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為何是富貴的象徵

2021-02-19 銅陵社科苑

 唐代是牡丹的興盛期。唐代牡丹經過初唐、盛唐百餘年的發展,到中唐貞元、元和時期在國都長安掀起了規模空前的欣賞高潮。唐朝李肈的《唐國史補》裡說:「京城貴遊,尚牡丹…每春暮,車馬若狂…,種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數萬(指錢)者。」專家認為大約在盛唐時牡丹作為商品開始進入流通領域,且價格昂貴。天寶十五年(756)岑參《優羅花歌》序曾提到「牡丹價重」。進入中唐,牡丹雖有較大發展,但仍是達官顯貴、富裕人家「互比豪侈」的東西。唐代詩人王建在《閒說》詩中提到「王侯家為牡丹貧」,說明那時的社會風尚,有錢人家為買牡丹炫耀富貴,不惜傾家蕩產。牡丹貴到什麼程度?柳渾《牡丹》詩云:「進來無奈牡丹何,數十千錢買一顆(棵)。」白居易《買花》詩:「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古時,帛五匹為一束。素,白綢子。唐代的賦稅制度,按百姓家產多少分為上中下三種戶等,各等再分為上中下三品,以確定不同的賦稅量。百朵牡丹花與二十五匹娟等值,頂得上十戶中等人家的賦稅。據《新唐書》卷五十一《食貨志》有關糧價記載,與卷五十二《食貨志二》有關絹價記載折算,每朵牡丹合六百文錢,而唐代宗時,中等戶的戶稅每年2000文,十戶2萬文,如加上賦稅中的其它項目就更大了。因而「數十千錢買一顆」,確非虛語。這與《唐國史補》中所說,當時牡丹「有一本至數萬者」,可以互相印證。即使到了晚唐,牡丹仍很珍貴。牡丹花雖美,但由於當時種植栽培技術低下繁殖係數低,難以滿足社會需求,這可能是唐代牡丹一直價高不下的原因。

  自隋唐以來人們崇尚牡丹,王公貴族、紈絝子弟更是賞花作樂,不分晝夜,甚至揮金如土。「長安豪貴惜春殘,爭玩街西紫牡丹」(唐·盧綸《牡丹》)。「牡丹嬌豔亂人心,一國如狂不惜金」(唐·王毅)。可見,那個時候能玩得起牡丹的必定是有錢有地位之人,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富貴之人,有牡丹之家必定是富貴之家。

首先說牡丹「富貴」這個詞的,應該始於唐代詩人薛能《牡丹四首》中「富貴助開筵」句。「富貴助開筵」句的大意是牡丹「富麗華貴的姿容正好給筵席上的食客助餐」。宋代理學家周敦頤寫下了聞名遐邇、經久不衰的美文《愛蓮說》,本意是讚揚蓮花,但他在文中說:「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牡丹,花之富貴者也」「牡丹之愛,宜乎眾矣」。他無意中客觀地說出了當時人們喜歡牡丹的實際狀況和人們對牡丹雍容華貴本質的認識。特別是用擬人筆法將菊稱之,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三者進行比較,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後人均認為周敦頤為牡丹富貴的發端。我認為不僅是是周敦頤的名氣大影響力強,唐代詩人薛能「富貴助開筵」中的「富貴」有描寫牡丹富麗端莊、雍容華貴的意思,不全是牡丹代表有錢有地位,而周敦頤講的「牡丹,花之富貴者也」則是牡丹代表富貴之人。後人將牡丹稱之「富貴」則是一發而不可收。元代詩人吳澄《次韻楊司業牡丹二首》直接寫牡丹「風前月下妖嬈態,天上人間富貴花」。可見,也就是從那時起牡丹在人們的心目中漸漸地樹立起富貴的象徵,吉祥的象徵,繁榮昌盛的象徵,且這一象徵意義也逐漸為中國人民群眾所接受,並溶化在血液中,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印記。

