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還珠樓主開始,百年來出現了諸多優秀武俠小說作者,金庸先生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氣勢磅礴情節合理主旨分明有血有肉,多次修改後漏洞甚少,海內外讀者不計其數,被演繹成各種電影電視劇廣為傳播。也有各種讀者熱心為其主角做排行論高低,但能合情合理有理有據的不多,今天我說下我的看法,也算給大家打發時間吧。
全文預計五篇到六篇,天龍八部到笑傲江湖主要的角色打亂橫憑,本篇是第一篇。
先說下對比的標準,不過在說標準之前先申明,金庸先生從作品中透漏出來的一直是,沒有無敵的武功,只有無敵的人。故此,蕭峰、洪七、郭靖的降龍掌一直頂級的存在,但之後到倚天就差很多,包括一陽指也是如此,故此在金庸的武俠世界中,一個人會什麼武功,跟其成就的高低沒有必然的聯繫。
我們來說下對比的標準,分別為:內力、天賦、招式、火候、經驗、應變、速度、靈敏,縱觀金庸的作品,絕頂高手必然有其中的三項以上。
內力,可以說是一切武功的基礎,非常重要,我也多做點說明。金庸的絕大部分長篇作品,除了最後的鹿鼎記韋爵爺外,無一例外是需要高深內力的,就算開始沒有也要想辦法給巧合給巧遇,天龍三兄弟的老二老三是代表,郭靖有蛇血,楊過有寒床,無忌有九陽,令狐衝更不客氣了,直接開吸。沒有絕頂的內力,什麼高深的武學都是白搭,九劍令狐衝可以吧?任我行嗷一嗓子就給震暈了。
內力需要練,而且無止境,越練越深厚。這裡是有標準的,不過金庸也沒說標準具體是多少,總之到了一定程度,就算是大成圓滿。大成圓滿後的好處是,打那些半瓶水的,優勢明顯還不累,只要不是長時間百分百的發揮,就能生生不息取之不盡。另外內力大成圓滿後依然還可以繼續練,一樣還有高低,不過意義就不大了,除非打定主意日夜不休就是要拼出死活。這就像汽車時速,如果說時速100是大成圓滿,我實際最高140,你實際最高150,看起來你比我高,但真開起來是一樣的,因為限速最高120。也有特殊例子,歐陽和洪七就是金書唯一一對內力達到大成圓滿境界且拼內力到虛脫的,因為一個瘋了,一個就是你瘋了也不讓,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即長時間的百分百發揮,內力才會用完乾枯來不及補充,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用到大成圓滿境界之後的內力,正常情況下成了名的高手是不會死纏爛打的,西毒正常的時候鬥了一本書也沒這樣打過。
練內功就好比爬山,內力大成圓滿算爬到山頂,名門正派的內功就像爬有公路的山,順著路花點時間辛苦一下自然到山頂。小門小派的內功就像爬有小道的山,曲折困難費時費力還有危險,到山頂很難。邪派就像是在山底點了個爆竹然後一屁股坐上去,運氣好一下給蹦到山頂就是大成了。至於張無忌的九陰真經,就好比在山上裝了個電梯,既安全速度還快。
如果論使用效率的話,那肯定是邪派不如名門正派不如小門小派。邪派比如吸星大法用起來不如自己辛苦練出來的是鐵定的,至於小門小派,金庸並沒有出身這類門派的人物變成絕頂高手的描寫,不過按照金庸的觀點理念也能得出如此結論,你想,那種全靠自己摸索爬到頂的人,練習的過程中得出多少錯用多少時間心血?但凡練成了人家那經驗熟練度肯定比一路順風順水的要發揮的好啊。
另外,哪怕是練成了的內力也分幾等,最好的自然是自己辛辛苦苦一點一滴練出來的,其次是吃什麼好東西補出來的,最差的是吸出來的,使用起來效果差別很大,比如自己練的,可以全自動防禦,用起來也得心應手,吸出來的那種只能主動防禦。明顯的例子是嶽不群踢令狐衝反而斷腿,任我行說這不對啊,咱家吸的內力不主動運用沒防禦功能啊。
除了分幾等,內力還有量和質的區別,我們可以假設內力是酒,有一箱就算內力大成圓滿,這說的就是量。還有質的區別,有的高手內力有一箱了大成圓滿了,他一箱裡裝的是大曲,有的是五糧液,有的是茅臺,倚天中,張三丰再見張無忌,感覺張無忌內力源源不絕,已經滿分,但是也覺出張無忌的內力遠不如自己的精純,換句話說,張無忌如果是一箱五糧液,張三丰至少是一箱茅臺,或者是好幾箱茅臺。
天賦,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學武的速度,在這裡張無忌可以說是第一人,龍抓手看一遍就會了,還是邊躲邊看,嘔心瀝血手把手教十几几十年的都不一定學會,小張看一遍就能實戰,氣人不?天賦高啊。
