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故事如何國際化表達?「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交出滿意答卷

2021-01-08 網易新聞

國際在線陝西報導:渭南市地處關中平原最為寬闊的東部,是「華山與黃河相戀的地方」。為了更好地在踐行「一帶一路」倡議中展現秦東大地上的渭南新形象,2018年10月,渭南與國際在線陝西頻道攜手,建立了「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渭南新形象全球多語種對外傳播平臺。自此,一段構建國際化新形象、提升文化軟實力的新旅程正式啟航。  

「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渭南新形象全球多語種對外傳播平臺微網首頁在設計上以渭南市華山元素為主體 設計 陳書明

2020年以來,按照陝西省委宣傳部對外宣傳工作的要求,「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渭南新形象全球多語種對外傳播平臺積極貫徹《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對外宣傳工作的意見》,利用10種語言和海外官方社交平臺傳播媒介,加強對外傳播能力建設,在做好渭南市文旅非遺、農業脫貧等主題報導的同時,講好渭南抗擊疫情和復工復產的戰「疫」故事,展示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渭南成就,不斷挖掘和弘揚黃河文化,向世界展示渭南新形象。

截至目前,「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渭南新形象全球多語種對外傳播平臺通過英語、法語、德語、俄語、日語、韓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波斯語等10多種語言,以及Facebook、推特、VK 等海外社交平臺進行傳播,共推送多語種稿件429篇;在國際在線中文網pc端、移動端、ChinaNews客戶端共推送優質重點稿件4625篇。  

「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渭南新形象全球多語種對外傳播平臺2020年外文語種發稿節選展示 設計 劉嘉宸

 門戶頁面煥新蝶變 擦亮渭南向世界「Say hi」的靚麗名片

為順應當下「多元化、移動化、精準化」的新媒體發展趨勢,2020年6月,「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渭南新形象全球多語種對外傳播平臺全新改版升級,讓渭南市國際化新形象構建與傳播的步伐愈加堅定、有力。    

「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 ——渭南新形象全球多語種對外傳播平臺外文網頁展示 設計 劉嘉宸

「豐富的內容、多樣的呈現形式、精準的定位」是「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渭南新形象全球多語種對外傳播平臺改版的宗旨。「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渭南新形象全球多語種對外傳播平臺以中文加英語、法語、俄語、韓語、日語、阿拉伯語6大外文構成的「1+6」模式,為海外網友全方位地了解渭南提供了多語種選擇。

作為展示渭南市國際形象的窗口,新上線的「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渭南新形象全球多語種對外傳播平臺聚焦秦東地區豐富的文旅資源,通過新聞速遞、文化、旅遊三個主要內容版塊,提升了渭南市「華山與黃河相戀的地方」的文旅品牌,展現了渭南市「華夏之根、文化之源、三聖故裡、將相之鄉」的深厚文化底蘊。

此外,在網頁互動設計上,新外文頁面還通過簡潔大氣、鮮明醒目的扁平式卡片化內容版塊,提升了海外網友的多端閱讀體驗感。新外文頁面設計了通欄大幅橫圖,用全景式照片,直觀地向海外網友展示了渭南市飛速發展的中心城區新風貌。

國際視野聚焦秦東「脫貧故事」 鄉村振興佳話飄向海外

「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2020年6月,俄羅斯的網友Ttyana在留言中這樣說。當看到Ttyana在留言中為鄉親們的脫貧故事「點讚」時,大荔縣兩宜鎮農辦負責人張長生笑著說:「沒想到大荔的水果還能火到國外去,真的太高興了。」  

俄羅斯網友在VK平臺上為大荔縣兩宜鎮的脫貧故事「點讚」

「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 ——渭南新形象全球多語種對外傳播平臺中文頁面聚焦鄉村振興內容 設計 劉嘉宸

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用國際化視野記錄脫貧攻堅歷程中的「秦東經驗」、展示邁向小康生活的渭南農民新面貌,是「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渭南新形象全球多語種對外傳播平臺2020年的主要目標之一。

一年中,「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渭南新形象全球多語種對外傳播平臺累計推送了脫貧攻堅類稿件522條,其中27條被陝西省委網信辦全網推送,累計22條稿件被陝西省扶貧辦網站採用。在「百人百村圓夢小康」主題報導中,「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渭南新形象全球多語種對外傳播平臺聚焦渭南市上百個脫貧先進村和鄉村脫貧「明星」,集中發布主題稿件上百條,為渭南脫貧主題宣傳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講好抗「疫」故事 為全球戰「疫」貢獻「渭南力量」

