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關於拉弧圈球時的說法:二次加速。
先來解釋一下這個所謂的「二次加速」:第一次加速:蹬腿轉腰加速,此時別急著收小臂;第二次加速:等到蹬腿轉腰完成即將觸球時,再加速收小臂揮拍擊球。
按這個說法,我去試了一下,發現還真的有用。拉球摩擦更好一些,速度也更快一些。
1、可以很好的放鬆手臂。以前拉球時,揮拍初期容易肌肉緊張,發大力,拍觸球之前力量已經消耗了大半。二次加速的話,首先注意力是在蹬腿轉腰上,所以手臂可以得到很好的放鬆。
2、有助於提高拍觸球時的速度和加速度。如果要摩擦得夠厚實,觸球時不僅要有比較大的揮拍速度,還要有加速度,也就是拍觸球時要有一個加速揮拍的過程。如果沒有二次加速的理念,拍觸球時速度已經達到最快,後繼無力,沒有把球甩出去的感覺。
3、有利於對弧圈球擊打和摩擦比例的調節。蹬轉的過程更多的是產生擊打,揮臂的過程更多的是產生摩擦。若要拉前衝,轉腰幅度大一些,方向朝前,收臂時摩擦少一點;要拉高吊,轉腰發力朝上多些,揮臂幅度大些,加強摩擦。
從圖上可以看到,孫雯蕾在拉下旋球的時候,首先是身體的蹬轉,在蹬轉接近結束的時候,才有一個明顯的收小臂的過程。
注意,二次揮拍是在蹬腿轉腰加速的基礎上協調的再次加速的過程,是兩個速度的疊加,切不可分為前後兩段,蹬轉一定要充分,完整。
其實拉球時,球觸拍的過程很短暫,實際動作上是分不了這麼清楚,但是意識上要清楚。朋友們可以自己試著去調節一下,如果管用就挺好。如果不管用,可以尋找更適合自己的理論,殊途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