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追夢人」嘉興盲人中醫師資助貧困生480人:心中有光就不黑暗

2020-12-26 央廣網

海倫·凱勒說過一句話:我要努力把別人眼中的光明當作我的太陽,把別人唇上的微笑當作我的幸福——朱麗華非常喜歡這句話,她是嘉興的一名盲人中醫師,一名有24年黨齡的黨員。從醫33年來,她憑藉一雙靈巧的手,不僅讓自己的生命變得豐盈,也讓微笑出現在更多人臉上。

資助貧困生480人次、捐款333萬元、帶動100多名殘疾人就業……

「我沒有視力,卻不能沒有事業。」今年62歲的朱麗華,依然起早貪黑,忙碌在診所。她的抽屜裡,靜靜地躺著一張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

喝著南湖水長大,朱麗華的一言一行生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如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她先後獲全國自強模範、浙江省「十大之江先鋒」、浙江省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站起來」

2011年,朱麗華見到了仰慕已久的殘疾人楷模張海迪,兩人述說人生、暢談理想。牽著張海迪的手,朱麗華一臉燦爛。瞬間定格,朱麗華將這張合影擺在診所進門最顯眼處,「每天『看』幾眼,人就會特別有力量。」

熟悉朱麗華的人都知道,笑容一度從她臉上消失。朱麗華曾有一個多彩的童年,還是田徑好手,能跳善跑。然而,意外卻奪走了她多彩的世界。18歲,朱麗華徹底跌落無盡黑暗。「當時覺得人生迷茫,躲進房間虛度光陰。」在朱麗華最無助時,一臺收音機成了她最好的夥伴。1983年的一天,張海迪的聲音從廣播裡傳出,她自強不息的故事瞬間點亮了朱麗華的內心:我一定要重新「站」起來。

1985年,在嘉興市民政部門和殘聯的關心下,朱麗華參加了省第一屆中醫推拿培訓班。「就像抓住救命稻草那樣,重新喚起了我對生活的希望。」朱麗華邊學盲文,邊練技能。

機會來之不易,她愈加珍惜。一年後,學成歸來的朱麗華進入嘉興市福利院醫務室工作。為提高專業水平,朱麗華克服困難,寫出3篇專業論文,受到了業內肯定。

「困了就往頭上抹風油精,提神還能防蚊蟲叮咬。」朱麗華記不清熬過了多少個不眠夜,1998年終於拿到夢寐以求的中醫執業資格證書,成為嘉興首個盲人中醫師。

從33年前福利院一間房、一張床,到如今擁有自己的推拿診所、20個床位、十幾名員工。「盲人一樣可以成為家庭的頂梁柱。」朱麗華說這話時,滿是自豪。

「即使翅膀斷了,心也要飛翔」

「站」起來的盲人,不只朱麗華自己。

按、捏、揉、顫……推拿室裡,李其忠的雙手一起一落,乾脆利落,手法熟練,不時與患者輕鬆交談幾句。

這分淡定來之不易。李其忠的生活一度幸福美滿,1999年同樣因為意外導致雙目失明。「當時兒子只有3歲,工作也丟了,人生一下陷入黑暗。」李其忠回憶道。

李其忠忐忑撥通朱麗華電話,沒想到她一口答應收其為徒。2006年,李其忠重拾生活勇氣,成為麗華推拿診所的一名員工。

朱麗華的手溫暖過每一位診所員工。每接收一個新徒弟,朱麗華都會手把手耐心教學,幫他們儘快掌握推拿技巧。

「一定要視病人如親人,是朱老師跟我們說過最多的話。」在李其忠眼中,朱麗華太拼了,身患腰椎間盤突出等職業病,診所依舊全年無休,從未給自己放過一天假。朱麗華創辦的麗華推拿診所招收殘疾人,不但安排吃住,還免費教授推拿技能。截至目前,共有100多人在朱麗華幫助下走上了就業、創業之路。

