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建設國家(西部)科技創新中心

2020-12-26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陝西「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建設國家(西部)科技創新中心

  近日,許多省份陸續公布了省級層面的「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十四五」規劃建議)。

  其中,陝西的「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將建設國家(西部)科技創新中心。而中部省份湖北也明確,「十四五」期間要初步建全國重要的科技創新中心;濟南提出要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四川和重慶也均把「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寫入其中……一場關於「科創中心」的競備賽發力在即。

  在激烈的「科創中心」競爭中,擁有先發優勢的陝西,在「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提出建設國家(西部)科技創新中心,在創新驅動發展方面、加快打造西部創新高地方面,搶佔了先機。

  建設科技創新中心

  此次,陝西「十四五」規劃建議有關建設國家(西部)科技創新中心的內容,吸引了廣泛的關注。其中,明確提出,要以西安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為牽引,以創新資源開放共享為突破,加快創新型省份建設。

  這對科技、教育、創新資源實力雄厚的陝西而言,有了新的目標與動力。

  記者注意到,陝西「十四五」規劃建議還提出,建設國家(西部)科技創新中心。具體地,要加強基礎科學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積極承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瞄準人工智慧、生命科學、空間技術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發展急需的重大科技專項,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

  對於上述重磅內容,中科創星創始合夥人、聯席CEO米磊期待已久。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看到硬科技等領域的科技創新越來越受到重視,倍感欣慰。

  米磊認為,陝西建設國家(西部)科技創新中心,具有許多優勢。尤其在硬科技話語權上,已連續舉辦四屆硬科技大會,對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已有一定理解。

  在陝西自貿區西安管委會戰略專家、陝西智庫科學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單英驥看來,陝西將建設的國家(西部)科技創新中心,具有積極的時代意義。

  「一是『硬提升』,通過科技賦能產業效能搶佔未來制高點;二是『軟提升』,通過系統性體制機制創新釋放了陝西科技活力。」單英驥稱。

  他認為,國家(西部)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可以面向產業創新、聚焦基礎科學前沿、培育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為主,推進這三類高水平研究平臺在陝西的高水平融合發展,實現科教資源融合、體制機制創新、重大科研產出的一體化推進。

  這些,對於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系統性、集成性體制機制創新,釋放科技活力,也都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多個省市展開競逐

  陝西提出建設科創中心之際,也有其他多個省份,也陸續在各自省級層面的「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提出這一點。「科創中心」,一時間成為熱詞。

  例如,湖北也明確「十四五」期間要初步建設全國重要的科技創新中心。湖北提出,要加快建設科技強省,初步建成全國重要的科技創新中心,創新驅動發展走在全國前列「。並且提出」2035年科技實力大幅躍升,科技創新能力大幅提升,躋身全國創新型省份前列的戰略目標

  再看山東濟南,則是要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布局科技創新策源地,並稱要抓住發展的關鍵變量和「牛鼻子」。

  在山東和濟南,曾出現全國第一臺小型機服務器、第一臺關鍵應用主機、伺服器市場第一把交椅;全國第一張區塊鏈數字營業執照、企業開辦全國最短用時紀錄、全國第一張醫保電子憑證……這些「全國第一」的紀錄,都是在山東走過的自主創新之路。

  再如重慶,也將「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列入。重慶早在2019年,就提出要建設國家(西部)科技創新中心,並在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重慶強化了區域創新發展的技術、資本和創新生態三個關鍵支撐,促進科技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通,支撐高質量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單英驥稱。

  在米磊看來,其他省市的實力和資源也較強,呈現出你追我趕的態勢。

  「陝西應該緊緊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卡脖子項目,深耕陝西自己的科研機構,培育與『一帶一路』相結合的科技合作模式,推動實現『六好科技』,也就是好機構、好人才、好方向、好產品、好品牌、好價格。」單英驥建議。

  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同時,還應積極尋求對外合作,招引一批符合要求的世界領先新技術企業落地陝西,通過突破性技術明顯提升陝西的科技能力。

  打造科創中心「有底氣」

  在驅動創新發展、打造西部創新高地,以及打造科創中心方面,陝西是有底氣的。

  今年11月底,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顯示,陝西省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達到68.39%,排名全國第九,西部第二。

