式。」

一位文學前輩曾說過:寫作是為靈魂尋找詩意的棲息之所。它沒有捷徑可循,把文學當情人來對待,肯定能寫出好作品。我們祝願馬東偉,寫出更好、更多的作品。(記者 張 燕) 來源:南陽晚報

相關焦點

  • 「讓詩意漫過靈魂」,這場沙龍承包了許多人半生的感動
    9月24日下午3點,由《椰城》雜誌社主辦,海南心發現和東方·天瀾滙承辦的「讓詩意漫過靈魂」椰城詩音朗誦沙龍,在東方·天瀾匯如期舉行。二十六小的小朋友們二十六小的小朋友一首《將進酒》拉開了活動的序幕。「讓詩意漫過靈魂」椰城詩音朗誦沙龍現場,有海南著名作家、詩人,有專業的表演藝術家,有大學的教授,有旗袍文化大使,有多棲的文藝愛好者,也有熱愛詩歌的學子。正如嘉賓所言:「詩是你坐在這,它就是平等,歡喜,是誰也奪不去的遠方。」
  • 從當代生活現場尋找詩意
    【雕刻民族奮進靈魂 銘記時代前行步伐——二〇一九我們的文藝·文學篇】從當代生活現場尋找詩意——2019年文學現場的個人觀察  作者:梁鴻鷹(文藝報總編輯、文學評論家)
  • 東北青年作家怎麼寫東北?(文末有贈書)
    當他們集中化的敘事主題與美學風格不斷被標記出來,讀者特別是文學批評家對這一青年作家群體投入更多的關注和期待。在他們筆下,有人看到「東北」,有人讀出「先鋒」,而很多與作家同時代的人,則欣喜於遇見了小說裡的「父輩」,尋找到了再次理解那一代人的路徑。
  • 合肥霸都書局首秀 作家趙焰暢談徽州詩意美學
    知名作家趙焰做客書局,暢談分享徽州詩意美學。「藝術介入生活在地創生文化對談」活動是霸都書局開展的一檔人文計劃,旨在通過系列文化人物的對談,試圖去尋找屬於當代青年對於區域文化的新視角,並邀約青年力量積極實踐介入,實現守正與創新。
  • 河南作協扶持重點作品,「文鼎中原」「青年作家文叢」發布
    座談會現場,邵麗、馬達、喬葉、李靜宜、單佔生等領導和嘉賓,為河南省作協重點作品扶持的成果——「文鼎中原」和「青年作家文叢」兩套叢書揭幕。「青年作家文叢」項目資助我省15位青年作家(1975年以後出後)的15部作品,題材包括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小小說、詩歌、文學評論等。
  • 生活,需要詩意的棲息
    而王國維,又稱靜安先生最大的貢獻,就是為我們留下了一部經典傳世之作《人間詞話》。作為近代首屈一指的文學批評著作,它對業界和後世的影響可謂深遠曠達。為世人留下了一個無法破解的謎團,1927年的6月的那一天,註定成為了一個永遠悲痛的日子。《人間詞話》裡對後世影響最大的論斷就是王國維提出的三境界,他認為人生成大事業,大學問必須經過三重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從當代生活現場尋找詩意-光明日報-光明網
    為新中國70年慶生,用自己最深情、最感人、最詩意的文字,為中國人和可愛祖國禮讚,為人民的奮鬥鼓與呼,是2019年文學創作中最鮮明的旋律,當代作家將自己的熱情化為禮讚和謳歌,書寫出難忘的文學篇章。一大批優秀作品,從當代生活最具體、最鮮活的發展中尋找詩意和主題,書寫火辣的生活現場,書寫小康社會建設過程中人們付出的辛勞、智慧與熱情。
  • 呂樂匯集作家天團,為我們尋找人間真愛——《小說》
    這個問題有趣多了今天推薦的這部作品有這樣的結構前半部分看起來像紀錄片,突然播放電影的話,一個故事就會娓娓道來就在我們沉浸其中的時候,談話突然中斷,回到了嚴肅記錄的主線這個作品是大部分人都可能沒有聽到,他可以說是非常先驅性的電影類型「小說」是該電影的題目,作家們將以「詩是什麼」為主題歡聚一堂聽著聽著,會議策劃者遇到了自己的舊愛會議結束後,兩人的舊日戀人正準備尋回舊夢一切看起來都是一帆風順的
  •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三門峽採風專稿:學召公精神,做文學天鵝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三門峽採風專稿學召公精神,做文學天鵝——祝賀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三門峽採風創作之行圓滿成功!12月11日,吳啟民老師為採風團舉行了熱鬧非凡的招待晚宴,並向大家介紹修建甘棠苑和弘揚召公文化的初心;隨後,所有人員一起觀看了甘棠苑和召公文化相關紀錄片。著名作家、知青作家學會主席孟翔勇老師和青年作家網總編輯汪家弘老師代表採風團向吳啟民老師致謝,並鼓勵大家對積極挖掘召公精神,弘揚甘棠文化,創作出具有時代影響力的文學作品。
