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術教科書」淺薄說權術——從缺乏文學性的官場小說《二號首長》大熱談起
為了將自己的心腹推上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的位置,省委書記在開會討論時,逐一讓省長、副書記先將他們的人選通過,然後像做交易般,再提出省委書記自己的人選,以獲全票通過。在書中,秘書這所謂「二號首長」眼裡的高級領導們均毫無原則,儘是在為自身利益玩弄權術、拉幫結夥……近期,描繪官場上的「處事哲學」,一本名叫《二號首長:當官是門技術活》(下簡稱《二號首長1》)的長篇小說躥紅網絡和書店。記者翻看後發現,此書文字平鋪直敘,殊無光彩,主要展示權術手段、宣揚厚黑學,堪稱「權術教科書」,對年少輕信的讀者既缺乏正面文學感染,更可能帶來價值觀的負面影響。
網絡熱捧成書大賣
《二號首長1》這樣開始:媒體人唐小舟在人生處於低谷時被調到省委書記身邊當秘書,一夜之間,身邊人紛紛變臉,諂媚討好有加。官場各色人等一一被展開鋪陳。該書章節名也都是所謂「官場」警句,如「稱呼領導,確實是個很大的學問」等。網絡連載,《二號首長1》短時間內點擊超過4000萬,出版成書後更是創下1個月加印6次的紀錄,屢屢登上暢銷小說排行榜寶座。去年9月,《二號首長2》趁熱打鐵追擊出版,並以「官場教科書」「即看即用」作為宣傳賣點。
立意淺薄敘事呆板
記者在閱讀此書後覺得,市場暢銷和一些讀者追捧,並不代表《二號首長》系列能夠在文學殿堂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事實上,評論界已有對其「文學貧血」和「立意淺薄」的評價。不少讀者表示,主人公唐小舟從一名被打壓的記者到省委機關處長、書記的秘書,從人生低谷走到權力高峰,內心活動幾乎沒有被細緻地刻畫。他的妻子嫌他是書呆子而紅杏出牆,然而丈夫當了書記秘書後,她的態度馬上從床上到桌上都九十度轉彎。除了利益考慮,妻子的情感、心理變化也沒有任何描寫。《二號首長》系列小說像缺乏真實性的紀實文本,一條直線順了下來,細節缺乏個性,對白也是平鋪直敘,小說中的所有人物像提線木偶般被「利益至上」這一唯一行動目標所牽動,這與活生生的人性規律相違背。
內容重複難見智慧
書評人李偉長認為,《二號首長》對展現官場那些規則樂此不疲,但並沒有寫透。「官場生存既然是技術活,就要求官員具備高智商、高情商來駕馭、發展。可惜《二號首長》僅滿足於表現那些官場或明或暗的規矩和伎倆,而難以看見政治智慧。」網名為「千年善水」的讀者撰文指出,《二號首長》相比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等文學名作,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其對官場遊戲的描寫、對微妙人性的把握、對矛盾衝突的處理,有的還不太準確和到位。公式化的重複、自我抄襲、相互抄襲,也是官場小說類型化的致命傷。有讀者表示,對熟讀官場小說的讀者來說,與近20年來的官場小說相比較,《二號首長》只不過把官場文學中說了很多次的東西,換一個新殼子再說了一遍,難以避免對官場規則透析的重複、對權力腐敗細節的重複、對官商勾結情節的重複、對權力鬥爭的重複,「不過姓名不同,地名不同,政治伎倆大同小異而已。」豆瓣網友「臨沂納蘭」還指出,《二號首長》不該加那麼多色情描寫,太生硬沒意思。
理應反思而非教唆
中國官場小說起源於清末民初的「黑幕小說」,以《官場現形記》為例,書中描寫的人物上至軍機大臣、總督巡撫,下至知縣典吏、管帶佐雜,構成一幅清末官僚沆瀣一氣的百醜圖。作者李伯元著筆之時,批判現實,譴責和諷刺之意世人皆悉。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國當代官場小說突然大量湧現,較有知名度的包括《國畫》《抉擇》《十面埋伏》《羊的門》《中國製造》《滄浪之水》等,這些作品高度關注現實,對權力密碼的深刻解讀、對迷失於官場的人性的細微體察,獲得了讀者、市場和評論界的關注。
但隨著官場小說熱潮掀起,其文學質量泥沙俱下,很多官場小說極盡虛構誇張之能事,移花接木張冠李戴,把色情、暴力和秘聞作為賣點,將權術提升到至高無上的地位。對此「怪現狀」,作家汪宛夫認為,官場小說要批判,更要提醒。要反腐,更要倡廉。「不是要讓人去看裡面的權謀,而是看到存在的問題,並且去改正。揭瘡疤固然解氣,但是去解決問題才需要真正的智慧和勇氣。」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白燁也認為,很多官場小說還是沒有走出摹寫現實的窠臼,只滿足於編造淺顯的故事,製造熱鬧的情節,缺乏反思意識、批判精神。以官場小說成名的王躍文反對就官場寫官場,他曾對本報記者表示,「要是真有人通過小說來學習官場之道就太傻了!」他支持官場小說除了透析官場的規則,更要有文學性的追求。文學作品不能成為被用來教唆「官場門外漢」和「底層官場人」濫用潛規則的舞臺。未得到正確指引的讀者,很可能不引以為戒,反奉為寶典,這怎麼能不引起出版界和媒體的重視與警醒?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蒲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