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魚最難吃?這4種魚釣起來很好玩,但吃的人卻很少

2020-12-17 小飛的釣魚閣

曾經有很多人問過我,是不是釣魚的人都很喜歡吃魚,在我回答了N次「釣魚和吃魚之間沒什麼必然聯繫」以後,總結出了一個道理,這應該是大多數不釣魚的人對釣魚人最大的誤解之一了吧。

不喜歡吃魚的釣再多魚也還是不喜歡吃,喜歡吃魚的就算不釣魚也會去買,所以釣魚和吃魚之間真沒什麼必然聯繫。如果非要扯上點關係,我倒是見過很多人因為愛上釣魚,所以對吃魚要求提高了的。

比如我有一個朋友很愛吃魚,原本是來魚不拒,菜場買的、朋友送的都能吃的很開心,然而等自己愛上釣魚以後,就再不吃養殖魚了,哪怕一個月釣不到魚,嘴饞了都不願再去買魚吃~

我也算這一類人,自己釣魚以後就很少再去買魚,包括家裡也一樣,除非是有「急用」,比如說大年三十桌上得放一盤紅燒鯉魚(鯉魚躍龍門,寓意好),要是沒有那只能去買,平常的話要麼就買些自己釣不到的海魚。

另一方面,對於野生魚,雖然我覺得比養殖魚要好,但實際上吃的也少,更多的還是想體驗垂釣這個過程。

而且對我來說,即使是野生魚,也並不都是「好吃」的,有些魚我不喜歡釣但相對愛吃,比如白條、麥穗這類雜魚,平常最討厭它們來鬧窩,但要是真釣多了,回家處理下裹點麵粉往油鍋裡一炸,當下酒菜絕佳。

還有些魚,我特別喜歡釣,但並不喜歡吃,粗略地算了下,大概有4種。

第一種:白鰱

我們平常都習慣講「鰱鱅」,其實鰱和鱅是兩種魚,習性差不多、長得也像,但受到的「待遇」卻完全不一樣,我想應該不止我一個人不愛吃鰱魚吧。

鰱指的是白鰱,鱅指的是花鰱也就是胖頭、大頭,說它倆受到的待遇不一樣主要體現在價格,鱅魚的價格是要遠遠高於鰱魚的,而且大家對這兩種魚的態度也截然不同。

為什麼長得差不多的兩種魚,卻會受到完全不一樣的待遇呢?這個我沒有去查過資料,也沒去做過調查,但站在一個釣魚人的立場上,我認為鰱魚是要比鱅魚更腥一些;站在一個「吃貨」的立場來看,鰱魚的肉質確實比鱅魚要腥,而且味道也沒有後者鮮美,可能是鰱魚的頭不夠大吧。至於營養層面,咱們就不說了,畢竟我不是美食家。

我不喜歡吃鰱魚,但特別喜歡釣它,主要是夠刺激,我以前說過一句話「如果你想測試一下手裡的魚竿,那就去拉幾條鰱魚玩玩吧」。鰱魚的爆發力是很強的,也就是你起竿的瞬間它往外躥的那一下特別猛弄不好就切線爆竿,都知道草魚是個急性子,爆發極高,但我認為這方面鰱魚並不比草魚弱。

第二種:鯰魚(埃及塘鯴

大家注意,我這裡特別進行標註了的,因為鯰魚它有好幾個種類,常見的是土鯰、埃及塘鯴以及大口鯰。這裡面土鯰我認為是最好的,也比較喜歡吃,大口鯰也不錯,但埃及塘鯴就不行了,很多人將鯰魚稱之為「垃圾魚」,其實就是指的埃及塘鯴。

不過這裡要強調一下,埃及塘鯴雖然肉質口感各方面都不怎麼樣,但說它是垃圾魚似乎有點不公平。因為垃圾魚這個詞的由來是緣於大家看到這種魚總待在髒亂差的地方,還會吃一些腐食,實際上這只能說明埃及塘鯴生存能力強,並不是它喜歡這樣的地方,就好比小龍蝦。

