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下架」的書如何成了理財產品?

2020-12-16 騰訊網

上周的出版資訊中,我們曾經關注過童書《裝在口袋裡的爸爸》因為自殺情節被下架的消息。隨後,沈石溪的《狼王夢》、曹文軒的《青銅葵花》、楊紅櫻的《天真媽媽》等童書,也被一些微博網友扒出了所謂「少兒不宜」的虎狼之詞。

部分網民要求下架的呼聲只停留在微博上,沒有如《了不起的爸爸》一樣觸發出版社的全面下架,楊紅櫻還公開回應「斷章取義是最壞的讀書方法」。然而,一些地方圖書館卻開始行動起來。

一張「佛山市學校圖書館審查清理工作一群」的聊天截圖顯示,管理員「根據上級領導的指示」,重點關註上述圖書,發現有館藏的,建議下架,另庫處理。事情到了這一步,恐怕是那些看到片段就跟風聲討的網民都沒有想到的。

實際上,近期還有一本書經歷了一場戲劇性的「下架」風波,那就是人民文學出版出版的《曾彥修訪談錄》。

曾彥修曾任人民出版社總編輯、社長,被譽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具影響力的報人和出版人之一」。這樣一本出版史料本來是業內人士才會關注的小眾讀物,卻在一時之間洛陽紙貴。

6月12號開始,有網友在豆瓣「買書如山倒 讀書如抽絲」小組表示這出版不久的書被召回了,買書要趁早,這引起了「倒友」們的好奇,開始了「恐慌性搶購」,進而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孔夫子下架、淘寶賣家不發貨。搶購風潮中,這本書被炒到了好幾百一本,更有讀者給浙江省所有的新華書店都打了電話,才搶到了最後一本。

不僅書販子開始聞風而動囤積居奇,組內買到的讀者也紛紛曬出。一時之間,這本書在網上變得炙手可熱,雖然大部分跟風者可能沒有聽說過曾彥修這個人。

然而,不到半個月後,這場不知因何而起的鬧劇就落下了帷幕。在知情人士透露這本書解封的當天,各大電商平臺便紛紛上架,出版社也放出消息,表示此次庫存賣完之後,還會加印。因為這場風波,《曾彥修訪談錄》也小範圍火了一把,還登上了京東文化類暢銷榜第八名。

近些年來,因為種種一本書因為種種「不可抗力」而被下架,已經成為家常便飯,一本書一版即是絕版,更是數不勝數,還有景凱旋《在經驗與超驗之間》這樣只短暫上架了十幾天的「漏網之書」,以及《長樂路》這樣下架幾個月後,就從譯文紀實系列書目中消失的情況。所以,「書倒組」這場集體性恐慌完全是一種不自覺的條件反射。

這種現象也滋生出一條灰色的產業鏈,甚至出現了把賣書當作理財產品的讀者。一位網友就在「書倒」組曬出了自己的理財收益,理想國的《耳語者》和《古拉格之戀》都賣出了700塊的高價。他只是這條產業鏈上的散兵遊勇,但孔網上才是專業「操盤手」。

當然,面臨如《曾彥修訪談錄》這樣重新上架的情況,也會出現理財產品的瞬間跳水,所以對於躍躍欲試者還是要提醒一句「炒書有風險,跟風需謹慎」。

除了這些炒作絕版書的販子之外,淘寶上還有大量堂而皇之銷售影印版的賣家。正版已經全線下架,盜版卻可以通行無阻,也算是一大怪象。

比如疫情期間火爆全網的《中國國家治理的制度邏輯》正版已經無處可尋,淘寶上卻有幾十家店在賣20多塊錢的影印版,銷量最好的能有數百本。

這些影印版自然有他們的消費客群,在這些人看來「為了下架書、絕版書四處花大價錢,實無必要,一有風吹草動就緊張兮兮,累死個人。」也正是因為有下架書的存在,讓購買盜版書、電子書資源的讀者有了自我辯護的理由。

近兩年來,目睹音樂、電子書、影視劇、App等數字內容動輒下架,一些人又開始感嘆起實體產品的「安全感」來。在他們看來,「實體書買到了就永遠是你的,沒有人可以奪走。」

我們曾經提到過亞馬遜向海外 Kindle 用戶召回喬治·歐威爾的《1984》和《動物莊園》,一位讀者把這形容為「書店潛入你家,把你床頭桌上買的書搶走,在旁邊留下一張退款支票。」至少在目前,沒有人能夠闖進你家,讓一本書從你的書架上「下架」。

