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核國家重點實驗室首份國際標準正式發布

2020-12-16 國際電力網

12月3日,核電安全監控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主導編制的國際標準ISO 23222《Corrosion control engineering life cycle —Risk assessment》(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 風險評價)由ISO正式發布。

2020年12月8日,國際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標委會(ISO/TC 156/SC1)秘書處中國工業防腐蝕技術協會組織召開「慶祝中國主導、引領制定的ISO 23123《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 通用要求》等三項國際標準成功發布暨總結表彰大會」,授予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單位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重大貢獻獎」。

國際標準化工作(牽頭國際標準制修訂)具有涉及面廣、專業性強、周期長、先期投入大等特點,本次發布的ISO 23222《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 風險評價》國際標準,歷經國家重點實驗室三年精心組織籌備與推進,其正式發布標誌著中廣核集團、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在主導國際標準編制實現零的突破。該國際標準的發布,能夠快速提升專業人員對於國際標準化工作的認識,加強公司員工對於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的信心,提高中廣核國際標準化水平,助力推進中廣核優勢技術標準化。

此次發布的ISO 23222《Corrosion control engineering life cycle —Risk assessment》(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 風險評價)國際標準是整個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標準體系頂層標準ISO 23123《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通用要求》的一個配套標準。該標準是以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風險為對象進行評價,以ISO 23123為依據,以確保安全、經濟、長周期運行和綠色環保的最佳效益為目標,對影響其實現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全過程鏈條上的所有因素的風險是否按照ISO 23123的規定程序來貫徹實施的風險評價標準,是對存在於各行各業的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進行風險評價的基礎標準。