有人不理解,問朱麗華:「你每培養一個徒弟,就可能多了一個競爭對手。」

朱麗華的回答很簡單:一個共產黨員不能只考慮自己。幫助一名盲人掌握一項技能,也許就改變了一戶家庭、一群人的命運。

「即使翅膀斷了,心也要飛翔。這句話是張海迪姐姐寫給她自己的,也是寫給我們所有殘疾人的。」朱麗華說這話時,滿是憧憬。

「心中有光,生命就不會黑暗」

至今未婚的朱麗華,卻擁有上百個「孩子」。

正在浙大讀研的朱麗霞就是其中之一。「朱阿姨,我馬上就能自己賺工資啦。」緊緊拉著朱麗華的手,朱麗霞開心分享自己的生活。

2013年,朱麗霞考上浙江大學,卻因家庭貧困而一籌莫展。朱麗華得知後立即伸出援手,每年5000元的資助,讓朱麗霞順利完成本科學業。

資助貧困生,朱麗華總是很大方。1991年,朱麗華從廣播中第一次聽說「希望工程」,當時月工資只有58元的她,拿出了140元資助雲南兩名貧困學生。

「盡我所能幫助別人,就是我最大的心願。」朱麗華說,她已資助貧困學子480人次。

朱麗華對自己的摳門卻是出了名。一件白大褂可以穿10年,20多塊錢的一雙鞋一穿好幾年,出門寧願多轉幾趟公交也儘量不打車。

「自己少花一元錢,就能多捐出去一元錢。」朱麗華白大褂上的黨徽,熠熠生輝。南湖革命紀念館新館籌建時她捐款1萬元,2008年,她響應抗震救災號召,為支援汶川地震災區救災建設又捐獻了10萬元。

沿診所長廊徑直向前,走到底就是朱麗華的「家」。20多平方米的房間裡,擺有一張桌子和兩張床,她和另一名女員工一人一張。

2018年4月27日,朱麗華籤下了器官捐獻書。「心中有光,生命就不會黑暗。」朱麗華說這話時,滿是堅定。(報送單位:嘉興市委網信辦 作者:王雨紅 )

