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八種人格,八種境界,照耀千古

2020-12-16 騰訊網

唐宋八大家是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宋代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歐陽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稱。

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蘇軾先後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詩文發展的陳舊面貌煥然一新。

唐宋八大家,八位大家,個個飽經滄桑,幾度沉浮,但不羈歸不羈,狂放歸狂放,玩世也好不恭也好,他們各自都活出了真實的自己。

韓愈:讀書,寫字,保持節操

韓愈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

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重以周,故不怠;輕以約,故人樂為善。

——《原毀》

一個真正的君子,他必定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要求自己嚴格而全面,對待他人寬容而簡約。對自己嚴格全面,就不會發生懈怠。對別人寬容簡約,別人都樂意做好事善事。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進學解》

學業由於勤奮而專精,由於玩樂而荒廢;德行由於獨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於因循隨俗而敗壞。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師說》

有志不在年高,知識不分貴賤,誰掌握了真正的學問,誰就應該受到尊重,大家就應該向他學習。

與其有譽於前,孰若無毀於其後;與期有樂於身,孰若無憂於其心。

——《送李願歸盤谷序》

與其當面和得勢時受到稱譽,還不如背後和失勢時不遭到毀謗;與其身體上享受快樂,還不如心裡無憂無慮。

柳宗元:美不自美

柳宗元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遊記寫景狀物,多所寄託。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邕州馬退山茅亭記》

美是在人對事物的領悟之上得以體現,是因人而異的,沒有人的領悟,也就無所謂美。

擇天下之士,使稱其職;居天下之人,使安其業。

——《梓人傳》

挑選天下有才能的士人為官,並且使他們能夠適合他們的崗位;使天下人都能夠安居,並且讓他們能夠對自己的生活工作感到安定。

寧為有聞而死,不為無聞而生。

——《上揚州李吉甫相公所著文啟》

寧聞名天下而死,也不默默一生而活。

寧正為心,疾惡不懼。

——《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

為人應保持正直的本性,堅貞的節操,嫉惡如仇,無所畏懼。

歐陽修:凡事沉住氣

歐陽修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北宋卓越的文學家、史學家。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誨學說》

人都要經過雕琢磨礪才能有所作為,人的習性是最容易受外面物質環境影響的,若不能時刻磨鍊自己,提升學識修養與品德內涵,就會舍君子而為小人了。

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

——《朋黨論》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君子與君子以志同道合為前提而成為朋友,小人與小人則因私利相同成為朋友。

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

——《伶官傳序》

人做事常常因為不注意細節而失敗,聰明勇敢的人大多被他所溺愛的人或事物逼到困境。

蘇軾:把人生的苟且活成瀟灑

蘇軾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的散文在宋代與歐陽修、王安石齊名。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扶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留侯論》

天下間真正有大勇的人,事件突發而不驚慌,無故見辱而不慍怒,因為其抱負甚大,志向甚遠,不因眼前一葉遮蔽而放棄無邊風光。

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

——《留侯論》

勇也有很多種,就這就是做人的境界,真正能做到心如止水,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能有幾人呢?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蘇軾《晁錯論》

自古以來能夠成就偉大功績的人,不僅僅要有超凡出眾的才能,還一定要有敢於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勇氣和堅忍不拔的意志。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蘇軾《前赤壁賦》

像蜉蝣一樣將短暫的生命寄託於天地之間,渺小得就像大海裡的一粒米粟。繁華世界,每個人不過是過客,來去匆匆,螻蟻一樣渺小。

蘇洵:為將之道,當先治心

蘇洵是蘇軾蘇轍之父,長於散文,尤擅政論,議論明暢,筆勢雄健。

思焉而得,故其言深;感焉而得,故其言切;觸焉而得,故其言易。

——《太玄論上》

說話必須經過思考,經過感受,經過實際接觸,才能一語中的,易於為人們接受,否則誇誇其淡,信口開河,必將貽笑大方。

用心於正,一振而群綱舉;用心於詐,百補而千穴敗。

——《用間》

把心思用在公正上,振臂一呼猶如綱舉日張一樣,響應甚多;把心思用在欺詐上,作事好像是補了一百處漏洞,而又出現上千處漏洞一樣,防不勝肪。

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

——《心術》

要當將領,先要磨鍊心志,泰山在眼前崩塌但是臉色不變,麋鹿突然出現在身邊但眼睛不眨。遇事鎮定自若,不受外界影響。然後才可以頭腦清晰,分析利弊,對抗敵人。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百人譽之不加密,百人毀之不加疏。

