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小草兒,本期薦書:王蒙《人生即燃燒》(時代華語)
人生,是什麼?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
關於人生,一直是個沉重的話題。
2019年,魯南製藥推出最暖心的宣傳短片,名字《不負此生》。
其中有這樣兩句話:
有人說,一輩子很長,長到你有無數次感覺自己活夠了;有人說,一輩子很短,短到你還沒有回過神來,它就已經過去了。
今天,讓我們跟著著名作家王蒙一起,在《人生即燃燒》中尋找答案。
讀懂人生的本質,讀懂人生的意義。
我們能夠支配的關鍵歲月
不過那麼幾十年,然後再無第二次機會
近日,全國政協常委何鴻燊,以及「何氏家族」,再次霸屏微博熱搜。
據央視新聞報導:何鴻燊於北京時間5月26日逝世,享年98歲。
關於他的一生,眾人褒貶不一:
「賭王」的博彩業,在中國大陸被貼上道德標籤,屬於違法經營;
他風流成性,娶了4個老婆,生了6個兒子,11個女兒;
他拋棄了支持他事業成功的原配,可憐了原配的孩子死的死,病的病,瘋的瘋。
但同時,他為國家做過重大貢獻。
身前,他把圓明園馬首銅像捐贈給國家文物局,積極參與祖國內地的經濟建設、文化慈善事業,為澳門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但無論褒貶,至此,賭王的傳奇人生就此落幕。
《人生即燃燒》中說:「我們能夠支配的關鍵歲月不過那麼幾十年,然後再無第二次機會。」
是啊,世界上最公平的就是時間,無論你貧窮或者富有,都只有一生。
生命的本質,是短暫而不可逆的,此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每個人最終都將面臨生命的離去。
人的一生就是燃燒
就是能量的充分釋放
餘華的小說《活著》,講述了社會底層小人物福貴「竭盡全力」活著的故事。
他的一生,經歷了多次死亡:
父親,掉進糞坑悶死;
母親,病死;
兒子有慶,因與縣長夫人血型相同,為救縣長夫人抽血過多而死亡;
女兒鳳霞難產而死;
女婿二喜因吊車事故,被水泥板夾死;
外孫苦根吃豆子撐死;
妻子家珍,軟骨病而亡。
福貴的一生,總是與苦難相隨,活到人生的最後,他只剩下家中的老黃牛,相依為命。
面對苦難,「活著」這個樸素的願望,就是福貴生命的燃料,一次次被消耗,一次次重新燃燒,他一次次用自己的堅韌和不屈為生命加推。
王蒙認為:「人的一生就是燃燒,就是能量的充分釋放,能量應該充分發揮出來,燃燒愈充分愈好。」
他說,面對苦難的時候,不妨拉開距離,用審美的態度自我觀照,這樣的困難會不會使自己更聰明,更智慧,更堅強?在人生之中,如果有這種審美的態度,就有了人生的滋味。
人生實苦,然而有美。
即使生活艱難,也要盡力去活著,活著,並「充分燃燒」。
一方面,抓住身邊的「引火源」,不斷充實自己的「燃料」,比如專業的知識、頑強的生命力、堅韌的品格;
另一方面,增加「阻燃物」,釋放負能量,減少內耗,不空燃,不自耗。
「人生就是一次燃燒,它可能發出美輪美奐的光彩,可能發出巨大的能量,溫暖無數人的心。它也可能光熱有限,卻也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發一分點,哪怕只是點亮一兩個燈泡,也照亮了自己和鄰居的房屋,燃燒充分,不留遺憾。」
人生應該是發光的過程
不一定燦若煙火,但至少能照亮生活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全社會面臨巨大的考驗。
疫情爆發初期,80高齡的鐘南山教授,臨危受命,出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專家組長,他呼籲全國人民,「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要去武漢」。
然而,就在18日傍晚,他自己義無反顧地趕往武漢防疫最前線。
春運高鐵車票緊張,臨時上車的鐘教授就被安置餐車一角,坐下來便開始研究文件,累了,就靠著椅背,「閉目養神」。
鍾教授這張高鐵上的照片,成為了無數了心中「大愛」的經典。
更有無數醫護工作者,舍小家顧大家,義無反顧前往武漢,他們中的很多人,甚至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他們用自己的犧牲,守護著全國人民的健康 ,換來了全社會的安康。
他們的生命,閃閃發光,燦若煙火。
《人生即燃燒》中寫道:「一個人的成就有大有小,然而你應該盡力。」
《感動中國2019》有這樣一段頒獎詞:「不幸關上了你的門,但你幫別人打開了窗,看見過這世界的陰影,但還是面向光明。」
她,是嘉興盲人中醫師朱麗華。
18歲的朱麗華,因兩次意外奪走了她的光明,從此墜入黑暗的深淵。
在她最無助的時候,收音機裡張海迪自強不息的故事,點亮了她的內心。
她說:「我一定要重新站起來。」
此後,她不僅不要政府救濟,還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精湛的推拿技藝,創辦了推拿所,為100多名殘疾人提供了就業崗位。
同時,累計資助貧困學生480人,為希望工程捐款累計達373萬元。
朱麗華,不僅照亮了自己的人生,更照亮了他人的人生。
正如王蒙所說,真正的強者,不是從來不發生「危機」的人,而是發生了危機能咬著牙挺過去的人。
也許平凡如你我,但我們照樣可以,在平凡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照亮自己,照亮他人,照亮生活。
人生,重在參與,重在投入,重在盡力
相比較而言,我們有了健全的身體,健康的體魄,還有什麼理由「不成樣子,無志氣,無作為,不學習,不努力,意志薄弱,心胸狹窄,企圖僥倖,卻又憤憤不平,終於一事無成」?
《人生即燃燒》中說:
「人生是一個過程,是一個時間段,是一次能量釋放反應,重在參與,重在投入,重在盡力。勝固可喜,敗亦猶榮,只要盡了力,結帳時候的敗者,流出的眼淚也是滾燙的與有分量的。」
凡事盡力而為,結果順其自然,成功固然可喜,失敗了未必不是英雄。
魯迅說:「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如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人生,重在參與,重在投入,重在盡力。
願你,讀懂此書,讀懂人生,讀懂自己。
文章作者:小小草兒,富書專欄作者,文字愛好者,80後文藝女青年,夢想「執筆走天下,文字暖人心」,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新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圖書作者:王蒙,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長,中國作家協會名譽主席,曾獲第九屆茅盾文學獎,2019年9月被授予「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