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家寫作業要寫到11點半,媽媽,不是一天,是12年啊!」

2020-12-14 格格鬥愛baby

文/格格鬥

一、「晚上回家寫作業要寫到11點半,媽媽,不是一天,是12年「

我們的孩子太累了。曾經看過李玫瑾教授的一個視頻,她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李玫瑾教授對女兒說:

「你們這代人比我們這代人厲害,我們這10多年沒學什麼東西,你們天天學,真棒!結果沒想到女兒說:「我們這代人非常羨慕你們這代人,你們太幸福了!」

李玫瑾問女兒為什麼,女兒對她說:

「你們感受不到我們的痛苦,我們早上7點10分要坐到教室裡,要坐到下午5點半,晚上回家寫作業要寫到11點半,媽媽,不是一天,是12年,連周六周日都被你們佔上」。

感同身受。這次我回老家,見到我兩個親戚家的孩子,哥哥讀初中一年級,妹妹讀小學3年級。

兄妹倆每天寫作業都要寫到9點多,哥哥由於是初中,很多時候都要寫到半夜11點了。說實話,我有被驚到,不禁發出感慨:

「時代真的是變了,當年我們上學的時候,回家寫1個小時的作業也就完成了。可如今的孩子們,哪怕小學生,也要寫到晚上9點來鍾,真是惹人心疼啊!」

二、是什麼讓我們的孩子越來越累?

1、教育「內卷「化,競爭越來越激烈。

什麼是內卷?簡單說,就是過度的內部競爭,導致標準被迫提升。好比你家孩子為了搶跑,報了奧數補習班,過了倆月,全班孩子差不多都報了奧數班。大家又回到同一起跑線。想要超越別人,自家孩子就要不斷搶跑,不斷加碼,報更多的班。

鄰居寶媽最近很是無奈。她家5年級的娃最近在「控訴」她。原來,鄰居眼看著娃快上初中了,周末給娃又多報了一個數學和英語的補習班,想加強衝刺一下,為考上重點初中拼一把。

可沒想到,娃不幹了,周末上補習班時,娃突然鬧情緒大哭:

「早上7點就到教室,晚上5點才放學,作業寫到半夜11點,就剩一個周六日還被你們佔上了!」

可是鄰居寶媽也很無奈啊,她跟我傾訴道:

「我們也不想娃娃那麼累,可大環境如此啊!一個班50多個孩子,本來差不多智的力水平,差不多的成績,但絕大部分孩子都參加了輔導班,成績面前,即便家長再風輕雲淡,老師學校、同學之間的競爭,也會無形之中給孩子造成壓力。這就就好比大家站在一條線上等待起跑,一大半人已經先行邁開一步了,你跟還是不跟?」

有句話說得很實在:教育最大的焦慮在於,別人都在拼命跑,我不追都不行……

現在的孩子和家長都太累了。家長也是充滿各種焦慮。我們仿佛被各種因素裹挾著,不得不提前搶跑。

這就是教育的「內卷「現象。即過度的內部競爭,導致標準被迫提升。就好比你家孩子為了搶跑,報了奧數補習班,過了倆月,全班孩子差不多都報了奧數班。大家又回到同一起跑線。

想要超越別人,自家孩子就要不斷搶跑,不斷加碼,報更多的班。教育的」內卷「化,也是導致孩子們越來越累的一個重要原因。

2、高考定勝負,分數論英雄。

雖然大家越來越反對高分低能,提倡素質教育。但就目前來看,仍然是高考定勝負,分數論英雄。為了高考中取得更高的分數,走進更好的大學,學校和老師仍然是拼盡全力提高孩子們的分數。既然是看分數,就很難真正做到「減負「。

3、家長過度焦慮。

除了我們不能改變的教育大環境,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長過度焦慮。有人說:焦慮是這屆家長的標配。深以為然。

曾看過一個紀錄片《沒有起跑線》。裡面的媽媽帶兒子去幼兒園面試時發現,有個小女孩現場表現非常好,最後小女孩順利得到了學位。原來,那個表現優異的小女孩,從6個月開始,就被媽媽帶著開始上輔導班了。

