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有清音——山水畫的「音樂性」表達

2020-12-22 文旅中國

「山水清音」中國畫作品展是國家大劇院與北京畫院合作,聚焦當代山水畫創作的專題系列展覽。從2016年開始,每兩年舉辦一次,今年已是第三屆。回首三屆展覽的策劃與舉辦過程,圍繞著「山水清音」四個字,策展團隊做了多方面多層次的討論與研究:既要展示以北京畫院畫家為代表當代山水畫創作面貌一隅,還要凸顯在國家大劇院舉辦此展覽的特殊性,更不能脫離中國山水畫本身建造空中樓閣,三次展覽均聚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時代、新方式表達,不僅展示出了畫家們守正創新、筆耕不輟的豐富成果,也將兩個機構的文化內涵與氣質契合於展覽中。

展覽策劃的出發點是在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這對姊妹藝術之間尋求一種具有「通感」意味的契合點。山水畫作為中國獨有的藝術形式,凝聚了中華文化天人合一的智慧,體現了藝術家們追慕高遠、寄情山水的思想觀念。在歷次展覽中,策展團隊在貫通無聲的「山水」與「有聲」的音,賦予無聲的畫以音樂美的韻味,尤其是將中國山水畫,這種歷史悠久且獨特的藝術形式在「山水清音」的語境下加以表達方面,做了大量的思考與討論,並通過實踐逐漸梳理摸索出策展思路。

中國山水畫的美學意蘊,在筆墨、情趣和意境之外,還有一種獨特的「音樂性」。這體現在畫面的主題內容上,也表現在畫家對「有聲畫,無聲詩」之「聲畫」情趣的追求。比如徐衛國的作品色澤舒雅,意境幽深,在他筆下,山峰、溪流、蒼松、小橋,每一筆無不清清楚楚,點染拿捏處處留心,使觀者極易被帶入畫中,身臨其境。每每立於畫前,似乎都能聽到一曲由唧唧鳥鳴、淙淙溪水、簌簌松濤組成的大自然交響……山水畫的音樂美,還因描繪對象的不同而顯現出情趣和意境的不同。如果說徐衛國描繪的大山大河是一區曲氣勢磅礴的交響樂,那麼,郭寶君本次展覽中的「蘇州園林」「皖南寫生」和「居隱圖」三個系列,則著重表現秀美的南方景致,畫面傳遞的「音樂性」更加婉轉悠揚。郭寶君的作品以粉牆灰瓦、假山、太湖石、水榭涼亭等園林局部景觀作為自己的落腳點,樹木掩映下的房屋若隱若現,太湖石與湖水相映成趣。

音樂,這一表演藝術可以通過聽覺觸發人們無盡的想像,從而被具體化、圖像化;而繪畫,這一視覺藝術可以將表演藝術轉化為相對具象的畫面,從而被人們的視覺所感知。縱觀我國繪畫史,畫面主題與歌舞、音樂相關的題材不勝枚舉,例如高士古琴圖像,便是常見主題之一。元代朱德潤繪有《松下鳴琴圖》,畫面描繪三人悠然對坐於水畔蒼松之下,一人正在操琴,兩人凝神傾聽,不遠處有一漁夫似聞聲趕來。蒼松之下琴音嫋嫋,松濤陣陣伴流水潺潺,把文人的逸興演繹得淋漓盡致。畫家牛朝是位古琴藝術的愛好者,他不僅自己會彈琴,也在自己的作品中繪製了大量古琴相關的圖像。他的琴畫系列作品取材古琴外形,就形行畫,將古琴的意境與山水畫結合起來,創作出具有特殊美感的琴畫。此外,他還創作了如《攜琴訪友》《幽澗對琴》《雪霽閒琴》等古琴題材的山水畫作品,畫面清麗脫俗,透著一種空靈疏淡的意境。