2020年3月,在渭南經開區金地聖科技有限公司車間裡,機器轟鳴,操控臺上綠燈閃爍,到處是一片繁忙景象。復工復產後,渭南經開區金地聖科技有限公司加緊生產一批來自墨西哥、秘魯、玻利維亞等國的藥用膠囊原材料訂單。隨後,他們的產品從青島港漂洋過海駛向了大洋彼岸,為全球戰「疫」貢獻了「渭南力量」。

向世界講好中國抗擊疫情故事,首先要把戰「疫」中的中國力量傳遞出去。在2020年疫情防控阻擊戰期間,「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 ——渭南新形象全球多語種對外傳播平臺發布渭南「戰『疫』·行動」系列稿件共計132篇,外文稿件11篇,圖卡新聞10條,戰「疫」視頻新聞14條。稿件從多方面報導了醫護人員、公安幹警、黨員志願者、社區工作者等基層一線人員的抗擊疫情、保衛人民的感人故事。多條渭南「戰『疫』·行動」稿件被陝西省委網信辦全網推送,為渭南市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有力的正面輿論支持。  

渭南戰「疫」系列圖卡新聞 設計 劉嘉宸

CRI日語推特平臺介紹渭南高新區企業復工復產情況

疫情緩解,秦東大地一片繁忙。2020年5月,在渭南高新區達剛控股渭南總部基地項目現場,工人在緊張忙碌,一輛輛水泥罐車不時轟鳴著從身旁駛過。「2019年12月項目開工建設,2020年初受疫情影響進度有所延誤,但經過我們加班加點的奮力追趕,目前已經接近預期目標,2021年2月一定能夠順利投產。」該項目負責人陳昆明說。

2020年下半年,渭南市把加快「龍頭」項目建設帶動工業經濟恢復作為提振經濟發展的主要抓手,追趕超越的步伐不斷加快。「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渭南新形象全球多語種對外傳播平臺與此同頻,將目光聚焦渭南經開區、高新區多家工業企業,發布英文、法文、日文、韓文等復工復產報導稿件12篇,第一時間向世界展現了渭南市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工業經濟穩步推進的決心和動力。

 傳承黃河文化 讓渭南非遺走向世界

2020年11月5日,秋日的黃河岸邊飄起古老粗獷的華陰老腔的唱腔。來自英國、法國、美國、墨西哥等國家的「網紅」在黃河邊與非遺傳承人,共同畫下渭南非遺海外文化傳播濃墨重彩的一筆。

作為「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品牌線下活動之一,這場由渭南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渭南市文化和旅遊局、國際在線陝西頻道主辦,大荔縣委宣傳部、大荔縣文化和旅遊局承辦的「黃河岸邊有非遺」外國網紅解碼幸福渭南——渭南非遺海外傳播活動,藉助外國「網紅」的視角,向世界展示著渭南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  

外國「網紅」與華陰老腔老藝人互動 攝影 陳鏘

外國「網紅」學習老腔「一聲吼」 攝影 陳鏘

來自西班牙的「網紅」Noelia Rodriguez Pascual迷上了激昂雄渾的華陰老腔。在直播中,她細心地向外國粉絲解釋華陰老腔的來歷。她說:「我第一次看到這種獨特的演奏形式,我甚至跟這音樂搖了起來。我剛剛試著使用他們的樂器,但對我來說非常難。他們真的很厲害。」

「我站在黃河邊,一切都非常平靜,我剛剛在這裡冥想,呼吸都變得順暢了。渭南這個城市特別有意思,我認識了好多中國的新朋友,感受到了陝西人民的熱情。我剛剛在社交網絡上發布動態,告訴我的朋友,『如果你要來陝西,一定不要錯過渭南』。我是個專業的攝影師,我將通過我的相機把這裡的景色帶回法國。」來自法國的「網紅」Favreliere Eric Marie說。

非遺,讓渭南與世界相連。2020年「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渭南新形象全球多語種對外傳播平臺以「讓渭南非遺走向世界」為主題,以「黃河岸邊有非遺」渭南非遺海外傳播活動為契機,持續挖掘渭南非遺故事,傳承非遺文化,並通過英語、日語、俄語、韓語、法語、德語等外文語種,以及Facebook、推特、VK等海外社交平臺向世界展示了豐富而鮮活的渭南非遺資源,讓非遺唱出了黃河文化的新聲。  

「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留學生「遇見」千年老腔皮影戲》報導圖卡 設計 劉嘉宸

一句「世界你好,我是渭南」,既是渭南向世界發出的誠摯問候,也是渭南向世界的熱情邀約。兩年光陰如梭,再回首,「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渭南新形象全球多語種對外傳播平臺已成為海內外華人和外國友人認識渭南、愛上渭南、結緣渭南的重要窗口,也是新時期渭南市以開放的姿態向世界展示國際化新形象的靚麗名片。(文 趙浚喆 劉嘉宸 編輯 王菲)