微博博主@李天飛大話西遊更是構想出了一個「能源出現危機,電能會掌握在極少數人手裡,普通人根本用不了電子產品的」的暗黑未來,紙質書則因為遠遠落後於信息科技的發展,而成為用不起電的窮人們的救命稻草。

我們希望,無論是書店裡的書、電商網站的書還是家中書架上的書,都有免於「被下架」的自由。

相關焦點

  • 銀行攬儲正烈,靠檔計息產品被規範,理財、結構性存款成替代?
    獨角金融獲悉,一些銀行近期已取消靠檔計息產品,轉而積極推薦自家其它理財產品。那麼,對普通用戶而言,已購買的靠檔計息產品會有影響嗎?銀行其它諸如結構性存款、普通定期存款、理財產品等很多產品能成為替代選擇嗎?1靠檔計息產品被規範,智能存款會否受影響?
  • 網際網路存款紛紛下架,「草根理財」何去何從?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紅梅  自12月18日螞蟻集團率先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以來,騰訊理財通、度小滿金融、京東金融、陸金所等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紛紛跟進,停止新增上線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停止新用戶購買相關產品,並對存量客戶和業務進行調整。
  • 支付寶下架存款產品 購買後可見
    支付寶突然下架存款產品」看似在意料之外實則在情理之中。 支付寶作為國民級APP,想必諸位都已經見過支付寶上的那些存款理財產品了吧。如今支付寶突然下架存款產品,當即就引起了網民的熱議。
  • 支付寶下架存款產品,網際網路理財平臺高管惴惴不安,互金監管風暴將至
    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可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此次六大行發公告叫停靠檔計息存款產品,可能意味著未來各家銀行的此類產品將全部下架,既包括網際網路渠道的,也包括自有渠道。」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12月18日向時代財經表示。
  • 《動森》遭全網下架,日版Switch暫停出貨,你的理財產品要涼了?
    在發售後的短短兩周內,很多人突然就成為了這款遊戲的粉絲,無論是硬核主機玩家,還是平時對遊戲不太感冒的朋友,都開始迷上了這款遊戲,一夜之間成了島民。從遊戲社區、媒體論壇到微博、B站,很多人都在自發安利這款遊戲,就連跟遊戲關係不大的小紅書上,也出現了大量動森相關內容,或交流遊戲攻略心得,或分享裝修設計、衣服搭配技巧。更誇張的是,連各家官微都紛紛「中毒」,上海消防和上海警民直通車官方微博就用《動森》遊戲畫面做起了安全消防教育和抗疫宣傳,居然還毫無違和感!
  • 螞蟻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已購買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
    【螞蟻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12月18日,支付寶APP理財頁面顯示,螞蟻已下架相關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對此,螞蟻回應稱,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的規範要求,目前螞蟻平臺上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均已下架,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
  • 普通人如何合理的理財投資,有哪些書可以學習閱讀?
    普通人,也就是指大多數人,這類人,一般來說,都沒有足夠的風險承受能力,缺乏專業的理財投資知識,而且,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專門研究理財投資。所以,對於普通人如何合理的投資理財,我有這麼幾點建議:第一,對自己進行專業的風險承受能力評估。不管是普通人還是專業人士,要想合理的投資理財,就必須進行專業的風向承受能力評估。
  • 「MissR的理財分享」如何選擇理財產品?
    除理財功能外,餘額寶還可直接用於購物、轉帳、繳費還款等消費支付,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現金管理工具,它出現後收益一度高達6.4%,隨之又陸續出現了各種寶,收益都好過當時銀行存款和理財產品。但時至2018年底,餘額寶的收益跌到3%以下,現在餘額寶以及其他一些貨幣型基金的收益大概就2%左右了。
  • 「人均瑪莎拉蒂」的小紅書下架了,網絡上卻是一片叫好聲?
    奇怪的是,雖然在應用商店界面,小紅書的下架說明寫的是「 服務調整,暫不提供下載,敬請諒解」,可是小紅書的公關在面對媒體的詢問時,卻顯得一臉懵逼。。這就很有意思了,看來事實可能並不像表面那樣簡單,哪有自己主動下架自己還不知道的呢。。這時候,突然微信群裡紛紛流傳一段不知道從哪來的聊天記錄,透露小紅書下架是因為「 涉黃」!確實,前幾天網易雲音樂、喜馬拉雅也因為色情內容被勒令整改過,小紅書難道也是因為變成小黃書被監管了?
  • 多家平臺下架「無照駕駛」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屢遭下架,或迎來嚴監管。記者查詢發現,繼12月18日螞蟻集團率先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以來,百度度小滿、京東金融、騰訊理財通、滴滴金融、中國平安旗下陸金所等幾大金融科技巨頭紛紛快速跟進,相繼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提起網際網路理財,市民可能並不陌生,不少人都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定投、買理財產品。
  • 你的理財產品被「強退」了嗎?2018年以來提前終止上千款產品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你的理財產品被「強退」了嗎?2018年以來提前終止上千款產品,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一位熱衷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小王目前對中證君抱怨,「我幾年前買的理財產品今年被銀行單方面提前終止了,這個產品比現在的理財收益率高太多,真是越想越氣。」據中證君了解,小王的情況不是個例。