6個月就開始上各種輔導班,這屆家長焦慮程度可想而知。

現代家長普遍對孩子期待值過高,無法接受孩子平凡普通。為了孩子能領先起跑,家長砸錢花時間,焦慮不安。家長又把這種焦慮傳染給孩子,孩子也只會越來越累。

三、把眼光放遠到孩子的一生,孩子的優秀不單單是分數高。

如果不出意外,我們的孩子終將平凡。接受孩子的平凡是家長一生的修行。高分學霸娃雖然讓人羨慕,但那畢竟是少數。我們家長能做的就是:學習盡力就好,但三觀一定要正。

未來正確的三觀,會讓我們的孩子受用一生。這比上100個補習班都更有用。

歡迎您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不同意見~(我是格格鬥,3歲男孩的媽媽,喜歡讀書,熱衷兒童心理學研究,育兒路上與寶寶共成長。歡迎你關注我)

相關焦點

  • 孩子11點半還沒寫完作業,很困,想睡覺,是繼續寫,還是休息呢?
    作業多、補習班、興趣班多是普遍現象。老師布置作業是按班上孩子的平均水平來布置的,同樣的作業,有些孩子一個小時就寫完了,有些孩子三個小時還寫不完。作業寫到半夜的孩子也不少。其實如果孩子寫作業寫到11點半還沒寫完,我建議父母就不要讓孩子寫了,理由如下:1、孩子需要充足的睡眠孩子正在長身體的階段,經常晚睡不但會影響身體發育,而且會讓孩子第二天的狀態不好,上課打瞌睡,學習效率不高。
  • 深圳初中生每天寫作業到凌晨一點?
    不過普通學校普通班家長也紛紛留言說「我們孩子不是在名校,也不是重點班,但是初二的孩子每天作業做到12點,據說班裡三分之一的孩子11點前做完,三分之一的孩子12點前做完,每天有三分之一的孩子作業做不完等第二補的。深圳的初中生壓力真心」。「定位,翠園東曉校區,6:00起床,11:30睡覺(偶爾12:00)初三學生的日常」。
  • 小學生為啥天天寫不完作業?可能真不怪老師……原創
    兒子滿口答應,結果晚上9點朋友踏進家門的那一刻,兒子突然衝過來抱住她說「媽媽對不起,我作業沒寫完...」又是沒寫完!自從兒子上了小學,她聽到最多的三個字不是「沒寫完」就是「寫不完」。怎麼也想不明白,每天作業說多也不是很多,也就幾個生字幾道算數,下午2點就放學,一寫就寫到晚上9點多,六七個小時到底在寫啥啊?朋友氣到手抖,兒子趕緊解釋「我沒玩兒,一直寫,就是沒寫完。」
  • 家長不改作業要寫說明 當事媽媽:教育內卷讓家庭疲憊
    有些家長擔心爆料之後孩子的教育會不會受到影響,但我真的忍不住,想要站出來,告訴大家我們的教育是不是出了問題,孩子只是孩子,不是做作業的工具。豆豆現在上小學三年級,作業多到什麼程度呢?一個直觀的感受是,回到家後,很少作業能在晚上11點前寫完的,一周七天,可能只有周五、周六的休息日能夠休息一下。除此之外,孩子的作業我們家長都要籤字,真是不堪其擾。
  • 小學生寫作業寫到凌晨2點?掌握這3點,讓你「加速」寫完作業
    很多小學生每天寫作業寫到很晚,甚至凌晨一兩點還在趕作業,這讓家長感到非常頭疼。有些孩子耍賴說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了,導致寫不完,但其實是小學生們沒有掌握這些要點,學習是要掌握方法的,不然只會徒勞無功。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聊一聊小學生「寫作業」寫到凌晨2點?
  • 孩子才上一年級,就寫作業到11點!主要有3個原因,怨不得老師
