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今天下午沒有課的教師,掃描群裡發布的二維碼,於下午14:00—17:00,用手機登錄參與成都市名校長論壇——走進李蓓名校長工作室線上交流活動」。
4月23日,一則線上學習交流的通知發布在安嶽縣安農九義校教師工作群。據安農九義校校長劉建君介紹,由於是在疫情期間,本次線上學習沒有集中組織,讓教師在分散的辦公室參與。為了保證學習效果,學校還安排教師把自己學習參與論壇的截圖發給指定的人員統計存檔。
【4月23日,嶽陽鎮小學校長匡宗俊線上參加成都市名校長論壇】
據介紹,安農九義校與成都市武侯區科技園小學自2018年結對以來,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加強與科技園小學進行教育教學交流,整合利用該校智慧校園和未來學校建設中的優質資源,提升師生的信息化素養,挖掘學生潛力,激發學生創造力。
據安嶽縣教育和體育局相關人員介紹,這次成都市教育局舉辦的以「教育未來式:疫情當下與之後的學校變革與作為」為主題的「成都市名校長論壇——走進李蓓名校長工作室」雲端主題研討會,邀請到北京、重慶、成都、雅安四地的專家校長共同參與,採用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研討模式進行全網直播。為有效提高學習交流效果,該會議設置了成都市內的與市外的觀看通道,極大地方便安嶽縣教育系統幹部和教師學習。據統計,全縣近2000餘名學校幹部及教師參加此次線上雲端主題研討會。
【4月2日,嶽陽鎮小學教師羅丹丹參加成都市科技園小學防疫知識線上培訓。】
據了解,安嶽教育在原成資教育同城化的基礎上,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疫情期間,交流從未間斷過,線上的交流更促進了大家相互了解、相互支持。
疫情無情,阻隔了交通,延緩了教育教學的腳步,但面對困境,成資教育同城聯盟學校沒有中斷交流,依然利用網絡平臺,積極加強聯繫,互動交流,續寫教育情懷新詩篇。
2月15日,川大附小分校利用網絡平臺開展防疫期間特殊教師會。嶽陽鎮小學接到邀請後,積極組織領導和教師收看網絡視頻會議。3月12日,安嶽縣嶽陽鎮小學80餘名教師通過騰訊會議平臺,聆聽了由成都市科技園小學組織的一堂精彩講座。培訓會主題為「聆聽智慧聲音 踐行芯心相印」。此外,嶽陽鎮小學也及時向結盟學校分享學校開發的生活實踐課程等資源。
除成都外,安嶽教育部門與重慶的教育部門對接也在進一步加強中,安嶽縣教育和體育局與潼南方面的互相交流也在逐步增加,疫情期間學習重慶市潼南區教育委員會在進一步規範教育系統人員調配工作的方面的先進經驗,向潼南分享了我縣復學前,疫情防控物資採購方式以及安嶽縣名師工作室籌建工作方面的內容。
【3月12日,嶽陽鎮小學教師劉小梅聆聽成都市科技園小學組織的防疫期間教師生活工作專家指導。】
安嶽縣委教育工委書記、安嶽縣教育和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遊軍在「大足區赴安嶽縣開展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調研」工作交流會上介紹,自開展區域合作以來,安嶽教育教學工作得到了大足區教委的大力支持,兩地交流合作效果明顯。初步建立了兩地職業技術學校招生互動機制,搭建了安嶽中職學生成才平臺。
大足區職教中心和安嶽縣職教中心實現了在對方指定區域招生,共同引導中職和普高畢業生報考大足和資陽境內職業院校。初步構建了職教聯盟共同體,助推安嶽職業教育發展。
2014年,安嶽縣職教中心與大足區職教中心開展校校合作,組織安嶽石刻工匠參加了「重慶石刻藝術專業技能大賽」;2015年1月,安嶽縣職教中心加入重慶市大足石刻職業教育集團,探索聯合設置石刻藝術專業;雙方多次互派人員就學校管理、專業建設、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等方面進行交流學習。初步建立了兩地學校交流共享機制,助力安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2014年以來,安嶽縣職教中心、石羊中學、雙龍街小學等40餘所中小學與大足職教中心、城南中學、海棠小學、昌都小學等10餘所學校開展了學校管理、教學研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教師專業成長等方面的合作交流,進一步提升了安嶽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水平。
安嶽教育系統將繼續加大開放辦學力度,緊盯成渝相關地區教育先進思想與先進理念,推動共建共享教師資源,推進校校、校企合作為重點合作內容,進一步達成合作共識,努力提升全縣基礎教育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促進兩地教育可持續發展,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安嶽縣召開的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工作會議指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對於推動西部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要求各相關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明確發展思路,以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危機感、緊迫感、責任感,快馬加鞭、搶抓機遇。
目前,安嶽縣已有24所學校與成都市武侯區、邛崍市以及潼南區學校結對合作。
記者:謝宗兵
信息來源:安嶽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