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印象中,酒店賓館中的洗手間一般有廁所、浴室、盥洗三種功能。來到日本旅行,看到這裡也基本如此。不過作為世界上事無巨細又十分講究洗手間文化的日本,特別留意下他們的洗手間設計,除了小讓人汗顏外,同時為他們能在方寸之間塞得下那麼東西感到驚訝。最有意思的,原以來到日本會因語言不通困惑,卻在洗手間裡被滿眼中國文字笑暈在廁所。
擔心到日本看不懂日文?其實你想多了。感覺在日本幾乎三分之一日文中必有中國文字,雖然發音不同,但意思基本差不多,你蒙也蒙到八九不離十。這是因為日本過去本沒有自己文字,後來受中國文化影響並引進中國文字後才形成了日文,至今還在使用1000多個漢字。加上中國遊客近年大量湧入日本旅行,針對中國遊客標明的漢字也到處都是,所以關於文字這塊你不用愁。
面積有限人口眾多的日本,公園是袖珍型的,酒店賓館也少有大面積房間。來看看入住海邊一家酒店時的洗手間有多小,打開門那一刻驚呆了。之前雖然看到過日本洗手間僅一步之遙之介紹,沒想到這真的是一步跨到馬桶上,令人汗顏,也算是見到過的最小的洗手間了。
小歸小,但事無巨細是日本人的性格,細到什麼程度,讓你難以想像。來看看僅有幾個平方的日本洗手間裡密密麻麻的設施,會讓你仿佛走進了一個洗手間展示館,讓你完全忘卻了這裡面積的存在。方寸之間,只要人能夠看得到摸得著的地方,牆上地上塞得滿滿當當,卻又不顯得凌亂,也真是佩服日本人腦洞。
智能馬桶在日本普及率非常高,它可以自動或人為來控制坐便器溫度,完成衝洗等功能,也曾一度被中國遊客背進中國家裡使用。以為日本普及智能馬桶是在一些比較高級場合,但發現錯了,在日本本州島轉悠一周,就沒見過一個不是智能馬桶的,無論在啥場合都是這樣的馬桶。令人驚訝的是日本的乾淨,體現在洗手間,哪怕是遊客雲集的洗手間,都乾淨到一塵不染。
早年中國少有智能馬桶,許多來自中國的遊客去了不會用咋辦?別急,這些日本人都給你想到了。在日本洗手間,不論大小,一般除智能馬桶外,還有兒童座椅,洗漱臺,浴缸等,關於每個東西如何使用,如何調節都會在一側用圖文寫得詳詳細細。
關於如何上廁所,大概無須人教你吧,這恐怕3歲孩子都知道。可在日本,他們可不放心,看到牆上這份「廁所用法」後,簡直把人笑噴。感覺在日本人眼裡,每一個上廁所的都是人生第一次如廁。用完的衛生紙如何安放,都要反覆告訴你丟哪裡,連下一個動作幹啥也是教你。
牆上這份上廁所5步驟,希望你看完忍住別笑:1、如便器蓋蓋住時,請打開使用;2、上廁所時要面門而坐;3、請使用所備用紙,然後丟棄在便器中;4、最後,請放下衝洗柄放水衝洗;5、除備用紙外,其它物品請丟棄在垃圾箱中。為了讓你看得更明白,一旁每一條中都畫圖教你。
還有搞笑的,牆上一堆圖和文字說明後還不放心,連馬桶蓋都不放過,為了告訴你如何衝水,這個馬桶蓋用箭頭這樣標註:用完便所,請將衝水杆向上提一下,用水衝一下。
更操心的,衝水扳手如何提,哪個是水量大小都畫著圖用中文寫著「大小」。這讓第一次來到日本旅行的中國遊客從廁所出來後很崩潰。一位同伴笑稱,突然感覺上了一輩子洗手間不會上了,好像變成了一個3歲小孩讓「大人」這麼不放心。
日本洗手間裡的「中國文字」說明,十個中國人看完估計得有8個笑,沒笑的大概是根本沒看說明的。看完日本這樣的洗手間後,你有啥想說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