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京市婦聯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思想為統領,深入推動家庭文明建設,致力於提高全市家庭成員思想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通過尋找「最美家庭」等活動,大力傳揚愛國奉獻、助人為樂、誠實守信、守望相助、孝老愛親等美德,引領更多家庭見賢思齊、崇德向善,倡導文明新風、弘揚社會正氣,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又踏著時代的步伐,南京,從城市到鄉村,從高樓林立到廣袤田野,家庭文明之花正傾情綻放,吐露其特有的芬芳。
在疫情期間,六合區有一對夫妻,舍小家,為大家,奮戰在抗「疫」第一線。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六合區張齊醫生的家。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2020年的春節顯得格外緊張與凝重,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疫」瞬間打響!
面對疫情,有這樣一個家庭,丈夫是感染疾病科醫生,妻子是心血管內科護士長,家中還有年齡尚小的孩子,以及年邁多病的公婆,這就是六合區最美家庭——張齊醫生的家。
幸福的一家三口,他們舍小家、為大家,放棄休息和親人團聚的機會,積極響應號召,奮力投身到戰「疫」第一線!
他,臨危不懼,逆行一線
張齊在感染科一線工作了20年,積極參加各種救險、保障活動,多次獲得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他對待病人如家人般親切,無論颳風下雨,還是節假日休息,只要患者需要,他就會出現在那裡。不少經由他治療的病人都說,做張醫生的病人很幸福。他也經常收到患者的錦旗和感謝信。
考慮到疫情防控需要,作為六合人民醫院感染科的一名副主任醫師,張齊第一時間申請到疫情防控一線,主動要求除夕夜值守發熱門診。在醫院黨委發出馳援武漢的倡議後,張齊毫不猶豫向醫院遞交了請戰書。由於第一批馳援醫療隊只需要護理人員,張齊很是遺憾未能成行。元宵節夜裡,當醫院下發第二批馳援武漢醫療隊集結號召時,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的他, 再次主動請戰。
他說:「遞交請戰書,我沒有猶豫。作為一名感控專科醫生,我希望能用專業知識和技能幫助到疫區更多的病人,也給予醫院援鄂團隊成員更多防控方面的意見,發揮自己的光和熱,儘自己作為醫生的天職。同時,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更應首先出列!」
這次,他如願以償。
▲ 張齊在武漢救治病人
不承想,他的妻子,一名有著重症醫學護理經歷的心血管內科護士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在護士長工作群裡,王燕第一個報名請求馳援武漢。
▲ 王燕的請戰書
雖然當時他們都不知道彼此的決定,卻做出了一樣的選擇。直到當晚十點到家時,張齊看到妻子收拾好的行囊,才知道妻子也已經報了名。
最終,院領導經過商議,考慮到工作需要和家庭實際情況,只同意了張齊的申請。
▲ 出徵前別離
她,顧全大局,堅守後方
王燕,平時就熱心公益事業,2019、2020年連續兩年參加了江蘇省婦女兒童福利基金會和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舉辦的「音樂種子」春蕾助學行動,一對一資助西部地區貧困兒童上學。
此次疫情中,面對丈夫的選擇,作為同樣在戰「疫」第一線的醫務人員的王燕非常理解也十分支持。她深切地明白丈夫奔赴前線的決心,為了讓丈夫可以全身心投入戰「疫」,她用弱肩挑起了整個家庭,成為他最堅實的後盾。
▲ 抗疫視頻連線
家裡公婆年事已高,公公多年來半身不遂,行動不便,婆婆患有高血壓,身體也不好,唯一的兒子正處於小升初的關鍵時期。以前,這些事都是夫妻倆共同承擔,孩子的學習更是張齊一手攬下。現在這一切,都落到了王燕一個人身上。而她所在的科室也是醫院的重點科室,病人多、病情重,加上這次疫情,工作就更加繁重……
▲ 王燕正在工作
所幸的是,得知爸爸奔赴前線支援,本來優秀的孩子越發懂事體貼,不僅自主學習還幫著料理家務,一家人彼此幫襯。
▲ 兒子張書榮接受採訪
他們,患難與共,守望相助
張齊的生父是名退伍殘廢軍人,在張齊8歲那年的除夕夜裡,生父在上班途中舊病復發去世,母親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擔。後來,續父張孝林進入了孤兒寡母的生活,一直視張齊如己出,為了張齊沒有再生育。
30多年的相處中,夫妻倆相濡以沫、風雨同舟,很少有隔閡,同時張孝林用自己善良的品質,嚴謹、奉獻的家風,影響、培養著張齊。
▲ 張齊與父母
2003年,在共同抗擊「非典」的醫療服務中,張齊和王燕兩人相知、相愛,最終結緣。受著父母愛情的影響,十多年的相守中,事業上,他們彼此鼓勵,共同承擔課題、申請專利、發表論文、攜手進步;生活上,孝敬彼此父母。在張孝林生病期間,王燕配合張齊,發揮自己護理方面的特長,盡心為其做好每個細節,細心的照料幫助老人恢復健康。
▲ 張齊在武漢工作照
夫妻倆平時也重視言傳身教,用«三字經»、«弟子規»等傳統文化知識,培養兒子張書榮尊老、孝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傳承著嚴謹、奉獻的家風。面對新冠疫情,張齊夫妻兩人不但自己主動請戰,積極捐款,同時身為內科黨支部書記的王燕,更是號召大家為疫區捐款,向患者、患者家屬積極宣傳防控知識,分發抗疫手冊,積極參加所住社區防控活動,發揮大家的力量共同抗擊疫情。
因為張齊在前線,家中老人很是擔心,每天視頻通話,父母說的最多的就是:吃得如何?休息得怎樣?一定要做好消毒清潔,保護好自己。每次老兩口都會偷偷抹眼淚。
▲ 張齊在武漢工作照
為了讓老人們安心,王燕不僅攬下家裡的大小事務,還和張齊約定好, 每天和長輩通話都是報喜不報憂。同時又和兒子張書榮約定,每天上課後給爸爸寫一份學習心得,用優秀的成績讓爸爸在前線安心工作。
抗擊疫情夫妻檔,他們一個馳援在疫區武漢,一個守護家鄉六合。丈夫為大家,妻子忙小家,一家人心連心,手牽手,共同奮戰在戰「疫」的第一線!
他們用孝心傳承著嚴謹、奉獻的家風,用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在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構建著和諧美滿的幸福家庭。
原標題:《有一種鶼鰈情深,叫齊心抗疫;有一種家風傳承,叫全家上陣》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