    「這才上一年級,作業就寫到11點多,她熬夜,我也跟著熬。這以後作業更多了,可怎麼辦?」我有點吃驚,因為按理說一年級的孩子作業不可能留這麼多的。我家大寶上一年級的時候也從來沒有出現過寫作業寫到11點多的情況。我就問閨蜜,孩子有多少作業呀?
  • 差生的惡性循環:作業寫到1、2點鐘第二天上課睡大覺,如何破局?
    我在小區院裡認識的另一位初中生媽媽也告訴我,她女兒差不多每天的作業都寫到12點多,1點多,而且,用手機查不會的題已經形成了依賴。這個女孩的成績在班裡中等偏下。兒子告訴我,那個經常問他作業的同學,幾乎每節課都會因為上課睡覺被老師喊起來痛批。
  • 你家的孩子回家立即寫作業嗎
    除了作業負擔重之外,另一個原因仍然不容忽視:放學回家後磨蹭拖延,不能立即投入到完成作業中,導致作業每天都寫到很晚。想到媽媽又要批評自己,心裡一陣不爽,最終決定不吃,可是意志力又消耗掉了一些;剛轉回學習上,又抬頭看到漫畫書,耳邊又傳來電視裡綜藝節目女主持人撩人的笑聲……這種一邊惦記著作業,一邊不能開心地玩,最消耗意志力。
  • 作業磨蹭到半夜12點,爸爸瘋狂吐槽:這熊孩子還有救嗎?
    前兩年,晚上輔導作業、早上叫起床,都是孩他娘負責。我每天下班回家,看著他娘倆不斷上演「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的戲碼,只是覺得不理解。孩他娘天天抱怨:「兒子吃飯、做作業、睡覺要催100遍,早上賴床不願上學……」我也只是付之一笑:「孩子還小,以後就好了。」
  • 陪孩子寫作業寫到心梗的家長,都少說了這六個字
    因為讀完一年級已經能認很多字了,也會寫很多字,孩子應該能很容易明白老師布置了什麼作業,我能不能寫下來。當然這是我個人的建議,各家也不一定都要一樣。不陪寫作業,他能磨蹭到死。怎麼辦?很多家長陪孩子寫作業,也是被逼的啊!不陪就永遠寫不完,作業寫不完,全家都不得安生。
  • 輔導12歲孩子寫作業,媽媽卻哭著報警求助!
    有個段子不知道有沒有聽過:很多家長每天下班到家,聽到的第一句話不是"媽媽,你回來啦",而是"媽媽,你來一下,這道題怎麼做"。"媽媽,我的橡皮呢?""媽媽,媽媽媽媽 …… "放學後,是留給媽媽一個人與雞娃的戰場 …… 海寧一位媽媽,已經處在暴走的邊緣。前幾天晚上,因為輔導孩子的作業,她沒有忍住,厲聲呵斥了 12 歲的兒子小明。誰知道,最後的結果,是她哭著報警求助。
  • 孩子作業堪稱印刷體,媽媽卻說希望他寫醜一點,她是真焦慮!
    我也無數次問他,也曾與他商量要不報個硬筆書法班吧? 「我周一晚上素描課,周三和周五晚上籃球課,周六上午奧數課、下午新概念英語;周日上午籃球課,下午大語文。每天還有那麼多校內的作業,硬筆書法課往哪兒塞嘛?
  • 媽媽,我太累了!不想寫作業的孩子,家長怎麼辦?
    至於有哪些危害,家長可能不是太清楚,這有一個真實的案例:學習班上有一個叫小俊的男孩,六歲,瘦瘦的,兩隻大眼睛很有神,可是一坐到課桌跟前,眼裡的光就暗淡了下來。看到作業很發愁,他覺得媽媽留給他的作業太多了。他寫一會兒作業,就東看看西望望,然後再寫一會,抬頭看看別的同學做什麼。
  • 放學後第一件事竟然不是寫作業?做好這幾件事,比寫先作業更重要
    有專家學者提出:放學後第一時間不是做功課,而是先讓孩子玩半個小時。網上有個硬核爸爸的觀念也與此相符,他教育兒子「每天沒玩夠2個小時,不準寫作業!」聽起來可能會讓人覺得有點荒唐,但是這位爸爸的教育方法是成功的。