針對畫家作品與「音樂性」關聯的不同特性,我們在展覽的視覺效果、聽覺效果兩個方面進行了策劃和布置,讓展覽更具觀賞性,更加契合「山水清音」的展覽主題。在莊小雷展覽版塊,我們將他欣賞音樂、外出寫生的現場畫面做成視頻在展廳播放,呈現他對於古典音樂的如痴如醉和對山水畫創作一絲不苟的狀態。在展廳內還設置了兩處小型景觀,一處側重山水景觀,以將山水的輪廓噴繪在紗幔上懸掛在展廳內,紗幔下方鋪設白沙石,並點綴幾塊雪浪石,以形取意。通透的紗幔不會對展線造成完全的阻擋,而是營造一種若隱若現的視覺效果。另一處側重園林景觀,由木條拼成隔斷,中間留一圓形空白,此處擺設小型觀賞石,石頭後方設有翠竹。兩處景觀一指自然之景,二塑人造之景,比喻「造化」與「心源」是山水畫創作的兩大要素,畫家探索於其間,努力開拓山水畫音樂美之佳境。此外,在互不幹擾的前提下,為空間配置不同的環境音樂,或播放古樸典雅的古琴曲,或讓蟬鳴鳥啼、流水潺潺、風吹樹葉、落雨滴答的大自然之聲環繞在展廳中。在觀賞展覽時,一首松沉曠遠的古琴曲會把觀眾的思緒帶入畫境之中,引起他們的追遠之思;或讓他們產生宛如置身於山河碧野之感,飄渺入境,回味悠長。展廳的視頻、景觀與音樂意在營造典雅和諧、和平泰然的氣象,讓人雪躁靜心,收穫內心的祥和喜樂。

(作者系國家大劇院副研究員)

