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中國人造肉企業「星期零STARFIELD」已於近日完成數千萬元融資,投資方包括經緯中國、愉悅資本、以及美國知名植物基投資機構 New Crop Capital。根據公開披露的信息,星期零STARFIELD也是目前國內融資金額最高的人造肉創企。星期零STARFIELD創始人Kiki告訴36氪,資金將用於產品研發、市場拓展、供應鏈夯實等方面。
星期零STARFIELD成立於 2019 年。創始人 Kiki 認為,隨著消費者追求健康,並想親身踐行環境保護、動物保護等理念,「植物基飲食」在全球迅速盛行開。而國內市場其實十分缺少相關產品,星期零STARFIELD希望從人造肉開始,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健康、好吃的植物基食品。
星期零研發的人造肉也稱植物肉,以大豆為主要原料,提取出分離蛋白,經過加熱、擠壓、冷卻、定型等步驟,製作出具有真肉結構的纖維狀蛋白,再運用分子感官技術破解風味物質間的相互作用,最後形成色、香、味與真肉媲美的人造肉。
Kiki 介紹到,星期零STARFIELD的人造肉產品上市剛過半年,已經迭代三次。
從外觀來看,星期零的植物肉肉餡、肉餅產品與動物肉製成的肉餡、肉餅無異,具備真肉的血色,也能極高地還原口味與口感。從口味來看,市面上的植物蛋白肉為了模擬動物肉,往往會添加大量香精,而星期零的 2.0 版本人造肉沒有添加任何香精,產品風味來自天然植物的風味前體化合物;即將上市的 3.0 產品則通過解析肉類脂肪酸的構成,首創性地使用了植物脂肪酸定向氧化技術,使產品釋放出肉類的獨特香氣。此外,國外產品為了模擬真肉的血色,會使用大豆血紅素,但這種血紅素自然提取的成本過高,需要使用轉基因技術編輯酵母來量產。星期零人造肉的血色則採自一個名叫紅甜菜的植物,沒有涉及到轉基因工程。針對大眾關心的安全性問題,星期零方面表示,只要注意營養搭配、合理攝入,植物基飲食不會帶來營養不良,長期以來在全球各地都有許多堅持純素食的人群。而作為植物基食品,人造肉利用合成技術保證產品營養素充足,同時星期零也在持續進行營養、吸收方面的技術儲備。星期零目前擁有一項發明專利(一種從海藻中提取親糖蛋白的方法),並且已提交了人造肉 2.0 風味配方的專利申請。
Kiki 強調到,技術和市場將共同為品牌構建壁壘,兩方面的投入都必不可少。星期零STARFIELD已經和北京工商大學、江南大學、深圳大學建立了科研合作夥伴關係,這些院校都是在國內替代肉研究領域裡領先的學術機構。相關實驗室和科研課題都在加速推進,為星期零的產品研發提供技術儲備。
目前,星期零的 2.0 版本人造肉已經面市,3.0 版本則計劃下半年推出。生產方面,星期零擁有五條人造肉生產線,年產量可達 20000 噸,生產全流程均採取自有方案。同時,在大宗採購的條件下,星期零目前的產品生產成本介於豬肉和牛肉之間,在推向市場時不會太受價格制約。
對於人造肉,大眾正處於陌生又好奇的狀態,市場上也有企業推出相關產品,但最終的實際銷量卻並不如聲量。Kiki 表示,在打開市場的過程中,星期零格外重視與餐飲、食品、零售等企業合作,共同推出產品並降低消費者的嘗試門檻。
2019 年,星期零植物肉產品上市後,首先與茶飲品牌奈雪合作,在奈雪全國旗艦店夢工廠上線了Starfield-未來漢堡、Starfield-綠星漢堡和Starfield-墨西哥肉沫卷,產品上市不到一個小時已被搶購一空,這也驗證了消費者對人造肉產品的歡迎。
