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義孝:《佛說無量壽經白話淺釋》,「又其國土,無須彌山」

2020-12-14 如道居士

又其國土,無須彌山(1),及金剛圍(2)、一切諸山(3),亦無大海小海,溪渠井谷(4)。佛神力故,欲見則見。亦無地獄餓鬼畜生諸難之趣,亦無四時春秋冬夏,不寒不熱,常和調適。

在極樂世界,沒有須彌山、金剛大鐵圍山和一切諸山,也沒有大海、小海、大河、小溪,乃至溝渠、水井、山谷等等;但是靠著佛的威神力,誰想見則見。極樂世界也沒有地獄、餓鬼、畜生之三惡趣和八難,也沒有春夏秋冬之四季,氣候不寒不熱,永遠是那麼的涼爽舒適。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若彼國土,無須彌山,其四天王(5),及忉利天(6),依何而住?佛語阿難:第三炎天(7),乃至色究竟天(8),皆依何住?阿難白佛:行業果報(9),不可思議。佛語阿難:行業果報不可思議,諸佛世界亦不可思議。其諸眾生功德善力(10),住行業之地(11),故能爾耳。阿難白佛:我不疑此法,但為將來眾生,欲除其疑惑,故問斯義。

那時阿難聽了佛之所說之後,就請問世尊:「極樂世界沒有須彌山,那麼四大天王及忉利天依靠什麼而住?」佛反問阿難:「夜摩天,乃至色界天、無色界一切諸天,依靠什麼而住呢?」阿難答道:「因為這些天的眾生所作的業不同,故其果報也不一樣,因而分別的住在各層之天中,這種業力果報是不可思議的。」佛即告訴阿難:「不但眾生的業力果報不可思議,諸佛的世界也是不可思議;極樂世界的一切眾生,由於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契入佛之大願海,具有很深厚的善根功德,他們即依自己的善根功德,及彌陀的本願攝持,故能安住在極樂世界中。」阿難對佛說:「我一點也不懷疑這種業力果報的道理,但為了破除未來世愚痴眾生的疑惑,所以才提出來向佛請示的。」

注釋

(1)須彌山 華譯為妙高山,此山是由金、銀、琉璃、水晶四寶所成,所以稱「妙」,諸山不能與之比高,所以稱「高」。又高有八萬四千由旬,闊有八萬四千由旬,為諸山之王,故得名「妙高」。此山為一小世界之中心,山形上下皆大,中央獨小,四王天居於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頂,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環繞之,在金山之外有鹹海,鹹海之外有大鐵圍山,四大部洲即在此鹹海之四方。

(2)金剛圍 指金剛大鐵圍山,乃一小世界之最外圍。

(3)一切諸山 指環繞須彌山之七重金山,其名是雙持、持軸、擔木、善見、馬耳、障礙、持地。此七金山多為聖賢神鬼所住。

(4)溪渠井谷 小溪、溝渠、水井、山谷。

(5)四天王 須彌山腰,住著四天王,各護一洲,其天即名「四王天」,是欲界六天中之第一重,東為持國天,南為增長天,西為廣目天,北為多聞天。

(6)忉利天 華譯三十三天,為欲界六天中之第二重天,其宮殿在須彌山頂,天主名釋提桓因,居中央,他有三十二個天臣,分居忉利天之四方,連他自己的宮殿,共有三十三個天宮,所以叫做「三十三天」,此天一晝夜,人間一百年。

