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深度融合寫入「十四五」規劃建議,怎麼融?權威分析來了!

2020-12-23 蘭州新聞網

11月3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發布,文中明確提出「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實施全媒體傳播工程,做強新型主流媒體,建強用好縣級融媒體中心」。

9月2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總體要求。

「十四五」時期,媒體融合怎麼「融」?10月下旬,《傳媒茶話會》對話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文史教研部高級經濟師郭全中,中國社會科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研究員黃楚新,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員冷凇,從融合關鍵詞、技術賦能、媒介形態和傳播、內容生產和分發、媒體自我迭代五個方面,對「十四五」時期媒體融合發展展開一次全面展望。

媒體融合走向縱深化

媒體融合自2014年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以來,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從「加快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到「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再到如今的「推進媒體深度融合」,融合進程不斷加快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研究員黃楚新認為,「十四五」期間,媒體融合將更加縱深化發展,從而推動現代傳播體系向全媒體傳播體系轉變,具體來說可能有三個關鍵詞。

一是「深度融合」。經過6年媒體融合實踐,我國媒體融合雖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機制體制這些深水區還需不斷改革、不斷創新,從而推動融合向縱深發展。

二是「移動優先」。《意見》要求「把主力軍放在主戰場」。未來,新興技術在媒體融合過程中將會發揮更大作用,因此強調網際網路思維,堅持移動優先是未來媒體融合發展的關鍵。

三是「跨界融合」。隨著新興技術的不斷發展,各行業間的邊界變得模糊,媒體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不斷向文旅、文創、遊戲、教育等領域拓展,實現媒體+政務、媒體+服務、媒體+商務等功能的延伸。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文史教研部高級經濟師郭全中在此基礎上又提出「融媒體中心建設」「智媒體」「技術賦能」三個關鍵詞。

他告訴《傳媒茶話會》,融媒體中心建設將繼續深化,最終實現《意見》要求的「完善中央媒體、省級媒體、市級媒體和縣級融媒體中心四級融合發展布局」。

2019年以來,在人工智慧等技術驅動下,「智媒體」蔚然成風,已經成為媒體升維轉型的必然選擇。郭全中預計,下一階段媒體融合將向智慧政務、智能生產、智能運營、智慧政務、智慧城市等領域發展、深化融合轉型。

抓住技術紅利

目前移動網際網路整體發展已由「增量模式」過渡到「存量模式」,傳媒業利用網際網路人口紅利拓展的優勢逐漸減弱,未來抓住技術紅利助力傳媒業發展顯得更為迫切。

採取各種措施提升媒體技術水平,支撐下一階段深化融合,得到了對話嘉賓的一致認同。

「下一階段需要媒體在理念上、機構上、機制上、流程上進行系統化改革:在理念上高度重視技術;在機構上,可以設置CTO(首席技術官)或CDO(首席開發官)或CAO(首席算法官)等崗位;還需要徹底按照技術的要求重構和優化媒體流程。」在郭全中看來,目前媒體整體技術實力仍遠遠落後於網際網路平臺,嚴重製約了媒體融合進展、影響融合效果。

黃楚新表示,5G時代,不僅能實現人與人、人與信息的連接,還能實現人與物、物與物、機器與機器之間的連接。媒體應確立科學的技術建設和應用布局,抓住技術發展紅利。

首先,要擺脫對新技術、新要素簡單相加的淺層思維,確保技術在內容生產和傳播中起到推動作用,充分滿足網際網路用戶的多樣化需求。

其次,要考量技術變化在帶來發展紅利的同時,將引發媒體渠道、經營等各方面的變革,因此,要注意防範技術風險,避免對於技術的過度依賴,讓算法凌駕於主流價值之上,確保技術能夠「管得住」「用得好」,帶來傳播「正能量」。

萬物互聯、萬物皆媒

當今傳媒生態中,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不同的媒介形態交雜融為一體,5G時代,萬物互聯將進一步創新媒介形態。

黃楚新認為,從媒介整體發展來看,未來以短視頻為主的視覺化傳播將更受用戶青睞。尤其是5G、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的進步,使短視頻平臺更注重垂直深耕,勢必會帶來新一輪的視頻發展突起。「以視覺化傳播為主的信息呈現方式會成為網際網路時代的主要方式,而文字閱讀,尤其是長篇幅的深度閱讀在年青一代中會變得少。」