12 月底,星期零還聯合眾多知名餐飲品牌發起了「未來停泊站」的品牌嘉年華活動,是國內迄今為止首個以植物肉為主食的展會。同時,星期零還推出了「星期零聯盟餐企戰疫計劃」,邀約數十家知名餐飲品牌推出植物肉外賣產品。如今,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已經有部分餐廳開始逐步上線與星期零聯名合作的餐品,例如紅荔村、花廚、時時樂、新元素等;預計到四月份,全國將有數百家餐廳可以吃到星期零的植物肉合作餐品。
此外,如果不是受到疫情的影響,星期零與棒約翰聯名推出的「全國首款未來肉披薩」也已於 2020 年 2 月上市。棒約翰中國的新聞發言人表示:「這次的合作對我們雙方來說都具有戰略意義。棒約翰一直秉承「更好的餡料,更好的比薩」的理念,而星期零所生產的植物肉,是中國食品科技創新的代表,其安全性高、 易消化且對動物友好和環境副作用小等特點將成為叫好又叫賣的食材。4 月我們仍將重磅推出這款產品。」
除了與餐飲企業合作,星期零還正在推進與食品、零售等各類相關企業的合作。「聯名產品能夠讓星期零快速撬動更多渠道與消費者,對合作方來說,也可以為自己的粉絲提供健康、環保、好吃、有趣的新選擇」,Kiki 告訴36氪。中國的飲食文化相當豐富,人造肉可以出現在包子、餃子、拉麵等諸多產品中,接下來的端午節,星期零也將聯合享有江南粽子狀元美譽的中華老字號——諸老大推出人造肉粽子。
此外,接下來還將研發魚肉、雞肉、豬肉等更多類別,並開發不同場景的植物基食品,比如零食、常溫料理包等。在市場方面,星期零不僅與商家合作,也將上線電商平臺直接售賣植物肉,為消費者提供新的選擇。
根據美國植物基食品協會最新發布的報告,2019 年美國植物基食品零售額增長了 11%,市場規模達到 50 億美元。植物基肉製品也保持著 18% 的高增速,短短數年,市場規模已經成長到 9.39 億美元,已經佔據美國包裝肉零售額的 2%,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 等一系列企業受到市場和資本的密切關注。
在環保的重大命題之下,中國民眾們越來越關注食材來源。尤其是豬瘟、疫情野味等事件之後,食品安全問題必然更受重視,安全、營養、健康的食品具備極大發展潛力。Kiki 也表示,星期零的目標並不僅是模仿肉,而是為大眾消費者提供更好的蛋白質來源解決方案,未來除了人造肉,星期零也將繼續拓展產品品類、種類,植物基市場的可能性才剛剛開始。
關於投資邏輯
始終關注食品/飲品領域的愉悅資本繼瑞幸咖啡後,領投了星期零 Pre-A 輪融資。愉悅資本創始及執行合伙人劉二海表示:「民以食為天。運用創新的技術,以更高質量的食物改善中國人的餐桌結構,這是我們對「食品/飲品」根據地的理解。星期零的人造肉建立在紮實的研發基礎上,有更好的味道、口感和營養成分,吃飽、吃好、吃健康,在這個領域做了有成效的探索。」
經緯中國是中國一家領先的創業投資機構,在國內已投資了 600 多家初創企業,其中包括國內最大的在線外賣交易平臺之一餓了麼。作為公司的第一位投資人,經緯中國合伙人左凌燁表示:「替代蛋白的供給變革了人們傳統的消費方式,經緯非常看好替代蛋白在未來的潛力。星期零作為這個領域的領先企業,產品迭代速度快,所生產的植物肉在外觀和風味上,與真肉近乎一致。在當前中國肉類供應的缺口上,星期零作為世界人口大國的本土企業,在未來的發展中無疑擁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投資了 Beyond Meat 和全球 30 多家替代性蛋白質企業的植物基領軍投資機構 New Crop Capital(NCC)在中國市場投資了星期零,這是 NCC 在中國的第一筆投資。NCC 的創始人兼首席投資官 Chris Kerr 表示:「我們非常認真地關注中國植物基的發展。我們相信植物基作為肉類替代品在中國市場擁有巨大的潛力,我們希望為星期零未來的發展貢獻我們的國際植物基食品和行業專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