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下午,由南陽青年作家馬東偉編劇的微電影《特殊的直播》,在百度、騰訊、優酷、愛奇藝等視頻網站同時上線。這是自今年7月他編劇的微電影《承諾》登陸各大視頻平臺之後,馬東偉的又一最新力作。馬東偉痴迷文學,四十出頭的他至今已在文學創作的道路上跋涉了20年,小說、詩歌、散文、劇本,他均有涉獵,也收穫頗豐。在他眼裡,寫作,就是為靈魂尋找詩意的棲息。
在文學天地裡,他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春天
馬東偉在工廠上班,工作性質看上去和文學一點也不沾邊,但他酷愛讀書,熱愛寫作,內心始終有一個「作家夢」。一下班,他就躲在書房裡大量閱讀名著,嘗試文學創作。20年來,他筆耕不輟,從詩歌、散文寫起,繼而寫小說、劇本,代表作有小說集《優美弧線》《尋找英雄》,電視劇《罌粟花》,微電影《香水有毒》《蹭飯》等。
他待文學如初戀,文學也深情擁抱著他:2001年,他的詩歌《獨行》獲全國「八喜杯」詩歌大賽優秀獎;2005年,小說《三個老兵的同一場戰爭》獲南陽市第三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青年獎;2006年,結集出版小說集《優美弧線》,並於2008年獲得南陽市第四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三等獎;2008年,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本《罌粟花》被南陽電視臺《草廬故事》欄目選中拍攝播出;2010年,散文《一九七五年的雨》獲全國散文作家論壇徵文大賽二等獎;2012年,小說《香水》獲南陽市第五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三等獎。目前,他是南陽市文聯首屆「文化南陽寫作計劃」中短篇小說籤約作家。
微電影風行時,他用作品徵服讀者和觀眾
2012年,微電影開始風靡全國。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是鳳凰網首開微電影的先河,而馬東偉也正是最早「吃螃蟹」的人。那年3月,他無意中得知鳳凰網面向全國徵集微電影劇本,優秀的將拍成微電影,月度、年度冠軍還可獲得豐厚獎金。他想到了自己以前創作的短篇小說《香水》,覺得符合徵集活動的要求,於是把它改成了1900字的劇本,投給了大賽。沒想到《香水》劇本竟然一舉獲得了月度(4月)冠軍。5月,《香水》被國內著名影視製作集團拍成了微電影《香水有毒》,並獲評年度冠軍。
更令馬東偉始料不及的是,《香水有毒》於2012年10月16日在鳳凰網娛樂頻道播出後,首日點擊量超30萬次,不足一周點擊量超200萬次,各大網站紛紛轉載。隨後,該片一口氣獲得鳳凰網2012年度最佳影片、首屆濱海國際微電影節最高獎項「筆牧夫」金像獎、第二屆中國(北京)國際微電影節「金羽翼」獎、上海國際電影節微電影單元最佳影片提名等大獎。
恰是風華正茂,他願與文學為伴一路同行
「在文學的道路上蹣跚而行了20年。盤點這20年的收穫,最寶貴的是得到了南陽文壇老一輩作家的認可和鼓勵,結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文友。能在最美的年華和最喜歡的人在一起,夫復何求?」馬東偉說,真正的作家是用生命去寫作,他願與文學為伴一路同行。
真水無香,可以長品;道隱無名,是為常道。馬東偉認為,太拘泥於生活的桎梏,心靈就難以舒展。如何安放疲憊的靈魂?文學,不失為一種選擇。「問我何所有,山中惟白雲。只堪自怡悅,不堪持贈君。」「儘管在這個非抒情時代文學成為小眾閱讀,我仍會無怨無悔地走下去。感謝一直鼓勵和支持我寫作的老師、朋友們,是他們幫助我找到了和這個世界對話的最好方式。」
一位文學前輩曾說過:寫作是為靈魂尋找詩意的棲息之所。它沒有捷徑可循,把文學當情人來對待,肯定能寫出好作品。我們祝願馬東偉,寫出更好、更多的作品。(記者 張 燕) 來源:南陽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