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文摘出品
來源:NYT
編譯:Canary、劉俊寰
世界各地的公共廁所都以昏暗、骯髒和危險著稱。
但是近日,東京在兩個公園推出了最新款的公共廁所,旨在解決這些問題。
一方面,這些廁所是明亮多彩的,但同時,它們又是透明的。
是的,你沒有看錯,這就是東京最新推出的透明廁所。
根據設計理念,想使用廁所的人,不必走進去或觸摸任何東西,就可以肉眼檢查裡面的清潔和安全問題。
但是,說是這麼說,難道要讓我在大庭廣眾之下如廁嗎??
這也不必擔心,研究人員早就幫你想好了,當透明廁所正在被人使用並正確上鎖時,透明玻璃會變得磨砂,從外部也無法看到裡面是什麼情況了;門解鎖後,電流會重新調整玻璃中的晶體,使更多的光透過,再度產生透明效果。
透明廁所在本月於東京安裝完成,這些廁所位於澀谷區的一排樹木前,就像荷蘭畫家蒙德裡安的畫作一樣脫穎而出,玻璃顏色有芒果黃、西瓜紅、青檸色、紫羅蘭和藍綠色。
與此同時,日本正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一場淘汰老式公廁的運動,以迎接已被推遲的夏季奧運會。
是解決問題還是帶來問題?網友對透明廁所褒貶不一
但這些透明廁所在日本也遭受了十分兩級的口碑評價。
倫敦建築師Ming Cheng在Twitter上寫道,「適應這個想法需要時間」,但是給它「豎起大拇指」。
東京南部某地區的技術人員Serah Copperwhite說,雖然她通常避免使用公共廁所,但她會更傾向於使用新廁所,因為它們看起來明亮又乾淨。
在談到社交媒體上對玻璃技術可靠性的擔憂時,28歲的Copperwhite在電話中表示,「我相信科學」。
儘管一些人讚賞這種新廁所的先進技術,一些東京居民說,它們不該放在暴露的公共場所,其他地方或許更適合。
一位Twitter名為@yukio的社交媒體用戶在一篇廣為流傳的帖子中寫道:「我擔心它會因為故障而變得透明。」
32歲的作家兼譯者Sachiko Ishikawa,在接受電話採訪時說:「我不想因為有人想造一個別致的廁所就拿我的隱私來冒險。」
Ishikawa女士說,她擔心人為失誤會讓衛生間使用者很容易在無意中暴露自己,透明的結構也可能讓她們更容易受到襲擊。「如果你從洗手間出來,他們可能在等你,」她說,「所以保護的這種說法對我來說不成立」。
透明廁所能解決日本公廁的現存問題嗎?
長期以來,倡導者一直呼籲日本政府將公共場所的磚瓦廁所變得更有吸引力,更方便居民和遊客使用。東京的一些公共衛生間,尤其是火車站的公廁,缺少洗手液。
去年,日本南部的一所幼兒園不再帶孩子們去某城市公園,因為公園裡的廁所裡有蒼蠅。學校另外選擇去帶有西式抽水馬桶的公園。
據日本觀光廳(Japan Tourism Agency)稱,2017到2019年間為300多間廁所進行了翻修。在這之前,日本40%的公廁都是蹲式廁所,而非西式馬桶。
也正是因為如此,長期以來,日本一直在研究廁所,設計了可以自動打開和關閉的馬桶蓋以及可以加熱的座圈。
如今,由普利茲克獎得主Shigeru Ban建築師設計的透明廁所,由可以改變透明度的「智能玻璃」製成,這種玻璃已經在辦公室和其他建築中使用,以在需要時提供隱私保護。
這個透明廁所的前身可以追溯到2002年和2015年的瑞士,當時設計師Olivier Rambert在洛桑市推出了兩個玻璃衛生間。其中一項安全功能引起了爭議,即如果傳感器在10分鐘內未檢測到任何動靜,該功能會自動開門並將玻璃變透明。用他的話來說,在設想中,這可以幫助不省人事並需要醫療照顧的使用者。
日本基金會表示,計劃明年之前在17個地點安裝由其他知名建築師設計的廁所。
但已經在東京生活了七年的自由撰稿人Thalia Harris表示,她不認為這個項目可以切實可行地解決安全問題。
「我個人認為這會讓人們感到更加不舒服,尤其是女性。」她說她會繼續使用東京火車站的公共衛生間,即使裡面沒有洗手液。她總是自帶洗手液,尤其是新冠病毒爆發後。
她說:「我希望他們在擁有這些神奇的新廁所之前解決洗手液的問題。」
公廁問題在世界範圍內日漸嚴重
其實,不只是日本,還有很多國家也面臨著公共廁所的諸多問題。
比如韓國,隨著公共廁所、商店和酒店的更衣室裡偷偷安裝的微型攝像頭越來越多,首爾政府在2018年曾指派了8,000名工人去檢查公共廁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9年公布的數據,20億人,即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無法使用廁所。
為了迎接2015年的世界廁所日,紐約的一個非營利性組織安裝了一個可衝水的馬桶,該馬桶四周都是單向鏡子,可以看到華盛頓廣場公園,模擬了在公共視野下上廁所的體驗。
組織者稱當天有200人試用廁所。一些人後來說,即使他們知道外面看不見他們,還是會感到不自在。
相關報導:
https://www.nytimes.com/2020/08/19/world/asia/japan-transparent-toilet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