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每次一說到公共廁所好像不論網頁或者隨便哪個網站都會自動給我們安利出日本廁所,還有比如曾經風靡一時的馬桶蓋,不得不承認廁所的存在其實它的使用率完全不亞於廚房,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日本廁所已經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廁所文化」,在日本不論是公共廁所還是私人洗手間都堪稱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在網上出現率挺高的日本學生在廁所吃飯,關於這個事其實在日本根本不算什麼,這要放在我國不以為你有病就算好了,根據調查,在日本20歲左右的學生當中,每5名中就有1名曾經在廁所吃過午飯,因為害怕一個人吃飯會被認為沒有朋友或者不合群,被別人撞見會很尷尬,由此就衍生了「便所飯」這個詞彙,甚至還有高校在廁所張貼告示:禁止廁所吃飯。是不是覺得這島國人民的腦洞確實大到無限制了,廁所這種髒臭的環境,怎麼會有人想在廁所吃飯,這口味不是一般的重,其實主要還是沒有見過人家日本的廁所,那乾淨的程度可不只是簡單一句能說清的,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1】廁紙
日本的廁紙很薄,是那種單層很容易溶於水,使用後直接扔在馬桶當中衝掉就可以了,因為不能忍受使用過的廁紙存在於空氣中的那種味道、那個畫面,更何況把廁紙扔進紙簍中會增加清潔工人的工作量,更容易滋生細菌。日本人的乾淨是舉世聞名的,他們對於臭味的厭惡和對乾淨的追求推動了融水性廁紙的普及,這樣的廁紙在日本是無限量的供應,日本還研製出了那種怕在廁所無聊的廁紙小說,恐怖的、言情的、校園的,這十足的是吊人胃口啊,萬一讀不完多難受啊。
【2】清潔力度
除了日本人本身每個人都重視保持衛生外,和他們的清潔工業是分不開的,一般在飯店、購物中心的廁所會張貼一張「廁所檢查表」,大部分的廁所都會每隔一個小時,有的甚至只隔了半個小時就會有專人檢查一次。
【3】廁所設施
日本的公共廁所裡面的坐便都是智能馬桶蓋,就是那種可以控制溫度可以烘乾的馬桶,這樣的馬桶就是冬天座圈加熱、溫水清洗、暖風烘乾,智能馬桶蓋的控制板一般都在馬桶的右側,有的直接掛在旁邊的牆上,有臀洗、婦洗、烘乾這些基本的按鈕,還可以調節坐便器的溫度,甚至是水勢、水溫、風溫,更複雜的咱也不懂了,反正足夠玩了。日本廁所中坐便比較多,在日本的普通率達到了80%,他們還覺得馬桶衝水的聲音太不雅觀了,會直接在馬桶上弄一個有聲音的「音姬」,上廁所的時候打開它,就可以掩蓋自己如廁時發出的聲音,這樣不會讓自己太尷尬。
現在我國使用智能馬桶的家庭也非常多了,但是還是不及日本,因為自2012年的時候,日本智能馬桶的使用率就達到了76%,最初的時候智能馬桶在日本也是小眾產品,但是通過20年的努力他們把它變成了一個全民性的產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環境是我們所有人的追求,雖然智能馬桶可能出現過一些問題,但是感覺和舒暢的如廁體驗,正好迎合了大眾洗好乾淨的心理。不是說我們國家不愛乾淨,比較我國地大人多,確實素質教育上也達不到,但是我們也一直在努力把我國的生活環境變好,讓人們的生活感受到環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
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歡迎關注,一起學習成長,有關於本文你的觀點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