招式,各種出名的武學,說的其實就是招式,怎麼攻怎麼守,有的詭異,有的凌厲,有的巧妙,有的宏大,各種各樣,但是學會了無疑能大幅增強自身的水準。
火候,也可以說熟練度,同樣一套武學,有人高有人低,火候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更熟練威力自然更強大。
經驗,這個同樣是重要的標準,在蕭峰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一套太祖長拳打的數十人無計可施,人家經驗多啊,一看對手什麼姿勢,就知道他要出什麼招想怎麼攻擊要如何防禦如何破解,延伸到現實生活中也是,老醫生看一眼就能判斷出是哪裡有毛病,老修理工看一眼就知道電腦哪裡出了故障,這裡差的就是經驗。
應變,和經驗有一定的共同處,可以說相輔相成,但不算一個概念,應變是實戰中的重要條件,哪怕不熟悉對面的招式,也能根據環境根據對方的招式特點去做針對性的部署,總是能用自己的優點打對方的軟肋,這裡蕭峰同樣的傑出的代表,三掌合一打丁春秋,使詐打倒莊聚賢,都是隨機應變的表現,不過縱觀金庸全書,我個人覺得論應變蕭峰只能第二,第一絕對韋小寶,韋爵爺哪怕到結尾,啥武功都不行,能活到全文結束還能娶那些老婆,全靠心理素質高超,外加應變能力強大。
速度和靈敏,可以合二為一,這個也容易理解,你不一定能打敗他,但是你能讓他打不著你,你照樣也是高手,這裡的傑出代表就是韋一笑、段譽、掃地僧和張無忌了,尤其是韋一笑,論速度,其實不能技壓當代,至少比不上張無忌,但是他的靈敏度無人能敵,段譽雖然會凌波,但火候差的太多,應變能力更差,對付南海鱷這種一根筋的是沒問題,對付高手要差的多,初次見蕭峰,比腳力,喬峰前面幾十裡超出,後面就會被段譽反超,換句話說,喬峰的百裡加速和最高時速強,但不能持久,段譽有持久,但加速和時速都不是頂級的,就像豹子和羚羊,不過豹子持久更差,區區幾百米罷了。掃地僧靈敏度不知道,但速度絕對是天龍第一,甚至是金庸全系第一,提溜著倆人,以蕭峰的爆發追之不上,張無忌也是一個道理,靠著一身絕頂內力,跑長途比韋一笑還快,這幾人在實戰中,除了段譽,只要不限制環境,鐵了心跟你打遊擊耗時間,那就是不敗的存在。
標準說得差不多了,按照這些標準,大家能發現,內力一項上,基本都是滿級的,雖說有高有低但都夠用,天賦上也差不多,有快有慢但都學會了,想要分高低就要在剩下的那些裡找尋,自然先是招式。
縱觀金庸全系長篇小說,各種武功練到完美無缺,就是練到頭之後,從理論上講,最厲害的當屬慕容家的鬥轉星移,借力打力的原理,攻守兼備,你不用力則可,只要用力,他就能轉移反打,你十八掌,他借來反打,你六脈,他借來反打,你用毒,他借來反打,傷害100%反彈。不過練到這個程度是不可能的了,十八掌可以借,六脈肯定不行,太疼太快太集中範圍太小借不到啊。
拋卻理論上的無敵,真正無敵的,當屬六脈神劍,當然是說完美練成後的六脈,六脈跟一陽指比是質變,一陽指可以當成射出的子彈,六脈那就是雷射,想像一下,拿把手電筒,射出的光柱就是把無形的利劍,這種攻擊你說對面怎麼打?兩人對戰,人家抬手一道雷射射來,手指頭來回劃,一下刺頭一下割腳,一秒鐘來回十几几十次,對面當場死亡,就算武功高強一時擋得住,人家眉頭一皺,另一隻手一道雷射射來,瞬間就被切成一塊一塊的了。
當然這說的是六脈這套武功,可不是說段譽無敵,段譽差得遠,下一篇講解具體講解天龍的時候會詳細說明。
除了這套武功練好了能做到無敵之外,還有個人正常發育也能做到無敵,就是聚賢莊的莊聚賢,如果一直發育下去不死的話,莊聚賢就是BUG的存在,吃了冰蠶後,物理攻擊附帶元素傷害,擋拳腳還得擋寒冷,這跟毒還不一樣,用毒你躲了,一掌拍散了,或者中毒但運功壓下去了排出去了,寒冷你怎麼躲怎麼拍怎麼排?只能硬抗,對上莊聚賢,不能一鼓作氣三下五除二打趴下的話,那吃虧的就是自己,蕭峰打莊聚賢都冷得難受最後用詐才搞定,換成天龍開局那種小角色別說動手,站的近一點就凍僵了,石破天喝藥酒後勉強可以比一下,不過區別依然巨大,雖然都是不用刻意使用,運功就自然散發,但傷害範圍差的遠。
標準就說到這裡,其實天龍到笑傲,是有脈可循的,諸如天龍的武功如降龍、一陽指,流傳到了射鵰、神鵰,射鵰和神鵰中新出的的九陰、九陽、白骨爪等也流傳到了倚天,笑傲中的獨孤、吸星、太極、易筋,也是流傳自天龍、射鵰三部曲,通過各種相互的對比,自然就能比較公正合理的排列出五部作品人物的武功高低。
下一篇,我們從天龍八部的四惡開始細細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