  • 螞蟻主動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多家金融科技平臺跟風下架?螞蟻集團...
    螞蟻集團相關人士回應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的規範要求,目前螞蟻平臺上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均已下架   這是在12月15日,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再次談及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存款問題三天後,首個下架存款產品的網際網路平臺。
  • 客觀看待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正向金融效應
    作者莫開偉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自螞蟻集團率先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以來,京東金融、陸金所等幾大金融科技巨頭紛紛快速跟進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12月21日《上海證券報》)。金融科技巨頭紛紛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已在全社會引發強烈反響,很多人已猜測到了原因,就是央行與銀保監會即將向金融科技巨頭們涉及相關金融業務進行全面深度清理,而金融科技巨頭們所從事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實質上屬於「無證駕駛」,遲早都將被納入有效監管範圍。同時,近兩年來,監管機構針對存款市場的監管動作不斷升級,此前市場上大熱的智能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存款產品均被監管機構叫停。
  • 各大平臺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啞火」支付寶、微信、京東、百度等平臺下架相關產品 已購買用戶不受影響12月21日,度小滿金融上,此前已購買過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客戶,未受下架影響(左圖)。同日,未曾購買過該類產品客戶,其支付寶上銀行存款產品已經全部下架。
  • 多款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相繼被下架:金融監管風暴來襲?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近日,支付寶、騰訊理財通、攜程金融、京東金融等相繼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引發市場廣泛關注。網際網路存款產品被叫停12月18日,支付寶對未持有網際網路存款的用戶,下架了理財頁面的銀行存款產品,已持有產品的用戶則不受影響,存款產品依舊可見。
  • 銀行賣的理財產品並不都是銀行理財,如何識別理財是否為銀行自營
    很多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都存在一個思維誤區,覺得只要是從銀行購買的理財產品,就一定是銀行理財。其實並非如此,很多時候,銀行特別是網點機構,也會承接一些其他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銷售工作。當然這些理財產品也都是經過監管機構批准的正規產品,但很多投資者既然選擇去銀行買理財,自然是奔著銀行理財的金字招牌去的,那麼如何識別一款理財產品是銀行自營,還是代銷其他金融機構的呢?
  • 「無證駕駛」話音剛落地 9家平臺陸續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 繼螞蟻集團主動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後,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注意到,目前已有陸金所、京東金融、騰訊理財通、度小滿等8家平臺跟進下架,未購買過該類產品的用戶目前已無法在平臺上看到相關產品信息。
  • 支付寶下架了所有存款產品,我的錢怎麼辦?
    今天一則突發新聞,說支付寶下架了所有的存款產品,很多朋友跑來問說,自己的錢會不會丟。還是照例先給結論:錢不會丟,大可放心。那麼,為什麼要下架呢?別著急,我將從這些方面為你一一展開,希望能幫你理解,先看個目錄:1. 什麼是網際網路存款?
  • 螞蟻、百度、京東、騰訊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20日,中新網了解到,繼螞蟻集團之後,百度度小滿、京東金融、騰訊理財通、中國平安旗下陸金所等平臺相繼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同時其他平臺也有此趨勢,這是為何?   平臺紛紛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日前,螞蟻集團表示,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的規範要求,目前螞蟻主動下架平臺上所有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   20日,中新網發現,目前度小滿金融APP中的「銀行精選」板塊,工商銀行、眾邦銀行、營口銀行等46家銀行顯示稱「暫無在售產品」。
  • 理財產品多種多樣,那麼銀行理財產品可靠嗎?一起來分析
    摘要:科技的進步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學會了理財。但是現在的理財方式和平臺有很多,例如度小滿理財、螞蟻財富等,這樣我們就有很多疑慮和擔心。疑問最多的就是銀行理財產品可靠嗎?我們一起來分析分析。我們先來看看銀行理財產品的主要種類,按幣種可以分為人民幣理財產品和外幣理財產品,按客戶獲取收益方式可以分為保證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證收益理財產品。每一款不同的理財產品銀行在推出時,都會對自己產品的特性給予介紹。我們要具體理財產品,做出相應的分析。銀行理財產品可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