責編:楊曉君

相關焦點

  • 每天學點國學: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原文】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巖穴無結構,丘中有鳴琴。白雲停陰岡,丹葩曜陽林。石泉漱瓊瑤,纖鱗或浮沉。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鑑賞】何必要絲竹奏出的精美音樂,山水流動間發出的清響更為動人。詩人將絲竹的喧囂嘈雜與山水之音的清泠悅耳作比較,高下立判,泉水漱石,清越自然的聲響更為和諧動聽,必不可少。這句詩中詩人直陳己見,語言自然樸素,不事雕琢,表達了自己不尚浮華、崇尚自然的審美、趣味。詩人傾向於回歸自然,聆聽山水清音,對富貴的絲竹之音並不讚賞,進一步表明了自己想要遠離塵世喧囂嘈雜,脫離現實的願望,以及對於隱逸生活的嚮往,表達了詩人高潔的情志。
  • 南陽市第五完全學校高中部:靜心育人,山水清音
    近日,南陽市第五完全學校高中部全體班主任齊聚一堂,召開第二期「山水清音」班主任論壇。會議由學生發展中心王旭峰主任主持,級部主任王璇和張鳳英出席會議。班主任們就班級管理和學生發展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會上,學生發展中心主任王旭峰迴顧了 「山水清音」班主任論壇開展的實際成效,強調了班主任團隊建設中學習交流的重要意義。要求全體班主任要發揚五全「崇德立志,求實擔當」的校訓精神,把班級管理和學生發展作為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
  • 談談中國山水畫意境的表達
    山水畫創作追求的是一種「丘園養素」的繪畫意象,畫家通過創作具有獨立風格的山水畫作品傳達其對山水物象精神的感悟,繪畫作品是一種衝淡具體時間觀念的、純粹的自然物象本質精神特徵的藝術形象表達,也就是繪畫意境的表達。
  • 寄情於山水之間——精品山水畫折射人生感悟
    提筆繪山水,抒情天地間。山水畫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的最愛,是畫家對大自然景色的讚美,也是對人生感悟的一種刻畫。古語有云:江山美如畫,人生苦無涯。這大好的河山與柴米油鹽的生活一對比,往往能折射出許多對人生的感悟與體會。今天與大家分享幾幅精品山水畫,一起來品讀畫中的人生感悟吧。
  • 山水畫究竟畫的什麼?山水要有筆墨情,畫山水要通曉山水之性情
    山水畫究竟畫的什麼?山水要有筆墨情,畫山水要通曉山水之性情文/文涓單純從名字上看,山水畫中的主體其實是山水之景,但是中國傳統的山水畫卻對畫中的景致有著很高的要求,並不是眼中所見的山水之景,而是一種情景交融的載體。山水不出筆墨情,想要將山水畫好,除去筆墨勾勒出真實景象之外,也要將個人對於山水畫的思考融入,通過對山水的透徹理解,從山水中感知樂趣。
  • 滿家山水:畫家滿維起的青綠山水畫作品
    縱觀滿維起的山水畫藝術,其藝術語言質樸、平素,他的畫作中充溢著健康、活潑、明朗、親切、怡人的氣息,這種氣息不僅是中國畫美學精神的集中體現,更是人類最希冀的理想的生命狀態,即天人合一的境界。因為他不僅在青綠山水領域進行了獨具匠心的探索與創造,還在景致、空間、筆墨與複色等方面構建起了新的視覺表達形式。滿維起的滿家山水以其鮮明的筆墨語言獨步當代畫壇,成為當代新青綠山水畫家的傑出代表。
  • 樹寫神元  山水之道——著名山水畫大家大土三陽
    可以說,山水畫中樹 木的表現已超出山體雲水的境界表達,而成為中國山水畫造境的最重要元素。而用生動自然的 樹木形態來表達自然之境,也即寓中國山水畫之意境遂成為歷來中國傑出畫家們的終極追求。
  • 客廳掛山水畫有什麼好處 哪些山水畫旺風水
    很多人在裝飾的時候 ,都喜歡在客廳掛一些山水字畫裝飾,客廳掛山水畫有什麼好處?那麼客廳有哪些山水畫比較旺風水?就讓我來告訴大家吧!山管人丁,水管財。山水畫中的水寓意著財源廣進,流動的水更是財源廣進得好預兆;山則是靠山的寓意,「靠山鎮宅,基業永固」,不管是日常生活中還是事業上,都會遇到靠山、貴人之類的機遇,幫助自己仕途平穩。
  • 平涼市女書畫家協會主席侯小平山水畫在平涼首屆中國山水畫展出
    平涼市女書畫家協會主席侯小平《山水》畫在「境生心象」——平涼首屆中國山水畫展出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傳統山水畫不僅是藝術的表達,更是胸懷的抒發,是中國文人畫的精髓。本次展覽以「境生心象」為主題,是將自然形象轉化為心象的一次全新的筆墨詮釋,匯集了近年來平涼優秀的山水畫作品90餘件,這些作品題材豐富、主題鮮明、手法多樣、風格獨特,體現了平涼畫家比較紮實的筆墨功底和傳統技法以及創新理念,透過一幅幅作品,能夠感受到平涼畫家繼承傳統、守正創新的藝術追求,較全面地展現了平涼當前中國山水畫創作的新氣象。
  • 正大氣象,心爐鑄造一一論劉海博的山水畫創作
    2018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賈又福山水畫高級研究班,師承當代中國山水畫藝術大師、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賈又福先生。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山東省國畫院理事、山東省工筆畫學會理事、威海市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威海市工筆畫學會副會長、威海市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委會副主任。作品多次參加中國美協主辦的全國美展並獲獎。