相關焦點

  • 失明35年資助480個孩子:只要心中有光,人生就不會黑暗
    她靠一雙手創辦推拿診所,讓100多個盲人有了謀生的技能。她非常「摳門」,一件白大褂穿10年。至今沒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卻幾十年如一日,資助了480多個孩子,金額高達389萬元。她認識到「身體的殘疾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靈的殘疾」。她不再顧影自憐。她決心走出家門,尋找心中的光明。1985年,嘉興開辦第一屆推拿培訓班。
  • 央視聚焦石林盲人足球運動員:心中有光 奔跑逐夢
    1日前,央視《晚間新聞》系列報導《我與國家一起前行——盲足運動員:心中有光 奔跑逐夢》對石林縣盲人足球運動員劉猛進行了報導,讓我們來看一下劉猛不一樣的足球人生。【建議在wifi下觀看我與國家一起前行 盲足運動員:心中有光 奔跑逐夢】視頻來源:央視影音逆光飛翔——看盲人足球運動員劉猛不一樣的足球人生
  • 「喝湯」竟可能導致「這疾病」?中醫師指出3點即可改善
    最近最強冷空氣報到、氣溫下降,大家難免吃鍋暖身、打打牙祭,但往往到了睡覺前,有民眾會感到胸悶、喉嚨變緊、睡不好,甚至隔天起床就「燒聲」了。中醫師提醒,這應是「胃食道逆流」的表現,而近期臨床上此類患者卻也變多,原因竟與吃鍋時喝湯有關,建議民眾晚餐甚至宵夜時段別喝太多湯,避免食物與湯水全沉積在胃裡,導致胃食道逆流。
  • 【共和國追夢人】逐夢綠水青山
    編前語: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央廣網推出大型系列報導《共和國追夢人》。70年來,我們用奮鬥定義人生價值,譜寫出華麗的時代篇章;櫛風沐雨,砥礪歌行,我們與祖國共同成長,一起築夢、追夢、圓夢。本期追夢故事--《逐夢綠水青山》。
  • 「共和國追夢人」追夢路上的「拇指姑娘」
    朱亞楠(圖片來源:青海省網信辦)朱亞楠,女,1990年生,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橋頭鎮人,先天殘疾身高不足一米,現為青海民族大學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創業青年。「行動不便、無法長大」這是當年朱亞楠和父母心中如影隨形的夢魘。雖然孩子先天殘疾,家境窘迫,但朱亞楠的父母並沒有放鬆對她的培養。他們背著或用自行車馱著朱亞楠走進小學、中學和大學的課堂。朱亞楠聰明好學、成績優異,中學時期一直在重點班,不僅學習成績名列前茅,還多才多藝,繪畫、書法、古箏,樣樣精通。
  • 這是第一次,盲人閱讀與明眼人一樣迅速—布萊爾創造的六點點字法
    同時,要他學習觸摸皮革,他後來寫道:「觸摸的敏銳能力是可以增進的,我從小就學習由皮革表皮的細柔度,判斷加工的程度,父親也教我刷皮革。我邊刷邊摸,知道皮革會愈刷愈光滑。」母親教他擺自己的椅子,每天整理自己的床,他逐漸有自己的方位感,愈來愈有信心面對黑暗的世界。
  • 20 歲盲人自述:不會算命,喜歡編程
    和他聊天前,我曾試著像盲人一樣在黑暗中,從熟悉的桌上摸索充電器。沒想到,手機掉到了地上,水杯也被打翻,黑暗帶來不安快速籠罩了我。失去視力,我什麼都做不了。而阿坤在這樣的黑暗裡,已經待了快 20 年。甚至,他連黑暗都不知道是什麼。
  • 「天眼深度」貴陽「折耳根」樂隊:黑暗中的追夢人
    9月初,一條「貴陽視障青年組建折耳根樂隊」的詞條登上網絡熱搜榜,網友用這樣一句歌詞致敬詞條中所說的6位勇敢追夢的人。他們6個人當中,有5位是視力障礙者,但不影響他們在音樂中尋找光芒。他們把自己的樂隊叫做折耳根樂隊,因為在他們看來,折耳根的根部與他們一樣——生長在黑暗的土壤裡,卻是全株最精華的部分;他們雖然生活在「黑暗」之中,身上洋溢的對音樂的自信卻是人生中最精華的一道光。 他們要像折耳根一樣,在黑暗的土壤裡把根扎得更深,即使沒有舞臺和觀眾,也要追逐音樂夢想。
  • 當一個盲人帶你走進「黑暗」
    那麼多年,除了在包吃住的盲人按摩店待著,就是妻子帶著他生活。妻子低視力,但未全盲,劉天華出門全靠她。她不在時,他就哪裡都不想去。新的工作環境中,他不知道如何一個人吃飯,去洗手間……也不願意去嘗試。「就像人變老一樣,不一定是肌肉真的不行了,是受到別人的影射:老人就應該是那樣的,你就要那樣走路。盲人呢,就應該很低調,別去給人製造麻煩。」他回憶當時的心境。
  • 河南新鄭:盲人四兄弟 「按」出創業路
    盲人,生活在「黑暗的世界裡」所承受的痛苦,常人很難體會。他們的從業受到很大限制,除了按摩,很難找到更適合從事的職業。在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提及盲人按摩,很多市民會立馬想到「毛氏」四兄弟。但兄弟四人深信,只要心中有光,腳下必然有路。為了能靠自己的雙手自食其力,不成為社會和家人的負擔,兄弟四人先後考入原河南省按摩學校(現河南推拿職業學院),學習按摩推拿技術,幾年過後,四人先後取得了初級和中級盲人按摩職稱。