  《報告》顯示:陝西省科技創新環境指數為70.92%,排名全國第八;科技活動產出指數為75.97%,排名全國第四。

  值得一提的是,在嫦娥五號任務中,陝西科技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在陝的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為長徵五號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配備了107臺發動機,為嫦娥五號落月採樣返回任務全程保駕護航。

  此外,在醫學方面,國家分子醫學轉化科學中心2016年落戶陝西, 由空軍軍醫大學承擔建設。主要進行重大疾病的新藥研發和成果轉化,對於我國發展分子醫學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建議中還提到,陝西將創建秦嶺國家實驗室,高水平建設國家分子醫學轉化中心,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等國家大科學裝置和西安科學城等重大創新載體,著力推動西安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

  同時,深度參與國家「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吸引國內外機構在陝設立全球性或區域性研發中心、實驗室、企業技術研究院,形成輻射帶動西部地區的創新先導區和全國科技創新增長極

  各地競相角逐局面下,單英驥也提出了他的建議。

  「可以提高創新資源聚合度。招引+培育高端創新資源,聚集創新資源強化創新爆發力。」他建議,要提高研發投入水平,強化創新能力。

  單英驥表示,要持續儲備高端人才、先進技術等,尤其是在關鍵技術領域有所突破的企業,需要大量儲備。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全球創新版圖正在重構。所以,邁向新時代,面對新形勢,只有在對的方向上持續投入才有出路。」他稱。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DF522)

