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芯國際內訌盤點機器人晶片主要提供商

2020-12-16 OFweek維科網

炬芯科技:主攻消費級領域

炬芯科技是國內最早一批做智能早教機器人市場的原廠,曾推出的ATS3X03系列晶片備受行業歡迎,採購的品牌商也非常之多,目前又在開發更高級的早教機器人智能晶片,市場佔有率已經屬於國內領頭羊地位,推出的晶片覆蓋高中低各檔位,性價比也獲得行業普遍認可。

代表產品中,採用炬芯ATS3505主控晶片的騰訊小Q智慧機器人就是其中之一

肇觀電子:已發布多個系列視覺AI晶片

上海肇觀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人工智慧計算機視覺處理晶片設計和終端應用的科創公司,已成功發布N系列、D系列、V系列視覺處理晶片,可廣泛應用於專業安防、輔助駕駛、機器人、家用攝像、人臉識別等領域。晶片支持高質量的ISP圖像處理,內置3D降噪和動態對比度提升模塊,在AI晶片最普遍關注的神經網絡計算加速方面,肇觀電子開發出了業內最具能效比的AI計算內核,最高算力可達2.4TOPS。

圖片來源:OFweek維科網

瑞芯微:有多款服務機器人晶片方案

瑞芯微位列全球人工智慧企業排行榜第20位,在中國大陸企業中僅次於華為海思半導體位列第2位。曾推出RK3399、RV1108、RK3326及RK3308四款「AI人工智能掃地機器人」晶片級解決方案;同時基於瑞芯微RK PX3SE處理器為合作夥伴推出了多款老人陪伴機器人、家庭服務機器人,小勝兒童機器人就是其中代表產品。

其他:人工智慧企業紛紛入局

此外雲天勵飛、依圖、地平線等人工智慧企業也推出適用於服務機器人的處理晶片,不過這些晶片目前定位還是在AI視覺處理領域,而不是專為機器人開發的專用晶片。

小結

目前可用於機器人的晶片方案很多,高端產品還是以國際品牌為主,但本土品牌已在加速布局國產替代,尤其在AI晶片領域發展最快。另外,自主晶片對製程工藝的要求不高,中芯國際、華虹集團、華潤微電子等本土晶圓製造商都可以滿足生產需求,因此受限還比較小。