牡丹雍容華貴,端莊典雅,國色天香,契合了人們祈盼美好,富貴的心願和對平安、祥和的嚮往,是國人興旺發達、吉祥如意、繁榮昌盛的象徵。其色、姿、香、韻具佳。花開時節、萬紫千紅、千姿百態、花香怡人。花凋之後,依然氣宇軒昂,婀娜多姿。寒冬葉落,更現枝幹蒼奇、挺拔,鐵骨錚錚。從表面現象看,是牡丹超凡脫俗的美豔吸引人們的眼光;從實質看,應是牡丹所特有的那種與「富貴」緊密聯繫的「雍容華貴」的氣質讓人們所傾倒。細究起來,把牡丹作為富貴的象徵和標誌,應是牡丹所持有那種「富貴端莊」的氣質,「四色變而成百色」固有的特性,得以雅俗共賞,並為社會各階層廣泛接受。追求富裕、富貴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性,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人們通過對牡丹的喜愛,寄託對富裕美好生活的追求!現在,牡丹又成為國家興旺發達、繁榮昌盛的美好象徵。

相關焦點

  • 牡丹的花語是什麼?牡丹的花語和象徵意義
    牡丹,一直被國人視為富貴、吉祥、幸福、繁榮的象徵。牡丹統領群芳,地位尊貴。那麼牡丹花的花語是什麼?牡丹花適合送什麼人? 紅牡丹 花語:富貴。 花型寬厚的紅花,被稱為百花之王,花語是富貴、圓滿,屬性火。
  • 牡丹——牡丹花開處,富貴自然來
    人間四月芳菲盡,到了四五月份的時候,大多數的花草已經進入了花期的末尾了,但有「國花」之稱的牡丹是個例外,穀雨時節,白色、紅色、粉紅色等多種顏色的牡丹競相開放。牡丹別名鼠姑、鹿韭、白茸、木芍藥、百雨金、洛陽花、富貴等,原產於中國的揚州儀徵,是芍藥科芍藥屬的多年生落葉灌木。國內牡丹栽培比較集中的有菏澤、洛陽,二地均以牡丹為市花,其中的洛陽有「洛陽牡丹甲天下」的美名流傳於世。
  • 看看白石老人的富貴牡丹圖!
    莫羨牡丹稱富貴,都輸梨橘有餘甘。——齊白石《詠牡丹》贏得世人呼富貴,無羞幸不見梅花。——齊白石題牡丹不須雨露憐花,筆補造華濃華,願作徐黃走狗,無閒誇說姚家。壽桃,因其諧音「壽」而寓意長壽;瓶即平安是永固的喻性暗示;牡丹則自古即被視為富貴的象徵。把三者統一入畫,顯然是非常高的祝福。此幅作品畫了白石老人從未畫過的「五爪降龍」,龍的布局更經過詳密的思考,非隨性落筆,生動傳神。
  • 臺北故宮典藏文物迎新春 富貴牡丹來拜年
    華夏經緯網1月22日訊: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農曆春節即將到來,民眾習慣趁著年前除舊布新,臺北故宮精品企劃「花開富貴」居家布置系列商品,讓新春布置花意盎然。清康熙畫琺瑯玉堂富貴瓶牡丹花雍容華貴,自古即是吉祥富貴的象徵,清代花卉畫宗師惲壽平所繪的牡丹尤為生動,用彩迭色漬染,再加鉤畫筋絡輪廓,讓觀者光看畫就能感覺到花香拂面而來,故宮精品將惲壽平所繪的牡丹衍生成靠墊套及瓷盤,為居家空間增添清代絕美花景。
  • 國畫牡丹名畫 石開原創佳作《富貴高潔 金玉滿堂》解讀
    長於寫意花鳥畫,尤以牡丹擅長。本幅作品是老師新創作不久的八尺橫幅牡丹,淨尺寸68*238釐米。 石開老師八尺橫幅國畫牡丹圖《富貴高潔 金玉滿堂》 這幅作品,石開老師繪三種不同顏色牡丹爭豔,紅牡丹寓意富貴圓滿
  • 富貴牡丹國畫 畫家張洪山的工筆牡丹代表作賞析
