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看梨狀肌症候群和臀中肌症候群有何異同?
兩者同在第2層,臀中肌前方是闊筋膜張肌,後下方就是梨狀肌,兩塊肌肉緊密相鄰,且梨狀肌有小部分被臀中肌所覆蓋。此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臀中肌症候群經常與梨狀肌症候群伴發,臀中肌症候群可能會擠壓牽拉梨狀肌,從而間接擠壓梨狀肌上下孔的神經血管,出現類似於梨狀肌症候群的症狀,所以不仔細鑑別,確實很難區分。
-
梨狀肌症候群是一種怎樣的疾病?該如何防治?
梨狀肌症候群,通俗點講就是梨狀肌緊張疼痛,刺激坐骨神經造成臀部後側疼痛,大腿後側及小腿後外側疼痛的一種疾病,也可以稱之為一種乾性坐骨神經痛(區別於椎間盤突出症造成的根性坐骨神經痛)。梨狀肌和坐骨神經的位置關係,有的人可能不一樣,一部分人是坐骨神經行走於梨狀肌深面,還有一部分坐骨神經穿過梨狀肌,還有的一部分在深面一部分人在淺面下行,因此,發生梨狀肌症候群概率不一樣。
-
梨狀肌症候群易被誤診 做好4點即可預防
由於它經坐骨大孔入臀部,像跑步之類的高重複性運動,很容易讓梨狀肌產生急慢性損傷,從而發生損傷性炎性改變,刺激或壓迫神經,最終導致腰腿痛,就是梨狀肌症候群。如果患有梨狀肌症候群,跑步時並不會感到不適,反而是坐著、爬樓梯或者蹲著時感到疼痛。第二,梨狀肌症候群的疼痛主要位於臀部,但也會向下肢放射,摁壓時可能是腿部感到疼痛。第三,患者的疼痛位置可能較深,嚴重時臀部呈現「刀割樣」或「灼燒樣」的疼痛。致病原因臀大肌較弱是導致梨狀肌症候群出現的主要原因。
-
也許是梨狀肌症候群!6個動作教你緩解和預防
當然不是,其實出現這種疼痛、酸麻的情況,也很可能是梨狀肌症候群所導致。所以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先排除了梨狀肌症候群,然後再去考慮腰突的問題,那到底什麼是梨狀肌症候群,應該怎樣緩解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
小心梨狀肌症候群 治療它竟靠網球
不過,它也經常被誤認為是坐骨神經痛,因為梨狀肌和坐骨神經的確離得很近。梨狀肌症候群的症狀有哪些呢?又該如何進行治療和恢復呢?由於坐骨神經走行恰好經梨狀肌下孔穿出骨盆到臀部,可見梨狀肌和坐骨神經的解剖關係非常密切。當梨狀肌出現疼痛、腫脹或者發炎時,坐骨神經就會收到牽連而發生各種症狀。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運動醫學專家丹尼爾·維吉爾說:「如果跑者對醫生說:『我的臀部出現了不可思議的疼痛,有時候我感覺這種疼痛感會延伸到腿部後側。我試圖通過拉伸來解決,但是當跑步時,病情變得更嚴重。』
-
導致坐骨神經痛的疾病不僅有腰突,還有梨狀肌症候群!醫生說清楚
建議要尋求專業的醫生幫助,有的時候醫生簡單的查體就能幫助我們判斷是否為梨狀肌症候群了,如果已經做了核磁檢查,發現沒有明顯的腰椎間盤突出,神經根也沒有受到的刺激,那麼更能夠幫助我們進行診斷了。大家可以尋找專門的手法治療醫生,通過專業的手法技術可以幫助我們松解緊張的梨狀肌,這樣疼痛就會有一定的緩解。謝醫生曾經因為久坐也誘發過一次梨狀肌症候群,在專業手法醫生的治療下兩次症狀就慢慢消失了。
-
坐骨神經痛,梨狀肌症候群,推薦四個高效康復動作!