為什麼喜歡釣它呢?因為它傻唄。這種魚我曾經在杭州某河道釣過不少,最大的10斤,小的也有三五斤,只要掛個黑蚯蚓往水裡一丟,漂沒了就拉即可。不用講什麼餌料配方,浮漂調釣,線組搭配,甚至連窩子都不用打,釣的是一個舒心、安逸,尤其是夏季的晚上作釣,效果最好。

第三種:圓吻鯝

這個魚對某些釣友來說可能有點陌生,甚至連名字都沒聽過,圓吻鯝是學名,我們當地稱之為「烏蜜」,以前我專門寫過文章介紹的,屬於鯝魚的一種,在習性上和黃尾鯝這一類有點像。

為什麼說喜歡釣這個魚呢?首先可能是魚資源的問題,因為我們這邊的江河裡魚種不多、數量也少,大家釣不到更好的魚所以就退而求其次。另外前面也說了,圓吻鯝這種魚和黃尾差不多,一來就是一群,尤其是小體型的,要是密度高,可能幾百條地圍攻你的窩子,關鍵釣起來手感還不錯。然後,釣著釣著可能下一秒驚喜就來了,半斤一斤的「大傢伙」就會要上鉤,讓人激動萬分。

喜歡釣、也好釣,但這種魚不好吃,一個是刺多另一個是肉質不鮮美,我以前遇到一釣友他說吃這種魚的感覺就是「味同嚼蠟」。雖然我覺得這個說法可能有點誇張了,畢竟我自己也吃過,沒他說的那麼難吃,但和其他一些魚比起來,味道確實談

不上好。

第四種:鯉魚

看到這最後一種魚,我想釣友們的反應可能會兩極分化,一部分人會覺得鯉魚能叫難吃?那是根本不能吃好吧。而另一部分則覺得:你這是在扯淡,鯉魚怎麼難吃了,黃河鯉魚聽過沒,那可是中國四大名魚之一啊。

實際上我本人並不排斥鯉魚,當然了也沒覺得它很好吃,客觀來講我認為鯉魚的優點是刺少,至少比鯽魚少,然後在處理的時候也比較方便,但肉質口感上呢它比較柴,也沒有鯽魚鮮美。當然這只是我個人感覺,南方的話很多地區是不吃鯉魚的,理由除了難吃以外,可能還會覺得這種魚是「發物」或者有一些什麼說法等等。

好不好吃,能不能吃咱們不糾結,但在垂釣方面我想喜歡它的人還是不少的,而且釣鯉魚可以說是個比較有挑戰性的活。鯉魚天生機警,不輕易進窩,不像鰱鱅那樣你拿個石頭砸它旁邊,可能過五分鐘又過來了,鯉魚要是炸窩跑了,很難回來尤其是野生鯉魚。另外,鯉魚在中鉤後的表現也比較沉穩,越大的越沉穩,不像草魚那樣橫衝直撞蹦噠兩下就沒力了,大鯉魚會打樁讓你以為是掛底了,等你放鬆警惕去扯線的時候它又突然開始移動;當你和它「大戰了三百回合」後,以為它繳械投降了,拿個抄網去接的時候,它可能會給你表演個「鯉魚打挺」,狠狠地衝一波,很多人釣鯉魚就是在這個環節跑魚的。

最後還要補充兩種魚:

第一是羅非。有些釣友可能說小編你咋把羅非忘了,羅非多難吃啊!我說一個大家可能會吐槽的話,其實我身邊很多朋友挺喜歡吃羅非的,因為它刺少。就算它真的難吃,也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中,因為本文說的是「喜歡釣,卻不喜歡吃的魚」,然而說羅非難吃的人基本上不會覺得釣羅非好玩吧,難道你忘了被小羅非支配的恐懼?當然大羅非還是有難度的。

另外一種魚是清道夫。網上很多人都說清道夫長得醜、也不好吃,我相信說這些話的人有很大一部分其實是想表達「這種魚醜、看起來也髒,所以不能吃」,而並不是說味道不好。此文不寫清道夫一是因為我沒吃過,二是我看一些小視頻,裡面很多「美食博主」嘗試吃這種魚的,說味道還不錯~所以我也不好下結論,吃過的朋友評論下。