相關焦點

  • 渭南高新區,開啟了新時期渭南工業發展的第一扇窗
    而其對未來的構想,亦必將左右著渭南工業後20年時代的表現。新興產業加速聚集工業增長穩步抬升      細述渭南高新區工業現狀,時下,最大的特點即為:以精細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明顯改善,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3D列印等新興產業正在快速發展,多極支撐初步形成。
  • 陝西渭南:讓「黃河文化」奏出時代強音
    近年來,華陰老腔第十代傳承人、70多歲的張喜民和他的老腔團隊演出遍及世界各地。「華陰西嶽廟,韓城司馬祠,白水倉頡廟、蒲城橋陵、大荔豐圖義倉等,如絕本的經典,記載著華夏文明悠久歷史;《詩經》開篇之作《關關雎鳩》也產生在這裡。」
  • 在渭南,有一種美食叫渭南時辰包子
    民俗專家考證說,馳名天下的渭南時辰包子,發源於渭南東塬上的豐原鎮。它的出名,和隋煬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間隔一脈山川河,一城有一味:在陝西渭南(尤其是渭南市、蒲城縣、富平縣地區),這裡的人們好食好做「大包子」(要論渭南包子與天津狗不理、開封/杭州小籠包、上海灌湯包之類最直觀的區別,就體現在這大字上,渭南人喜好的這口味道,無論是蒸籠、個頭、餡料,都堪稱包子界的
  • 共青團渭南市委開展「我要上全運 奮進小康路」渭南百萬職工網上...
    渭南青年網(圖/文 李靜)生命不息,運動不止。9月11日,由渭南市總工會、共青團渭南市委、渭南市婦女聯合會、長安銀行渭南分行聯合舉辦的「我要上全運 奮進小康路」渭南百萬職工網上健步走啟動儀式暨政銀運動會在渭南體育中心舉行。
  • 會員習作——文化渭南當從隸書開始
    文化渭南當從隸書開始王松濤眾所周知,渭南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但到底如何悠久?
  • 渭南高新杯「我要上全運」陝西·渭南國際輪滑馬拉松賽榮獲2019年...
    1月6日下午,由陝西省體育局、陝西廣播電視臺主辦的2019陝西省全民健身年度最佳賽事頒獎典禮在陝西省體育場舉辦,渭南高新區承辦的渭南高新杯「我要上全運」陝西·渭南國際輪滑馬拉松賽榮獲2019年陝西省全民健身年度最佳賽事金牌。
  • 倉頡故裡帶你品讀渭南故事
    俯瞰960萬平方公裡的華夏大地,渭南,作為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流傳著許許多多感人至深、可歌可泣的故事,而在渭南的東北方向,倉頡廟在幾千年的時間長河中靜靜地佇立在那裡,歌頌著偉大的造字先祖---倉頡的事跡。
  • 渭南日報:原來時辰包子發源於渭南長壽塬
    時辰包子的傳說作者:張矗 連壽山渭南時辰包子非常有名
  • 渭南日報·話說渭南丨水蓮村裡的「鄉野蟹趣」
    山石上前打問情況,那人講他的蟹源如何天然有機,如何藏深山野谷,通過他描述的「路線圖」與「時間表」,山石和夫人相視而笑。至今清楚記得,山石當年是含著眼淚,在淚汪汪狀態下「入隊」,但那時山石也比較堅強,嘴裡大喊「我不哭,我不哭.,」南山與方山作證,水蓮溝壑裡的小子娃(男孩)們堅硬的性格是這樣子煉成的,他們的團隊精神是生存環境逼出來的!  在水蓮山鄉裡,螃蟹是男孩的玩具也是雞蛋誘餌。
  • 關中名邑老渭南
    夏商時期,渭南地處王朝統治的邊緣地帶。夏時傳說為有扈氏族活動區,商時為驪戎國之地。西周時期屬京畿,東周、春秋時屬晉。戰國時,渭南先屬魏,後被獻於秦國。西周衰亡,秦人崛起並向東擴張,戰爭頻仍,渭南成為秦滅六國的橋頭堡。秦武公伐邽戎,獲勝後遷部分百姓居住在渭河以北,設下邽縣,這是我國最早的縣治之一。次年置鄭縣,轄今渭河之南地。
  • 淺析渭南緣何贏得一致好評?
    ​對於渭南主場,陝西球迷並不陌生,過去兩個賽季的中乙聯賽,陝西隊都在這裡打過比賽。不同以往的情況,渭南體育中心不再是備用球場,今年開始這裡將是球隊的正選主場。3月10日,陝西長安競技隊迎來隊史首場中甲比賽,雖然球隊遺憾告負,但是渭南賽區出色的組織工作,贏得了從媒體到球迷的一致好評。
  • 渭南日報·話說渭南丨將門虎子說王賁