——《遠慮》

把知道的都告訴對方,對對方極度坦誠。很多人讚譽他,也不會因引而跟他更加親密,很多人詆毀他,也不會因此而疏遠他。

蘇轍:凡事看淡,寸心必安

蘇轍字子由,與父蘇洵、兄蘇軾並稱"三蘇"。

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致。

——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

氣則可以通過涵養而得到,蘇轍直接說,文章就是作者氣的有形體現,所以把氣養好了,文章自然就成了。

有能推至誠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則天地可動,金石可移。

——《三論分別邪正札子》

懷著極大真誠又勤勉地撰寫文章,就可以感天動地,使金石般堅固的東西也發生變化。

王安石:無限風光在險峰

王安石在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遊褒禪山記》

世上奇妙雄偉、珍異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沒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達的。

臨行而思,臨言而擇。

——《仁智》

經過思考再行事,就會降低盲目性,減少失誤;經過選擇再說話,就會去掉隨意和輕率,避免失言。

壞崖破巖之水,原自涓涓;幹雲蔽日之木,起於青蔥。

——《風俗》

損壞懸崖石壁的水,來自那涓涓細流。遮雲蔽日的樹木,都是從青蔥幼苗長起來的。千裡之堤,潰於蟻穴,防微杜漸的道理不言而喻。

曾鞏:做正經人,幹正經事

曾鞏寫的文章一出來,就被人拿去傳抄,不到一個月就流傳天下,讀書人手抄口誦,唯恐落到別人後面。他總是板著面孔的,說起話來毫不客氣,很講究,很正經。

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跡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共相懸而不可以實指,有實大於名,有名侈於實。猶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惡能辨之不惑、議之不徇?不惑不徇,則公且是矣。