(7)第三炎天 欲界第三重天,名炎天,也叫夜摩天。

(8)色究竟天 色界十八天中之最高天。

(9)行業果報 造業受果報。

(10)功德善力 指眾生的善根功德力。

(11)住行業之地指極樂世界的眾生,依他們自己的善根功德力,及彌陀的本願攝持,故能安住在極樂世界之中。

#佛經#

相關焦點

  • 陳義孝:《佛說無量壽經白話淺釋》,「四十八大願之十一至十六」
    淨宗九祖藕益大師有句名言:「得生與否,端賴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於此可知,能否往生,關鍵即在於我們有無深信阿彌陀佛和切願往生極樂世界。至於往生後品位的高下,那就要看我們平日念佛的功夫深淺而定了。設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 陳義孝:《佛說無量壽經白話淺釋》,「為已成佛而取滅度?」
    其佛國土,自然七寶,金、銀、琉璃(3),珊瑚(4),琥珀(5),硨磲(6),瑪瑙(7),合成為地。這尊佛的國土,都是自然而有的七寶,如金、銀、瑠璃、珊瑚、琥珀、硨磲、瑪瑙等等,和合而成那裡的土地。其地廣大平正,空闊無礙,無有邊際,一切都互相間雜,彼此互入。附記1:由這段經文,我們清楚知道,極樂世界的土地,平坦寬大,大到無有邊際。因此,我們不難想見,就是十方無量世界的眾生,一齊都往生到那裡去,也不會有人滿之患的。
  • 陳義孝:《佛說無量壽經白話淺釋》,「示現滅度,拯濟無極」
    用白話來說,就是:如來的法身,早就已經成佛,早就已經入於大涅槃境界,沒有了生死。但是,大涅槃不可思議,能作種種的示現,濟度眾生,正是所謂的八相成道,都是為了方便而示現於世間,其實如來是恆時常住之法,是不變易之法。附記3:佛還在《大涅槃經》裡指出:「若人所言:釋迦佛受父母愛欲所結胎身,為太子,娶妻生子,出家修道成佛等,此為魔說。
  • 陳義孝:《佛說無量壽經白話淺釋》,「四十八大願之三八至四二」
    若我成佛,國中的眾生,想要什麼樣的衣服,隨其意念立刻就有,像諸佛所讚嘆的與了脫生死相應的妙服,只要一想立刻就披在身上,而且好像量身訂製的一樣,不長不短,不寬不緊。如果還要用人工去剪裁縫紉,和染色洗濯的話,我就不成佛。
  • 陳義孝:《佛說無量壽經白話淺釋》,「所處宮殿,衣服飲食」
    初往生的眾生,雖然還有飲食的習慣,實際上極樂眾生都不需要飲食了,他們只要見其色聞其香,在意念上已算是吃過了。由於以意念為食,故無便溺,身心柔軟,對飲食不會起貪著。以意為食之後,所用的餐具飲食,自然化去,到了想吃的時候,自然又會再現出來。附記:經文說極樂眾生「所處宮殿,衣服飲食,眾妙華香、莊嚴之具,猶第六天自然之物。」
  • 陳義孝:《佛說無量壽經白話淺釋》,「與會三十一尊者」
    其名曰:尊者(1)了本際(2)、尊者正願(3)、尊者正語(4)、尊者大號(5)、尊者仁賢(6)、尊者離垢(7)、尊者名聞(8)、尊者善實(9)、尊者具足(10)、尊者牛王(11)、尊者優樓頻螺迦葉(12)、尊者伽耶迦葉(13)、尊者那提迦葉(14)、尊者摩訶迦葉(15)、尊者舍利弗(16)、尊者大目犍連(17)、尊者劫賓那(18)、尊者大住
  • 陳義孝:《佛說無量壽經白話淺釋》,「四十八大願之四三至四八」
    本經後面也說:「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由此可見,一個人一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歡喜踴躍,這是證明他已於無量佛所種諸善根了,才會這樣。
  • 陳義孝:《佛說無量壽經白話淺釋》,「四十八大願之三一至三四」
    設我得佛,國土清淨,皆悉照見十方一切無量無數不可思議①諸佛世界,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若我成佛,國土要清淨無垢,好比明鏡,可以照見十方無量諸佛世界,以及這些世界中的一切人、事和物,一一都看得清清楚楚,就好像在明亮的鏡子裡,看見自己的面像那麼清晰。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我就不成佛。附記:《華嚴經》說:「於彼鏡中,見無量剎。
  • 陳義孝:《佛說無量壽經白話淺釋》,「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
    附記:此偈所說的「普濟諸貧苦」之貧苦,不單是指一般所說的貧窮和困苦,它所說的「貧窮」主要是指眾生沒有福慧,「困苦」是指眾生未斷無明。沒有福慧,則永遠不能返璞歸真,超凡入聖;未斷無明,則永遠因惑造業,因業受苦。
  • 陳義孝:《佛說無量壽經白話淺釋》,「四十八大願之十七至二十」
    附記2:十方世界之無量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稱揚讚嘆阿彌陀佛,那是有原因的,其原因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之所以如此不可思議,略說有二:其一、阿彌陀三字,乃「無量」之義(本經即名《無量壽經》),他不但壽命無量,光明無量,還有他的功德、智慧、慈悲、神通、道力、相好、說法、化度……等等,無一不無量。