    劉禹錫也在《賞牡丹》中贊到「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這足以表明當時世人對牡丹之愛已達到了一種如痴如狂的程度。牡丹是中國人喜愛的花卉,碩大的牡丹花怒放,雍容大度,寓意富貴吉祥,繁榮昌盛。國運昌時花運昌,太平盛世喜牡丹,如今牡丹畫已成為家居裝飾的尤物,寄託著人們對富貴、吉祥、美滿生活的追求與嚮往。
  • 臥室床頭掛什麼畫好 石開牡丹綬帶圖寓意富貴雙壽
    【牡丹】提起牡丹,讓我不禁想起詩人劉禹錫的「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也想起詞人周敦頤的「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牡丹,花之富貴者也」。牡丹在國人心中,一直是美的代表詞,不開則已,一開則傾其所有揮灑淨盡,終要開得一個傾國傾城,寓意著家和幸福美滿,吉祥富貴臨門,國家繁榮昌盛,這也正是牡丹國畫在家裝界如此受寵的原因。
  • 進門要見吉利書畫,國畫富貴牡丹圖掛玄關很合適
    這樣的玄關畫你喜歡嗎↓(果然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好友,不得不說,咱們的審美一樣呢)石開新品三尺豎幅牡丹圖《富貴榮華》喜歡咱們傳統國畫藝術的朋友,相信都聽說過國畫富貴牡丹圖這幅經典題材。為何富貴牡丹圖如此受寵?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 名家名作 齊白石 · 富貴牡丹
    齊白石 · 富貴牡丹◎ 來源:書畫文化▲齊白石大富貴亦壽考紙本立軸 1948年作備 註:楊鴻慶上款。楊鴻慶(1882-1956),字伯鹹,丹徒人,揚州商界領袖。▲作於1945年齊白石筆下的這幅《歲朝圖》圖中描繪了牡丹、花瓶、燈籠、鞭炮、柿子、酒壺酒杯等國畫靜物。即是用藝術家獨特的手法向我們展示節日來臨的喜悅。▲齊白石《大富貴亦壽考》 1946年作題識:大富貴大壽考。八十六歲老人齊白石制於京華城西鐵柵屋。鈐印:白石、悔烏堂、人長壽、齊璜之印。▲《富貴白頭圖》款識:富貴白頭。
  • 富貴牡丹掛畫欣賞 當代國禮書畫家石開的手繪真跡
    「閱盡大千春世界,牡丹終古是花王。」作為花中之王,牡丹雍容華貴,端莊典雅,國色天香,契合了人們祈盼美好,富貴的心願和對平安、祥和的嚮往,牡丹之美,從古至今,都是為人所稱道的「獨佔人間第一香」。宋朝理學創始人周敦頤在名篇《愛蓮說》中贊:「牡丹,花之富貴者也」。所以牡丹在我們心中是富貴吉祥的花朵,常有花開富貴,富貴吉祥的寓意。牡丹盛開勝似千佛招財,能招財闢邪的好運。現在人們更是喜愛在家裡懸掛牡丹畫來給自己帶來好運。
  • 堪稱國色天香,花中「王后」牡丹,唐朝人對牡丹到底有多喜愛
    "這就是比較有代表性的歌詠幾種不同顏色牡丹的。當時帝王對牡丹的重視是推動牡丹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帝王的喜歡就等同於貴族階層之間的喜愛,所以牡丹剛開始時更流行於貴族之間的。牡丹受到如此的推崇,其實也是牡丹自身充滿了吸引力。牡丹花朵碩大,儀態端莊花大如盤如球,徑面盈尺,花瓣層疊高聳,多達數十片,一株花數十朵,多著可開200餘朵。
  • 客廳裝飾畫手繪 石開牡丹花國畫掛家富貴大氣
    自古以來,國畫牡丹都是一個家庭的吉祥裝飾之物。牡丹花開,典雅大方、雍容華貴,人們視它為富貴吉祥的代表,在古代國畫牡丹花就很受各階人士的喜愛,時至今日,它依然經久不衰,成為家家戶戶引以為豪的裝飾畫佳選。 客廳裝飾掛牡丹國畫,那就不得不提一提「當代寫意牡丹王」石開老師的作品。