相關焦點

  • 內訌+外患,中芯國際如何突圍?
    派系鬥爭在中芯國際並非第一次出現。2011年,中芯國際內部開始了一場以CEO王寧國、COO楊士寧二人為首的鬥爭。這場內訌中,王寧國意外落選執行董事、遞交辭呈,最有可能繼任的楊士寧又因為一紙審計文件被指「逃稅」,被迫出局。這場內訌曾讓中芯國際進入調整期,而如今歷史又重新上演。
  • 內訌+外患,這次中芯國際的結局會如何
    派系鬥爭在中芯國際並非第一次出現。2011年,中芯國際內部開始了一場以CEO王寧國、COO楊士寧二人為首的鬥爭。這場內訌中,王寧國意外落選執行董事、遞交辭呈,最有可能繼任的楊士寧又因為一紙審計文件被指「逃稅」,被迫出局。 這場內訌曾讓中芯國際進入調整期,而如今歷史又重新上演。
  • 中芯國際:無奈的內訌
    中芯國際:無奈的內訌 中芯國際因股東訴求分歧而引發的內訌,被外界認為是典型的控制權之爭。 此前,中芯國際的眾多股東中,雖然既有國內股東也有海外股東,既有實業企業股東也有私募股權基金,但他們基本都是財務投資人的角色(就算上海實業、北大青鳥這樣的實業企業股東,由於他們跟中芯國際不在同一行業,他們的投資更多只是謀求財務回報,或者是受政府之命提供財務支持),因而並無在經營層面控制中芯國際的動機。
  • 再爆內訌,中芯國際將走向何方?
    再爆內訌,中芯國際將走向何方? 正和島 發表於 2020-12-18 11:35:42 01、中芯國際再爆內訌,一下幾百億沒了 4000億晶片巨頭再爆內訌。
  • 中芯國際爆發高層內訌,真正的「內憂外患」
    打開APP 中芯國際爆發高層內訌,真正的「內憂外患」 張俊 發表於 2020-12-17 09:40:07 在美國打壓中國晶片產業之際,國內晶片製造領軍企業中芯國際近日卻曝出了高層內訌。
  • 中芯國際內訌?CEO梁孟松請辭,會影響7nm晶片進程嗎?
    根據公告,蔣尚義受聘成為中芯國際董事會副董事長、第二類執行董事及戰略委員會成員,並在當日生效。蔣尚義也是晶片界的老將了,和中芯國際的淵源頗深,他此前曾在臺積電工作,並在共同COO職位上退休,退休後還曾擔任過臺積電董事長顧問,後加盟中芯國際,擔任獨董,任期屆滿,蔣尚義又曾擔任武漢弘芯的CEO,不過在武漢弘芯的爛尾事件後,他又通過律師信公開辭職。
  • 蔣尚義回歸,梁孟松請辭,中芯國際內訌背後,兩位晶片大牛的恩怨
    承載著國人晶片夢想的中芯國際(688981.SH;00981.HK)突然陷入「內訌」陰影。 隨著臺積電前COO、晶片「大牛」蔣尚義重新回到中芯國際任職,現任中芯國際聯席CEO、技術「狂人」梁孟松突然在董事會請辭,並稱自己已經不再被尊重和信任。
  • 市值超4000億,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的最大股東是誰?
    自從華為遭遇美國打壓,臺積電停止代工合作後,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了大陸最大的晶片代工廠中芯國際。今年以來,中芯國際受到追捧,獲得各路資本青睞,並且最快過會,成功登陸上交所,市值一路突破了6000億元,成為了A股的一匹黑馬。
  • 中芯國際反覆內訌背後:半導體設備被卡脖子結下的無奈苦果
    對不熟悉中芯國際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大瓜;對了解中芯國際的人而言,這不過是其連綿不絕的內訌史上的一幕而已。大唐電信挑起的這場內訌以兩敗俱傷收場,傷筋動骨的中芯國際步伐踉蹌,當年第四季度巨虧1.65億美元,創下創辦10年來最大的虧損記錄,而2010年同期還盈利6857萬美元。從此,中芯國際和臺積電的差距越拉越大。2015年,臺積電已收回28納米工藝製程成本,開始用價格戰打擊對手,中芯國際 28 nm工藝製程才剛起步。
  • 一山難容二虎,中芯國際內鬥又開始了?
    一直以來,中芯國際被外界調侃是「友商」的「黃埔軍校」、「培訓基地」,中芯國際需要來一次徹底大變革。這次事件的導火索是中芯國際把前臺積電COO蔣尚義請回來了擔任副董事長,而CEO梁孟松竟然毫不知情。蔣尚義突然空降成為了梁孟松的上司,估計也讓梁孟松有點不適應。
  • 中芯國際,再經不起內訌
    12 月 15 日晚,中國最大的晶片代工商中芯國際一連發布了 5 份公告。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本起事件的導火索,就是中芯宣布臺積電前 COO、半導體製造業巨擘蔣尚義將回歸,出任副董事長,自 2020 年 12 月 15 日起生效。