這個問題和梨狀肌僵硬、緊張密切相關!大家可以看到下方圖片,梨狀肌下方就是坐骨神經,如果梨狀肌很僵硬,緊張,攣縮,就會壓迫到神經,導致坐骨神經支配的區域(臀部、大腿後、小腿後外側)疼痛和麻木。所以一方面,我們要放鬆開梨狀肌;另一方面也要解決掉導致梨狀肌緊張攣縮的原因,比如臀大肌臀中肌無力,導致梨狀肌代償緊張;久坐壓迫梨狀肌;骨盆旋轉擠壓或扯到梨狀肌;其他肌肉緊張帶著梨狀肌緊等等很多因素,這些需要系統評估,篩查出來。
-
梨狀肌損傷症候群
急性損傷可能是因為某種激烈或不協調的運動而發生,可導致梨狀肌痙攣、出血及腫脹。如果梨狀肌發生急性損傷而未及時康復,或因某些動作致使梨狀肌經常處於過度緊張、牽拉狀態,就會造成梨狀肌慢性勞損。不論是急性損傷還是慢性問題,都會對坐骨神經神經造成刺激或壓迫。梨狀肌與坐骨神經的解剖關係非常密切。梨狀肌附著於骶椎前面,肌纖維穿過坐骨大孔,遠端附著於股骨大轉子。
-
常跑久坐均可引起梨狀肌症候群 日常預防有妙招
北京時間11月10日,梨狀肌症候群,這並不是一個常見的名詞。但是對於廣大健身愛好者來說,如果您感覺到自己的腰臀部出現了疼痛,而且有時候會影響到腿,那麼就需要警惕,您可能是梨狀肌症候群了。 梨狀肌起於第2、3、4骶骨前面,分布於小骨盆的內面,經坐骨大孔入臀部,止於股骨大轉子後面。雖然體積很小,但是梨狀肌很有力量,對於髖關節的外旋轉起到重要的作用。 梨狀肌症候群最常見的臨床症狀是臀部深處出現鈍痛,保持坐姿的時候疼痛向下可以延伸至腿部,向上可以到達脊柱。這是因為梨狀肌恰好穿過坐骨神經,所以當它收縮或者痙攣的時候,就會壓迫坐骨神經引發疼痛。
-
7種方法檢查你的梨狀肌
俗話說十人九腰痛長期伏案、彎腰駝背之後誰不曾為腰腿痛所困擾估計大家會習慣性的認為腰腿痛是腰椎間盤出了問題其實不然還有可能是梨狀肌症候群什麼是梨狀肌症候群梨狀肌形狀為三角形,屬於臀部深層肌,起自部分骶骨前端,終止於股骨大轉子,主要作用是配合臀部內外相關肌群以完成由骶神經支配的下肢外展及外旋動作
-
醫生闢謠,帶您了解梨狀肌症候群
有研究顯示,出現坐骨神經痛的患者當中,有近6%是因為梨狀肌症候群導致的,所以在臨床上真的容易互相混淆,4個月前本人也出現了梨狀肌症候群的症狀,今天有時間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這兩種疾病的區別,以及得了梨狀肌症候群應該如何應對?
-
杭州姑娘躺床上連刷幾天劇後臀部劇痛 原來是屁股上這塊「梨狀肌...