  • 山水畫的人文意蘊
    縱觀中國歷代的山水畫,可以清晰地看出其中一直貫穿這樣的特點,那就是山水畫是中國人對自己家園的寫照,是心靈美好感情的呈現,是愛國愛家思想的藝術表達。山水畫大師李可染一生以描繪祖國大好河山為使命,對山水畫的這一特點有深刻的體察,他無限深情地評價山水畫:「山水畫是對祖國、對家鄉的歌頌——江山如此多嬌,中國人的江山、河山一詞都是代表祖國的意思。……中國的自然環境很好,山水是美的,值得歌頌。
  • 當代山水畫|陳瑞,一個特立獨行的山水畫家,筆觸清晰而雅致!
    陳端用青綠工筆山水畫的技法來畫城市中的家,那畫面中城市人所居住與生活、哭或者笑、聚而又散、放蕩或者端莊的地方也因與「山水」有關係,而被蒙上了一層薄紗。這層帶著「山水」涼氣卻隱約露出一些肉色的薄紗照出了都市人的矛盾和尷尬——分明在都市中卻總是心猿意馬,想逃離這鋼筋水泥的 或文人地表白去對山水的迷戀;明明想躺在椅子裡臥遊一番景物,人卻躲得遠遠的,以至於觀眾要在那留下的杯杯盞盞、花花草草上去嗅嗅人的氣味,才知道他是臥遊的。
  • 美術研究|論五彩彰施的「重彩」山水,淡雅的「水墨為上」山水畫
    摘要:縱觀華夏5000年歷史,中國山水畫集天地之大美反映了宇宙物質世界,體現了人的精神風貌,實現了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早期,色彩的面貌是中國山水畫的本質形式,在山水畫的創作中其色彩表現形式主要包括「色」與「墨」兩種。中國山水畫的色彩呈現代表了一種獨特的審美形式。
  • 被鳩山由紀夫收藏的山水田園畫——林敦席詩情山水畫藝術
    簡單的四句話足以帶人步入古香古韻的詩境中,青山、綠樹、小橋、流水、炊煙、晨霧的禪境四溢讓畫面顯得更為的深邃有意境。這就是"詩情山水畫"給人的一種無限迷戀的魅力,流連忘返,駐足畫前,身臨畫外,情在畫中。如果說這就是藝術給我們身心的淨化,更是藝術家給我們營造的意境。讓人忘卻城市的喧囂,忘卻繁雜的世俗,忘卻煩惱的現實,行走於重塑自我的心境。這既是生活的點綴也是藝術的真諦。
  • 聚寶盆山水畫有何寓意?這裡是滿滿的乾貨
    聚寶盆山水畫,顧名思義就是有招福納財寓意的山水畫。聚寶盆山水畫的構成元素只要以山、水、船為主,在風水布局中一般是三面環山,將水匯聚成潭,中間布局船隻,形成金元寶的形狀,寓意聚寶盆。在其他象徵元素方面的布局一般是前有財路,後有靠山;左有招財樹,右有擋災樹;財源滾滾;紅日當頭,象徵鴻運當頭。在山水畫中,聚寶盆山水畫是一種寓意很好的山水畫裝飾題材,因為聚寶盆山水畫具有很好的招財納福的寓意,被廣泛的運用與辦公室、客廳等地。
  • 山高路遠——王生義山水畫作品集
    歷任河北省山水畫研究會副會長、河北省美協理事、石家莊市美協副主席。長期以來,王生義從事山水畫創作,堅持在傳統的基礎上,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現代意識。幾十年來深入太行山區。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努力,他的山水畫創作已經形成了具有濃厚的北方山川氣概和鮮明時代特色的獨特藝術風格。他的美術作品先後十次入選由中國美協舉辦的美展(一次獲獎)。
  • 專訪|顧平:境由象生,逍遙山水——人物山水畫的倡導者
    對我而言,就是將表達對象轉化成自己的藝術語言,形成自身的藝術境象。顧平《逍遙山水圖》 136×68cm 2017年藝術家的創作要有感而發,作品只有先打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逍遙山水」是人物山水畫,是我提出的一種繪畫形式,也是我創作的理念和宗旨。首先「逍遙」是指人的精神上的自由,出自於莊子的《逍遙遊》。
  • 山水懷抱|著名山水畫家石峰作品鑑賞
    《錦繡圖》紙本設色68cm×35cm 2019年 實際上,郭熙不僅在圖式上設定了山水畫的「有體」的應用,在山水精神與審美上,也融合了儒道兩家思想精髓,提出了以「有體」看山水的審美維度,提出了「林泉之心」的哲學思考。
  • 書法欣賞|啟功大師《山水清音》田英章先生《謙光受益》等三幅書法...
    看看下邊啟功先生《山水清音》這幅作品,是不是有點「陽春白雪」的感覺了?啟功大師行楷書法《山水清音》認認真真地欣賞昨日發布的田英章先生親筆示範的《讀書閱世知古觀今》的新筆示範,時不時就讓人停下視頻來去練一練。
  • 他給山水一點「顏色」,中國美術館開幕牛克誠山水畫作品展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2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中國美術館學術邀請系列展:景·色——牛克誠山水畫作品展」,今天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覽以「景·色」為題,展出牛克誠作品近50件(套),展現他10年來的山水探索,綜括出牛克誠山水作品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