文章到此結束,歡迎各位釣友留言評論,你覺得釣起來好玩、吃起來難吃的魚有哪些呢?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注

相關焦點

  • 什麼魚最好吃?這6種魚好吃但不好釣,價格昂貴還買不到
    前幾天我寫了一篇名為「什麼魚最難吃」的文章,文章發出才兩三個小時,閱讀量就達到了幾萬,評論更是有一二百條之多。不過我也被大伙兒噴慘了,比如很多人會說你不喜歡吃某個魚只是自己不會做,廚藝不行罷了;再比如有人可能會把問題歸結到水質上,認為水質決定魚的品質。
  • 世界上最難吃的魚是什麼魚?
    其實,食物受個人主觀因素影響較大,對於不同的人而言,難吃的食物也不同,比如:對於喜歡榴槤的人來說,榴槤就是美味,但對於不喜歡榴槤的人而言,榴槤就是難吃的食物。 為了更好地統計有哪些難吃的魚類,我們僅僅從大眾接受度較低的魚類開始說起。
  • 你知道這是什麼魚嗎?送人都不要的海魚真的很難吃
    hello大家好,今天去菜市場看到有人在賣一種我不認識的魚,就是這一條了,它有八兩重,連賣魚的都說不知道它是什麼魚,我釣了十幾年的魚,在菜市場上遇到不認識的魚,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少的。於是呢我把它買了回來,發到了本地的釣魚群上,問了問大家這是什麼魚,給大家看看我得到了多少個答案。
  • 無論燉什麼魚,都不要放這2種料,放錯了魚又腥又難吃,還沒營養
    導讀:昨天和朋友去河邊釣魚,真的特別的幸運,不到15分鐘,就釣到了2條大的黃骨魚,而和朋友釣了2小時的魚,就釣了將近3斤的黃骨魚,晚上,我就邀請他們來我家吃飯,一起把這些黃骨魚解決掉。而最能保留黃骨魚營養價值的做法就是將黃骨魚燉成湯,所以不到20分鐘,我就把一大碗的黃骨魚湯端上桌了,兩位朋友喝了一口,就說我燉的魚,不僅湯喝著又鮮又香,而且魚肉吃著特別細嫩,真的是廚師長級別的人才能做出來的呢。而還有位朋友說,自己燉的魚,總感覺腥味很重,就會加一些辛香料,可是燉出來的魚還是腥味很重,而且湯特別難喝,您有沒有好的燉魚的方法?
  • 釣友手中的魚叫什麼?釣著很帶勁,網友:牙魚,很少釣上
    很多人喜歡玩路亞,主要是他們不想一直靜靜的等候魚咬鉤,而路亞釣魚挺能鍛鍊人的,但釣久了,手臂也會酸疼,主要是需要不停的甩竿、收線。路亞的對象魚一般是一些魚性比較兇猛,會主動發起攻擊的捕食性魚類,比如鱸魚、鯰魚、黑魚、狗魚等,釣這些魚真的很爽,特別是在遛魚的時候和魚較量,很帶勁。
  • 這魚能吃?二十米深老井裡釣起來的魚全身黝黑,養一會變白
    釣魚人,可能是長江君見過最有想像力的群體之一,只要是有可能釣上魚,什麼地方、什麼方法都要試一下才罷休。比如在山東,長江君就見過有人在廢棄老井裡釣魚的……死水一潭的廢棄老井,也能釣上魚?「附近的人都知道這裡面大鯽子多,都是來釣鯽魚的,不過有時候也有鯰魚釣……」當地釣友介紹說,井裡的「大板鯽」特別多,釣起來的鯽魚大多在三四兩以上,半斤多的也不少,甚至偶爾還有人釣起一斤多的「鯽魚王」!
  • 這些淡水常釣的幾種魚,你喜歡釣哪種,聊聊釣的技巧