醫生檢查後,給出的診斷是梨狀肌症候群。 「我聽過蘋果肌,梨狀肌是什麼?」小黃愣了。對此,醫院康復醫學科孟祥博副主任醫師解釋,梨狀肌是指臀部深部的一塊肌肉,起於骶骨前側、止於股骨大轉子,因其形狀類似梨子,所以稱為梨狀肌。 人體髖部旋轉,下肢外旋等動作都是在梨狀肌的幫助下才能完成。
-
臀部兩側後方酸痛,走路腿後側痛,梨狀肌綜合症在求救
文 | 健身李林蔚 14年實戰運動康復經驗 頭條首發案例:在直播間裡,有個35歲的朋友問我,梨狀肌綜合症該如何訓練,症狀是右側臀部酸疼,走路都痛,太難了,如何解決很多朋友說,梨狀肌是個啥,在哪裡,對我們身體健康有啥用梨狀肌(小時候屁股打針的位置)梨狀肌的位置,從骶骨面到股骨大轉子
-
臀部兩側後方酸痛,走路腿後側痛,梨狀肌綜合症在求救
文 | 健身李林蔚 14年實戰運動康復經驗 有個35歲的朋友問我,梨狀肌綜合症該如何訓練,右側臀部酸疼,走路都痛,如何解決#健康養生#很多朋友說,梨狀肌是個啥,在哪裡,對我們身體健康有啥用梨狀肌(小時候屁股打針的位置)梨狀肌的位置,從骶骨面到股骨大轉子(小時候我們屁股打針的位置呃),當平日走路腳呈現外八字的時候,它就在積極地發揮作用啦,但是當經常走路呈現外八字,那麼這個肌肉就要大喊「求救」信號,梨狀肌疼痛發炎並壓卡到坐骨神經
-
臀部疼痛|梨狀肌與臀中肌的故事
梨狀肌穿出坐骨大孔,與坐骨神經的解剖關係非常密切,梨狀肌若受損傷或梨狀肌與坐骨神經解剖結構發生變異就可能使坐骨神經受到擠壓而發生各種症狀。梨狀肌症候群的病因:當梨狀肌遭受間接外力作用,如閃、扭、下蹲、跨越等,使梨狀肌受到牽拉損傷,引起局部充血、水腫、肌痙攣,刺激或壓迫坐骨神經,導致局部疼痛、活動受限和下肢放射性痛、麻等。
-
【建議收藏】一文掌握梨狀肌從解剖到治療的全部知識
另外,梨狀肌和臀大肌相比,其肌纖維更有彈性和硬度。由於梨狀肌肌纖維在臀大肌的深部,因此最好在臀大肌放鬆之後進行觸診。肌腹部的觸診是將肌腹中央朝向髂骨方向進行觸診。觸診梨狀肌停止部比較困難,該部位肌纖維比大轉子上緣部分的位置更深。
-
久坐屁股痛(梨狀肌綜合症),最好的鍛鍊方法。
長期不運動和久坐,會導致一些上班族和學生族出現梨狀肌綜合症,那到底什麼是梨狀肌綜合症呢?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 梨狀肌症候群是引起急慢性坐骨神經痛的常見疾病。一般認為,腓總神經高位分支,自梨狀肌肌束間穿出或坐骨神經從梨狀肌肌腹中穿出。當梨狀肌受到損傷,發生充血、水腫、痙攣、粘連和攣縮時,該肌間隙或該肌上,下孔變狹窄,擠壓其間穿出的神經、血管,因此而出現的一系列臨床症狀和體症稱為梨狀肌損傷症候群。
-
洛陽正骨醫院田江波:小心是梨狀肌症候群
健康大河南訊:一、什麼是梨狀肌症候群?答:梨狀肌症候群,是指由於梨狀肌損傷後刺激或壓迫坐骨神經而引起的以一側臀、腿疼痛為主要症狀的病證。本病可見於任何年齡段人群,是臨床引起腰腿痛的常見病之一。二、應該怎樣預防梨狀肌症候群?答:梨狀肌症候群的預防應該從病因上來避免。它的病因分為急性損傷和慢性勞損兩類。急性損傷多見於如閃、扭、跨越等使髖關節急劇外展、外旋, 梨狀肌猛烈收縮, 或髖關節突然內旋,使梨狀肌受到牽拉,可使梨狀肌遭受損傷。
-
腰椎間盤突出伴隨臀部和腿疼痛久治不愈,可能是沒治療這個部位!
坐診醫生可能每天要看非常多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甚至可能喝水上洗手間的空都很少,固然工作是忙碌的,可是如果沒有詳細的診斷為基礎怎麼去訂康複方案呢?如果僅僅是看個報告,都一樣處理,那根本不能體現醫生的價值,和機器人有何分別?接診100個,按概率碰對康復10個,真心不如用心的少看幾個,提高康復率意義更大!
-
臀中肌
捫診可發現臀中肌中的激痛點,或有痛性筋束。激痛點可一個或多個,可出現在臀中肌前、中、後部。按壓激痛點或痛性筋束可複製與平時相似的局部疼痛及下肢的擴散痛。臀中肌症候群可同時合併其他部位的肌筋膜痛,常見為梨狀肌、骶棘肌、腰方肌等,使症狀、體徵趨向複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