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相對於諸葛亮或者說三國另外的一些英雄,曹操,關羽,魯肅,周瑜,包括荀彧,賈詡這樣的人,他最大的優勢是什麼呢?我們知道三國最終的結局是魏國統一了,而魏國的成功的果實又被司馬懿給獲取了,建立晉朝司馬懿這個人到底有什麼能耐?
司馬懿的第一個成功秘訣就是能忍。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是把劉備寫得非常好,曹操寫得壞一點,因為曹操的基調是壞的,所以把司馬懿也給醜化了,其實司馬懿不好不壞,畢竟是一個亂世,太好太壞都不至於成為最後的真正的統治者,他在歷史上真正的形象,如果論才能才幹,在三國當中可能並不突出,如謀士裡面像諸葛亮,荀彧,包括吳國的魯肅,周瑜,他們的才智都是在司馬懿之上的。
而司馬懿本人也非常了解這一點,所以他在年輕並沒有急於去輔佐誰,而是一直不出山,等到曹操發現了他,他也一直當一個小官兒,好像沒有進取心一樣,別人也都不知道他的心思,曹操可能是知道一點的,因為他很有城府,看不出來他在想什麼,特別的偽善,特別能裝,沒有人知道他的心思。
司馬懿自己按兵不動,等到他們都耗死了,自己就可以上位了。而事實上,最後的結局也正如他所預料的一樣,他也首先看透了曹操的兒子,曹丕最後可以成大事。
司馬懿第二個成功的原因就是他活得特別長。要把這些比他厲害的人都耗死,就需要自己的壽命特別長,司馬懿活了72歲,可能在現在72歲沒什麼,可是那是在三國時代,72歲絕對是非常高壽的年齡,我們可以對比諸葛亮,曹操,劉備都是五六十歲就死了。至於他為什麼這麼長壽,直到現在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只是現在的科學家知道長壽這個東西好像只有遺傳,雖然這有點「宿命論」的味道,但也可以說是司馬懿的運氣是相當的好。
歷史的趨勢,得人心:三國演義非常地精彩,群雄逐鹿,我們現代人看得十分過癮,但在事實上三國是非常殘酷的,人民流離失所,戰亂不斷,人們都渴望和平,人們都希望有一個有能力的人來把三國給統一了,而這件事情曹丕做到了,但是曹丕不得人心,之所以不得人心,跟他實行九品中正制有關。
曹丕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他的文章雖比不上曹植或者曹操,但是在文學上也成就非常高,他本人也是非常有胸襟,有謀略的一個人。九品中正制的就是當官的保證自己的孩子以後也可以當官,就形成了這樣一種畸形的選官制度,所以人民怨聲載道,而這也並非曹丕想這樣做,他想統一天下,就必須拉攏當時的世家大族,保證他們的權利,才會幫助他來奪得天下,奪得天下之後,就要給他們論功行賞,實行這樣的制度,是在安撫他們。人們自然是不願意,所以在那個時代,沒有科舉制,科舉制最大的作用是形成了科學的,系統的,比較垂直的選官制度。人民沒有參與政治的權力,導致人民的怨氣無法發洩,統治者太腐敗。實際司馬懿代替曹丕建立晉朝,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人心支持。
所以最後總結一下:歷史上的司馬懿成功的三個要素:忍耐,長壽,得人心。
關於司馬懿,你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