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新時代前進的推動力和智慧的源動力。勞動成就夢想,奮進贏得未來。即日起,本版推出「崇尚勞動美 致敬新楷模」專欄,通過展現一批默默耕耘在平凡崗位上的勞動者,大力弘揚勞動精神,樹立辛勤勞動的典型榜樣,共同奏響新時代發展最強音。
「在電氣維修這個行業,經驗十分重要。30多年前,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師傅們毫無保留地把他們總結出的經驗傳授給我,手把手地教我處理各種故障,讓我明白了薪火相傳的意義。過幾年,我也該退休了,我就想把我所掌握的知識都教給徒弟們,把我和師傅們的工作經驗傳遞下去。」李衛清說。
李衛清出生於1967年。在那個年代,能掌握一門技術,成為一名技術工人,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於是,在父母親的建議下,李衛清上了陽泉煤礦高級技工學校。1986年畢業後,分配到華越機械六車間從事機電維修工作。
「機械、電氣這些東西,書本上學的理論和實踐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因此,最開始的時候,我就跟著師傅們學習一些實際操作的應知應會知識、安全規程方面有關電的注意事項等等。」說起剛參加工作時候的情景,李衛清對師傅們的教導記憶猶新,「無論什麼時候遇到問題去請教師傅們,他們都會非常耐心地、一點一滴地教我,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經過三四年的努力出師了,可以單獨處理機械故障等。」
電氣設備更新換代非常快,想要獨當一面就不能總想著依靠師傅,必須要不斷學習,學會師傅們思考問題的方法,還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為此,工作中,李衛清不斷鑽研各種設備,努力攻克一個個技術難題;工作之餘,積極參加單位組織的各種技術培訓,不斷提升自身操作技能。
李衛清常說,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一天不學,就會被落下。特別是電氣設備天天在更新、時時在發展,說不定它昨天還是你熟悉的模樣,過了兩天它就變了,以更先進的模樣出現在大家面前。正因如此,2011年,年過四十的李衛清又去考取了電工技師資格,並在2017年取得電工高級技師資格。
多年工作讓他養成了一個習慣,遇到一些較複雜設備的「疑難雜症」,就將設備運行情況、問題出現原因和處理方法等仔細記錄下來,並把這些經驗傳授給徒弟們。
李衛清說,他能從一個學徒,逐步成長起來,成為一名電工高級技師,離不開師傅們多年的教導和單位的培養。因此,這些工作經驗不是他一個人的財富,他有責任把這些經驗教給更多人,傳承下去。
2008年調入華越創力採掘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後,李衛清和他的團隊主要負責上海創力採煤機和掘進機的售後服務。為了儘快掌握採煤機和掘進機的相關維修知識,他帶著團隊成員對照機械說明書一點一點學習,虛心向生產企業的技術人員求教,甚至跑遍了集團公司下轄及朔州、忻州、長治、臨汾等市大大小小的煤礦。
電氣工作無小事。要保障安全生產,就要在電氣設備發生故障的時候用最短時間判斷出故障所在並予以修復。2010年,李衛清擔任電工組組長一職,不僅負責售後服務,還要承擔廠區近百臺設備的維護、檢修、10KV配電室的運行以及採掘設備的檢修等工作。要做好這麼多工作,僅靠李衛清一個人顯然是不行的。因此,李衛清除了攻克技術難關外,還要做好傳幫帶工作,努力把他30多年的工作經驗傳給隊裡的成員,讓大家快速成長起來。
對此,呂曉龍十分感激。呂曉龍2009年從山西工程技術學院畢業後進入華越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工作,成為李衛清所帶團隊的一員。
「剛參加工作,感覺學校學的理論和實際工作有很大差距。為了讓我們能早點上手,李師傅就從萬用表的使用、整機配套試驗等最基礎的東西開始教。而且,不厭其煩,有問必答。」呂曉龍說。
呂曉龍說,跟著李師傅總能學到很多東西。每次要下井處理故障前,總要先跟李師傅討論下可能是什麼問題、應該怎麼處理,然後在下井後有針對性地去排查故障,這樣能快速找出故障點,以最快速度恢復生產。
一次,呂曉龍和同事被派遣到某煤礦處理掘進機真空接觸器故障問題。本以為已經出師,能夠獨立處理故障的他們卻遇到了一個坎兒。無奈之下,只能請李衛清下井支援。在李衛清的提醒、指導下,最終呂曉龍和同事得以將故障排除。
「經過這一次,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李師傅知識面廣,考慮問題全面,見過的情況多,經驗豐富,我們還是需要跟著人家多學學。」呂曉龍說。從此以後,呂曉龍更加用心地跟著李衛清學習,時不時還會借李衛清的筆記本來看看。
呂曉龍肯用心、用功的態度也得到李衛清的肯定。李衛清說:「以後企業發展還要靠他們這些年輕人。因此,只要他們願意學,我就教,把我從我的師傅們身上學到的和我這30多年工作經驗毫無保留傳給他們。」
李衛清攻堅克難、勇挑重擔的履職作風和誨人不倦、傾囊相授的師者風範得到了企業領導和職工的交口稱讚。今年,李衛清被評為市級勞動模範。(樊曉婷 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