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光伏服務 編輯丨小歐
光伏+儲能被多個省份列入十四五規劃。
近日,各省十四五規劃陸續出臺,光伏、光+儲能、水風光、光熱等新能源被多個省份列入十四五規劃。其中,江蘇、西藏、四川、甘肅酒泉、陝西等6個省份明確了累計120GW新能源裝機規劃,河北預計光伏新增規模將超22GW。僅四川、山西、廣東計劃新能源產業收入總額已達到9230億元,甘肅酒泉計劃建成千億級規模清潔能源產業鏈、陝西著力構建萬億級能源化工產業集群。
根據各省十四五規劃,可以發現,西藏、陝西、酒泉等西北省份重點布局風光儲等新能源;吉林、遼寧、河北、廣東提出發展氫能、光伏等能源;山西、青海對光伏製造和發展提出了要求和規劃;江蘇、四川發展水光互補基地;福建、河南完善能源產供儲銷體系。
西藏
西藏自治區印發了「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文件指出,加快清潔能源規模化開發,形成以清潔能源為主、油氣和其他新能源互補的綜合能源體系,2025年建成國家清潔可再生能源利用示範區。加快推動金沙江上遊(藏川段)清潔能源外送通道建設。光伏太陽能、裝機容量突破1000萬千瓦。完善西藏電網骨幹網架,加強與西南電網互聯。科學開發光伏、地熱、風電、光熱等新能源,加快推進「光伏+儲能」研究和試點,大力推動「水風光互補」,推動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和電氣化走在全國前列。
甘肅酒泉
酒泉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加快建設風光水火核多能互補、源網氫儲為一體的綠色能源體系,主攻千萬千瓦級風電、光伏光熱、電網升級、調峰電源、儲能裝置等八類工程,集中精力做大產業規模,做優發展質量。加大平價風光電開發力度,力爭新增電力裝機2000萬千瓦以上。促進風光電上網率達到全國先進水平,建成千億級規模的清潔能源產業鏈。
陝西
陝西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提出,推動能源化工產業清潔化高端化發展。調整優化煤電布局,積極發展風電、光電、生物質發電,加快陝北風光儲氫多能融合示範基地建設。著力構建萬億級能源化工產業集群,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能源化工基地。
山西
《山西省光伏製造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指出,以晉中、呂梁、長治為重點,加強重大項目培育和產業鏈招商,整合提升矽片、電池片、組件等光伏製造產業鏈,完善專用設備、光伏玻璃、金剛線、銀漿等配套體系,打造光伏製造全產業鏈生態體系。發揮山西省光伏產業聯盟作用,推動產業鏈上下遊合作創新,統籌內外創新資源,培育行業創新平臺,推動前沿領先技術不斷取得突破。加強創新產品應用示範,培育一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競爭力較強的品牌產品,形成產業高質量增長態勢,打造國家級光伏產業基地。力爭到2022年,光伏製造業營業收入達到130億元。
青海
青海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提出,動綠色低碳發展。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完善循環經濟標準和認證制度,推進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綠色化改造,支持建立動力電池、光伏組件等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置系統,構建廢舊資源循環利用體系。
江蘇
江蘇省能源局發布《江蘇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規劃(徵求意見稿》),明確充分發揮太陽能資源,到2025年底,全省光伏發電裝機達到2600萬千瓦。其中,分布式與集中式光伏發電裝機分別達到12GW、14GW。因地制宜推動鹽城、南通、連雲港、宿遷、鎮江、淮安、揚州、徐州等地建設一批風光互補、漁光互補以及農業設施相結合等不同方式和形態的「光伏+」綜合利用平價示範基地和陸上風電平價示範基地。推動蘇州工業園區、常州天寧區鄭陸工業園、鹽城市現代高端紡織產業區、南通海門市餘東鎮、秦州姜堰區、無錫江陰市以及省內泰州興化市共7個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建設。
四川
四川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指出,統籌能源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建設中國「氣大慶」、特高壓交流電網、水風光互補一體化清潔能源基地,完善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清潔能源示範省。根據四川發改委官方消息,四川省甘孜、阿壩、涼山州及攀枝花市「三州一市」光伏基地規劃評審會召開。該規劃修改完善規劃後,將按程序報批,為四川省「十四五」及以後光伏基地建設創造條件。四川「三州一市」光伏基地十四五規劃總裝機容量預計20GW。
根據四川省能源局關於編制光伏發電基地規劃(2020-2025年)有關事項的通知,擬在甘孜、阿壩、涼山州及攀枝花市啟動光伏基地編制規劃工作,按照基地化、規模化、集約化的要求,每個市(州)原則上只規劃1-2個光伏發電基地,最多不超過3個,每個光伏發電基地規模不少於1GW。
吉林
吉林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指出,創新發展氫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整合東部抽水蓄能和西部新能源資源,建設吉林「陸上三峽」工程,擴大「吉電南送」,撬動新能源裝備製造業發展。
遼寧
遼寧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指出,培育壯大氫能、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產業,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推動能源消費結構調整。加強和完善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加快形成煤、油、氣、核和新能源協調發展的能源供應體系。
河北
河北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到建設張家口國家可再生能源示範區、國家級氫能產業示範城市,構建綜合能源體系,加快清潔能源設施建設,推進堅強智能安全電網建設。
根據之前河北省發改委下發關於徵求《關於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科學有序發展的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河北在建的、計劃2021年底前併網的光伏項目規模就高達1294.3萬kW,計劃在十四五末完成的儲備項目包含三類,其中光伏項目911.5萬kW,可以預計河北省十四五光伏新增規模預計將超過22GW。
廣東
廣東省發改委等六部門印發《廣東省培育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約10250萬千瓦(其中核電裝機約1850萬千瓦,氣電裝機約4200萬千瓦,風電、光伏、生物質發電裝機約4200萬千瓦),天然氣供應能力超過700億立方米,制氫規模約8萬噸,氫燃料電池約500萬千瓦,儲能規模約200萬千瓦;全省新能源產業營業收入達到7300億元,新能源產業增加值達到1800億元。
福建
福建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指出,優化能源基礎設施布局,完善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智慧能源系統,打造綠色、智慧、安全的現代化電網。促進綠色低碳發展。制定實施力爭碳排放提前達峰行動方案,推動低碳城市、低碳園區試點建設,探索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河南
河南省發布《關於制定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其中提到,構建低碳高效的能源支撐體系,推進能源革命,謀劃建設外電入豫新通道,加快國家主幹油氣管道建設,積極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設沿黃綠色能源廊道,完善能源產供儲銷體系。
北京市
北京市委關於「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高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水平。全面推進工業、建築、交通等重點行業和重要領域綠色化改造,深化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支持綠色技術創新,壯大綠色節能、清潔環保等產業,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創建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
內蒙古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把保護草原、森林作為首要任務,嚴格執行基本草原保護制度,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完善草畜平衡和草原禁牧休牧制度,開展草原生態承載能力核定和草原生態系統健康評價,加大退牧還草力度。嚴禁在草原上亂採濫挖、新上礦產資源開發等工業項目,已批准在建運營的礦山、風電、光伏等項目到期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