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撲10月13日訊 據《人民日報》體育部微博報導,今天朱廣滬發表文章,回憶了當年帶領健力寶青年隊赴巴西留洋的經歷。
朱廣滬文章如下:
今天從西紅柿炒雞蛋這道菜說起。老百姓普遍喜歡吃營養素互補的西紅柿炒蛋,但是,健力寶隊的球員從巴西回國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只要吃飯時看到西紅柿炒雞蛋就頓覺反胃,相視一笑,避開不吃。這背後的原因還頗有幾分苦澀,因為球隊在巴西的後勤保障出現了一些問題,我們只能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幾乎天天吃這道菜。
當時正好是隊員長身體的時候,而白天正常訓練體能消耗又大,隊員們吃不飽飯,到晚上都餓得睡不著,就半夜爬起來到餐廳找吃的,隨便找到什麼就開水煮一下,勉強填填肚子。第二天早上,巴西當地的工作人員來上班,看到廚房裡凌亂的情景,還以為進了小偷。我趕緊向他們解釋,是隊員餓得睡不著,找點吃的東西。
之前我也提到過,隊員們在難境中學會發揮生活智慧搞自力更生,自己動手製作魚鉤和魚線,去駐地後面的河裡釣魚。釣到魚做成魚湯,一起經歷過困難的隊員們非常感恩,還先分給我們幾名教練,令教練們又感動又心酸。這樣的情況,在國內不太可能碰到。
健力寶隊員在巴西接受的是專業訓練,但當時飲食條件遠遠達不到專業球員的營養標準,攝入的營養不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肌體發育,現在想起來也是很遺憾的。
現在多名健力寶隊員選擇從事足球教練崗位或足球管理崗位,張效瑞、李健、常衛巍這些在一線帶隊的教練給我反饋最多的信息就是:我們當時在巴西時對足球訓練的很多方面都認識不足,在訓練強度、自我主動訓練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
當時隊員們在巴西想的就是要好好學習足球技能,學成以後報效祖國、為國爭光,所以,血氣方剛的隊員內心都憋著一股勁。在參加巴西當地的對抗比賽時,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冷靜的情況。我們教練組當時的做法就是直接停訓、停賽,讓隊員反省,寫思想認識。結果像李金羽、黃勇、商毅這些隊員受罰後,都央求我說:「朱指導您怎麼罰我們都行,就是別停我們的比賽和訓練。」
現在想想,我們的隊員都很可愛,理解異國拉練的種種不易,非常珍惜訓練和比賽的機會,不需要太多動員就拼勁十足。但這也導致另一個弊端,自我訓練強度過大,練過頭了就造成了一定的傷病。因醫療保障不足,未完全恢復即投入訓練又導致習慣性傷病,這影響到隊員後面的健康與發展。
在巴西的時候,我們隊員的膝關節、半月板、踝關節、腰關節等部位不同程度地出現了傷病,在當地做半月板手術的就有好幾個。以至於診療的巴西運動醫療專家充滿疑問:「我們感覺不太能理解,這些中國孩子才十六七歲,怎麼可能會有這麼重的傷?很多傷是五六十歲的人才會發病。」
我後來和隊員溝通時了解到,他們在青少年訓練階段普遍進行了太多超出肌體承受能力的身體訓練,此外,長期在硬場地上進行跳、跑和踢球訓練,也過早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傷病。
所以,健力寶的隊員在成為教練後,都表示:「我們原來那種缺乏科學依據的訓練模式,絕不允許在我的隊員中重現,一定要科學訓練,不讓隊員再重複我們當年曾經吃過的虧。」
健力寶隊員通過切身感受與反思,提升了對足球項目的科學認知,弄清楚了: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怎樣才能幫助隊員獲得真正的提高。
健力寶隊員的經歷也給我們提了醒,在青少年階段千萬不能拔苗助長,訓練和比賽千萬不能違背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發展規律。要儘量按相應的年齡段設計訓練計劃,讓他們做這個年齡階段能夠做的動作,設置符合科學規律的運動負荷,以最大程度保障青少年球員的健康與持續成長。
(編輯:李勝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