黃楚新認為,未來媒體形態變化趨勢會向融合化、視覺化和具象化的方向發展,媒體會變得越來越省力和高效。

從信息生產流程來看,一次採集、多元生產、多元傳播的生產方式會成為主流;從信息呈現的廣度來看,媒介會變得無處不在,受眾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場景中獲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從信息呈現的形式看,受眾可以通過更為融合的媒介形態,通過更高效的傳播渠道看到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交疊,人們會進入到萬物皆媒的傳播時代。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員冷凇看好短視頻和微信公眾號發展,他認為報業進軍短視頻有一定優勢,一直以來報業的標題、導讀、摘要都非常凝練,而速讀時代吸引用戶點擊新聞與否的最大理由恰恰就是標題好壞。「轉型窗口期永遠都在,關鍵在於報業有沒有掌握關鍵人才,因為無論時間如何推移,優秀新聞選題人才、調查人才、研究人才仍是報紙的富礦。」

郭全中期待「十四五」時期沉浸式新聞的發展前景。「5G將使VR、AR、MR在新聞業的應用門檻進一步降低,公眾對這類新聞的接受度也必然隨之降低。」郭全中也提示,VR等新技術的應用需要較高投入,媒體機構想用其服務新聞傳播難度較大,尤其是智能頭顯、智能眼鏡等硬體需要藉助技術公司實現產品落地。

內容生產、分發進入新時代

人聯網的天花板是全世界70多億人口,5G時代智能聯網的設備和終端數量將幾何級增長,屏幕數量一併暴增,對媒體來說內容生產、分發將迎來嶄新時代。

在黃楚新看來,隨著5G技術發展成熟,雲採訪、雲錄製、雲訪談等線上內容採集方式將成為常態。此外,5G有助於數據上傳、在線編輯和審核等環節提高採編效率,推動新聞生產全時段、多形態、多角度呈現。

傳播技術賦權將使新聞生產突破專業壁壘,5G時代,內容生產逐漸從以傳播者為中心的媒體人的「自我選擇」,走向以用戶為中心的「用戶偏好」,出現信息內容的定製化生產和自製化生產。「5G背景下,媒體信息的傳播將逐漸走向智能化、場景化和沉浸化,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和差異化選擇成為信息能否高效傳播的重要判斷標準。」黃楚新表示。

冷凇看到了5G將實現媒體從廣譜性「超級宣推」到垂直社群「精準到達」的轉變趨勢。傳統媒體內容分發邏輯呈現泛眾化特徵,且內容分發具有時效性差別,5G技術使內容分發精準高效。

郭全中提出,雖然5G給媒體帶來機遇,但也需要更審慎地認識5G,「不是所有傳統媒體都能抓住這次技術機遇」。萬物皆屏時代,硬體廠商才是屏幕的所有者,媒體發展機會的大小,取決於能否生產出適應各種屏幕的內容,即使媒體與智能音箱等硬體廠商合作投身大潮中,最大獲益者仍是廠商,因為他們提供了平臺。

媒體自我迭代

《意見》從重要意義、目標任務、工作原則三個方面明確了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總體要求。對傳統媒體來說,「十四五」時期仍然需要繼續提升自身發展水平,從人才、技術、資金、管理等方面全面迭代。

冷凇認為「十四五」時期傳統媒體找準自身定位是第一要義,做好從「內宣」到「外宣」的轉變,與企業、用戶深刻綁定在一起,找準主要服務對象。「可以通過進行詳細畫像來研究受眾需求。好的行業報一定是具有社會屬性的,以往賣廣告版面的方式將不復存在,傳統營銷方式變成整合營銷、社會化營銷,講究傳播效果。」

「商務課」也是傳統媒體需要儘快補齊的短板,「把思想裝在腦子裡」和「把錢裝到口袋裡」是一回事兒,用市場化的方式做行業報是深化融合的有效路徑。

冷凇總結說,媒體在編制「十四五」規劃時既要著眼於中央指示,更應立足自身發展的小格局,規劃中應該有相當一部分內容是對本地媒體、同類媒體的競爭環境分析。

此外,他還建議多與有實踐能力的主流企業、媒體合作,打造培養實操人才的培訓機制,提升記者的媒介素養。甚至,每一份報紙都應該有一個新媒體學院,通過請專家講座、每季度評優、比稿等形式,積累好的內容樣板,從而逐漸摸索出導向正確的高流量優質內容模板。