  • 中芯國際突然內訌!復牌後直線暴跌超6%
    12月15日深夜,被視為本土晶圓晶片製造頂梁柱的中芯國際突然鬧出「內訌」:蔣尚義回歸擔任副董事長,梁孟松自認不再被尊重與信任,隨即請辭聯席CEO。都曾在臺積電供職、被視為「師徒關係」的兩位業界大牛,如今卻難以共處一室。
  • 限制10nm晶片技術提供中芯國際,卻不小心將了自己一軍
    自從臺積電宣布停止代工華為設計的麒麟晶片後,另外一家本土最領先的晶片廠商進入了大眾的視線——它便是中芯國際。如果臺積電還在幫助華為生產麒麟晶片,那麼很少會有人知道原來我們還有這樣一家晶片廠商。中芯國際更是被譽為大陸晶片製程工藝最領先的廠商,甚至中芯國際還對外宣布了量產14nm製程、準備攻克7nm製程的好消息,但實際上中芯國際距離臺積電、三星這樣的巨頭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顯然,美國商務部也察覺到了這一點,於是想要提前截胡中芯國際。近日,他們繼續向中芯國際施壓,將中芯國際列入了「Entity list」,還將限制相關的晶片技術提供給中芯國際。
  • 中芯國際緣何內訌?另闢求生之路,未來發展將大變
    這幾天半導體行業最熱門的消息,無疑是中芯國際在七年之後再度內訌。之前折戟武漢弘芯的蔣尚義回歸,擔任副董事長,可謂一手掌控了中芯的未來;而原CEO梁孟松則公開表示不滿,憤而提出辭職。中芯國際的這齣鬧劇,讓吃瓜群眾可謂看得津津有味。 不過若說這只是中芯的權力鬥爭,那只怕顯得太過草率。
  • 國產芯再傳好消息!中芯國際巨資購買晶片機器:加速量產14nm晶片
    相信大家都知道,近日,美國再次加碼限制華為晶片業務的發展,試圖通過對臺積電施壓,來進一步達到全面「斷供」華為的目的,如此可見,在這樣的「大環境背景」中,國產晶片全面替代無疑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而目前整個國產晶片產業鏈最薄弱的環節,無疑就是在晶片製造領域,雖然目前國內最大的晶片代工企業
  • 中芯國際鬧「內訌」:究竟是誰導演的一齣戲?
    蔣尚義同樣是我國半導體領域一等一的人才,他不僅是梁孟松的前輩,而且還比梁孟松更早來到中芯國際。 中芯國際低開逾4%中芯國際H股停牌 此次人事變動,早已在坊間流傳,被稱為「內訌」。受此消息影響,中芯國際的A股和港股今天都跳空低開。
  • 大敵當前鬧內訌?中芯國際CEO已遞交辭呈,網友:不要走!
    如今根據一些前沿的消息,我們可以看到,國產的晶片技術發展,相比於國外還是有著非常大的差距,而且咱們大陸這邊真的能夠挑起晶片製造行業大梁的企業,其實真的可能就只有中芯國際了,作為大陸的晶片龍頭企業,其一舉一動都是備受關注,而且眾人也是將希望都是寄托在了中芯國際身上。
  • 思必馳與中芯國際合作 發布首款AI專用晶片
    思必馳與中芯國際合作 發布首款AI專用晶片 電子發燒友 發表於 2019-01-05 09:52:10 「2018年有太多應用場景落地,所以這次我們算法介紹要讓位於整個發布會的核心:場景化。」
  • 中芯國際CEO梁孟松請辭 曝出與蔣尚義當年往事糾葛
    今日,中芯國際被曝內訌、CEO梁孟松請辭等諸多新聞刷爆了科技圈,中芯國際作為目前國內半導體代工頭把交椅,發生如此之大的變故足以可以引發產業巨震。那麼中芯國際被曝內訌,CEO梁孟松請辭整個事件的核心問題是什麼,矛頭指向了蔣尚義回歸與梁孟松不和。
  • 中芯國際領航國產晶片產業的創新發展
    鄭明月中芯國際晶片產業發展概況發展歷程: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簡稱:中芯國際或公司)註冊地為開曼群島,主要生產經營地址為中國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江路18號,是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位居全球第四位,也是中國大陸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研發實力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