  • 亭臺樓閣,詩意的棲息
    中國的傳統建築, 無論宮殿還是茅廬, 水榭或是閣樓, 都講究天人合一、精雕細琢, 身處其中,仿佛詩意的棲居
  • 80後作家為鄉村小人物立傳,記錄被時代遺忘的個體
    80後的青年作家中,魏思孝是為數不多對寫作方向有清晰認知的一個。小說《都是人民群眾》是他「為小人物立傳」的成果。倘若我們要從文學中尋找真實,那麼魏思孝的寫作,無論從「小鎮」到「鄉村」都是在找尋這種真實。將其稱之為「貼地飛行」,再合適不過。小說分為四個部分。
  • 為靈魂,留一個安靜的角落
    為靈魂,留一個安靜的角落 當清晨的陽光灑進房間, 當涼爽的晚風吹動窗簾, 在家裡,一處安靜的角落, 就足以讓靈魂棲息
  • 「新東北作家群」:80後作家在開啟新的文學格局
    隨後,經由《收穫》《作家》《小說月報》等純文學刊物的肯定,逐漸以「新東北作家群」的姿態為人熟知。當他們集中化的敘事主題與美學風格不斷被標記出來,讀者特別是文學批評家對這一青年作家群體投入更多的關注和期待。在他們筆下,有人看到「東北」,有人讀出「先鋒」,而很多與作家同時代的人,則欣喜於遇見了小說裡的「父輩」,尋找到了再次理解那一代人的路徑。
  • 詩意人生,寫意玉雕
    不懼漸行漸遠的時光,不懼歲月的沉浮變遷,反而愈發堅強,愈發美好,無聲無息裡為你珍藏一段記憶。德國作家海德格爾曾說過:"人生的本質是詩意的,人應該詩意地棲息在大地上"。我們應當去感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怡然自得,從容淡定;或像三毛那樣,來一場世界之旅,也許是穿越撒哈拉,也許是穿越大西洋,管它大漠、海洋還是人間天堂。
  •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沈小寧:流浪者文學歌,文學使命,作家徵程
    就這樣,少兒作家文山基地閱讀寫作中心誕生了。轉眼間,十周年了,三百名新學員參加學習,三十名學員的作品發表於州內外報刊上,十名學員加入了中國少年作家班。在這個邊境地區,我只想為這裡的少兒作出力所能及情,為這裡的文學作出微薄力,體現自身一丁點價值,散發自身一丁點光熱。
  • ...人傑地靈甘棠苑,召公精神耀九州(文/ 韓湘生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
    報導優秀作家,出版優秀作品  青年作家網:用文學點亮夢想  全新的文學IP孵化平臺  網址:www.qnzj365.com  ◆籤約作家與文學會員投稿郵箱:  籤約作家:qingnianzuojia@163.com
  • 原南陽市人大副主任、著名作家秦俊觀看南陽羲之堂
    上圖:原南陽市人大副主任、著名作家秦俊(中)觀看南陽羲之堂4月7日(農曆三月三)上午,
  • 「2019名人堂·年度十大作家」榜單出爐
    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靈魂的質量。紙質書和電子屏幕閱讀,都有著大量的讀者,多樣媒介融合共存。實體書店走過此前受到網店衝擊的適應調整期,開始找到新的發展路子。閱讀與寫作密不可分。多媒體平臺的便利,也讓大批有著表達藝術才華和寫作夢想的人,從社會各個階層、各行各業走到文學創作的道路上來。青年作家隊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發展壯大。當下青年作家的優點是明顯的。
  •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專訪‖佟惠軍:穿越時空的碎碎念
    報導優秀作家,出版優秀作品 青年作家網:用文學點亮夢想 全新的文學IP孵化平臺 佟惠軍:穿越時空的碎碎念
  • 那一棵甘棠樹——與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創作採風團一起走進甘棠院
    我們組團而來,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創作採風團以及中國知青作家杯十佳文學作品獲獎者一行32人在甘棠院的主人吳啟民先生的引領下走進甘棠院——召公祠遺址。吳老自稱是一個種樹的人。這是一種多麼謙卑多麼儒雅而又多麼散淡的人生境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