黃楚新也表示,全媒體人才是支撐媒體深度融合不可或缺的力量,未來媒體人除了需要堅持自身的新聞專業主義、做好優質內容傳播之外,還需要提高自身的綜合業務能力,使自己成為「又專又能」的「全能型選手」。

郭全中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他認為寫稿機器人、虛擬主持人替代不了需要鮮明觀點、深度分析的內容。傳統媒體從業人員,一方面想辦法使自己成為某一個行業的專家,生產非流水線的內容,提供帶有創意性的工作;另一方面要不斷迭代、提高自身能力,具有獨特價值就不會被替代。

本文圖片由花瓣美素提供

相關焦點

  • 媒體融合寫入「十四五」規劃建議 如何融?專家解讀
    人民網北京11月10日電 (記者王先進)11月3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發布,明確提出「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實施全媒體傳播工程,做強新型主流媒體,建強用好縣級融媒體中心」。
  • 媒體融合大潮下,高校教育融媒體該怎麼建?
    導語:2020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的意見》,近期「十四五」規劃建議再次聚焦媒體融合,進一步表示中央對媒體融合的高度重視。在中央和國家層面的不斷推動下,我國媒體融合發展進入新的階段,從黨政、行業到教育融媒體建設,各級各類媒體全面打通,全媒體傳播矩陣初步形成。
  • 溫州市委「十四五」規劃建議權威解讀來了!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溫州要謀劃「十四五」發展,首要解決兩個問題: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從哪裡來?從「十三五」決定性成就中走來、從極不平凡的歷史進程中走來。「十四五」時期是溫州在新的起點上趕超跨越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五年。「十四五」期間以至未來十五年,溫州將進入新舊動能轉換的提速期、新發展格局構建的窗口期、都市能級躍升的關鍵期、改革系統集成的深化期、市域現代治理的迭代期,在這樣的歷史關鍵期,制定好「十四五」規劃建議,具有特殊而深遠的重大意義。
  • 看山東「十四五」規劃建議中的地市元素
    12月5日,《中共山東省委關於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外發布。全文兩萬餘字,分為三大板塊,共15部分、59條。這是一份重要文件,不但對十四五(2021-2025年)期間山東經濟和社會發展做了規劃,還對2035年遠景目標提出建議,是一份事關山東各城市未來發展的重要文件。
  • 大慶市委「十四五」規劃建議系列解讀(五)新格局:激發釋放新活力
    大慶市委「十四五」規劃建議系列解讀(五)新格局:激發釋放新活力 2020-12-09 20: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傳媒行業如何在深度融合中繼續「乘風破浪」?今天,專家學者來...
    開幕式現場  自2014年媒體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從最初的「中央廚房」到「打通最後一公裡」的縣級融媒體中心,6年來各級媒體在社會激蕩和變革中積極尋求轉型發展,如今媒體融合已邁入「深水區技術引領變革,5G、大數據、雲計算等傳播技術不斷迭代,媒體深度融合被寫入「十四五」規劃,在新的歷史方位中,傳媒行業亟需抓住機遇、找準定位,在融合中繼續「乘風破浪」。如何借力傳播技術的最新成果,為地市和縣級媒體深度融合和傳媒產業發展開出「良方」,是業界面臨的迫切問題。
  • 雲網融合助力媒體融合 推動融時代新傳播
    12月22日,由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中央企業媒體聯盟聯合主辦的2020第八屆中國企業新媒體年會在北京啟幕。本屆年會主題聚焦「融時代﹒新傳播」,政企媒學各界領軍代表人物著眼全媒體時代,共同探討媒體深度融合,現場思想碰撞共話趨勢。
  • 羅平召開全縣「十四五」規劃編制座談會
    12月2日至4日,羅平縣召開全縣「十四五」規劃編制座談會,廣泛聽取各方面對全縣「十四五」規劃編制的意見建議,各相關縣直單位、鄉鎮街道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準確把握「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的原則要求;要突出重點,深入研究今後五年發展的重大問題,紮實高效開展「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要強化領導,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和高度負責的精神,認真做好「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
  • 增寫、刪減、修改438處,山東「十四五」規劃建議如何百鍊成鋼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杜亞慧12月5日,大眾日報發布《中共山東省委關於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建議稿」),科學擘畫了山東「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吹響了開啟強省建設新徵程、奪取強省建設新勝利的奮進號角。
  • 中宣部媒體融合專家組專家趙子忠:融媒體建設的五大方向
