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派單 遠程面試 有的還要拍肺部CT 海南家政行業陸續復工
你的家政「阿姨」上門了嗎?
海口58到家業務人員線上派單
隔著屏幕,海南家政行業正陸續復工。「早上接到訂單後就立即為客戶匹配合適的阿姨,做好材料後,線上面試、線上簽約。」3月2日上午,海南大嫂家政有限公司的業務經理李秀梅接到客戶需求後,成功通過線上渠道為客戶與阿姨牽線搭橋。
家政服務業是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基礎產業。記者走訪發現,海南家政行業從3月起逐步復甦,李秀梅這樣的「雲面試」模式成為目前我省家政行業復工派單的主要方式。不過,阿姨接單成功率低、訂單大幅下滑等行業困境依然讓諸多企業一籌莫展。
南國都市報、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 記者 汪慧 文/圖
新招
從「面對面」到「屏對屏」
不到十分鐘達成線上訂單
3月2日早上八點半,李秀梅接到客戶訂單——家住世貿的張女士需僱一名會做川菜的阿姨。電話裡,李秀梅做好記錄後,開始為客戶匹配適合的阿姨。
初步篩選了四位阿姨的簡歷後,李秀梅將一位當過女兵的家政員推薦給張女士。「她是退伍女兵,也是一名軍嫂,綜合素質高,廚藝也不錯。」通過微信,李秀梅將阿姨的簡歷和過往客戶的點評發給張女士。張女士看後非常滿意,並約定下午就面試。下午三點,張女士和阿姨通過手機順利「會面」,交談不到十分鐘,張女士當即決定用工,「沒問題,我等阿姨上崗!」經雙方商議,阿姨將於3月4日開始上門服務。
半日時間,李秀梅解決了客戶與阿姨的各自訴求。「我們短時間打消了客戶各種顧慮,很快達成協議。」李秀梅說,只要前期準備充分,遠程面試環節其實很快,面試完成後我們就直接在線上完成了合同籤訂、付款等環節。
「實際上,客戶最擔心的是阿姨的健康問題。」李秀梅說,他們在接單前就要求阿姨每日向公司匯報體溫情況,健康打卡滿14天,接單後,向客戶出具健康證明;在進入客戶家庭之前,會對自身及隨身攜帶的工具箱進行消毒。
大嫂家政有限公司總監慄臻向南國都市報記者稱,3月開始,整個行業已陸續開工,接到的訂單也逐步增多。為確保安全有序復工,業務開展由「面對面」改為「屏對屏」。
困境
保姆和客戶出現雙流失
訂單量僅去年同期10%
新氣象之下,困境依然縈繞著整個行業。
在海南從事家政行業多年的廖姐是海南萬家樂家政服務有限公司主要負責人,目前在公司登記的阿姨近2000名。「我們2月20日左右就開始線上接洽業務,但到目前,一單沒成。」慘澹的業務和房租支出讓廖姐倍感壓力。
「僱主對阿姨上門有所顧慮,有些阿姨也對入戶工作存在擔心。」前幾日,家住新埠島的陳女士提出用工需求,要求阿姨除了提供健康報告,還必須去醫院做肺部CT,這讓家政員們犯了難。「有位阿姨倒是願意去醫院做CT,但她家人認為現階段應少去醫院,堅決反對她接單。」最後,陳女士派單失敗。另外,很多小區不讓進,「前幾天談成了一單,阿姨都到客戶小區門口了,但無法進入小區。」陳女士稱。
「家政企業開業經營延後,部分保姆和客戶出現雙流失。」多位家政企業負責人向記者坦言,一方面,60%—70%的阿姨返鄉過年,人力資源較以往緊缺;另一方面,僱主觀望居多,不敢輕易用工,家政企業的業務量上不去。
「3月是家政行業旺季,疫情發生後,明顯的『剛需』,又變得『不敢有需』,觀望的家庭居多,現在業務量還達不到往年的十分之一。」慄臻告訴記者。
家政企業「58到家」在海口的業務量也驟減。其海口地區負責人陳先生稱,今年2月以來,他們推薦成功的訂單僅寥寥幾單,而去年2月份的訂單量輕鬆超過百單。
探索
在線技能培訓迎接用工潮
為家政勞動者贈防疫保險
來自陝西商洛的祝阿姨在海口海甸島一家月子中心從事月嫂三年了,原打算年後復工,疫情發生後,家人勸其在家休息,就一直沒接單。
「沒開工就每天在線培訓,提升育嬰護理技能。」祝阿姨說,大家期盼著把技能學好了,行業恢復正常後,能快速接單。「現在家政市場上,照顧一老一小的有經驗的阿姨很吃香,工資挺高的。」
疫情以來,在業務量疲軟的情形下,行業普遍加大了家政勞動者職業素養教育,為後續行業恢復景氣做準備。
海口58到家為阿姨們提供視頻和直播兩種方式的線上培訓,培訓內容涵蓋育嬰、早教、菲傭式保姆等等。「老師每天下午三點到四點有直播課程。」58到家海口地區負責人陳先生說。為了推進復工,58到家還開啟「勞動者專項守護計劃」,在勞動者人身意外險基礎上,增加針對此次疫情的防疫專項保險。
慄臻也在為大嫂家政的業務恢復探索新舉措。「我們把阿姨的健康管理標準優化,加大崗前培訓力度,完善線上服務機制,日後一業務量來了,我們也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多位行業人士預計,3月中下旬日至4月底,海南家政行業復工率可能將達到60%。如疫情解除,所有交通、社區入戶等限制緩解,將快速迎來行業全面復工。
建議
隔離防護和體檢成本成難題
盼出臺技能培訓補助等政策
記者走訪發現,復工前期的隔離防護和體檢成本是家政勞動者普遍面臨的難題。
「我們碰到過住在市縣的阿姨在接單後遇到比較挑剔的客戶,在入戶兩三天後,聲稱服務不滿意就打發走阿姨了,阿姨不得不返回家中。」一位家政行業人士介紹。
而阿姨們返城隔離也面臨高成本。目前,海南省家政行業協會會員有超過1000家,但很多都是中小企業,能夠提供有隔離措施的宿舍難度較大,8成以上的住宿問題是自調(員工自己調整或客戶幫助尋找)。
很多家政阿姨還會面臨體檢支出,比如一些僱主要求阿姨做一些體檢項目,但並不願意補貼體檢費用,公司也無力負擔,幾百元的體檢費需要家政勞動者自己承擔,也是不小的支出。
陳先生說,58到家的很多阿姨來自市縣農村,有一些甚至是貧困戶,家政工作是很多家庭的重要收入來源,期盼政府在促進保姆復工方面,增加對家政企業的援助、出臺對家政服務人員技能培訓補助等「定製」政策。
「各大小區『嚴防死守』的防控影響阿姨上門服務,也期盼相關部門協調。」陳先生認為,隨著復工復產走向「進行時」,返城務工人員急需上崗,如果「一刀切」式防守,就中斷了多數保姆的正常復工。「現在行業缺乏詳細的復工指引,至少要確保阿姨在上門服務時不被小區阻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