    淡水魚中最喜歡釣的魚有這幾種,鯉魚,草魚,鯽魚,都是喜歡的魚種,而鯉魚勁大,拉起來過癮,鯽魚上魚快,吃口輕,挑戰釣技,鯉魚,草魚拉力前期猛,溜魚手感好,也很癮。我們一起簡單的聊聊這幾種魚如何釣。1、鯽魚鯽魚在自然水域佔的比例大,也是最常見的魚種,因鯽魚味道極好,也受到廣大釣友的喜歡,鯽魚是廣大野釣者垂釣的魚種之一。而鯽魚吃口輕,飄向不明顯,也是公認不好釣的魚。釣鯽魚先用酒米打窩,冬季初春季可以打隔夜窩,釣餌優先紅蟲,蚯蚓。
  • 釣了幾條怪魚,看起來很兇還有牙齒,這魚能吃嗎?求解惑
    這幾年野釣的隊伍是不斷壯大,平時上班時間還好一點,特別是雙休日,以及節假日期間,無論是河道、還是野塘都站滿了人。一看沒人,就選擇老釣位,後來陸陸續續來人,很小的一塊地方,最多可容納2個人的釣位,硬生生的擠了4個人,魚線還經常纏繞在一起。我一想算了,為了避免和他們發生爭吵,換到對面去。對面這塊地方平時沒人釣,主要是底下是亂石堆,非常容易掛底。針對這個問題我先是用魚鉤探底,看看哪一塊不容易掛低,發現水底有一個快地方比較大,能夠正常垂釣且不易掛底,我就打窩開始垂釣。
  • 冬季多吃魚,吃魚就吃這4種,目前很難人工養殖,都是野生海魚!
    導讀:冬季多吃魚,吃魚就吃這4種,目前很難人工養殖,都是野生海魚!生活在海邊的最大好處大概就是有吃不完的海鮮吧!因為從小生活在海邊,所以各種種類的海鮮都吃過不少。有意思的是,我們這裡買海鮮不會在超市買,很少在市場買,而是喜歡起個大早在漁港碼頭買,早上那裡的魚都是剛打撈上來的新鮮魚,肉質肥美價格實惠,最關鍵那些都是剛打撈上來的野生魚,能買到野生魚才是最主要的。因為現在市場上有很多魚都是人工養殖的,海魚也好,淡水魚也罷,都有很多。這些養殖魚雖然量大實惠,但是口感和營養遠不如野生的好,所以吃魚就要吃野生魚。
  • 這魚不能吃?珠江紅眼魚泛濫,釣魚人成群釣起卻丟回水中
    這個紅眼魚是什麼魚?其實,這是一種外來物種,在珠江裡算是比較常見的魚種之一。不過,珠江裡麥鯪魚的數量,從來沒有這麼「泛濫」過,可以說非常反常——應該是上遊有比較大的麥鯪魚養殖場,被洪水衝毀了,因此大量麥鯪魚群逃入邕江。
  • 路亞時,釣到這5種魚一定要放生,吃了就闖大禍了
    有時候也可能會遇到一些國家保護的稀有魚類,如果你釣到這些魚後處理不當,那你就闖大禍了,甚至有可能被拘留或者罰款。 接下來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這5種野生魚類,記住了,釣到後千萬不能吃! 一、花鰻鱺 花鰻鱺屬於鰻鱺目、鰻鱺科,被國家列為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是典型降河洄遊魚類之一。生長於河口、沼澤、河溪、湖塘、水庫等內。性情兇猛,體壯而有力。白晝隱伏於洞穴及石隙中,夜間外出活動,捕食魚、蝦、蟹、蛙及其它小動物,也食落入水中的大動物屍體。
  • 十大釣不到立魚的原因
    ,因為光線太強無論對掠食者或獵物而言都是難以隱藏自己的時候,這實在是對誰都討不到好處,所以極少立魚願意在這時段內出手,再者,光線充足只會增加體內各器官的負荷,加速虛耗能量實在是與生活原則背道而馳,這時段內大部分的立魚都會躲起來。
  • 全家去釣魚了,釣了很多魚,真是釣一條魚比吃一條魚快樂!