    不料王翦執意反對,並給秦王講了一個「麥無二旺」的故事。大意是說,昔時有兩戶人家各種一塊麥田,寒露前後播種出苗後,入冬復經灌水施肥,兩戶人家的麥子長勢均很好。這時,面對越來越旺的麥苗,一戶人家除了放任孩子在麥田裡戲耍打鬧,還拉著石碾子在其麥苗上滾壓。時至春季返青,不曾碾壓麥苗的人家,其麥苗長勢明顯弱於對方,後來收穫自然也比另一家少了幾成。大王,若問其中原因何在?
  • 渭南2020年「我要上全運」百場馬拉松·渭南經開區迷你馬拉松比賽...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辦一屆精彩圓滿的體育盛會」重要指示精神,帶動更多群眾參與全民健身、共享全民全運,12月24日,渭南2020年「我要上全運」百場馬拉松·渭南經開區迷你馬拉松比賽在渭河北堤東段健身長廊開跑。各街道辦、區級各部門、社會團體組織共計200餘人參加比賽。
  • 陝西渭南提升旅遊質量 打造大華山旅遊區
    原標題:陝西渭南提升旅遊質量 打造大華山旅遊區   原標題:尋求渭南旅遊質量提升突破口 華山·天路 洽川(資料照片)   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積極響應全省旅遊服務質量提升年的工作精神,深入開展渭南旅遊服務質量提升工作
  • 渭南日報·話說渭南丨北雷村元宵廟會
    詩經開篇「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描寫周文王和太姒愛情故事的詩句。祀奉三位女性的「三後娘娘廟」,在全國乃是獨一無二的。      據傳說,周文王有99個兒子,又從草叢中撿到一個兒子。在撿這個兒子時,天上打了一聲悶雷,所以這個兒子就叫雷震子。周文王便成了百子之父,太姒娘娘便成了百子之母。
  • 渭南文壇|爺爺,我又夢見了您 作者/賀金花
    直到爺爺查出病因到去世,我都不敢相信爺爺已離我而去。爺爺封棺的那晚,因為時間太晚,我要照顧打瞌睡的兒子,只好先行離去,可是晚上爺爺卻來到我的夢中跟我告別,說他走了,我猛然轉醒,蒙頭痛哭。第二天一到家就跪在爺爺棺前大哭了一場,所有的親戚家人都來勸我,可是沒人能明白我心中到底有多恨自己,恨自己不能時刻陪在爺爺身邊,恨自己對爺爺能做的太少。
  • 來神奇的渭南,你必須知道的渭南知識,記得收藏不迷路
    「渭南」名字由來渭南作為縣名,始於前秦苻堅甘露二年(360年),以縣城在渭水之南而得名
  • 渭南日報·話說渭南丨臨渭區兩塬歷史人文拾萃
    明洪武十四年(1381)撤下邽併入渭南縣,從此渭南才南北相併,區境一統。而在此之前的渭南縣只管轄了渭河以南的地域。「湭水夜月、瑞泉瀑布、密畤晚霞、象山雨霽、渭水春漲、豐原秋眺、泰寧晨鐘、風門堆雪。」渭南八景描繪的亦是渭河以南的風物名勝。而渭河南岸整個縣境,東接華州,西界臨潼,轄區也只有東、西兩塬及塬下部分。故說,以前的渭南縣實際上指的就是今天臨渭區的東塬和西塬。
  • 「我要上全運」 2020渭南全民健步走鳴槍開賽
    華商網訊 「健康渭南助力全運」我要上全運2020渭南全民健步走於11月22日上午9:50在渭南萬科城弘文館鳴槍開賽。來自渭南城區的2020名健步走愛好者以飽滿的熱情和抖擻的姿態,用腳步丈量大美渭南,以活力的步伐向健康出發!
  • 交出人民滿意世界矚目的答卷
    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認為,「面對嚴峻挑戰和重大困難,我們保持戰略定力,準確判斷形勢,精心謀劃部署,果斷採取行動,付出艱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的答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這樣比喻,「從目前來看,中國率先交出一份高分答卷。」他認為,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力凸顯我國的制度優勢。「一方面在於有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張立群說,「另一方面,從人民群眾來看,社會主義制度長久以來倡導建立的『大我』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