相關焦點

  • 國內首份模架行業標準白皮書將在宜興發布
    屆時,國內首份模架行業標準白皮書《模架標準》也將在峰會上隆重發布。據悉,《模架標準》是由中國模架網主導、中國模架協會和模架行業從業幾十年的各位技術專家,通過不斷的商討與修正共同制定而成。  國內首份模架行業標準白皮書將發布   作為現代工業的基礎,模具被稱為「工業之母」,模具產業通常也被稱為製造業的 "效益放大器 "。近十年來,中國模具產業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長。目前,中國模具產業已建立起了完整工業體系,模具產值已經位居世界第一位。
  • 山西煤化所主持制定首個國際標準正式發布 將提升在石墨烯新材料...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自主創新定標準 提升行業話語權山西煤化所主持制定首個國際標準正式發布近日,由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主持制定的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國際標準IEC/TS《納米製造-關鍵控制特性-第6-13部分:石墨烯粉體-含氧官能團含量:Boehm滴定法》正式發布。
  • 標準發布|廈門信達牽頭類太陽光LED器件標準正式發布
    2020年12月14日,由廈門信達信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牽頭制定的T/CSA066-2020《類太陽光LED器件》團體標準正式面向產業發布。T/CSA 066-2020遵循聯盟標準制定流程,經過起草組/工作組會議討論、徵求意見等流程,在2020年10月獲得CSA標準化委員會100餘家正式成員投票通過。於2020年12月14日發布,正式進入推廣應用階段。
  • 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大盤點
    一個地方、一座城市、一所高校發展後勁如何,科研實力是一個重要標準。科研實力怎麼體現呢?
  • 軟控主導的輪胎用RFID四項國際標準正式發布
    ,成為正式的國際標準。輪胎用RFID電子標籤四項國際標準於2015年10月正式立項,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TC31(輪胎、輪輞和氣門嘴國際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下設的WG10「RFID tyre tags」工作組負責制定,工作組由來自中國
  • 兩家企業參與起草的三項國際標準正式發布
    浙江佶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吉縣華森竹炭製品有限公司兩家企業參與制定的《通用竹炭ISO21626-1:2020》《燃料用竹炭ISO21626-2:2020》和《淨化用竹炭ISO21626-3:2020》三項國際標準日前正式發布,這標誌著安吉縣實現了竹產業企業參與制定國際標準「零」的突破。
  • 參觀國家重點實驗室活動圓滿結束
    參觀國家重點實驗室活動圓滿結束 2020-08-27 2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蘇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居全國省份第一
    原標題:江蘇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居全國省份第一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曄 實習生陳佳佳)打開手機,影像就能跳出二維屏幕,浮現於屏幕上方,為手機用戶營造一種全息影像效果……這不是科幻大片,而是東南大學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在研究的全息影像技術。
  • 引領文化科技創新發展 ——文化部重點實驗室簡介
    本實驗室在學術委員會的指導下,立足傳統表演藝術轉型升級,重點研究演藝科技相關領域關鍵理論及應用,是開展高水平應用基礎研究的基地、高層次國際交流與合作研究的基地,也是吸引與聚集優秀科技人才和培養青年科技人才的基地。實驗室研究對象:演藝場館和演藝裝備。
  • 林德叉車承擔的中國首個工業車輛國際標準正式發布
    2020年5月11日,國際標準ISO 21262:2020《工業車輛——使用、操作與維護安全規範》正式發布。該標準是首個由中國負責制定的工業車輛國際標準, 林德(中國)叉車有限公司為該標準的負責起草單位。
  • 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將重組|科技傳播熱度榜單TOP10
    2、科技部與重慶市共建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入榜理由近日,從重慶市科技局獲悉,重慶市依託重慶醫科大學建設的省部共建超聲醫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重慶交通大學建設的省部共建山區橋梁及隧道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式獲批。目前,重慶市有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5個,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重慶市國家重點實驗室總數達到10個。
  • 三部委聯合發文:國家重點實驗室要進行「撤、並、轉」
    日前,科技部、財政部與國家發改委等三部委聯合發布《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優化整合方案》,要求對現有試點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基地和平臺進行考核評估,通過撤、並、轉等方式,進行優化整合,符合條件的納入相關基地序列管理;遵循「少而精」的原則,擇優擇需部署新建一批高水平國家級基地,嚴格遴選標準,嚴控新建規模。
  • 我市企業發布的物聯網安全測試技術成為國際標準
    西安發布訊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瀟)12月9日記者從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獲悉,日前,一項物聯網安全測試技術由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電工委員會發布成為國際標準。這是我國在物聯網安全技術領域獲發布的又一項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際標準,也是我國加強關鍵領域自主智慧財產權背景下的又一重要成果。
  • 我國在物聯網安全技術領域又發布一項國際標準
    /國際電工委員會(ISO/IEC)... 創頭條獲悉,日前,我國自主研發的一項物聯網安全測試技術(TRAIS-P TEST)由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電工委員會(ISO/IEC)發布成為國際標準。
  • 西安市企業發布的物聯網安全測試技術成為國際標準
    12月9日記者從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獲悉,日前,一項物聯網安全測試技術由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電工委員會發布成為國際標準。這是我國在物聯網安全技術領域獲發布的又一項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際標準,也是我國加強關鍵領域自主智慧財產權背景下的又一重要成果。西安西電捷通公司是該標準技術的主要貢獻者。
  • 中國那些重點國家實驗室都分布在哪裡?
    作為目前我國最頂尖的科研平臺,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科學前沿探索和解決國家重大需求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不少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科技部網站發布了《國家重點實驗室2015年度報告》,公布了我國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運行情況。最頂尖的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哪些高校多?
  • 中國建築發布首份斯裡蘭卡國別可持續發展報告
    9月10日,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築服務斯裡蘭卡可持續發展報告》發布儀式科倫坡會場。(唐璐 攝)  新華網科倫坡9月11日電(記者 唐璐)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建築」)「建證幸福」雲開放活動暨《中國建築服務斯裡蘭卡可持續發展報告》發布儀式10日在北京和科倫坡同步在線舉行。  斯裡蘭卡鐵路局局長費爾南多、中國駐斯使館商務參贊楊作源,中國建築海外部總經理兼中建國際董事長高波等在儀式上分別通過視頻致辭。
  • 教育部啟動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試點建設工作 申報要求來了
    日前,教育部印發通知,決定啟動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試點建設工作。首批將遴選認定5個左右試點建設實驗室、15個左右培育實驗室進行試點建設,每輪建設周期為5年,其中含試運行期1年。在建設周期內,教育部給予一定經費支持。  首批試點建設目標是什麼?
  • 2020年中國將建成700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科技日報北京6月25日電 (記者劉垠) 25日,科技部網站公開發布《關於加強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到2020年,基本形成定位準確、目標清晰、布局合理、引領發展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評價激勵制度基本完善,實驗室經優化調整和新建,數量穩中有增,總量保持在700個左右。
  • 2020中科院動物研究所膜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室管理崗位...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膜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下稱「膜室」)成立於1988年,由9個研究組、公共儀器平臺及管理辦公室構成。實驗室擁有優秀的研究創新人員隊伍,研究員9名,副研究員7名,其中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資助者3名,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家基金項目資助者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