  • 張大千筆下最富貴的牡丹圖!
    張大千 富貴牡丹牡丹以華貴著稱,唐代更譽為國花,其花容端妍,色澤絢麗濃豔,世人尊為花中之王。宋代院體畫把工筆牡丹細分為佛頭青、照殿紅、潑墨紫三種。此幅大千以明人馮琛詩意為之,屬工細花卉一類,著色濃豔,以金粉勾線,牡丹怒放,花葉渾厚,雖只是一折枝,但作為「百花之王」的牡丹的富貴華美氣息已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 【走四季】富貴遙遠 牡丹年年見--寒牡丹
    「國色天香絕世姿,開逢穀雨得春遲」,穀雨節氣的第一候花信風就是牡丹,穀雨前後正是牡丹花開的重要時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稱為「穀雨花」
  • 牡丹與吉祥鳥的組合通用寓意
    牡丹被稱為「國色天香」寓意吉祥富貴,歷來有花中之王的美譽。是花鳥畫重要的表現題材之一,也是大花頭的代表。豐富的牡丹顏色、品種,配以各種吉祥鳥,如鴛鴦、喜鵲、仙鶴、壽帶鳥等,使牡丹畫題材更喜慶、更吉祥。摘錄自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大畫吉祥牡丹十招》,王宣明編著。
  • 王子武大寫意牡丹,筆墨好灑脫
    王子武 富貴大吉 牡丹,花中之王,雍榮華貴,美豔絕倫,被國人視為富貴、吉祥、幸福、繁榮的象徵。 王子武 牡丹圖
  • 網友為何會一直以為牡丹是國花?晚清被官方承認,民國則創議梅花
    齊白石 牡丹這一事件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與熱議。不少年輕人詫異地表示:一直以為牡丹就是國花!這種印象究竟從何而來?牡丹有沒有被正式評為國花?在很多人認為牡丹是國花的同時,為何又有梅花是國花的說法?國花牡丹說法的來歷現代意義上的「國花」一詞最早出現在19世紀的英國,指被用來作為國家象徵或國家標誌的花卉。在中國古代,並沒有這樣一種以花喻國的概念,但「國花」這一固定稱謂在明代就已形成。最先使用這個詞的是文人墨客,所指的對象恰恰就是牡丹。
  • 國畫藝術裡常見的兩種吉祥花卉——荷花、牡丹
    「荷」與「和」諧音,在我國傳統文化中,經常以荷花作為和諧的象徵,和諧寓康寧,和諧萬事興。中國古代民間就有春天折梅贈遠,秋天採蓮懷人的傳統,經常以荷花作為幸福、和平、和諧、合作、合力、團結、聯合等的象徵。
  • 年畫裡的花,富貴吉祥,福氣滿滿!
    這些花都有什麼象徵意義呢? 1、牡丹——花開富貴 花開富貴主要是牡丹花,百花之王的牡丹最有富貴氣象,有時候也會在牡丹周圍畫一些蝴蝶、蝙蝠、孔雀等祥鳥,花團錦繡,蝶舞蜂飛,象徵圓滿吉祥,生活富裕!
  • 牡丹國畫有什麼寓意 賞不盡的牡丹風華
    牡丹花大色豔、芳香濃鬱,素來都有國色天香之稱,而且牡丹還被稱為「花中之王,」它是富麗端莊、雍容華貴的代表。國畫中,牡丹也一直都是吉祥經典的花鳥題材,深受畫家和人們的喜愛,長期以來都被人們當做是富貴吉祥、繁榮興旺的象徵。在詩人筆下,牡丹的形象是這樣的:「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那麼畫家筆下的牡丹是什麼樣子的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揭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