相關焦點

  • 陝西「十四五」規劃建議:建設國家(西部)科技創新中心
    12月14日,陝西省發布《中共陝西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2020年11月27日中國共產黨陝西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通過) 。其中,在「在創新驅動發展方面邁出更大步伐,加快打造西部創新高地」部分,《建議》明確指出,陝西將建設國家(西部)科技創新中心。
  • 八大關鍵詞看陝西「十四五」如何發展
    …為陝西「十四五」時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十四五」時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十三五」即將收官,關於陝西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裡,陝西提出了哪些發展方向和目標,有哪些工作打算等,都是坊友關注的焦點。
  • 獻計「十四五」 |社會各界建言「十四五」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中共北京市委十二屆十五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北京市委關於制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建議》提出,「十四五」時期,北京要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到2035年,實現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創新力、競爭力、輻射力全球領先。
  • 江蘇省「十四五」規劃建議:支持紫金山實驗室等創國家實驗室
    「十四五」期間,江蘇省將啟動建設江蘇省實驗室,支持紫金山實驗室、姑蘇實驗室、太湖實驗室爭創國家實驗室。12月28日,江蘇省委對「江蘇省『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稿披露了上述內容。1984年起,科技部先後啟動了20家國家實驗室的建設,由於國家實驗室在我國創新體系中的定位、與依託單位的關係以及財政支持機制不夠明確等原因,我國國家實驗室建設進度不佳。目前已驗收穫批的僅 6家,分處北京(2)、合肥(1)、蘭州(1)、瀋陽(1)、青島(1) 等地,其餘 14 家處於籌建狀態。
  • 【關注】安徽省「十四五」規劃建議:支持合肥朝著國家中心城市發展
    【關注】安徽省「十四五」規劃建議:支持合肥朝著國家中心城市發展 2020-12-14 19: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社會各界建言「十四五」,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提升了科技創新的戰略高度,強調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中共北京市委十二屆十五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北京市委關於制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
  • 「十四五」陝西怎麼發展?落實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政策
    12月14日,中共陝西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公布。全文2萬字,分為13個部分,全面分析了陝西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就制定陝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提出建議。
  • 貴州「十四五」規劃建議全文公布
    60.確保落實「十四五」規劃建議目標任務。編制「十四五」規劃綱要和專項規劃,要堅決貫徹黨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落實本建議確定的發展戰略、目標任務、重大舉措。各地區各部門要從實際出發,在務實功、求實效上下功夫,切實做到抓具體抓深入,健全政策協調和工作協同機制,完善規劃實施監測評估機制,確保省委關於「十四五」發展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 各省份「十四五」規劃建議陸續出爐,京滬粵同提建國際科創中心
    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外公布之後,許多省區市的「十四五」規劃建議也陸續對外披露。截至2020年12月16日,已有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浙江在內的二十餘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布了省級層面的「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 安徽省「十四五」規劃建議:支持合肥朝著國家中心城市發展
    安徽省「十四五」規劃建議:支持合肥朝著國家中心城市發展 澎湃新聞記者 王俊 2020-12-11 13:11 來源:澎湃新聞
  • 解讀衡陽市「十四五」規劃《建議》(1)兩分鐘快速一覽「十四五」規劃
    詳細內容 市委全會今天審議通過的衡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共有51條、13個部分,大致分為總論、分論、結尾三個板塊。
  • 湖南「十四五」規劃建議微解讀丨優化創新生態 讓科技創新活力迸發
    ——摘自《中共湖南省委關於制定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胡宇芬 打造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離不開良好的創新生態。讓一切想創新能創新的人有機會有舞臺,湖南這些年一直在努力。「十三五」期間,我省科技創新工作4年4次獲得國務院真抓實幹表彰激勵。 進入「十四五」,面對國內國際新形勢新挑戰,湖南將積極補板短,強優勢,實施創新生態優化計劃,涵養創新源,激發創新熱。
  • 廣州「十四五」規劃建議出爐 這16個「表述」值得關注
    5.科技創新軸  建議稿提出以中新廣州知識城和南沙科學城為極點,舉全市之力規劃建設連結廣州科學城、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天河智慧城、南沙慶盛片區、南沙明珠科學園等全市域科技創新關鍵節點的科技創新軸。
  • 科創中心成為多地「十四五」目標,這批新一線城市優勢在哪兒
    「十四五」怎麼幹 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近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明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之首,就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 青島「十四五」重要目標:建設國家海洋科學城,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
    備受關注的青島「十四五」規劃建議全文終於公布。這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青島在「增強科技創新策源能力,建設長江以北地區重要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中明確提出,以建設國家海洋科學城為著力點,全力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引領建設膠東濱海科創大走廊。
  • 廣東省「十四五」規劃建議出爐,有哪些廣州「關鍵詞」?
    12月18日,備受關注的廣東省「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全文公布。在這份長達約2.3萬字的建議中,共分為14個部分、68條,關乎廣東今後5年乃至到2035年經濟社會發展,信息量極大!展望未來,建議提出廣東到2035年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同時詳細闡述了「十四五」時期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重點任務,這部分也是建議稿的「重頭戲」,分為11個部分。在這當中,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和省會城市的廣州,有何新的定位和擔當?
  • 解讀廣州「十四五」規劃建議之科創篇|掀開 「科創藍圖」,眺望廣州...
    科技創新需要進行長遠謀劃,才能把握髮展大勢和時代潮流,作出創新驅動發展的時代之選。「十四五」正開啟新徵程,廣州為實現更有後勁的發展,正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強市,此時謀劃好「科技創新」的藍圖尤其重要。
  • 《中國金融》|「十四五」規劃的政策信號
    ;「十四五」規劃對GDP目標有所淡化,更注重美好生活、文化等軟性指標;「十四五」的核心發展理念是「雙循環」戰略,主要抓手是擴內需、促消費;「十四五」改革任務依舊繁重,已然步入「深水區」,重點是產權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十四五」的產業政策更突出創新、更突出科技自強、更突出提升產業鏈水平、更突出國家安全。
  • 15個省市「十四五」規劃來了!
    西藏 西藏自治區印發了「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文件指出,加快清潔能源規模化開發,形成以清潔能源為主、油氣和其他新能源互補的綜合能源體系,2025年建成國家清潔可再生能源利用示範區。加快推動金沙江上遊(藏川段)清潔能源外送通道建設。
  • 孫立成:關於制定濟南市「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建議的...
    起草中注意把握了以下方面:一是堅持將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對濟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貫穿全篇,持續深化思路、創新政策、完善舉措,一以貫之推動落實落地。二是堅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在國家重大戰略和省委重點部署中找準位置、謀劃思路,對「十四五」時期濟南發展的目標方向、重要舉措和重點任務等重要問題作出明確回答,使規劃建議更具宏觀性、戰略性和指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