    媒體融合也是這個意思,哪有現成的,也是一點點做出來的。媒體融合中心的同事,不再討論要不要建、好不好建、能不能建的問題,應該開始仔細思考怎麼建設了。媒體融合是中央的戰略部署,推動傳統媒體和新型媒體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體,構建立體、新型的傳播體系。
  • 中國電信總經理李正茂:雲網融合助力媒體融合 推動融時代新傳播
    12月22日,由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中央企業媒體聯盟聯合主辦的2020第八屆中國企業新媒體年會在北京啟幕。本屆年會主題聚焦「融時代﹒新傳播」,政企媒學各界領軍代表人物著眼全媒體時代,共同探討媒體深度融合,現場思想碰撞共話趨勢。
  • 浙江省委「十四五」規劃建議權威解讀來了
    >剛剛閉幕的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審議通過了《中共浙江省委關於制定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建議》是充分發揚民主、開門問策、大成集智的結晶,是頂層設計和問計於民的統一。建議稿起草工作在省委常委會領導下進行,省委主要領導親自主持,省委常委會先後2次召開會議進行審議。從去年底開始,省委、省政府就圍繞「十四五」發展開展了大量調查研究,形成了「十四五」規劃基本思路和一系列調研成果。
  • 陝西「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建設國家(西部)科技創新中心
    原標題:陝西「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建設國家(西部)科技創新中心   近日,許多省份陸續公布了省級層面的「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十四五
  • 雲網融合助力媒體融合 推動融時代新傳播——中國電信總經理李正茂...
    12月22日,由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中央企業媒體聯盟聯合主辦的2020第八屆中國企業新媒體年會在北京啟幕。本屆年會主題聚焦「融時代﹒新傳播」,政企媒學各界領軍代表人物著眼全媒體時代,共同探討媒體深度融合,現場思想碰撞共話趨勢。
  • 湖南「十四五」規劃建議全文來了
    中共湖南省委關於制定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2020年12月2日中國共產黨湖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通過)「十四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解讀廣州「十四五」規劃建議之文化篇 | 四大「路線圖」引領文化強...
    廣州市「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日前全文公布,提出「著力實施文化強市戰略,打造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城市範例」的總體目標,並分別就精神文明建設、文化品牌塑造、公共服務體系、文化產業培育四大領域作出具體部署,描繪出文化強市的四大「路線圖」。
  • 解讀衡陽市「十四五」規劃《建議》(1)兩分鐘快速一覽「十四五」規劃
    詳細內容 市委全會今天審議通過的衡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共有51條、13個部分,大致分為總論、分論、結尾三個板塊。
  • 「為『十四五』規劃獻計策」高端訪談|張述存:推動數字強省建設...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我省奮力實現「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目標任務,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五年,編制好我省「十四五」規劃意義重大。大眾日報開設「為『十四五』規劃獻計策」高端訪談欄目,邀請各界權威專家談對編制「十四五」規劃、推動山東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建議。
  • 關注|關於界首的「十四五」編制規劃 新要求來了!
    界首徐會東主持召開「十四五」規劃徵求意見座談會12月22日,市委書記徐會東主持召開「十四五」規劃徵求意見座談會,就進一步做好「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向「兩代表一委員」、基層代表、企業代表、黨外人士等徵求意見建議。
  • 貴州「十四五」規劃建議全文公布
    中共貴州省委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結合貴州實際,就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提出以下建議。推動媒體深度融合,做強新型主流媒體,建強用好縣級融媒體中心。發展博物館事業和考古事業。加強文物古籍保護、研究、利用,強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推進《貴州文庫》(第二期)編纂、出版。加強各民族優秀傳統手工藝保護和傳承。深化中國(貴州)智慧廣電綜合試驗區建設。建好新型特色智庫。發揮好貴陽孔學堂作用。 41.推進文化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