——《寄歐陽舍人書》

人的品行各異,不與外貌相干,不和名聲牽連。只有內心修德的人,才能不被迷惑,不徇私枉法,真正做到秉公符實。

天下之事,其可憂者甚眾,而當世之患,莫大於人不能言與不肯言,而甚者或不敢言也。

——《與孫司封書》

天下的事情,令人擔憂的事很多。但最令人擔憂的事,莫過於人們不能說話和不肯說話,有的甚至不敢說話更大的了。

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後世未有能及者,豈其學不如彼哉?則學固豈可以少哉。

——《墨池記》

王羲之憑藉自己勤奮練習,晚年書法方得大成。後世比不上王羲之的,不是天賦不及他,而是下是工夫不如王羲之罷了。

小編微信,邀您一起共鑑佳作~

相關焦點

  •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 唐宋八大家排名 唐宋八大家記憶順口溜
    我國古代唐宋時期是人才輩出的時間段,這一時期唐詩宋詞都是非常有名的,同時也有很多唐詩宋詞作者也是非常有名的,為此唐宋時期出現了唐宋八大家一說。
  •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又稱唐宋散文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散文家的合稱。 八大家中蘇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稱「三蘇」,分別為蘇洵、蘇軾、蘇轍,又有「一門三學士」之譽。故可用「唐有韓柳,宋為歐陽、三蘇和曾王」概括。另有歐陽修、蘇軾、曾鞏、王安石四人,稱為宋四家或宋朝古文四家。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宋古文運動的中心人物,他們提倡散文,反對駢文,給予當時和後世的文壇以深遠的影響。
  • 寫出了《嶽陽樓記》的範仲淹,為何不是唐宋八大家?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能寫出這樣千古名句的範仲淹,為何進不了唐宋八大家,他到底輸在哪裡?我也納悶,唐宋兩朝,文武全才的臣子並不少,可是,影響力能夠持續到現代的人,可就寥寥無幾了,而範仲淹正好是其中的一員。
  • 「唐宋八大家」簡介
    唐宋八大家,又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稱,分別為唐代柳宗元、韓愈和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說,選輯了《唐宋八大家文鈔》共164卷,此書在舊時流傳甚廣,"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隨之流行。自明人標舉唐宋八家後,治古文者皆以八家為宗。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鈔》164卷,有明萬曆刻本及清代書坊刻本。
  • 唐宋八大家「聚首」遼博
    「唐宋八大家」到底長什麼樣?這是每個觀眾都會想到的問題。 一進入展廳,觀眾就能看見「唐宋八大家」的畫像。董寶厚說:「我們從中國國家博物館借來『唐宋八大家』的頭像作品,雖然是清人所繪,但是有歷史根據和考證的,這讓『唐宋八大家』的形象立體化了,一下子讓八位『男神』從書中走進了現實。」
  •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個人?來看看他們之間誰的官職最大
    唐宋之際,八位名家在文學上的早已脫穎而出,他們就是唐宋八大家,分別是韓愈、柳宗元、歐陽修、曾鞏、王安石、三蘇,八位大家名氣冠絕古今,在當時,絕對是文學領域的八座最為宏偉的高峰。當然了,八位大文豪雖然在文學領域上達到了巔峰,但這一點也不影響他們在官職地位上同樣遙遙領先。
  • 中國書法八大家,八種境界,八種高度,八種智慧
    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了中國古代八大著名書法家,他們是:王羲之、顏真卿、懷素、黃庭堅、米芾、趙孟頫、王鐸、吳昌碩;一起來了解下這些中國古代書法大家吧。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
  • 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
    「唐宋八大家」作為中國古代文化最負盛名的矩陣,歷經風霜砥礪,千古傳唱,萬世流芳。
  • 「唐宋八大家」緣何千年後聚首遼寧?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近日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展覽展出與「唐宋八大家」主題有關的書畫、碑帖拓片、古籍、陶瓷等展品115件(組)。「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近日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展覽展出與「唐宋八大家」主題有關的書畫、碑帖拓片、古籍、陶瓷等展品115件(組)。開幕伊始便吸引了國內外文博界和公眾的廣泛關注,眾多遊客慕名前來打卡。一幅幅傳世書畫、一件件精品器物,帶你跨越千年,與「唐宋八大家」來一場穿越時空的相遇。
  • 唐代三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為什麼都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尊崇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他的代表作作《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合稱「三吏」、「三別」,是千古傳送的名篇,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杜甫的詩反映了唐朝由盛轉衰的社會現實。
  • 唐宋八大家應該如何排名,誰是其中的領軍人物?你更看好誰呢?
    現在我們提起古代的散文大家,人們一定是會想到大名鼎鼎的天團唐宋八大家,這八位大文豪的文章成就最高,對於後世影響最為深遠;他們分別是唐朝的柳宗元和韓愈,以及宋朝的蘇軾、王安石、歐陽修、曾鞏、蘇洵、蘇轍。這幾位名氣很大,在文學史上都佔據了一席之地。
  • 被認為是宋朝文武第一人的範仲淹,為何沒能入選「唐宋八大家」?
    說起唐宋八大家,大家應該非常熟悉,對這八位散文大家的名字也應該可以如數家珍,他們分別是柳宗元、韓愈、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也稱「唐宋散文八大家」。
  • 寫給「唐宋八大家」的16首詩
    史上首個以傳世精品 展示「唐宋八大家」家國情懷 和時代風華的主題文物展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 你打卡了沒?
  • 到底誰才能稱得上唐宋八大家之首?
    說到唐宋八大家大家應該都是知道,他們分別是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這八位。唐宋八大家中有韓愈和柳宗元這兩人,他們被後人並稱「韓柳」。他們兩人都是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他們提倡先秦兩漢散文質樸自由,不受格式約束,他們都是古文運動的先驅者。
  • 立言存道 一代清官張伯行與《唐宋八大家文鈔》
    下圖是張伯行編寫《唐宋八大家文鈔》書影,這一頁展示的是曾鞏的文章,張伯行對曾鞏尤其推崇,這是與茅坤版本不同之處。一近期,遼寧省博物館推出「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展示了漢語的無窮魅力與中華文化的精深雅致。
  • 唐宋八大家裡誰的官職最大?
    基於「學而優則仕」的聖人教導,古代的文學家往往都是「貨賣帝王家」的官家(皇帝)的家人——官吏。文無第一,但(官)位有高低。唐宋最有名文豪當屬「唐宋八大家」,那這八位作家大IP誰位列第一呢?
  • 為何「唐宋八大家」宋佔六家?
    「唐宋八大家」是對我國唐、宋兩代八個著名散文家的合稱,他們是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和曾鞏。最初將這八個作家的散文作品編選在一起刊行的是明初朱後的《八先生文集》,後來唐順之在《文編》一書中也選錄了這八個唐宋作家的作品。明朝中葉古文家茅坤在前者的基礎上加以整理和編選,取名《唐宋八大家文鈔》,共160卷。「唐宋八大家」從此得名。提倡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和文風,這在明中葉是有深刻的政治背景的。
  • 千古文心寫山河,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印象!
    他們憑藉勤奮與天資的驅動、入世與出世的關照、道統與文統的協調,始終懷抱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天地高度,踐行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民本思想,涵養著「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高揚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奉獻精神,終於抵達了生命與人格的至高境界,將中華文化推向了一個嶄新的高度。
  • 今日臘八,八種風俗,八大福運!(寫的真好)
    八種風俗其實除了臘八粥,臘八節還有許多豐富多彩的風俗習慣:臘八粥,起源於古代臘祭,用來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禮記·郊特牲》:「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臘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塊,和米共煮一鍋,有合聚萬物、調和千靈之意。臘八粥的食材,因各地物產有所不同。
  • 唐宋八大家人物詳講
    唐宋八大家,又稱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國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宋代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歐陽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稱。其中韓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歐陽修、三蘇等四人是宋代古文運動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鞏是臨川文學的代表人物。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們先後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詩文發展的陳舊面貌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