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實習記者王歡報導,要說起日本人酷愛馬桶,這可是一句讚美的話。日本公司最近推出一款智能廁所,如廁時可實時進行身體檢查。從如廁體檢到自動衝水到如廁時播放音樂,日本人的智慧在小小馬桶上展現無遺。這與他們的國民性大有關聯,也造就了日本獨特的「廁所文化」。
日前,日本《產經新聞》以《「廁所文化」上的「中日摩擦」》為題,報導了中國遊客在日本如廁時的一些「不習慣」,報導稱中國遊客應當「入鄉隨俗」。現在在日本國內各大旅遊景點,甚至包括各大購物商場的衛生間裡,幾乎都可以很醒目的看到中文的標示,不時的提醒中國遊客以及一些留學生,怎麼樣去使用日本的廁所。所謂「廁所文化」有時也是了解一個國家的「開始」。日本人重視「廁所文化」,有一些知名的企業家都會認為:「有一個乾淨的廁所的公司,才會是好公司」。
日本人同時也很尊重「廁所文化」,從日語中就不難看出其尊重的程度。日語中說廁所有三種說法,「便所」(這是最通俗的說法),「 」(這是外來語,發音和英語的toilet類似),最後一種是「御手洗」(這也是大家最常用的說法)。「御」在日語中有表示尊敬的意思,在其他很多單詞中「御」很常見,都表示尊敬,同時也表示「上天的恩賜」。可見,日本人重視和尊敬「廁所文化」的程度很深。
坐馬桶上邊尿尿邊體檢
日本人對高科技的痴迷舉世聞名,馬桶自然成為他們發揮聰明才智的好地方。不少第一次到日本的外國遊客會被功能複雜的智能馬桶搞得頭昏腦漲,看不懂上面的日文說明,只能靠小圖標「破譯」其中意思。當前智能馬桶的標準功能包括馬桶圈加熱、溫度控制、熱風烘乾、播放背景音樂等。
日本公司最近推出一款智能廁所,如廁時可實時進行身體檢查。這款智能廁所可分析如廁者的尿液樣本、量度其血壓和體溫,及用內置於地板下的秤度量人的體重。
廁所所帶的尿兜可檢查長者尿液的糖分和溫度,並配置一條臂帶供長者量度血壓。洗手間牆身有計算機屏幕,用於顯示長者的生理數據。這款馬桶能儲存至多5個人的健康數據。
小亮點助男人瞄準目標
大概世界上沒有哪一個民族,比日本人更講究清潔了。潔癖令他們對乾淨如廁環境的追求永無止境。
外出郊野旅行,不少人會在樹叢掩映中解決內急。但日本人寧願把馬桶帶上一起出遊,於是有公司推出了一款可攜式廁所,將摺疊椅子和便器組合在一起,可以坐在椅子的便座上如廁。使用後可將便器取出倒掉汙物。
產品具有普通臀部衝洗,柔和衝洗和女性用衝洗三種運行模式。還具有使用加熱器給便座加熱,以及除臭的機能。
男士小便常會引起「水花四濺」,破壞廁所清潔,這讓日本人深惡痛絕。有公司製作的一款馬桶內有一處燈光,形成一個亮點,以此成為站著小便的男士們「目標」,希望他們可以射準一點。這款馬桶首先在大阪的一個機場試用,證明馬桶四周衛生情況確實有好轉。
如廁後衝水洗手二合一
日本人的環保意識有口皆碑,智能馬桶不斷推陳出新的同時也變得更加環保,大部分馬桶每次衝水的用水量不到5升,而幾年前為13升。
日本洗手間的面積一般不足2平方米,於是他們想出了一個既解決了洗手需求,又節省空間,還能節約用水的「三全之策」:把馬桶水箱蓋設計成一個帶水龍頭的小水池,每次「方便」後可先用來洗手,洗過手的廢水經由蓋上的小孔直接存入水箱,以供衝水之用。
「音姬」遮掩如廁尷尬聲
日本人心思之細膩超乎尋常,很多人不在意的如廁細節對他們來說事關重大。由此衍生的馬桶科技品,讓人感到貼心之餘也直呼「想不到」。
日本女性認為上廁所時發出的聲音讓人難為情。據調查,她們上廁所時喜歡連衝兩次水消除尷尬,這相當浪費水源。於是大阪的玩具公司推出了一款名為「音姬」的「廁所音樂盒」,它播放的美妙音樂能掩蓋如廁時發出的尷尬聲音。這款猶如玫瑰花形粉底盒的音樂盒可隨身攜帶,去年在日本熱銷11萬件。
早在19世紀時,日本便出現了掩蓋人們在上廁所時發出尷尬聲音的「工具」,那是一種盛滿清水的大型青銅壺,水從壺身底部的龍口處流出,利用水流聲達到消聲目的。
搞怪捲紙打發蹲坑時間
除了馬桶,衛生紙也是如廁的重要工具。蹲馬桶時研究一下數獨、看看恐怖小說,又或者拿「鈔票」擦屁股,日本人賦予了衛生紙無限「功能」。
無論是公共洗手間還是機關WC抑或家庭衛生間,日本的廁所都潔淨如新,他們認為衛生間的清潔程度與錢包的厚度成正比,廁所清理得越乾淨,說明這座城市、單位或家庭越文明,也越有「錢途」,所以在日本,「洗廁一族」很受人敬仰。
日本人重視廁所文化,每年的11月10日是全國的廁所節。日本廁所裡還供奉著廁神,大多數地區是以女神的形象出現。
在日本的東北地區,每年1月15日晚,母親要把廁所裡面的電燈關上,然後點燃蠟燭,還要在託盤上放一塊切成長方形的年糕,供奉在馬桶前面。
「松下政經塾」是日本培養政治家的搖籃,它有一句名言:「政治家離不開選民如同離不開廁所,對待廁所與對待選民一樣重要。」松下政經塾的教務長曾在學校的公廁裡舉行過一次開學典禮,那位教務長在親手清理完馬桶後,竟用雙手從馬桶裡捧出一捧水,當眾一飲而盡,以證明他打掃過的馬桶乾淨得如同水桶。
本文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