    替妹妹裝好魚餌,告訴妹妹什麼樣的情況是魚在咬釣,就由妹妹掌管著媽媽的那根釣魚竿了。看著妹妹一本正經地手拿釣竿,全神貫注地盯著水面,媽媽就東張西望看著四周的鄰居。看著大家都手拿魚竿,眼盯著水面,嘴巴可全沒有閒著,天南海北地聊著,全不管是不是會吵了魚不來吃魚餌。突然妹妹大叫起來:「媽媽快呀,魚。」媽媽回頭一看,好傢夥。只見妹妹高高地提著魚竿,魚在半空中拼命地掙扎著。
  • 無論燉什麼魚,記住「4不放」,放錯了,魚又腥又難吃,還沒營養
    導語:無論燉什麼魚,記住「4不放」,放錯了魚又腥又難吃,還沒營養! 社會就是個大染缸,叫你的生活五顏六色;生活就是個大染缸,叫你品味五味雜陳;廚房就是個大染缸,叫你品味珍饈美味。
  • 這幾種魚隨便釣一種都可以去買彩票了!別說釣,見到都很難
    但是,喜歡野釣的釣友應該常會常釣到平時難得一見的魚,因為野釣人差不多都是不辭辛苦,翻山越嶺地去尋找釣點,人跡罕至的地方中稀有魚的概率也會提高。下面的這幾種魚,雖然有釣友釣到過,但是出現的次數真的不多,只要釣到一種你可以吹一年。
  • 冬季磯竿串鉤釣不到魚怎麼辦?這4種方法輕鬆搞定
    一勤:就是要勤搜索魚群,原因就在於冬季的時候,做釣魚種相對較少,除了鯽魚和鯉魚,其它魚都不會進食的,而鯽魚的話又會因趨溫性的特徵,會集聚在一起,所以魚情呈現整體密度小,相對密度大的特點。這就需要我們積極所搜魚群,找到魚害怕釣不到魚嗎?三多:就是要多搜索魚層,有時候魚層的改變可能是由於天氣原因,導致離底或上浮。
  • 野河釣鯽魚如何選釣位?最藏魚的4個位置,牢記!
    大家都知道,釣大魚最好去大水面,比如水庫,大江大河等地方。但是水庫,江河水域面積大,而且大魚數量也比較少,空軍是常事。所以很多釣友都比較實際,將目標魚定為鯽魚,偶爾上幾條大點的鯉魚什麼的就夠了。釣鯽魚一些小河溝都能釣得很過癮。
  • 河裡正在消失的7種「野味」,圖三可以在陸地上行走,圖4最難吃
    不過小編這次去江裡釣魚,卻釣獲了一條不一樣的魚,這條魚從外觀上看起來很像黃顙魚,不過個頭確實有些不一樣。這種魚兒之前也曾釣到過,不過只有在江裡才能釣到,聽老一輩的人說,這種魚最大能長大4斤多,只是大家也不知道它究竟叫什麼,有時候就叫它大號的「黃顙魚」。
  • 野河溝裡釣野生鯽魚,吃起來卻有股「煤油味」這是為什麼?
    很釣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會」釣回來的鮮魚很不錯,但是經過一番烹調後卻有煤油味,但是釣的時候卻沒有異味。這是為什麼呢?我所居住的這個小城,垂釣場所非常少,至於野釣場所那更是鳳毛麟角,出釣一回無異於一次中短途的旅行,這對於像我這樣釣癮比較大的人來說,也算是一種小小的苦惱。在我家附近有這樣一條河,名曰大清河。以前,與其說是河,還不如說是排汙溝,一到夏天臭氣燻天,但是,就在水草密集,垃圾漂浮的河裡藏著不少野鯽。
  • 最簡單的路亞 飛蠅釣白條 魚口多上魚特別快
    用路亞飛蠅釣白條是屬於沒魚可路的無法之舉,但是這裡面又表現了釣魚人的聰慧。路亞白條——也是釣魚人是解毒的一種便捷方式。了解對象魚-白條:白條是所有水域中最常見的魚種,並且它也也是所有水域中密度最大的魚種,隨著溫度的日漸升高,受困於寒冷冬季的白條,再次出現在釣魚人的視野繁衍速度較快,嘴饞魚類,此種魚與馬口,翹嘴外形相似,營養價值較高,高蛋白,高營養。在陽光燦爛,較暖的天氣裡最為捕捉,喜腥類麵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