  • 陳義孝:《佛說無量壽經白話淺釋》,「爾時世尊,諸根悅豫」
    就在大眾雲集於靈山會上的時候,釋迦牟尼世尊,就連他的六根都露出無限的喜悅,姿態和儀容也十分的清明潔淨,全身都發出無量的光明,在其光明中還滲和著無量的色彩,煞是美觀!「清淨」指佛心無分別、執著,而清明潔淨。(4)光顏巍巍 「光顏」指佛的容顏有光。「巍巍」指樣子很高大。(5)承佛聖旨 領會佛的旨意。(6)偏袒右肩 「袒」是袒露。偏袒右肩就是把右肩露出來,這是古印度的禮節,表示行最敬禮。
  • 這個華藏莊嚴世界海中,有須彌山那樣高的微塵數風輪所攝持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諸佛子,此華嚴莊嚴世界海,有須彌山微塵數風輪所持。能持其上一切摩尼王樹華。次上風輪,名速疾普持。能持其上一切香摩尼須彌雲。次上風輪,名種種宮殿遊行。能持其上一切寶色香臺雲。在華藏莊嚴世界海有十種風輪:①在最下邊的風輪,名叫平等住。它能攝持在上邊的一切眾寶光焰。好像熾然的茂盛,而且又很莊嚴。
  • 須彌山和地、水、風、空四輪說
    據後秦佛馱耶舍譯《長阿含經》與隋闇那崛多等譯《起世經》等記載: 四洲地心即是須彌山,山外別有八山圍須彌山下,大海深八萬四千由旬(1由旬=40裡)。其邊八山,大海初廣八千由旬,中有八功德水,如是漸系至第七山下,水廣一千二百五十由旬,其外鹹海廣於無際,海外有山即是大鐵圍山,四周圍輪並一,日月晝夜迴轉,照四天下,名為一國土。
  • 關於須彌山
    答:須彌山再上去就是四聖道了,須彌山是進入四聖道的最後一個關,那裡有護法神、金剛菩薩守住。如果能夠越過須彌山,就進入四聖道了。如果我們以後要進入西方極樂世界或心靈淨土,都要越過須彌山。心中要有佛,要定得下來。進入須彌山人要定下來的。Zongshu20170527  08:09  蓮花靠近須彌山  問:師父,看一個蓮花,25582,女的。
  • 《妙法蓮華經》白話大意之十八
    見者增慧,轉載多福——跟我讀藏經,白話寫大意 第33篇釋迦牟尼佛佛為了容納所有的十方分身佛,八方再各變化出二百億那由他國,國土清淨,沒有地獄惡鬼畜生及阿修羅,又將諸天和人移送到他方國土。變化出來的國土,也用琉璃為地,寶樹莊嚴,樹高五百由旬,枝葉花果一一莊嚴寶飾,樹下都有寶師子座,高五由旬,種種的珍寶來裝飾。
  • 須彌山周圍的四大部洲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須彌山王北面有洲。名鬱多囉究留。其地縱廣十千由旬。四方正等。而彼人面。還似地形。諸比丘。須彌山王東面有洲。名弗婆毗提訶。其地縱廣。九千由旬。圓如滿月。彼間人面。還似地形。諸比丘。須彌山王西面有洲。名瞿陀尼。其地縱廣八千由旬。形如半月。彼諸人面。還似地形。諸比丘須彌山王南面有洲。名閻浮提。其地縱廣七千由旬。北廣南狹。狀如車箱。其中人面。還似地形。
  • 佛說阿彌陀經析.169 為什麼佛教說中心是須彌山呢?
    >【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復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在上方世界諸佛讚嘆中,第十尊代表佛也是上方世界最後一尊代表佛,《彌陀經》六方諸佛中的最後一尊佛,就是如須彌山佛。須彌在本經中出現過多次,以須彌為號的佛陀也非常多,為什麼佛陀比較偏愛須彌呢?一個世界的中心就是須彌山,日月和眾星都圍繞須彌山,四大部洲圍繞須彌山分布,天道因須彌山而有,六道因須彌山而得成,可以說一個世界若沒有須彌山這個絕對中心是不堪成立的。
  • 邱承彬解密天珠:須彌山奇石天珠
    天然國寶須彌山奇石天珠是指整個寶石形成了須彌山(大山)圖騰的奇石天珠。須彌山奇石天珠是十大國寶奇石天珠之一。又名大山奇石天珠、佛山奇石天珠、補怛洛伽山奇石天珠、菩薩山奇石天珠、觀音山奇石天珠、五彩懸山奇石天珠、一眼大山奇石天珠、靈鷲山奇石天珠、耆闍崛山奇石天珠、正覺山奇石天珠等。
  • 558.這部經是念佛人必讀之經丨成就十種速疾法【華嚴經淺釋】(宣化上人)
    ③速以方便轉於法輪:就是很迅速來轉大法輪,用善巧方便的法門,來度脫一切眾生,令其離苦得樂。④速隨眾生業:就是很迅速隨順眾生的業,示現諸佛清淨的國土,令眾生安隱住在其中。⑤速以平等智:就是很迅速用平等的智慧,趣向入佛的十力。⑥速與如來同住:就是很迅速和諸佛同住,可以親近於佛,承事於佛。⑦速以大慈力:就是很迅速用大慈大悲的力量,能摧破一切魔軍。⑧速斷眾生疑:就是很迅速斷除眾生的疑惑,令其生歡喜心。
  • 須彌山,就是蘇美爾山
    佛經上說:須彌山是世界中心最高的山!佛經上還說:「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以前人們不明白,那麼高大的山怎麼會在芥子一樣的世界中?現在人們看了旅行者號探測器拍的照片就懂了,地球在照片中就像芥子一樣微小,須彌山(蘇美爾山的音譯)就是地球上古時期最高大的山峰。芥子是非常小的植物種子,圓球形顆粒,這句話也透露出地球是圓球形的。上古時代,地球上只有一個大陸,叫盤古大陸,劃分為四大部洲,四大部洲的方向也是地球反方向自轉前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