  • 11歲女兒寫作文鼓勵護士媽媽:值得,因為救了人 - 荊州廣電新媒體
    在荊州一醫,有一名護士叫程本靜,她的女兒最近給她寫了一篇作文,鼓勵每天戰鬥在疫情一線的媽媽,早日戰勝病魔。「不知從幾時開始,她變得更忙了...她回家時我們已入睡...我問她,媽媽,你每天怎麼這麼忙啊?以前我們還可以一起吃晚飯,現在你連年夜飯都沒有按時回來吃...雖然自始至終,我都沒明白這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到底是什麼,但我知道它讓無數個和我媽媽一樣的醫務人員,舍小家顧大家,不畏危險,夜以繼日的堅守在醫院各自崗位上,我為他們點讚,病毒先生,我請你快點走吧...」這是荊州一醫護士程本靜11歲女兒最近寫的一篇作文,細膩的文字裡飽含對媽媽的思念與理解,疫情來襲,孩子們甚至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依然鼓勵忙碌的媽媽
  • 孩子寫作業不是喝水就尿尿?「3不1記原則」無一例外有效,受教
    提起孩子寫作業的磨蹭幾乎是80%以上孩子的通病,時常看一些媽媽吐槽:我太難了!這是上輩子造了什麼孽要陪孩子寫作業啊!棋棋的媽媽就是個例子,說自家熊孩子:「玩的時候什麼事也沒有,一讓寫作業,一會喝水,一會尿尿,你又不能不讓他去,你看吧,20分鐘的寫完的作業,能寫上一個小時,每次陪他寫作業,我都要做深呼吸。」為什麼磨蹭,不快點寫作業呢?
  • 輔導孩子寫作業,像渡劫?究竟是什麼人間疾苦
    @悠悠:我既是老師,又是一個一年級孩子的媽媽,白天學校裡教別人孩子氣得胸口疼,晚上回家教自己孩子,哪哪都疼!有一說一,數學培養思維能力很重要,別掰手指算數。@小不點:看別人教的時候好笑,自己教的時候血壓真的高。我是真不想打人,奈何生氣的時候身體就不受控制了,不管多可愛的孩子坐在書桌前,我都抑制不住自己的獸性!
  • 陪娃寫作業三個月除了肺活量飆升,其他都衰退了,尤其是膠原蛋白
    輔導作業竟是影響家庭關係的第一殺手,「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早就耳聞陪娃寫作業會有生命危險,今年9月,我也榮升為小學生的媽媽,經過三個月的歷練,我除了肺活量飆升,其他都衰退了。有一天晚上教兒子組詞填空,「abcc」格式,舉例「小心翼翼」。我心想這個肯定難不住他,果然兒子開始發揮了,很認真地看著我說:小心媽媽、小心爸爸、小心姐姐……難道家裡人都是危險分子嗎?瞬間河東獅吼,血壓升高。普通人的一天是上班和下班,有孩子的普通人的一天是上班和回家上班。
  • 誰家不是「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孩子好教,是你的幸運,不好教,就認栽,也要咬著牙堅持。家長生氣很多時候不是在於那一個點,而是摻雜很多感情的,比如,對孩子未來的擔憂,覺得另一半拖累了孩子的智商,覺得其他家人溺愛孩子讓孩子養成了不良習慣等等。很多家長不是本身情緒暴躁,而是一種積怨已久的爆發。這話說起來很容易,實際做起來很難。
  • 網友:五年級兒子凌晨12點半完成作業,不能睡,奶奶讓繼續背詩
    文/美媽郭嬋看到網友凌晨發文,講述小兒子凌晨12點半完成了作業,爸爸讓孩子去睡覺,奶奶不同意,奶奶布置兩首古詩《孟母三遷》和《揠苗助長》背過才能去睡覺。爸爸心疼孩子這麼晚了還不能睡覺,幫孩子求情,讓孩子先睡覺,早上起來再背,奶奶不同意,抱怨爸爸不會教育孩子,並把爸爸趕出家門。