  • 心中有光,我自芬芳。你無法變成迪迦,但你能成為自己心中的光!
    ……昨天,跟朋友聊天的時候,聊到了大學的一個舍友,他是我們宿舍唯一一個沒有拿到畢業證的人,想到大學裡,我們想盡一切辦法都不能讓他重新振作的樣子,心裡就忍不住地一陣唏噓:「如果你自己都不愛自己,還有誰會愛你?」
  • 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
    」秋風驟起,晝短夜長在黑夜裡踽踽獨行時照亮前路的光觸手可及的安全感細節處點綴的儀式感是「光」賦予我們的力量在尋找光明的路上神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大乘汽車G70S穿破黑暗的迷霧捕捉耀眼的光束全新鷹眼矩陣排列式大燈鷹眼型深邃銳利大開大合間盡顯俊朗神氣擴大黑暗中的光明半徑照射距離長達600m
  • 人的一生就是燃燒,就是能量的充分釋放
    生命的本質,是短暫而不可逆的,此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每個人最終都將面臨生命的離去。人的一生就是燃燒就是能量的充分釋放餘華的小說《活著》,講述了社會底層小人物福貴「竭盡全力」活著的故事。一方面,抓住身邊的「引火源」,不斷充實自己的「燃料」,比如專業的知識、頑強的生命力、堅韌的品格;另一方面,增加「阻燃物」,釋放負能量,減少內耗,不空燃,不自耗。「人生就是一次燃燒,它可能發出美輪美奐的光彩,可能發出巨大的能量,溫暖無數人的心。
  • 為愛而生的無障礙設計,為何成了殘疾人生命的「隱形殺手」?
    障礙重重的「無障礙」文軍致力於無障礙設計普及,照亮了千萬殘疾人的生活。1997年,25歲的他因車禍導致殘疾,但文軍堅持讓當時照顧他的親人回老家去,想自力更生。除了室內康復鍛鍊,他帶領截癱朋友出遊,感受祖國美好江山。
  • 《迪迦奧特曼:最終聖戰》:只要心中有光,人人都可以是奧特曼
    這不是卡蜜拉第一次出現在大古的幻覺中擾亂他的生活,大古在夢中的婚禮,她也要插一腳將婚禮破壞,還把大古嚇得不清,她的出現是為了報復渣前男友麼?顯然不是。暗黑系力量的蠢蠢欲動,封印也即將解封,這不正是一出前女友前來復仇的大戲麼?二、這是前女友來報復現男友的故事?很多人知道前因後果以後,覺得迪迦奧特曼很渣,證據就是大結局卡蜜拉的表現,明明迪迦前女友也是嚮往光明的,為什麼在卡蜜拉深陷地獄的時候,迪迦不拉她一把?還是說,一直嫌棄她年紀大,所以找了個年紀小的,更可能的是卡蜜拉變身以後,成了很醜的怪物。
  • 《黑暗騎士》三部曲:最不完美的英雄成就最完美的「蝙蝠俠」
    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黑暗騎士》三部曲被譽為史上最經典的「蝙蝠俠」電影系列,這位完全沒有超能力的DC英雄角色(或者說「錢」就是他的超能力)應該也是最具人性的一位英雄人物,在這一版的蝙蝠俠因為在父母遭槍殺之後為了報仇,並且同時了解「犯罪」的本質,更不惜親自參與犯罪;這個系列的蝙蝠俠不像其他的超級英雄,甚至不像在此之前的其他蝙蝠俠,是個完美完全只為打擊犯罪的正義英雄
  • 西安街頭的盲道,真「忙」啊!
    破掉了的盲道就依然磕磕絆絆的放在那裡,已被磨平的凸起部分還怎能給予盲人腳下特殊的觸感,又如何讓他們知曉這裡是為他們指路的盲道呢?
  • 大徳の書 一休さん 系列三 「一箇盲人引眾盲」
    他那種「讓孩童爬到膝上,撫摸鬍子,連野鳥也從一休手中啄食」的樣子,真是達到了「無心」的最高境界。看上去他像一個親切、平易近人的和尚,然而,實際上確實是一位嚴肅、深謀遠慮的禪宗僧侶。還被稱為天皇御子的一休,六歲入寺院,一方面表現出天才少年歌人的才華,另一方面也為宗教和人生的根本問題所困惑而陷入苦惱。他曾疾呼『倘有神明,就來救我。倘若無神,沉我湖底,以葬魚腹」!當他正要投湖時,被人攔住了。
  • 曉天鎮紮實開展貧困學生資助工作
    曉天鎮紮實開展貧困學生資助工作 安徽網六安消息 曉天鎮堅持教育扶貧全覆蓋原則
  • 南陽市發放資助資金6984.92萬元:不讓一名學生因家庭貧困而輟學
    龍騰南陽訊7月21日,記者從南陽市召開的脫貧攻堅政策落實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0年春季學期,我市各級各類學校通過獎、補、免等多種資助形式,共發放資助資金2.17億元,家庭經濟困難受益學生36.63萬人次,其中,建檔立卡學生15.18萬人次,發放資助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